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市场监测中心 > 市场观察 > 正文
  • 分享到:
  • 收藏此页 |
  • 打印 |
  • 关闭

雅昌专栏 | 卓福民:艺术市场迎来70年以来的“历史性收藏机遇 ”

2025-11-10 19:26:34 作者:卓福民  来源:专栏 0次浏览


更多图片

艺术,从远古时代的洞穴记事,到文艺复兴的巅峰之作,再到当代社会的金融资产,其角色与价值经历了深刻的变迁。在全球经济的宏大叙事中,艺术品的地位已从单纯的审美对象,演变成为多元资产配置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随着亚洲经济的崛起,一场艺术市场格局的深刻重构正在我们眼前展开。


当全球资本市场震荡加剧,艺术品以其兼具审美与投资双重价值的独特优势,成为投资者的避险新选择,高净值人士资产配置中的一抹亮色。

艺术与金融的联姻早已不是新鲜话题。根据德勤的报告,早在 2021年艺术品融资市场规模已达 240 亿至 282 亿美元,平均成长率 10.7%。据统计,在1875-2000 年的 27 次经济衰退中,艺术品价格平均仅下降了 0.7%。艺术品的抗跌性由此可见一斑。


回顾历史,艺术中心的转移总是与经济中心的变迁相伴相生。20 世纪初期,纽约曼哈顿下城的格林威治村成为前卫艺术家的聚集地,到上世纪 60 年代达到顶峰,成为美国现代艺术中心。二战后,随着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艺术焦点转向美国,纽约成功地从巴黎手中接过了世界艺术中心的桂冠。

今日,随着亚洲经济的腾飞,艺术世界的天平正在向东方倾斜。蓬皮杜中心主席布鲁诺 ·拉辛对此洞若观火:“亚洲正在形成自己的体制、机构、事件和市场,这些因素环环相扣,相辅相成 ”。他认为,“再过二三十年,甚至更快,艺术世界的重心就会转移到亚洲。”


以大数据和学术基础为依据的苏富比梅摩(MM)指数,被摩根斯坦利确定为全球 10 大资产管理指数之一,梅摩(MM)指数创始人之一、长江商学院金融学教授梅建平领衔的“MM 中华艺术品指数 ”今年春拍的发布显示,过去 25 年间,中华艺术品价格指数的年复合增长率达到 9.2%,大幅跑赢印象派和当代艺术品指数。

全球艺术品市场目前正呈现出一种引人深思的态势。根据梅建平教授的研究,当我们综合全球三大拍卖行的所有重复销售数据,计算 1938 年至 2024 年的 10年期滚动年化美元回报率时,会发现艺术品出现 70 年一遇的低迷状态。

同时梅建平教授也解读道:“三大洲际艺术品指数显示出部分市场复苏的信号,这表明全球艺术品市场正在发生解冻。考虑到过去 25 年技术发展创造的巨额财富,现在可能是收藏艺术品的历史性机会。”


在艺术生态圈的重构中,亚洲城市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东京、首尔、新加坡、台北、香港、北京和上海都有机会成为区域艺术中心的主角。香港凭借其独特的地缘优势,一直扮演着亚洲艺术品流通中心的角色。而中国内地市场也在积极拓展国际化步伐。

梅建平教授指出,全球艺术品市场的这次“解冻 ”信号与亚洲力量的崛起同步发生,并非偶然。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中华艺术品在世界藏家中将越来越受到追捧。

艺术世界的重心正在东移,新的收藏机遇已然开启。

关于作者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11/375e0c4c060c4f66cd344f0f3383c1d7.png

卓福民

(作者为艺术家、投资家,上海新沪商联合会艺术专委会主任)

卓福民,艺术家、投资家,新沪商联合会轮值主席及艺委会主任。出生于上海,经济学硕士,兼任莫斯科国立苏里可夫美术学院荣誉教授,复旦大学经济学院、管理学院客座教授。连续8年上榜福布斯中国最佳创业投资人。他自幼习画,1975 年曾在上海市美术学校(现上海美术学院)就学, 自此锲而不舍,一直未放弃对艺术的追求和创作。他的人生阅历丰富,当过工人、官员和红筹公司总裁,其作品也是其丰富多彩阅历的情感反映。作品尤受企业界人士欢迎,为美术馆、基金会、企业集团和知名人士所收藏,其中巨作《无垠》18号于2025年被联合国总部收藏。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11/52524ddc9e58a07e65b5b6cd2a6613cf.jpg


责任编辑:孟语

推荐关键字:艺术品 艺术市场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网友评论已有 0 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AMMA我们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