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市场监测中心 > 市场观察 > 正文
  • 分享到:
  • 收藏此页 |
  • 打印 |
  • 关闭

雅昌专栏 | 季涛:中国当代艺术拍卖的市场趋势

2025-11-07 16:09:46 作者:季涛  来源:专栏 0次浏览


更多图片

近几年,海内外艺术品拍卖市场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调整。而前些年红火一时,2021年曾创下总成交最高纪录的现当代艺术板块首当其冲,显出疲软之态。为了解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的随之变化,笔者将香港蘇富比、香港佳士得和中国嘉德三家头部拍行的相关成交数据进行了纵向与横向的对比。

一.中国当代艺术在香港两大拍行的表现

首先观察香港佳士得2025年秋拍现当代艺术板块的成交。其总计成交了6.74亿港元,相比起3年前,2022年秋拍这一板块的8.41亿港元成交,减少了19.86%;而对比创下该板块最高成交总额纪录的2021年秋的20.08亿港元,更是减少了约三分之二。

就中国当代艺术的子板块来看,2025年佳士得秋拍的成交数量为14件,占现当代艺术板块拍品总数的13.86%;14件拍品的成交总额为4789.19万港元,占现当代艺术板块成交总额的7.11%,只有数量占比的一半,说明该子板块不仅数量少而且价格还很低,每件成交拍品的平均价格为342.09万港元。其最高成交价作品为一幅901.70万港元拍出的曾梵志的《无题 09-1-5》。而观察2022年佳记的秋拍,有29件中国当代艺术作品拍出,成交额1.03亿港元,数量占比21.48%,成交额占比12.19%,成交均价355.17万港元。最高成交价落在2445万港元成交的曾梵志的作品《面具系列4号》。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11/1b16ef9d34ef4d0704b30128bc4617b7.png

曾梵志 《无题 09-1-5》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11/f09f80b8feebea6efcc7569147697310.png

曾梵志 《面具系列4号》

显然,佳记2025年秋成交的中国当代艺术作品数量相比三年前少了一半,在现当代艺术板块中数量之比也减少约三分之一,成交额占比更是少了一半以上。可见,相比三年前,中国当代艺术作品在佳士得的上拍数量和占比、成交总额以及最高成交价等都明显少了许多。据观察发现,随着中国当代作品的成交规模缩减,其补充进来的是欧美、日本及东南亚国家的当代艺术作品。

再来观察香港蘇富比2025年春拍现当代艺术板块的成交。总计成交了3.58亿港元,相比起3年前,2022年春这一板块的9.69亿港元成交,减少了63.05%。而对比创下该板块历史最高成交总额纪录的2021年秋的14.33亿港元,更是减少了约四分之三。

在蘇记的2025年春拍上,中国当代艺术家作品的成交数量只有11件,占其现当代艺术成交拍品总数的10.89%;11件拍品成交总额为1126.49万港元,占现当代艺术板块成交总额之比只有区区3.14%。可见其中国当代艺术子板块成交数量少,价格低得可怜,成交均价仅有102.41万港元。其最高成交价作品为254万港元拍出的季鑫的《拂晓》。而在蘇记2022年春拍,共有23件中国当代艺术作品拍出,成交8979.78万港元,数量占比12.71%,成交额占比9.26%;成交均价390.43万港元。该场最高价为2578.50万港元拍出的曾梵志的作品《面具系列 1999 第2号》。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11/4dfeb4757c1967ccd798ad4a6b9e293a.png

季鑫 《拂晓》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11/f146891355f11b7df3b26e397fcc5352.png

曾梵志 《面具系列 1999 第2号》

对比可见,香港蘇富比2025年中国当代艺术拍品成交数量只有三年前的一半,成交额只有之前的约八分之一,成交额占现当代艺术板块之比只有三年前的三分之一,而且成交均价下滑十分严重,跌去近四分之三。由香港这两家拍卖行在中国当代艺术拍卖市场上的表现来看,2025年成交不如2022年;蘇富比不如佳士得;当代艺术成交不如其现代艺术;中国当代艺术作品的表现不如其他海外当代艺术作品。不难发现,这两家拍行2025年上拍的作品中,多为最初由海外拍行首先拍卖而且市场较为成熟的艺术家作品。

二.中国当代艺术在中国嘉德的拍卖表现

对比起香港市场,内地现当代艺术市场的调整也许并没有那么明显。中国嘉德2025年的春季拍卖,现当代艺术板块共成交了3.60亿元,相比3年前,2022年春这一板块的4.07亿港元成交,减少了11.55%,没有香港两大拍行成交额同比减少的那么多。

在嘉德2025年春拍中,中国当代艺术家的作品成交数量共有179件,占所有拍品数量的81.00%;拍品成交总额为2.46亿元,占整个现当代艺术板块之比为68.33%,成交均价为137.43万元。场上最高成交价拍品为4255万元拍出的刘野的《张爱玲》。而在嘉德的2022年春拍上,共有147件中国当代艺术作品拍出,成交3.07亿元,数量占比74.24%,成交额占比75.43%,成交均价208.84万元。该专场最高价拍品为5750万元的刘炜的作品《全家福》。对比可见,嘉德2025年中国当代艺术成交的拍品数量增加了21.77%,但成交总额减少了19.87%,成交均价下降了34.19%,量增而价减。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11/091e434ad927ab06c1d7a2cb30c9cbf3.png

刘野 《张爱玲》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11/53f6aea464a54054afa7b83b84551f85.png

刘炜 《全家福》

显而易见,香港两大拍行,尤其蘇富比三年来在中国当代艺术领域出现了明显的市场下滑。所以,无论是成交拍品数量、成交总额还是最高成交价,嘉德的中国当代艺术拍卖结果都远超过香港两大拍行,市场也相对稳定,嘉德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市场权重地位。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11/59f78351d865aa55b22c16f511dfc4b0.png

2025年嘉德春拍 黄宇兴 《千里江山图》

成交于3680万元

总的来看,虽然现当代艺术市场近些年的热潮是由海外拍卖市场所带动,其中的现代艺术板块,海外拍行也一直占据着优势,目前依然为内地拍行所难以超越。但在中国当代艺术这一领域,无论是艺术家数量、作品数量还是成交额,其在海外的交易规模逐渐在萎缩,而内地的市场规模逐渐在增加。未来,香港拍卖市场也许将着重于现代艺术、欧美当代艺术与亚洲当代艺术,而中国当代艺术的市场话语权已渐渐被内地拍卖行所牢牢掌握。

540c8b06d5189f93fd00bc985bd224fd.jpg


责任编辑:孟语

推荐关键字:当代艺术 艺术市场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网友评论已有 0 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AMMA我们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