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市场监测中心 > 市场观察 > 正文
  • 分享到:
  • 收藏此页 |
  • 打印 |
  • 关闭

雅昌专栏 | 朱浩云:精品不以小大论 善价不以尺幅定——有感于张大千系列小品在佳士得炸裂的表现

2025-11-03 17:10:04 作者:朱浩云  来源:专栏 0次浏览


更多图片

在2025年香港佳士得秋季中国书画拍卖中,张大千十三帧小品引发了市场极大的关注,其中有十幅原为张学良(1901–2001年)独女张闾瑛女士(1916–2016年)及其夫婿陶鹏飞教授(1909–1999年)旧藏。据佳士得介绍,张学良是近代中国历史上占有举足轻重地位的人物,素喜书画,于三十年代初结识张大千,并结为深交。因父之缘,张闾瑛自幼便与张大千相识,定居美国加州湾区后,与夫婿陶鹏飞时常与大千先生往来,不论游历、聚餐,皆多有交集。陶公伉俪于六、七十年代屡获大千先生赠予作品,此系列作品自入藏以来一直由二人珍藏。现藏家与陶公伉俪为世交,自获赠收藏以来,珍护至今。从佳士得的介绍看,作品来源清晰、传承有序。这十件画作大多作于日本制绢面卡纸上,各幅或泼洒,或勾勒,精妙无比,全部出版于1967年由叶公超题署,台北维新书局出版之《张大千近作》一书中,有不少还被多次出版著录、展览,如《张大千九十纪念展书画集》、高岭梅编《张大千画》、美国史密森国家博物馆萨克勒美术馆《血战古人 — 张大千绘画》展览目录、《中国当代画家图典.名家卷.张大千》等。有趣的是:十件中除了《兰竹》1.9平尺外,其余尺幅都在1平尺左右,尽管作品尺幅很小,但张大千在方寸之间,苦心经营,以小见大,张张精彩。看得出张大千与张学良两人的交情和友谊已经延伸到张学良的后代。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11/54f9096e727eb51a4da0bbc823188329.jpg

张大千《华山小景》设色绢本、卡纸镜框,尺幅41.8×36cm

(2025年佳士得508万港元成交)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11/57493d3867e6199cdbb8fb4c49849a9a.jpg

张大千 《临流揽胜》设色绢本、卡纸镜框,尺幅30.5 x 39.5 cm.

(2025年佳士得419.1万港元成交)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11/5ed3d6080778bc0e28fb77a8da0c62c3.jpg

张大千《红莲》设色绢本、卡纸镜框,尺幅30.8×39.8cm

(2025年佳士得355.6万港元成交)

从有关资料显示,陶鹏飞作为张学良的女婿,当时又与张大千同在美国,自然与张大千产生交集,他们两家交往非常密切。1967年陶鹏飞利用与斯坦福大学校长的关系,促成张大千在斯坦福大学举办画展;同年又在密西根大学的国际东方学者会议上担任翻译,并协助张大千演讲。之后,陶鹏飞夫妇又多次协助张大千在美举办画展及学术活动。1972年,陶鹏飞夫妇协助张大千在旧金山德扬博物馆举办“张大千四十年回顾展”,该展览被视为张大千国际声誉的重要转折点,也是大千先生一生最重要的画展。此外,陶鹏飞还参与策划了1988年台北国立历史博物馆的“张大千九十纪念展”及1999年旧金山的“张大千在加州画展”。应该讲,陶鹏飞夫妇对张大千办展和海外的推广可谓不余遗力。为了感谢陶鹏飞夫妇的支持,张大千曾在1969年创作了巨幅《伊吾闾瑞雪图》相赠。该作品以医巫闾山为题材,寓意对两家世谊的维系。2019年当香港苏富比隆重推出时,受到众多买家的热烈追捧,最后以高达1.63亿港元拍出,轰动拍场。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11/946a97e0e6008df4f2bc264e19ade4e2.jpg

张大千《登高远眺》卡纸镜框,尺幅30.5×40cm

(2025年佳士得279.4万港元成交)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11/6507646a062d220bb54f34621415ce3e.jpg

张大千《晚色》卡纸镜框,尺幅31.3×40.2cm

(2025年佳士得355.6万港元成交)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11/c860d7c96ec272bc16ecefb781709e6d.jpg

张大千《白莲》卡纸镜框,尺幅30.5×39.5cm

(2025年佳士得152.4万港元成交)

这次佳士得推出张大千画作,尽管不是鸿幅巨制,但小品市场的卖点不少,故上拍后受到海内外众多藏家的追逐。结果10件画作全部成交,成交率100%,总成交金额2438.4万港元,其中《华山小景》508万港元,《临流揽胜》419.1万港元,《晚色》355.6万港元,《红莲》355.6万港元,《登高远眺》279.4万港元,《白莲》152.4万港元,《葡萄》127万港元,《蕈》95万港元,《山厨清供》82.55万港元,《兰竹》63.5万港元。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11/0c7cf656828cf78c53f97d9af1b5d8de.jpg

张大千《葡萄》卡纸镜框,尺幅30.5×39.5cm

(2025年佳士得127万港元成交)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11/087bf918a0f126feb9668a89e5935f1d.jpg

张大千《蕈》卡纸镜框,尺幅30.8×40cm

(2025年佳士得95万港元成交)

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以上还不是张大千小品拍卖的高潮,之后,在专场上还有一组三张张大千晚年画在日本金笺卡纸上创作的泼彩小品,且尺幅更小,每幅约0.5平尺(均为23.8×26.8cm)。从画面看是常见的张大千晚年半抽象的山水作品,画面色彩渗化,相互交融,气象万千,尤其是肌理效果抢眼,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和视觉震撼力。需要指出的是,这三件小品仅从画面上根本看不出这是一张尺幅很小的小品类画作,可见大千先生的画面经营炉火纯青,也是以小见大、以小取胜的典范。据悉:这三件作品背面均标注参加了1973年6月巴西圣保罗之A Galeria画廊举办的“张大千近作展”。当三张小品上拍时同样吸引了海内外众多买家踊跃竞投,不少买家互不相让,志在必得,最后成交价均远超估价,其中 张大千1973年作《山寺》 纸板镜框获价381万港元,张大千 1973年作《高崖古寺》纸板镜框获价330.2万港元,张大千《悬泉》纸板镜框获价254万港元。如此炸裂的成交价格,让很多藏家惊叹不已,有的甚至怀疑现在的市场到底还是不是弱势(市)。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11/925ee6539b80b58a0d38fc5b9324061a.jpg

张大千 1973年作 《山寺》纸板镜框,尺幅23.8×26.8cm

(2025年佳士得381万港元成交)

从以上张大千小品拍卖可以看出,泼彩泼墨山水画作最受市场欢迎,价格也是最高,动辄数百万元;其次是荷花类画作,价格仅次于山水,价格最低为花卉蔬果类作品。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11/f118b0c6d2e91c0afaaa4187d4a22392.jpg

张大千 1973年作《高崖古寺》纸板镜框,尺幅23.8×26.8cm(2025年佳士得330.2万港元成交)

应该讲,这次张大千系列小品的炸裂表现充分表明了书画市场精品不以大小论,善价不以尺幅定。如果要细细分析张大千画作的市场行情,我们不难发现,大千中年时期的作品,尤其是四十年代中后期作品价格要明显高于早期画作,像《惊才绝艳图》《仿巨然晴峰图》《峨嵋接引殿》《烟江叠嶂图》《致李秋君夏山高隐图》《峒关蒲雪图》《晴霭仙阁图》等都是那个时期的杰作;而大千晚年的泼彩泼墨画作则要明显高于中年时期,这次佳士得推出的大千画作中有不少也是早中期的作品,但价格无法与晚年的泼彩泼墨画作相比,目前,大千众多过亿元的画作大多是泼彩类山水和荷花,如《爱痕图》《桃源图》《瑞士雪山》《花开十丈影参差》《碧峰古寺》《秋山夕照》《云山古寺》等。那么,张大千泼墨泼彩画作为何能在自己的作品鹤立鸡群、广受欢迎,这还得从大千艺术生涯说起。大家知道,张大千是一个享誉国际的大艺术家,他善诗书、通鉴赏、懂画理、精绘事,自早岁埋首钻研古人剧迹,见识品味博长,后参合个人己貌,兼众家之长,得融汇贯通之妙。尤其通过长达近三年的敦煌壁画临摹,不仅重现重彩辉煌,也促成大千风格的大变,这种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物画全然转向双钩重彩的唐风,有人称其吸尽人物画之精髓,从此画风高古、雄伟、瑰丽,超越两宋前人,所谓 “吴带当风,曹衣出水”者,大千先生已兼得吴曹之长;二是画山水则水墨与丹青并举,结合北宋李郭派遗格,形成了以唐融宋的华贵新风,像大千的青绿山水,在水墨皴擦基础上以青绿设色,用青绿色调把董、巨江南画派的矾头山脉表现得更为娟洁静朗,大大增强了画面的视觉效果,让人赏心悦目。1949年移居海外后,眼界大开,孜孜求变,五六十年代融合西方抽象表现主义与中国传统水墨,融合西方光影与中国传统墨彩,大开大阖,无法有法,形成抽象和半抽象意境。这类画作往往配合中国绘画材质,创作时将色彩泼于画面上,然后控制其流动,使色彩与色彩间产生重迭或晕合,并将传统的中国画线条减至最低的程度,从而营造强烈而摄人之视觉效果,开拓出前所未有的新体貌,为中国山水画注入现代艺术意识,堪称是中国山水画发展史上一次重大革新。有评论家说“国画家能够上承古代美术遗产,兼摄世界美术之长,使国画的技巧、境界向上延伸一步的,在今天,只有张大千”。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11/27dafd51ea587cbd9c4bcd18803bb5d2.jpg

张大千《悬泉》纸板镜框,尺幅23.8×26.8cm(2025年佳士得254万港元成交)

如果从全球艺术市场角度看,以往的数据已显示出大千泼墨泼彩画作具有强大的艺术魅力和市场价值,他的泼墨泼彩作品不仅被全球众多顶级文博机构和大藏家、大企业家购藏,而且更符合国际藏家的审美胃口,这种国际认可使其作品具有超越地域的保值能力。正因如此,大千的泼墨泼彩画作已经成为了国际性热门收藏品,藏家拥有它意味着一种品位、一种时尚、一种身价。未来这类画作将继续在海内外市场上一骑绝尘、傲视群雄。

注:文中图片来自网络和拍卖图录

2025年11月1日写于上海五栖斋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11/52524ddc9e58a07e65b5b6cd2a6613cf.jpg

责任编辑:周艺洋

推荐关键字:书画 张大千 艺术市场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网友评论已有 0 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AMMA我们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