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荣宝2025秋季艺术品拍卖会
暨北京荣宝三十周年
预展时间
11月28日-11月29日
拍卖时间
11月30日
拍卖地点
北京国际饭店会议中心
(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9号)

傅抱石
(1904-1965)
原名长生、瑞麟,号抱石斋主人。生于江西南昌,祖籍江西新余。早年留学日本,回国后执教于中央大学。1949年后曾任南京师范学院教授、江苏国画院院长等职中国近现代中国画家、美术史论家、书法家、美术教育家。

画写巍山重重,峡江险水,丛树布山麓,片帆穿江中。散锋迅笔远看峡江,峰峦陡峭,巨石嶙峋,绝壁入云,气势恢弘 ; 江中点帆由近及远,翩然远去,没入山水;前景横坡遍布浓荫,平衡画面。高远、深远、平远之法交替,纵横捭阖,在扩展画面的空间感和深度上大下功夫。抗战期间,傅抱石入蜀寓居重庆西郊金刚坡下,羁留川东前后八载。受到奇茂多雾的巴山蜀水影响,又于顾恺之和石涛深入研究,傅抱石成功找到了“苍莽淋漓”、“高古超逸”的个人艺术风貌,以前无古人的“抱石皴”、“金刚风韵”令画坛为之一振。此件重庆时画成,未具名款,成后纳入傅公青葙自珍,1979 年由其妻罗时慧赠于寿崇德,并具题于左下。后再由傅二石手书诗堂、签条,以证其源。识者请注。
钤印:傅抱石
题跋:崇德同志留念。傅抱石重庆作。罗时慧。一九七九,七。钤印:罗时慧收藏
诗堂:西陵峡。抱石亲笔。傅二石敬题。钤印:傅二石
签条:西陵峡。傅抱石作。傅二石题。钤印:二石之印
鉴藏印:寿氏崇德鉴藏之印
说明:
1.此作品傅二石题诗堂。
2.此作品为寿崇德旧藏。寿崇德(1927-2015),浙江诸暨同山镇唐仁人。 著名画家。幼喜绘画,少时迁居西安就在当地崭露头角,17岁又只身干里入蜀,得潘天寿、吕凤子指授,并求教于黄宾虹、傅抱石,深受诸家喜爱。1949年毕业于江苏正则艺术专科学校绘画科。历任浙江省严州师范学校美术教师、副教授、副校长,浙江美术教育研究会会长,西泠书画院特聘画师。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省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
3.即将出版于《宝蕴华章·北京荣宝拍卖三十周年精品集》,荣宝斋出版社,2025年。
出版:
1.《寿崇德藏画集》P54,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0年。
2.《盛世艺徵·中国名家书画精品集》P61,西泠印社出版社,2015年。
3.《傅抱石信息资料·9》P173,南京博物院,2016年。
4.《百年巨匠一代宗师·吕凤子》P196,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6年。

出版物封面
款识:一九六四年二月十日,傅抱石南京并记。
钤印:抱石私印、甲辰所作
说明:即将出版于《宝蕴华章·北京荣宝拍卖三十周年精品集》,荣宝斋出版社,2025年。
出版:《cosco1988年挂历》3月,中国远洋运输公司,1988年。

出版物封面
旧历乙酉年正月廿九日,换算到公历纪年,也就是 1945年3月13日,傅抱石在东川金刚坡下,信笔写就《秋山登临》,二年后,于箧中捡得此作赠与董正之。
1939年5月,斯时傅抱石在军委会政治部第三厅工作, 因重庆屡遭日机轰炸,政治部会议决定第三厅拆分成两 套工作班子,一套城内办公,一套下乡在巴县赖家桥。 傅抱石被分配下乡,寓居重庆西郊歌乐山金刚坡下一农 舍,遂自署“金刚坡下抱石山斋”,一呆便是八年。
入蜀八年,是傅抱石画风大变的时代。这一时期傅氏山 水画变化丰富,各有特定情境,作法亦随机应变,沉郁 苍茫、淋漓空灵,均能各趋其致。《秋山登临》即是创作于入蜀第七年,为成熟期时作品。是图大片水分作底, 再加以赭色冲晕,转瞬浑化一片,氤氲满纸;复以墨笔 增补,猛刷激扫,似山又似瀑布,云雾蒸腾;东勾西皴, 使之具体;侯稍干,山脚下绘高士一行三人,为首者策 杖,似于混沌中登临,收拾细部,即告完成。

左:重庆时期的傅抱石
右:傅氏一家于在重庆金刚坡下抱石山斋屋前
是作上款“正之先生”即董正之居士。在整理 20世纪 40年代傅抱石与董正之的行踪后发现,二者踪迹重叠 在重庆、南京两地。前文已知,傅氏于1939-1945年间在重庆金刚坡一带。1940年秋,董正之奉调至重庆中央训练团受训,由陕入川,往返两月,曾留有《八百 里秦川忆往》《栈道连云接秦蜀》《险阻崎岖蜀道难》 多篇游记收入《海鸥续集》中。虽尚未知晓二人是否于 重庆便已相识,亦不排除此作通过邮寄的形式赠送,但 大概率的情况是,《秋山登临》的赠送发生在南京。 1946年10月,傅抱石携全家随中央大学从重庆迁回 南京白下,仍执教中央大学艺术系,一家五口居中央大 学南高院宿舍。1947年始,常见傅氏画作上落款“白 下讲舍”“金陵讲舍”“中大讲舍”,所指均是同一处—— 傅抱石南京白下中央大学内寓所,直到是年 9、10 月份, 傅抱石曾携历年积藏个人作品赴上海筹备个展。除此外, 并未见到傅氏在 1947 年间有离开南京的其他记录。

左:1947年傅抱石全家在南京鸡鸣寺合影
右:董正之像
董氏生平记述无多,仅能从其游记或是纪念佛教人士的 文章中获取一星半点。1947年1月1日,《中华民 国宪法》公布,同年12月25日,开始施行。是年, 董正之经师长亲友劝说,返乡参加第一届立法委员选举, 并成功当选辽宁省立法委员。1948年5月,第一届立 法委员齐聚南京报道。董氏亦在《永怀雪公恩师》一文 中自述曾于1948年秋(立法院第二会期)在南京铁作 坊听应慈老法师讲经。根据上述经历,推测董氏1947年在南京活动也合情合理,或为参选立法委员作准备工 作,故此画应是董正之于1947年农历七月在南京拜访 傅抱石时所得。
款识:
1.乙酉正月廿九日,抱石东川金刚坡下写。
2.正之先生惠赏,即乞教正,丁亥七月,弟傅抱石补记。
钤印:傅、抱石之印、乙酉
题签:傅抱石山水精品。庚午(1990)岁阑旧装,澀盦署。
说明:
1.上款“正之先生”即董正之居士(1910-1989),名正,以字行,辽宁省沈阳市人。曾于 中日战争时组织东北义勇军第十三路军,任秘书长。毕业于中山大学经济系毕业,任中国银行分行经理。民国宪政第一届立法委员,后又赴台湾任立法委员四十余年。自幼潜修内典,笃信佛教,历任台中莲社董事长、明伦杂志社、青莲出版社发行人等职。
2.此作后经台北著名艺术理论家、画家何怀硕教授递藏并题签,其所藏傅抱石作品颇丰,均系佳作。
3.即将出版于《宝蕴华章·北京荣宝拍卖三十周年精品集》,荣宝斋出版社,2025年。
出版:
1.《傅抱石画集》P182,文物出版社大业公司,1992年。
2.《名家翰墨·傅抱石金刚坡·二》P28-29,翰墨轩出版有限公司(香港),2004 年。
3.《沧海一粟·古今书画拾穗》P186,国立历史博物馆,2008 年。
4.《嘉德二十年精品录·近当代书画卷·三》P1388,故宫出版社,2014 年。
著录:
1.《傅抱石年谱》P94,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年。
2.《傅抱石年谱》(增订本)P144,上海书画出版社,2012 年。

出版物封面

局部

局部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