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5日,著名画家王作均个人艺术展在“渊美术馆”正式开启。本次展览将持续至2026年3月15日,集中呈现其近十年来创作的48幅精品力作,完整梳理展示了他独创“现代色墨构成”风格的艺术蜕变之代表作,展现了这位兼具中西学养的艺术家对中国画当代性与国际化的探索成果。


王作均的艺术轨迹独具特色,先后毕业于上海工艺美术学校和中国美术学院,先苦学雕刻,后致力于中国山水画。1987年留美院任教四年后又赴美国深耕艺术创作15年。归国后重返母校读博留校任教,现为中国美院教授。多元文化的浸润与学院派的严谨训练,使其艺术创作既扎根中国传统文脉,又饱含国际视野。展览中他早期色墨构成的作品依旧可寻宋元传统的意境与架构,而近年色墨作品的意象性增强,早已突破传统笔墨的范式、构建出全新的中国派绘画视觉语言。


作为“现代色墨构成”的开创者,王作均的作品“前无古人,左右无他”。他以“不重复已有,只创造未知”为艺术主张,将西方抽象表现主义的色彩张力与中国古典哲学的“意境论”熔铸一炉,创造出兼具东方韵味与时代感融合的绘画新形态。他以大胆的色彩碰撞、流动的线条韵律和层次丰富的肌理质感,诠释着“色皆诗意、色皆音乐、色皆灵魂”的个人心性引导下的创作理念。他强调“色,是被感受的而不是被解释的”,主张通过色彩的纯粹情感力量,让观者直抵艺术精神的内核,实现“以意驭形”的审美境界。其色墨意象作品“似山非山”、“亦空亦云”的抽象意境超越了“可居、可游”可辨识的传统属性,大步踏入现代意象感知系统,拓展了中国画边际的习惯认知,唤起人们用全新的视角观看中国绘画的新思维。




此次展览不仅是王作均个人艺术生涯的一次重要回望,更折射出当代中国画在全球化语境下的创新路径。通过对传统笔墨意义的梳理与重构,他为中国画的国际化探索拓宽了边际,其作品中蕴含的古典意味与当代精神的交融,为观众提供了理解东方美学现代转型的独特视角。




展览期间,还将举办学术研讨会、艺术家导览等系列活动,邀请艺术理论家、学者与公众共同探讨色墨艺术的未来可能性。王作均表示,希望通过此次展览,让更多人感受到中国艺术的创新活力,推动传统艺术在当代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展览地点:杭州清波门1号[渊美术馆]
停车:杭州罗马广场停车场,步行150米
开放时间:[每天上午10:00——16:30]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