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澄怀味象——邢斯恬作品展”在北京人民美术馆开展。在北京人民美术馆开展。原文化部副部长、故宫原院长郑欣淼为展览作序,著名作家贾平凹为展览题写展名并致祝贺短语。展览由人民美术出版社、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李可染画院、澳门画院主办。人美美术馆承办,中国工笔画学会学术支持。



郑欣淼在前言中介绍道:“斯恬从敦煌佛教艺术中汲取中国绘画变革的力量,将时代性、文化性、人文关怀相融合,通过作品表达对生命的理解和对“生命大美”的追求。”
贾平凹写道:“斯恬坠落在敦煌艺术里。多年来,她走来,慢慢变成了那里的一棵树、一支花、一只佛音乌、一股云气,再来,又慢慢眉目清晰,还原了一个斯恬。这个斯恬,近期的画作,沉静、寂廖、神秘,是沁入骨髓的那种悸动。”
这次展出的作品包括近10年来代表性作品116幅,分为“光影入梦、敦煌佛光、没骨新相”三大板块展陈。其中48幅光影作品,重在探索中国画千年以来的用光问题;31幅敦煌元素创作,旨在对敦煌艺术现代转型的研究;37幅没骨画是用色块的方式创新中国画古老的没骨画技法。

邢斯恬出生于书画世家,在30年专业艺术创作中,对现实生活表现和艺术语言的探索紧密结合,在多个方向上深化,是一位较为全面发展的艺术家。

著名理论家、中国国家画院院委张晓凌认为:“邢斯恬是一个特别全面、非常有想法的艺术家,她既有在语言创新上的一些构想,也有在对人生、自然的有自己价值判断的艺术家,她是艺术语言与创作观念创新同时并举的,这对于艺术家是很难的一件事,同时探索这两方面是有难度的。”




展览筹备期间,郑欣淼、贾平凹、杨晓阳、程大利、李魁正、徐里、张晓凌、刘健、郭全忠、田黎明、郜宗远、张江舟、曾来德、陈孟昕、唐勇力、林容生、马国强、张松、谢麟、周矩敏、陈明、杨大名、韦红燕、殷会利等24位名家先后针对邢斯恬创作和人生艺术经历所设计的学术话题展开评说:敦煌艺术现代表达、创新没骨方法、中国画光影新表现和由外祖父韦江凡、小姨韦红燕带来的美术世家传承,由设计学科进入水墨创作,由工笔而写意。




邢斯恬1998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2015年随李魁正先生学习。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李可染画院陕西分院院长、澳门分院副院长。曾多次入选全国美术展览。

据悉,11月18日将举办展览开幕式,展览延续到11月22日。
作者:钱晓鸣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