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市场监测中心 > 市场观察 > 正文
  • 分享到:
  • 收藏此页 |
  • 打印 |
  • 关闭

雅昌现场 | “扬帆宜远——范扬·乔宜男中国画作品展”在北京琉璃厂西街开幕

2025-10-11 11:31:43 来源:雅昌发布 0次浏览


更多图片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10/9c8eddd9aee43ae4792beb7d980698db.jpg

2025年10月10日至10月20日,“扬帆宜远——范扬·乔宜男中国画作品展”在北京琉璃厂西街与公众见面。本次展览这不仅是一次艺术家之间的对话,也是一次学术层面的深度交流。通过这种互动,他们探讨了自己在绘画创作中所经历的变化,并与观众及同行分享了各自的艺术探索与经验。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10/1fb269c96138a218ac0e1eecf1a6cd87.jpg

展览现场

展览主题“扬帆宜远”,取自两位艺术家的名字,更暗含了对中国画未来走向的期许。它象征着艺术探索的征程永无止境,在继承千年传统的深厚根基上,如何驶向更广阔、更未来的艺术海域,正是本次展览试图与每一位观者共同探讨的核心命题。

范扬与乔宜男认为,中国画发展到今天,有几个比较重要的问题需要思考:一是如何看待传统以及在传统的基础上如何汲取营养;二是如何在作品中体现当代人内心世界的真实感受;三是如何处理艺术创作与日常生活之间的关系。这三者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交织、相辅相成,尤其在写意绘画中。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10/9562689ecc437a33c50bf735149eeda1.jpg

展览现场

他们深植于传统艺术的沃土,逐步从中走出各自的艺术路径。范扬此次展出的作品,更注重从传统艺术中汲取精髓,注重笔墨的运用,力求与天地精神契合,从而创造出更具内涵的意境。

对于乔宜男的作品,范扬认为,乔宜男的作品带有一种清新明朗的气质。在这个喧嚣浮躁的时代,他的画作为我们提供了一片清静之地,带来一份难得的宁静与安详,给观众带来了心灵的慰藉和安宁。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10/b08802aff5f577aa47dec299af64722b.jpg

展览现场

北京画院艺术委员会顾问王志纯指出,范扬与乔宜男都拥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经过多年积累,在审美追求、艺术形式和笔墨语言上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他们的创作不仅传承了传统,还与现代意识相结合,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符合国家文化发展方向。两位艺术家各自走出了不同的艺术道路,形成了独特的风格与特色。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10/c56e623a3f9c01ca1170cb9caa330282.jpg

展览现场

陕西省雕塑院副院长韩勃正分享了自己对范扬与乔宜男作品的理解。他认为,两位艺术家都具备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并在各自的领域中展现出对传统的深刻理解。与此同时,他们也创造出了符合时代精神且具有个人特色的艺术面貌。韩勃正还强调,艺术工作者的责任不仅是创作,更是将文化传播到更广泛的受众中去。在琉璃厂这样的文化核心区举办展览,能够吸引更多观众,提升了艺术的公共影响力。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10/79edb0e0d0f1aabfcdee04c4e3102f03.jpg

展览现场

观赏范扬的作品,如同阅读一部行走的山水日记与人文笔记。从他的《阿罗汉图》中,我们能感受到传统人物画的禅意与高古,笔墨间承载的是千年来不曾断绝的文脉。而他的《漳平东湖村》系列写生,又会瞬间被其鲜活的生活气息所打动。老屋、祠堂、村头远眺……这些平凡的景致在他的笔下,既保留了现场写生的生动感,又被赋予了古典山水般的构图与意境。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10/0847822ef224c5fd0260b79617e811ce.jpg

展览现场

范扬的艺术实践,巧妙地回答了这样一个问题:深厚的传统功底,非但不是创新的枷锁,反而能为表现当代生活提供最有力的语言。他的画作,是古典笔墨在当代土壤中结出的丰硕果实。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10/401fd35fc70a35e18370b17fa2fe23db.jpg

展览现场

如果说范扬是在“延续”中“创新”,那乔宜男则更像一位中国画领域的“重构者”。他的花鸟画,初看与传统样式相去甚远。《枣园秋实》的饱满、《怒放》的张力、《荷影》的空灵……这些作品在构图上极具现代设计感,在形式语言上进行了大胆的提炼与夸张。细细品味,你会发现,那些曲折的线条、晕染的墨色、虚实的对比,其内核依然是中国画最根本的写意精神。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10/8694d37accdfc34e1c8e2d70fa91d370.jpg

展览现场

乔宜男并未抛弃传统,而是选择了一条更为艰险的路,他解构了花鸟画的固有图式,用极具个人面貌的视觉语言,重新构建了一个属于现代人的精神栖息地。他的画作,为中国画的“现代化转型”提供了一份激动人心的样本。

范扬与乔宜男,一位是从传统的深处走来,将笔墨与现实无缝对接,证明了传统的生命力;另一位从时代的浪潮中跃起,用全新的语法诉说古老的情怀,拓展了传统的边界。他们仿佛是中国画发展的两个面向,一个向内深耕,一个向外拓疆。这引发了我们对一个核心问题的思考:在今天,中国画的“远航”,究竟更需要范扬式的“以古润今”,还是乔宜男式的“破格立新”?

或许,答案并不唯一。真正的“远”,正在于这种多元与包容。这场展览的价值,不在于给出结论,而在于它成功地呈现了这场精彩纷呈的“双重奏”,让我们听见了中国画在当代丰富而响亮的回响。当你站在这些画作前,所感受到的触动、困惑甚至不解,都将是这场对话的延续。或许,在看过展览之后,你会有自己的答案。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10/ff0578fd99d47a93bc28fc300add2615.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10/dc0172a04983c0260e0a32263250ab10.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10/e8e5e33bf631540f2d2c0208b7242457.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10/d70cbb70304a89febaa22334deb025c9.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10/e0dbab7ff7488681c5fc3aa2a076270c.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10/78abedff2d1ff67372e85bfaef1a9d3b.jpg

展览现场

责任编辑:王丽静

推荐关键字:中国画 乔宜男 扬帆宜远——范扬·乔宜男中国画作品展 范扬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网友评论已有 0 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AMMA我们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