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市场监测中心 > 市场观察 > 正文
  • 分享到:
  • 收藏此页 |
  • 打印 |
  • 关闭

中国嘉德2025秋拍 | 解衣磅礴 苍茫雄奇——傅抱石金刚坡史诗《巴山夜雨》

2025-11-09 23:38:32 来源:快讯 0次浏览


更多图片

《巴山夜雨》,是傅抱石艺术生涯的里程碑之作,诞生于1943年重庆金刚坡下。在烽火岁月中,傅抱石将李商隐诗句中的羁旅愁思,与家国命运的深沉关怀,一同熔铸于笔墨之间。顶天立地的饱满构图极具视觉冲击力,“山雨”本身是神来之笔,密集的雨幕与山峦激烈交融,扑面而来的混沌与力量。独创的“抱石皴”——以破笔散锋挥洒而出,笔触飞动,仿佛将川东山区暴雨中浇透的土石、植被与浓重水汽全部搅动在一起,重塑出一片在黑夜中剧烈呼吸、律动着的,苍茫而湿润的活山川。在整片压抑的墨色中,目光最终会被画面下方小屋中透出的一窗暖光所吸引。这微光,是整幅作品的“诗眼”,它既是画家对“何当共剪西窗烛”的温情期盼,也是在危难之际,对安宁与希望的执着守望。它不仅是一幅画,更是一首史诗,值得驻足品味。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11/646f1467c74397dfe6f9cbaed7afb7b9.jpg

Lot 3126 

傅抱石 1904-1965

巴山夜雨

立轴 设色纸本

癸未(1943年)作

105.5×60 cm. 约5.7平尺

RMB:25,000,000-35,000,000

题识:巴山夜雨。昔高房山作《夜山图》,赵子昂、鲜于枢等皆有题咏。乃自钱唐写山阴诸山,为画史嘉迹。予旅蜀将五载,寄居西郊金刚坡下。迩来兼旬淋雨,矮屋淅沥,益增旅人之感。昨夜与时慧纵谈抗战后流徙之迹,因商量营此图为纪念。癸未九月望日,傅抱石并记。 

钤印:傅、抱石长寿、踪迹大化、抱石斋、新谕 

展览:

1.“20世纪中国画坛巨匠·傅抱石·日中美术交流的桥梁”,涉谷区立松涛美术馆(日本),1999年10月12日-11月21日。

2.“傅抱石百年大展”,台北**纪念馆,2004年12月17日-2005年3月27日。

3.“承古融今·星汉灿烂—中国嘉德艺术品拍卖二十年精品回顾展”,中国国家博物馆,2013年11月10日-30日。

出版:

1.《名家翰墨》总第9号,傅抱石专号,第121页,翰墨轩出版有限公司,1990年版。

2.《傅抱石画集》,第38页,图7,(台湾)历史博物馆,1994年版。

3.《荣宝斋画谱·二十一·山水人物部分》,第29页,荣宝斋,1994年版。

4.《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傅抱石》,图12,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6年版。

5.《20世纪中国画坛之巨匠—傅抱石》,图20,涉谷区立松涛美术馆,1999年版。

6.《其命唯新—纪念傅抱石诞辰一百周年,民间珍藏傅抱石作品展》,第16页,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江苏省人民政府主办,2004年版。

7.《傅抱石大典》,第93页,古吴轩出版社,2004年版。

8.《傅抱石年谱》,第69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9.《傅抱石的世界》,第208、209页,羲之堂文化出版事业有限公司,2004年版。     10.《傅抱石的艺术世界》,台北时报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04年版。

11.《傅抱石全集》第1卷,第206-207页,广西美术出版社,2008年版。

12.《傅抱石》,第54页,西泠印社出版社,2009年版。

13.《中国艺术大师-傅抱石》,第34页,河北美术出版社,2010年版。

14.《2012古董拍卖年鉴-书画》,湖南美术出版社,2012年版。

15.《嘉德二十年精品录·近当代书画卷三》,图编1047,故宫出版社,2014年版。

16.《承古融今·星汉灿烂—中国嘉德艺术品拍卖二十年精品回顾展》,图编178,中国艺术出版社,2015年版。

17.《绘画中的日常》,第13页,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2017年版。

著录:

1.《傅抱石传》,第320页,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2.《傅抱石研究文集》,第199页,上海书画出版社,2009年版。

3.《傅抱石评传》,第188页,上海书画出版社,2009年版。

4.《傅抱石年谱(增订本)》,第105页,上海书画出版社,2012年版。

5.《中国收藏拍卖年鉴-2012》,第159页,当代世界出版社,2012年版。

6.《傅抱石美术文集续编》,第531页,上海书画出版社,2014年版。

7.《傅二石谈傅抱石》,第104页,山东画报出版社, 2019年版。

8.《巨匠之门》,第557页,青岛出版社, 2021年版。

9.《傅抱石传》,第258-259页,团结出版社,2023年版。  

10.《思嘉室集·下》,第19页,中国美术出版社,2023年版。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11/341047944ddc1fd720d76b91dc1e73fa.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11/9b71d8665aea9ca282c0abd6af851011.jpg

据画上题记:“予旅蜀将五载,寄居西郊金刚坡下,迩来兼旬淋雨,矮屋淅沥,益增旅人之感。昨夜与时慧纵谈抗战后流徙之迹,因商量营此图为纪念。”图写唐代李商隐《夜雨寄北》诗意:“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由于连日风雨,背井离乡的画家倍感凄苦愁怅,思念故乡却“归期未有”,他盼望返回家园,拨亮烛花,有回忆这段困顿生活的一天。受环境的触动,顿起作图纪念的激情,其实质也是抒发当时的感慨以及盼望胜利,期待未来和平生活的到来。

此图用笔豪放,以浓墨重写,却能表现雨中朦胧夜色。山上房舍层层叠叠,画来似不经意而山城雄姿却表现充分,画法新颖奇特。以淡墨斜扫画雨,寥寥几笔出神入化。

—叶宗镐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11/d78b08bc7600273678f791901729af67.jpg

高克恭《秋山暮霭图》北京故宫博物馆藏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11/96efc649a0810f0da58862bfaf1ccb53.jpg

南京博物馆藏傅抱石《巴山夜雨》60×92cm

南京博物馆藏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11/7f91a685cb694011dbb3e2acf6c89363.jpg

傅抱石《巴山夜雨》

解衣磅礴 苍茫雄奇

傅抱石金刚坡史诗《巴山夜雨》

于墨海中立定精神,笔锋下决出生活,尺

幅上换去毛骨,混沌里放出光明。

——石涛《画语录·氤氲章》

《巴山夜雨》是傅抱石艺术生涯的里程碑之作,诞生于1943年重庆金刚坡下。在烽火岁月中,傅抱石将李商隐诗句中的羁旅愁思,与家国命运的深沉关怀,一同熔铸于笔墨之间。不仅找到了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以前无古人的“抱石皴”令画坛为之一振。更是一位知识分子在战火纷飞的年代,给予的超常的勤奋和无限的热情,是一首将个人旅愁、家国情怀与艺术革新熔于一炉的史诗。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11/f3360e9e6b9a57494e66152da6362de1.jpg

徐悲鸿为傅抱石书画篆刻个展题词

“追寻真艺”1935年

向石涛致敬

凡能独开生面的画家都有自己的艺术圣地,在这个启发灵感的地方得山川之助,究造化之妙。如范中立的终南、太华,黄子久的富春江,梅瞿山的黄山。对傅抱石来说,金刚坡无疑是他的艺术圣地。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11/cc3521e2819dd14746bb659abe9c6532.jpg

傅抱石《中国古代山水画史》1942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11/06fc4490179d36b342991bace444dce8.jpg

傅抱石《中国绘画理论》1936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11/dc486ca28c53002b6b34204ea6c048f6.jpg

傅抱石《石涛上人年谱》1948年

入蜀寓居重庆西郊金刚坡八载岁月,在这片“烟笼雾锁,苍茫雄奇”的天地里所创作的作品一直被视为傅抱石一生创作中最重要的部分。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11/7e5f13f9bb9bd312c0942ee3f3a249f8.jpg

与家人在南京鸡鸣寺

初到重庆时,傅抱石专注于美术史方面的著述。他任教于中央大学教育学院艺术科,痴迷于石涛研究。多年来笔耕不辍,不断考证和论述。四十年代初《石涛年谱稿》、《石涛丛考》、《石涛画论之研究》、《石涛上人年谱》相继发表。 

石涛曾说:“代山川而言也。”傅抱石崇拜石涛,仰慕其高扬个性的创造精神,追抚其元气淋漓的绘画韵致,沉醉于石涛的精神情境。饱含充沛情感,笔底山川丘壑、风雨云烟,无不都是石涛精神的召唤,充满对自然大美的真挚歌颂。与此同时,傅抱石在1940年写成《晋顾恺之〈画云台山记〉之研究》,考订严密,条分缕析,从而使中国山水画史的发端,从晋顾恺之而上溯汉魏,将古代山水画史的轮廓建立起来。至1942年,《大涤草堂图》、《云台山记图卷》等平生力作横空出世,以磅礴气象与深邃笔意震惊画坛,成为时代精神坐标。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11/4a79373b7231c2725820c0c0357b9c05.jpg

傅抱石在读书

在艺术系办公室里,傅抱石展开《大涤草堂图》,请大家观赏指教。陈之佛说:“气势恢宏,水墨淋漓。”张书旂说:“真有石涛炎蒸六月飞秋霜的感觉。”徐悲鸿怒赞:“通读全画,无处不显示石涛题诗中:‘一念万年鸣指间,洗空世界听霹雳的深意’。这种空灵、深沉和悲愤的情感确是强烈地表现出来了,真是匠心独运啊!”并欢喜赞叹,题下“元气淋漓,真宰上诉”。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11/26732bca0e48bf34f7ab9e991cd4aa6d.jpg

1942年,壬午“傅抱石画展”

至“壬午个展”轰动山城,傅抱石扬名天下,声誉日隆。他始终感念巴山蜀水给予他的灵感。在《壬午重庆画展自序》中,他写道:“画山水的在四川若没有感动,实在辜负了四川的山水……以金刚坡为中心周围数十里我常跑的地方,确是好景说不尽。一草一木、一丘一壑,随处都是画人的粉本。烟笼雾锁,苍茫雄奇,这境界是沉湎于东南的人胸中所没有所不敢有的。” 面对巴蜀山水的山势雄秀,遍布松竹,茂郁野莽,山雨袭来之时,烟雾缥缈,松声、竹声,风声、雨声、水声,声声入耳,如同交响乐一般。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他苦中作乐,完成了创作画风的转型:“成渝古道旁,金刚坡麓的一个极小的院子里原来是做门房的,用稀疏竹篱隔作两间,每间只有不过方丈大……写一封信,已够不便,哪里还能作画?不得已,只有当吃完早饭后,把仅有的一张方木桌,抬靠大门放着,利用门外照来的光线作画。画后,又把方木桌抬回原处吃饭,或作别的用途。” 

《夜山图》与诗意的延伸

“巴山夜雨”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时在蜀中,此诗写尽旅人之感。傅抱石以其意入画,尽得天地苍茫雄浑之概。

傅抱石联想到元人高克恭,在画上题记:“昔高房山作《夜山图》,赵子昂、鲜于枢等皆有题咏。乃自钱唐写山阴诸山,为画史嘉迹。”高克恭《夜山图》创作于闲居杭州期间,受赠者李公略居在吴山之巅,所绘即山上所见夜景,以“万松岭畔中秋夜”起兴,后有赵孟頫、鲜于枢、徐琰26家题跋,均为至元、大德间出任“儒学学官”的江南士人,开后世文人题咏之先河。画史上,将《夜山图》比作王维《辋川图》是常见的修辞。鲜于枢《高尚书夜山图》中有“耳绝城市喧,心息声利机”之句。乾隆帝两度题诗称“不分明处有精神”,以夜攀绝顶观山为切入点,通过“世人看山在山下,李侯看山向绝顶”的明暗对比,勾勒出幽邃澄净的夜山图景。这类题诗无不显示出文人超脱世俗的心境。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11/1be98ce06a17d7f67ec825a3dc2938a4.jpg

傅抱石《巴山夜雨》局部

在画史中,《夜山图》是一段沉浸于暮色与月色中的诗意旅程,所呈现的,是从南宋故都临安(钱塘,今杭州)到古越胜地山阴(今绍兴)之间的绵延山色。江南社会的一种自觉援助的士人氛围。而傅抱石却独创性地借题发挥,描绘出巴山蜀水中的夜雨迷蒙,点亮的信心与希望。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11/f7de349c5d447ddb31ff086492ec758e.jpg

傅抱石左三与徐悲鸿前排右四等在重庆

“予旅蜀将五载,寄居西郊金刚坡下,迩来兼旬淋雨,矮屋淅沥,益增旅人之感。昨夜与时慧纵谈抗战后流徙之迹,因商量营此图为纪念。”在抗战烽火中,傅抱石已羁旅蜀地五个年头,虽日常忙碌,但夜雨淅沥之时,那种无根飘零的“旅人之感”便汹涌而来。故园难归,艺术家将这份沉郁情感全然倾泻于纸素之上。画面中浓重豪放的笔墨,构建出一个夜雨笼罩的山城:幢幢屋舍隐于墨色,远山融入迷茫,整个世界仿佛都被这无尽的潮湿与黑暗所吞噬。在这淋漓的墨色,近乎窒息的“巴山夜雨”之中,艺术家与妻子“共剪西窗烛”,秉烛夜谈中,从屋内透出零星的微光,成为画面最动人的所在。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11/0a536805e1c9454bf1a698ebac679882.jpg

傅抱石与家人在金刚坡下

傅二石在回忆《巴山夜雨》时写道:“父亲以大笔重墨画成的山坡几乎占去全画的五分之四,山坡上房舍与树丛交织在朦胧的夜雨之中,唯图的下方有一窗户格外明亮,好似父亲正在此屋中与母亲纵谈往事,触发灵感,当即商量营此图。”这微光是不灭的希望,也是画家对和平与归家的执着企盼。它照亮着画家的精神坚守,也让这幅夜雨山城,超越现实,升华为时代民族精神的写照:那是于至暗中,坚信曙光必至。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11/c4ea079fbf65e946acef7f7bca089548.jpg

傅抱石《潇潇暮雨》南京博物院藏

此时正值秋月,巴山之中淫雨连绵,不见月明。傅抱石把画幅大半都布置成重重的山峦,形成铺天盖地的磅礴气势。但在这一大块如“黑云压城”般的“结构”里,却有层次,有脉络。傅抱石从金刚坡的山水中发现,川东是土石混积的山脉,平时无水,然一场大雨后,雾就起来了,此时的山石、树木、溪泉都混沌在一起,形成独特的自然面貌。傅抱石以破笔散锋大胆入画,连皴带擦,就是为了营造这种天地一体,苍茫混沌的效果。再加以渲染,把线和皴统一成面,将整幅画面的调子和谐起来,于是山水云雾揉合在一起,成就一个无比丰富的世界。山的高处应是画家每周去沙坪坝中央大学授课时往返必经的山路,而山腰又有平素常去打酒的小店。这些都是流淌在傅抱石血液中的熟悉之景,同时在这个下雨的秋夜奔诸笔端。

一半山川带雨痕

画面上空被照亮的雨丝,以氛围感营造着缕缕生机,阐释着傅抱石作为诗意画家的精神内核。“傅氏风雨下钟山”、“一半山川带雨痕”。傅抱石是描画雨景极其传神的一位,能对于风雨作出淋漓的呈现:山色迷蒙与树影缤纷之中,《巴山夜雨》记录了蜀地奇崛的山水,将时间的纵深感注入二维空间,完成从文学意境到绘画意境的升华。

傅小石追忆道:“重庆山里经常刮风下雨,每当电闪雷鸣时,父亲喜欢冲到大自然中,奔走山野间,听风雨,观雨雾,全然不顾被雨水淋湿。”傅二石在谈其父亲的雨景时也说道:“我曾问过父亲对历代画家画雨的看法,他说 : 古代有很多画家画过雨,如米元章、高房山等人,都有精彩的雨景作品。他们不直接画雨,而能使人产生下雨的感觉。这是因为他们研究了画雨景的规律,所谓‘烟中每有无根树,雨外尤多没骨山’。到了清代的金冬心,开始摸索直接画雨的方法。”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11/6d5ee5f1330956eb2ecaea4fbfde260b.jpg

傅抱石《巴山夜雨》局部

傅抱石以独创的“抱石皴”法画雨:“他先把纸钉在墙上、再拿蘸了矾水的笔或刷子,对着纸猛烈地挥洒。”所以画面上留下白色的雨丝。“有时他画雨不甩矾,只甩毛笔或排笔蘸色或墨在画面上刷。他很注意下笔的方向和速度。画倾盆大雨时用大笔猛刷,使人强烈地感到雨点的速度和力量。”雨中之景还可感觉到它的湿度和分量。天才的画家,心中万斛波澜,与大自然呼息相通相应。在时代的播荡,民族的颠沛与个人环境的逼仄抑郁中,清风明月不足以寄托,狂风暴雨才足以使其一吐胸中块垒。傅抱石因而在画史上别开生面地绘画酣畅淋漓的雨景。在此时创作出了《万竿烟雨》、《潇潇暮雨》这样脍炙人口的名篇。而《巴山夜雨》更是将传统的精华,时代的精神,家国的处境,大自然的郁勃的生气,个人的才华、气质、个性都倾注在其中,挥洒而出,不可抑止。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11/9b1a0ec636119328ecad0d278501c3f3.jpg

傅抱石《巴山夜雨》局部

傅抱石爱喝酒,常常在豪饮之后面对宣纸沉吟苦思,突然一瞬间便如风驰电掣、横涂直扫。这种《庄子》所记的“解衣磅礴”不是神话,千年后在傅抱石身上得以再现。画家不可遏止的激情、刹那间的迁想妙得,必须在这种特殊的状态、用这种独特的笔法才得以实现。在巴山的八载岁月里,多少个雨夜让画家激情奔涌,得悟自然之妙,妙参造化之奇。何怀硕曾总结傅抱石最大的特点就是“爆发”,那么《巴山夜雨》或许就是金刚坡下爆发出的最雄奇的诗篇。那飞舞的散锋笔法和淋漓的水墨渲染,使整座巴山都“活”了起来,充满了生命的动感与呼吸的节奏。这是学者之思与画家之情的完美交响,是“理智的激情”与“激情的理智”共同作用下的结晶。

《巴山夜雨》是傅抱石金刚坡时期的巅峰之作,它诞生于家国之痛与个人漂泊的时期,绽放出前所未有的艺术光芒。其浑厚华滋的墨韵、撼人心魄的构图与深沉隽永的诗意,令传统的山水画被彻底刷新,“抱石皴”与雨景画法开创了新篇,文学的诗意,个人的羁旅愁思达成完美的共鸣。我们听到的不仅是巴山夜雨的淅沥之声,更是一位艺术家在时代洪流中,以其全部的生命热情与艺术才华,叩问自然、书写人生的澎湃心音。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11/b909460d8a03638bd587d90667be778c.jpg

傅抱石《巴山夜雨》局部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11/80ab248368a2e66e0b3eb274381ad687.jpg




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近现代

预展时间

11月19日-21日 公众日

11月22日 嘉德客户日

拍卖时间

11月24日

Lot 3071-3138  16:30

拍卖地点

嘉德艺术中心B1层 A厅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11/52524ddc9e58a07e65b5b6cd2a6613cf.jpg


责任编辑:李保兴

推荐关键字:2025秋拍 中国书画 傅抱石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网友评论已有 0 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AMMA我们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