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代书法史上,徐渭以狂放不羁的笔墨、独树一帜的风格,为中国书法注入了强烈的个性精神,成为“晚明浪漫主义书风”的先驱者。10月8日举槌的保利香港拍卖2025秋拍“中国书画专场”中,一件徐渭晚年书法《行草自书诗卷》以816万港元成交,领衔全场。
徐渭(1521-1593),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青藤老人、青藤道士、天池生、天池山人、金垒、金回山人、鹅鼻山侬、田水月。幼孤,个性警敏,九岁能属文,二十岁考中诸生。提学副使薛应旗( 1 5 0 0 -1574)读到他的试卷,大感惊异,将之置于第一。然而其后并未中举,以诸生终。
题识:
观猎篇并叙。王将军邀予观猎时,积雨初霁,飞走者避匿,予从将军诸骑士,牵狗出太平门,抵海宁沙上,顷刻驰百余里,不见一雉兔,而乃割所携鲜饮月唐寺中。
茅刀割水娇红茜,风偃寒梢卧长堰。青林疏树隔荒坟,白水茫茫看不见。将军本是北平豪,记得依稀身姓曹。怕向扬州作贵客,惯从下泽骤鸣镳。万里秋郊平似舸,千骑围中一是我。箭叫饿鸱,龙腾快马。趁鹿逐獐,解绦掣锁。耳后生风,鼻头出火。自来此州,杀贼不暇。皂雕气销,韩卢魄堕。昨见儒生,衣长履大。入揖令公,挥金不谢。抽笔制词,弯弓辄射。住释挟屠,刳牛食鲊。外枯中腴,无所不可。
促骑请邀,征徒出野。牵犬莫迟,见兔辄打。傥遇大兕,一发断髁。为先生寿,引满十斝。健儿跪领将军言,翻身上马去如烟。宝刀映日不足数,角巾受风真可怜。浅草平堤水痕聚,万蹄避水移家去。沙拥肥螯掠岸飞,丝牵小豸当空乳。汉将穷追路欲阑,胡家瓯脱避何难。今朝立马祁连上,不见匈奴一骑还。
十六夜踏灯与璩仲玉王新甫饮于大中桥之西楼树枝画月千条弦,十五不圆十六圆。挂向酒楼檐外边,南市好灯值底钱。大中桥上游人坐,不饮空教今夜过。红脂在口香在楼,那能一个到垆头。青衫白马无聊甚,望断黄金小钿秋。万历壬辰秋天池道人徐渭书于湖南小隐。
诗文介绍:
《观猎篇》创作于嘉靖三十八年( 1 5 5 9年)在胡宗宪幕,居杭州,与游击王将军骑马出猎,所记述的是出杭州太平门,弛赴海宁围猎的故事。全将现实狩猎与历史典故交融,既体现将军威震边疆的豪情,又暗含徐渭对文人能武的理想追求。诗中对"儒生衣长履大"与武将形象的对比,折射出明代文人的身份思考。
《十六夜踏灯与璩仲玉王新甫饮于大中桥之西楼》则是徐渭创作于万历四年(1576年)南京时期,会松江画家璩仲玉、王新甫,此诗创作于元宵次日,正值南京灯市最盛之时。首句“树枝画月千条弦”以灯影写月影,十五的月亮到十六更圆,暗喻灯市繁华延续。诗人与友人在酒楼上远眺大中桥游人如织,却因未能畅饮而倍感失落。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