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市场监测中心 > 市场观察 > 正文
  • 分享到:
  • 收藏此页 |
  • 打印 |
  • 关闭

高名潞:王明贤——20世纪最后一位君子

2025-06-29 20:36:15 来源:雅昌发布 0次浏览


更多图片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6/6d99e293e5fce620e0fa1cb1ae81a185.jpg

1988年黄山会议,屯溪(从左至右分别为王明贤、童滇、周彦、高名潞、舒群)

1987年开始认识王明贤。那时我正在忙于《中国当代美术史1985-1986》的书写。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6/bc834eff833223ced14f89fe0f46e95c.jpg

《中国当代美术史:1985 - 1986》

其背景是,1987年初,我与北京团市委下属组织“北京青年画会”(刘长顺、吴晓林主持)共同与全国农业展览馆多次协商,计划于1987年7月1日在该馆举办“各地青年艺术家学术交流展”,最后于3月7日签定了展览合同(全国农业展览馆和北京青年画会盖章,《美术》杂志编辑陈威威代为签字)。3月9日,我发信邀请了全国各地群体代表和部分批评家在北京开了筹备会,每个群体各自划分了场地,自筹资金做展览。然而,4月份政治运动爆发。中国美术家协会某领导约见我,要求我停止展览筹备。于是,举办中国现代艺术展的第一次尝试就这样流产了。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6/68e0f3730ba99752a0b0aaba04acb5c7.jpg

1988年《中国当代艺术史:1985-1986》完稿后,作者及朋友们在王小箭家庆祝,从左到右:宝乐德,刘彦,王广义,王瑞芸,高名潞,王明贤,刘东,舒群等(王小箭提供图片)

但是,我发誓要将八十年代中兴起的85美术运动记录下来,于是拟写了详细大纲和内容导论,并请周彦、王小箭、舒群和南开大学研究生童滇分别执笔部分章节。通过王小箭认识了时为建筑界领军人物的王明贤,请他执笔该书当代建筑部分。后来,我们又一起组织了很多活动,包括1988年的“黄山会议”和1989年的《中国现代艺术展》,以及2022年我和明贤一起策划了北京农展馆的《丰收:当代艺术展》等。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6/09c080feacdcefe247026266c71b0095.jpg

1985年“黄山会议”与会人员合影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gif/202506/aaa502740e760636d07afc928fcd35b9.gif

丰收:当代艺术展

那时我们的朋友中有两个“神通广大”之人。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6/6ce5b0aa6fbe108e04128018a1d6815d.jpg

1986年4月全国油画艺术讨论会,前排左起:高名潞、张培力、唐庆年、朱青生、李山,后排:舒群

一位是非常“张扬”的舒群,艺术家兼理论家,北方群体理性和寒带文化假说的代言人,讲起西方哲学滔滔不绝。他为我们书的出版忙前跑后,先是决定在他工作的农村读物出版社出版,后来他又联系了“文化:中国与世界”丛书。更重要的是,舒群攻城拔寨,把当时哲学界非常活跃的青年才俊吸引到我们身边。我常说,时代真是不一样——八十年代,哲学家找艺术家;21世纪,艺术家找哲学家。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6/591ee41543d968bc43b33ca9cc4423da.png

“中国现代艺术展”图录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6/5e43f3292aae9118582c4950698a26ff.jpg

高名潞在中国现代艺术展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6/263ad694cd377867b214fa1e0950471c.jpg

 温普林,“中国现代艺术大展”外景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6/352b60e256a19e868e5c0d483f6b7a55.jpg

 温普林 “中国现代艺术大展”内景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6/170a84d00fc3e9262f0e246b49b14265.jpg

温普林《七宗罪——七个行为》录像截图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6/1d39ff8184f9a15b2dc9ed43d9af5e09.jpg

肖鲁 《对话》 中国现代艺术展参展作品

另一位则是非常低调的明贤,他的学识人品在建筑界、艺术界和文化界广受赞誉。1988年10月,经过一年的艰苦努力,我终于解决了中国现代艺术展的展场问题。美术馆和美术家协会终于同意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场地解决了,可是,经费从哪里来?当时,只有主办者之一的北京工艺美术公司捐赠了5000元。这远远不够,我必须紧急筹款。明贤给我介绍了作家张抗抗,张抗抗立刻在《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短文,呼吁天津作家冯骥才伸出援手。那一天我坐火车两次往返京津两地去见大冯,给他讲,给他放幻灯,他为精诚所动,让文联下属机构《文学自由谈》赞助了2万元。虽然还远不够,因为仅场租就5万,但这已经很难得了。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gif/202506/3a0edc73bc50be16448ac733f3c80309.gif

高名潞手稿、笔记等资料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gif/202506/7c8e12fa074a53b3a728f378eba419d5.gif

高名潞个展现场复原的“高名潞现当代艺术研究中心”室内场景 

1999年,我在后海北官房的房子要被收走,我当时在美国。明贤把我一屋子的书和资料清理后保管起来。图书全部放到了苏新平家。2003年,我在北京又有了定所后,明贤把全部资料交给了我,这些都是珍贵的中国当代艺术的第一手资料。有些私人信件,还保存在他那里。后来他患了癌症,有一天他到我家里来,把这些信件交给了我,我当时一句话没说,心里一酸,流下了流泪。2008年,高名潞当代艺术中心成立,明贤拿来一批他收集的版画还有他自己的画,以及他推动并主编的一套当代新建筑师的丛书,其中包括获得“建筑界诺贝尔奖”的王澍和刘家琨,都捐给了中心。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6/bfa274034c67989f728c3ac722d73ca6.jpg

《中国建筑艺术年鉴》创办暨“城市的记忆”高层主题研讨会(右一为王明贤)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6/f038a49b184cd26a4dc7d224fa819030.jpg

王明贤在授课

2001年我邀请明贤到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作六、七十年代中国革命美术的演讲,引起了与会者极大兴趣。我在纽约州立大学的一位同事,希腊艺术考古专家沃顿教授,对明贤严谨的研究钦佩之极,他和我说:“我现在知道了,你为什么要邀请他”。

80年代,通过明贤,我们常常和顾孟潮、赵国文、赵冰等建筑界朋友聚会。那时,周国平、刘东、甘阳、杨丽华等哲学界的朋友也常和美术界在一起聚。聚会时,我们常说“明贤是20世纪最后一位君子”。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6/ff6c4001cbbc1e07e4993d43463b292f.jpg

幼年时的王明贤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6/e2b40863ea4101614768d45a70e5aa36.png

王明贤

君子有道,坦荡荡,不患得患失。“至人无己”,并非是说,完全没有自我,而是说总是想到别人,想到大局。想到和关照别人多了,难免诚惶诚恐。明贤为我做了很多,无论大事小事,公事私事,都求完美。另一方面,明贤处世又“行云流水”般地放松,宽于待人。一般来说,知己难寻,而很多人都会把明贤视为知己朋友,可见明贤是多么的难得。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6/db9b56e3be322714971a42968dac3792.jpg

王明贤

然而又是多么的可悲,世上再无王明贤!艺术界和建筑界此后再也没有那个曾经和我们无接缝地说笑、悠然指点江山的王明贤了。明贤的精神与我们常在,愿明贤一路走好!

责任编辑:陈耀杰

推荐关键字:王明贤 高名潞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网友评论已有 0 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AMMA我们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