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7日,由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主办的“广角°青年实验项目空间”第三期第四个展览“液态乡愁——一场物质与感官、技术与想象交织的生态叙事”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2层C展厅正式拉开帷幕。展览由费俊教授担任学术顾问,王静、邢丹策划,汇聚了陈抱阳、龙盼、邱宇、时子媛、唐克扬、王歆童、徐子奕以及基因组美食中心(挪威,美)等多位艺术家的精彩作品,展期将持续至2025年3月9日。
“故乡”是每个人心中独特而深刻的情感符号,而中国人对家乡和故土的思念之情被称为“乡愁”。这种乡土情结可能源自对家乡美食的偏爱,一段熟悉的声音唤起的记忆,或是对祖先遗留痕迹的追寻。本次展览试图通过物质与身体感官的互动,呈现乡愁在时间与空间中的错落交叠,探讨乡愁作为一种创造性情绪如何在不自知的情况下浸润到每位艺术家的创作之中。
陈抱阳《未被证伪即科学》 2021
龙盼 《深时速递》 2024
邱宇 《接驳之地》 2022
在展览中,艺术家们通过装置、影像与科技手段展开探索,将乡愁融入对记忆、感知和故土的关联之中。例如,陈抱阳的《未被证伪即科学》(2021)将“怀旧”情感与增强现实(AR)技术相结合,将古代典籍中的想象世界与当代现实重叠,表达对故乡的想象。龙盼的《深时速递》(2024)则从蘑菇的视角出发,揭示人与技术、森林的关系,思考行星生命的未来。邱宇的《接驳之地》(2022)以家乡阳台为切入点,探讨个体与社会的接驳关系,将阳台视为一个充满想象力的生活实验室,承载着对未来的生态想象。
徐子奕 《关于我所有的记忆:工具的谱系-1》 2023..
时子媛 《夏夜》 2019
时子媛的《夏夜》(2019)通过摩擦丝线模拟虫鸣,调动听觉感官,带领观众进入故乡“夏夜”的故事,跨越时间与过去对话。徐子奕的《关于我所有的记忆:工具的谱系》(2023)将工具视为人类意识的外化,探讨工具在人类进化中的角色。王歆童的《虚无之旅》(2021)则通过雷达扫描模型,将现实与虚拟结合,唤起旅途中的梦境记忆。
文献部分“食物黑客:肠道菌园”
展览的文献部分包括唐克扬的“无名的故乡”专栏内容以及基因组美食中心(The Center for Genomic Gastronomy)的“食物黑客:肠道菌园”(2016)。这些文献与艺术家作品相互呼应,构建了一个科学与想象力、物质与灵魂交织的生态叙事,勾勒出食物、饮食文化、情感与记忆之间的深刻联系。
食物现场活动
开幕当天,#fff食物设计工作室在美术馆咖啡厅举办了一场以展览主题为灵感的食物现场活动,邀请观众通过身体力行的方式参与其中。食物不再仅仅是被咀嚼和食用的对象,每一次对食物的分解都牵动着观众对味觉的情感记忆,勾连着难以割舍的乡愁,从而从另一个层面理解和感受展览的主题。
本次展览不仅是对乡愁的深度探讨,更是对生态、科技与文化交织的未来的一次大胆想象。通过艺术家们的多元创作,观众得以在时间的折叠中,感受乡愁的流动与创造性的力量,以及它与未来生态的紧密联系。
已有 0 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