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市场监测中心 > 市场观察 > 正文
  • 分享到:
  • 收藏此页 |
  • 打印 |
  • 关闭

现场|黄红涛:绘画作为认识世界的窗口

2023-06-14 14:13:33 来源:雅昌发布 0次浏览

更多图片

2023年6月3日,“皆是一望无际-黄红涛个展”在798幻空间开幕,此次展览由于飞担任策展人,展出艺术家黄红涛共21件作品。黄红涛近期的很多作品让我们感受到一种不同维度的、极为生动的空间因素被综合起来的美与沉思。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6/2d6827ceb54595fa5c291592912465d6.jpg

无名山 30×31cm 纸本 2022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6/9937647a1b7c5375072b2854e413dc59.jpg

隐入尘烟 49.5×178cm 纸本 2022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6/928494fbecf8c0d970e87c5e773c54ec.jpg

浮云若梦 40×31cm 纸本 2022

比如此次展览呈现的《无名山》、《隐入尘烟》、《浮云若梦》等系列作品。最具典型性同时也极具原生脉络属性的《无名山》中,纵向的长卷被水面、山、树、云雾和天空所分割,这些元素在以往的无名山系列中经常出现。在《隐入尘烟》中,极宽幅的画面强化了帘幕作为视觉主体的展示效果,帘幕不仅仅是作为主体物的支撑,它同时又在否定自己,通过帘幕上的“山水”图像来取消一种单一的观看视角。《浮云若梦》中,不同层次空间的足够更为丰富,熟悉的无名山及它的色调退缩在右边,甚至成为背景,作为最基底而存在。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6/31d1b0421fba707da8526f4e9544fc8f.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6/26a24170e0cd23015a18ecdbff685e23.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6/72f72f8b90e6b0766de89fe2499e5357.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6/e0540f3539b62e3828ee598c212b3d94.jpg

现场合影

黄红涛近些年创作上的变化不仅仅来自于对绘画笔墨趣味的深度挖掘,同时也将艺术思考和本体实践与一种时代性的“真实”互为建构起来。

策展人于飞谈到,黄红涛喜欢游山玩水,去那些人迹罕至的地方,这是他创作的寄养。因为我们都面临都市生活状态,需要不断在自然中获得与自然对话的机会。

虽然艺术家去过戈壁、沙漠、高山、平原,但黄红涛的绘画一直根植于家乡的“无名山”,在作品中,可以感受到画家笔下的“无名山”非常静谧,这也是大家喜欢其作品的原因之一,因为他呈现出了一种心境。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6/f3e1f142ea4d6fc8e9b9a72fb4dd9eba.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6/6dba5be5e73efde24ac7d1b284f82468.jpg

展览现场

黄红涛表示,这种静谧感是“无名山”系列创作之初就追求的一个点,因为人是复杂的,在当下的社会环境中,想要静下来是很难的,因此他想要营造一种寂静的状态。

另外一方面,黄红涛的作品也是对当下时代的反应,比如飞机、可乐等对消费社会的理解,人和空间被束缚关系的探讨;当然,在其最新作品中出现了“帷幔”,帘幕将画面内和外隔离开来,观众在观看时有一种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的感觉。隔着帘幕看山水,这种视角刚好符合当下人的生活状态,也符合东方哲学诗意的表达,这种方式让人感到舒服同时也会有些许无奈感。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6/a7bb8c9e30ea122de6035673a68ea05e.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6/cdae624544f743e8034dcfc5140dd18e.jpg

展厅现场

黄红涛谈到,帷幕系列的创作始于2017年左右,帷幕在画面中起到分割内外关系的作用,在这里艺术家探讨了内和外、走进与走出、开始与结束、虚与实之间的关系。

同时,也是在这个系列里面,黄红涛从乐在山水中的状态抽离出来,成为一个局外人,以旁观者的视角创作,达到了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的状态。这些画都是从“无名山”状态里长出来的,“无名山”已经变成文化属性,它的象征意义更大。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6/8b236e7af3c5de01316fc84d90b7cd6b.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6/ae99546f1f6a7191e7cd571a8fa6fab9.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6/30110a15fcc45cd8d2f224ee62eeabd4.jpg

展厅现场

“我就是无名山。”

在这里,作品不仅仅是山水画,更是黄红涛或者观者认识世界的窗口。

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至2023年7月2日。

关于艺术家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6/decb9ffdf066eb781af70cbf1e480ed9.jpg

黄红涛

1983年生于黑龙江省克山县

现生活于中国北京

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讲师

美术学博士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中国国家画院青年画院画家

作为新生代水墨艺术家代表性人物之一,很早就进入到大众视野并被学术界认可,本科时期作品《无名山》即被中国美术馆馆藏,25岁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成为中国美协最年轻会员之一,作品常见于各大拍卖行,被国内外各级机构及私人藏家收藏,在新加坡、法国、美国等国家和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地区举办个展及联展。

责任编辑:陈耀杰

推荐关键字:山水 幻空间 无名山 绘画 黄红涛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网友评论已有 0 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AMMA我们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