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交易场所清理整顿最后攻坚 能放过天津文交所吗?
随着各类交易场所清理整顿进入收官前最后的攻坚阶段,区域性股权市场纳入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实现规范发展的思路也逐步清晰。
记者获悉,关于规范发展区域性股权市场的指导意见目前正在抓紧拟定当中,将争取在年底前发布。专家认为,区域性市场发展应当明确区域性、私募性的定位,实现与已有资本市场层次功能互补、错位发展。
与此同时,云南省已基本完成清理整顿工作,36个省区市的各类交易场所清理整顿工作仅剩天津市一地尚在推进过程中。已通过验收地区出现违规行为“死灰复燃”苗头,部分地方交易场所重复建设、脱实向虚倾向的情况,已受到有关部门关注,清理整顿联席会议将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各类交易场所现场检查,其中贵金属交易场所将是重点检查对象。
专家提出,未来要做好交易场所的规范发展和持续监管工作,需要进一步完善有关法律法规体系,并在有法可依的基础上,探索加强区域性交易场所的有效监管。
交易场所清理整顿的最后攻坚
以国发38号文、国办发37号文发布为标志,由证监会负责牵头的各类交易场所清理整顿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展开,5月发布的“新国九条”明确提出,在清理整顿的基础上,将区域性股权市场纳入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清理整顿工作开始以来,全国各地共关闭了200余家各类交易场所,文化艺术品份额化交易、大宗商品类期货交易等行为得到集中整顿和纠正,一批严重违法违规的交易场所被取缔或关闭。业内人士评价,与两年前相比,各地滥设交易场所的势头已得到了有效遏制,市场秩序明显好转。
在此基础上,已进行了两年多的清理整顿工作进入了最后的攻坚阶段。
上海证券报记者从有关渠道获悉,全国36个省区市当中,有34个已于去年底前通过联席会议检查验收,余下两地当中,云南省清理整顿工作目前已经基本完成,有关情况已向部际联席会议报告,正在履行最后程序,仅剩天津市一地的清理整顿工作正在推进当中。
“天津贵金属交易所的分散式柜台交易、渤海商品交易所的连续现货交易,实际都是标准合约的集中交易,其他地区的一些交易场所的交易方式是从这两家交易所模仿而来的。都是地方政府批准设立的交易场所,天贵所和渤商所能搞标准合约的集中交易,为什么其他交易场所不能?”某地方交易场所负责人向记者表示,目前业内对天津一些交易场所的做法议论较多,并且普遍认为清理整顿要公平对待各地交易场所,规定不能做的,应当一视同仁。
对此,记者询问了证监会有关人士,据其介绍,天津市委、市政府已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解决了部分交易场所的违规问题,取得了成效。对天贵所、渤商所等交易场所,天津市政府也在抓紧督促整改,并力争尽快完成。
鉴于天津市各类交易场所尚在清理整顿之中,有行业专家提示,对天贵所、渤商所等的交易,投资者要谨慎参与。
除尚未完成清理整顿的天津市以外,其余各地在交易场所规范管理中也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资深行业专家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从实际情况看,下述两类问题较为突出:
一是已通过验收地区存在违规行为“死灰复燃”的苗头,有交易场所开展违规交易的报道不时见诸媒体,反映比较集中和突出的交易场所包括大唐善德(北京)贵金属经营有限公司、民泰(天津)贵金属经营公司等。二是部分地区存在交易场所重复建设、脱实向虚的倾向,一些地方不顾实际需求,盲目批设甚至违规设立交易场所,造成交易场所重复建设、遍地开花,如宁夏等个别地方新设的大宗商品交易所的设立程序的合规性存疑。还有一些交易场所在利益驱动下,脱离实体经济需要,推出名目各异的“创新”,如连续现货交易、分散式柜台交易等,这在实质上仍是以集中交易方式开展标准化合约交易。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