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市场监测中心 > 市场观察 > 正文
  • 分享到:
  • 收藏此页 |
  • 打印 |
  • 关闭

中古陶张崇檀:千年文脉成重器,三菁聚首启华章

2025-11-28 21:00:52 来源:雅昌原创专稿 0次浏览


更多图片

循千年文脉而来,以真诚之姿专业之态呈献一场文化盛宴。

中古陶2025秋季拍卖会启幕在即,六大专场匠心布局,三百余件珍品精彩呈现。作为国内重要的一家老牌拍卖行,中古陶深耕行业多年,始终以严谨态度梳理文化脉络,以专业视角发掘收藏价值,汇聚了文物艺术品行业的关注与期待。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11/0f4b1d84cd2693d4cad47015b6a9520b.jpg

中古陶拍卖董事长、“檀姐说瓷”收藏博主张崇檀女士

时光不语,功在“沉淀”蓄力。没有天赋,那就一直重复,持续努力,也是一种天赋。做为一名从事文物艺术品的工作者,以社会文物的学术化为理想,而努力奋斗,就是最大的功德。

——张崇檀

“精准聚焦”破局行业惯性

在谈及拍卖策划的核心思路时,中古陶拍卖董事长、“檀姐说瓷”收藏博主张崇檀女士表示:“我们这次拍卖旨在打破‘大而全’的行业惯性,以‘精准聚焦’为核心重构专场布局——六大专场清晰界定品类边界,从元明清瓷器、佛教艺术到古董珍玩,每一场都锁定核心赛道,不贪多,只求精。我们把拍品总量严格控制到300件左右,每一件拍品都历经多轮筛选与深度研讨,都要具备无可替代的独到价值:要么承载着稀缺的工艺价值、艺术价值、文化价值,要么自带清晰可考的历史脉络。我们希望让藏家告别海量筛选的疲惫,无论是深耕多年的大藏家,还是初入门槛的新藏家,都能快速找到契合心意的拍品。”

于市场而言,“生货”(首次进入公开市场或长期未流通的藏品)始终是收藏市场的核心吸引力,但也最需要学术支撑。张崇檀说道:“我们依托二十多年积累的征集渠道资源,持续深挖这类未被过度炒作的优质标的;更联合文博机构、业内专家,用学术为‘生货’进行详实的工艺解析与历史溯源。与此同时,我们坚持‘双轨并行’的征集逻辑,既重点征集有明确收藏记录、来源清晰的‘传承有序’珍品,从源头打消藏家对真伪与溯源的顾虑,又深耕‘生货’的价值发掘。”这些举措,既能满足资深藏家的收藏升级需求,也让新藏家以合理成本入手优质标的,真正实现“收藏无忧虑,增值有潜力”。


在延续元龙与大乾元专场、集妙庄严专场,持续体现在元代瓷器及佛教艺术上的雄厚实力外,本季拍卖也在专场设置上进行了调整:往届拍卖集中呈现的明代瓷器与古代瓷器独立为“大光明”明代官窑夜场与“颂千年”古代瓷器夜场。这样的拆分,既凸显两大板块的独立价值,更旨在引导藏家提升专题收藏的辨识度和专业度。


在拍品筛选上,中古陶拍卖有着自己的严格标准。张崇檀表示:“我们首先关注藏品具有的‘高、精、稀’‘传承有序’‘生货’特性,然后按照我们的审品标准逐一过关。需要进行鉴定的,专家眼学、科技检测一个都不能少,我们会运用‘双轨制’对拍品进行严格把关。我们的理念是:文物诚可贵,真话价更高;鉴赏评眼力,存疑求科技。”

传世三菁解锁元代瓷魂密码

多年来,中古陶在元代瓷器板块上持续发力,“元龙”专场及传世三菁“大乾元”已成为万众瞩目的精品专场,吸引了我国及世界上关注元代瓷器的大藏家的深切关注。2025年秋拍,“元龙”专场及传世三菁“大乾元”不负期待,把元代瓷器板块推向新高度。元龙专场隆重上拍青白釉、霁蓝釉、青花、釉里红四类元代瓷器共20件,传世三菁“大乾元”更是以天花板级别的拍品集中体现着中古陶拍卖的征集实力和学术水平。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11/e1014f7efaafda6190465b3e76bdc187.jpg

张崇檀介绍道:“此次秋拍‘大乾元’传世三菁之首是一件极为特殊的器物,学术界都注意到了它的特殊性,给了它最大的学术关注。此种器物2012年“幽蓝神采——元代青花瓷器特展”展出时被命名为元代青花缠枝莲花杂宝纹蒙古包,并认为‘全世界仅见此一件’,我们在学术上进行了深度的考证,将其定名为舍利塔,并揭示了其与元代政权供奉舍利之间的关系。元霁蓝釉金龙纹四系扁瓶,既是工艺之巅峰,又集特殊礼器的政治地位、金莲花特定的政治隐喻为一身,是非常特殊的高等级礼器,可谓是元代瓷器的天花板之一。我们这次专场还有目前仅见的完整的‘百花亭’戏曲故事纹元青花梅瓶,弥足珍贵,殊为难得。”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11/d18f08d41ab2a33056dd1a4c1747a421.jpg

在拍卖界和收藏家的认知中,元代瓷器板块与中古陶拍卖是几乎绑定的,元代瓷器板块是中古陶拍卖最具品牌认知的实力板块。中古陶拍卖按照典章上的等级、人文上的价值、工艺上的水平等标准,遴选出最具有价值的元代瓷器奉献给懂学术、有眼光的藏家,而“大乾元”传世三菁是其中历史地位最高、人文价值最大、工艺水平最精的的三件。此次秋拍“大乾元”传世三菁,无论是蒙古包形器体现着的元中央政权通过供奉舍利进行的权力宣言,还是金莲花隐喻着的忽必烈收神权于己身的无上地位,都是通过对元代国家礼仪、典章制度的深入研究,把学术往前推进一步,而对百花亭的深入发掘,也展现了元代戏曲与元代瓷器交缠在一起的流布路径,以及元代社会的复杂的社会心理。正所谓“乾元始天极,窑火耀三菁”。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11/760213970aa7f19b3f25ca24f121ab2f.jpg

三菁之首:元釉里红剔刻龙纹蒙古包型瓷器

2012年“幽蓝神采——元代青花瓷器特展”展出了俄罗斯伏尔加河地区出土、俄罗斯艾尔米塔什博物馆藏元代青花缠枝莲花杂宝纹蒙古包,并提出“全世界仅见此一件”。关于其纹饰与造型,有的学者认为是“雁衔芦纹”,象征着尊严与忠诚,是赏赐给钦察汗月即别的宴饮场合的御用之物,有的学者认为是“穿云飞鹅”,是一种舍利塔。中古陶在严谨的学术论证后提出其顶部的纹饰为雁,是与舍利信仰紧密相关的一种符号,象征着六道轮回。在元代,舍利塔有着非常特殊的政治含义,它是与忽必烈的天授地位和无上皇权绑定在一起的。至元八年,燕京通玄关北永安寺遗址上辽寿昌二年兴建的释迦舍利塔“每于净夜,屡放神光冶”,发现“坚圆灿若金粟冶的舍利二十粒,忽必烈和察必皇后欣喜异常,认为是天降神瑞,于是迎舍利,命阿尼哥重建新塔供奉、帝师亦怜真装藏。这一年十一月,忽必烈正式建国号为大元,颁布建国诏,至元九年二月迁都,改中都燕京为大都,秋七月,忽必烈集都城僧诵大藏经九会,敕建供奉舍利的释迦舍利灵通塔,以舍利塔为核心修建万安寺。宋恭帝于德祜元年一月向元朝投降,三月,忽必烈遣使迎奉明州阿育王寺的舍利至开平府华严寺供奉,九月迁供至万安寺,诏集僧尼十万于禁廷、太庙、青宫及各官署设十六道场,明州舍利大放祥瑞,贯照万安寺之塔,并向东照射忽必烈禁宫。在忽必烈以国家的名义供奉舍利、把它作为天授皇权的象征的政治氛围中,每一颗舍利、每一处供奉都会与皇权直接相关联。

这一件元釉里红剔刻龙纹蒙古包型瓷器烧造难度极其之高,将元代釉里红的核心技法推向极致,实现了“涂抹”“拔白”“减地剔刻”的三重突破:“涂抹”以红铜料成片铺陈底色,色泽醇厚均匀;“拔白”在白胎上预留纹饰轮廓,再精雕细刻,让图案在红釉中凸显灵动;“减地剔刻”则通过大面积剔除胎体多余部分,打造出立体饱满的浅浮雕效果,让龙纹、雁纹仿佛从器物表面“呼之欲出”。这样一件与元中央政权紧密相关、充满了政治隐喻的高规格器物,可谓是世所罕见,学术价值、审美价值、收藏价值自不待言,是当之无愧的三菁之首。

工艺巅峰:元霁蓝釉描金龙四系扁方瓶

元霁蓝釉描金龙纹四系扁方瓶,以游牧民族皮囊壶为灵感,集霁蓝釉描金的巅峰工艺、罕见的礼器形制与深刻的政治隐喻于一身,是非常特殊的高等级礼器。

它的珍贵,首先藏在“技”与“质”的巅峰里:霁蓝釉在元代本就是顶级釉色,珍稀度凤毛麟角,而描金装饰更让其身价倍增。宋代,北方定窑开创了描金技法,采用大蒜汁、山药汁调和金粉描绘后入窑烧造的方法,制出的成品虽效果深沉但易剥落。周密《辛酉杂识》续集记载,“金花定碗,用大蒜汁调金描画,然后再入窑烧之,永不复脱。”后来吉州窑进一步发展了此工艺,并延续至元代江西地区也多有采用。元代描金是在延续宋代描金技艺的基础上,改进了粘合剂与溶剂,描金沉稳而闪耀,与霁蓝釉的结合更是精彩绝伦,代表着当时的工艺下能够烧造出来的最高水平。《大元圣政国朝典章》记载,至元八年(1271年)四月二十日下令“今后诸人,但系瓷器上并不得用描金生活”。张崇檀表示:“目前已知的馆藏元代霁蓝釉描金器只有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描金折枝花朵云纹匜及与其同时出土于保定的小杯、小盘等不多的几件。上拍的这一件霁蓝釉金莲花四系描金龙纹扁方瓶,我们在专家分别鉴定的同时,对它进行了陶瓷釉质脱玻化鉴定,还以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进行了成分分析。描金器本就十分稀有,是皇室贵族才能拥有的珍品。再加之金彩附着力很低,所流传至今的珍品更是稀少,价值极高。”此瓶双面皆绘描金龙纹,细看依稀可辨上面绘制的龙纹形象,龙首高昂,张口翘舌,头长鹿角,龙身为鱼鳞小线钩纹,是典型的元代龙纹特征。这件“一器万金难求”的珍品,在工艺、历史、学术价值上都无可挑剔。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11/0285386a8b1faf8c3d5c4864c28ad248.jpg

中古陶拍卖董事长、“檀姐说瓷”收藏博主张崇檀女士

四系扁方瓶首先在察合台汗国秃黑鲁·帖木儿建立的官方传教团中使用,是代表着察合台汗国对安拉的供奉的礼器,等级极高且数量极少。而“忽必烈”的蒙古语含义为“家族的继承者”,这个名字是最高权力的宣告,意味着他在血脉上和在神权上都处于最核心的地位,他要独占与祖先沟通、与天神沟通的权力。此扁方瓶的四系,与瓶身相接的地方均作金莲花形,金莲花是大元国花,是忽必烈的象征。忽必烈从蒙哥那里继承汗位,其肇始和关键即在开遍金莲花的金莲川,忽必烈独掌漠南,开藩建府,成为大元皇帝后以金莲花为国花。当金莲花出现在代表了察合台汗国对安拉的供奉的象征之礼器的四系扁方壶上的时候,忽必烈发出了最强烈的信号:他是黄金家族的继承者。蓝色是天,是黄金家族对长生天的信仰。龙既是汗位的代表,也是忽必烈的化身,威严而气势恢弘,腾天而起,占据了整个画面。我们去看这一件霁蓝釉金莲花四系描金龙纹扁方瓶,它充满了象征的意味,我们能从它的幽蓝里看到黄金家族的几代人之间的恩怨情仇和遍布欧亚、长达百年的战火,我们能从它闪耀的金色中看到忽必烈作为黄金家族最高继承人代天行事的雄心和荣光。

文化印记:元青花“百花亭”梅瓶的戏曲传奇

百花亭的故事在宋代就已经到处传唱,在元代被曹元用改编后更是家喻户晓,是元代最流行的十来个旦本戏之一。曹元用与张养浩、元明善并称“三俊”,是翰林待制、陛值学士,《元史》有传。他做的曲、谱的词,在当时是最顶级的名家巨制。元青花“百花亭”梅瓶,将元杂剧中的动人情节永久镌刻,藏着一段冲破世俗的爱情传奇。张崇檀说道:“百花亭中百花展颜,一见倾心一生相守,最后化作元青花上的一抹幽蓝,在世事辗转之后流传到今天。它展现了元人的复杂的社会心理和独特的爱情观念,它的女主角美丽多情而智慧忠贞,这种形象作为主角,并且是经历了波折之后夫妻重圆,是南宋至元末的开放的市民社会下才有的文学形象,而它又以靖康年间为背景,让种师道在剧中出现,让文人在沙场上建功立业,让夫妻在乱离中真情相守,把个人的命运、家庭的遭遇和一个大时代巧妙的联系在一起,这又是一个家国意识在元代的巧妙表达。‘百花亭’的故事深入人心,德川家族旧藏、万野裕昭藏有一件王焕白花亭戏曲故事纹元青花大罐,但高度只有二十六点七厘米。两者相比,无论是在体量上,还是在画面上,此次上拍的梅瓶都更加精彩,也更为难得。”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11/4449f87ac15cf72a225599f957716ee1.jpg

中古陶拍卖董事长、“檀姐说瓷”收藏博主张崇檀女士

此梅瓶胎骨成型于高质量麻仓土和二元配方,轻重适中,爽滑若肤,微观下如糕似脂,微透莹润。釉质如玉类雪,白中闪青,与苏麻离青的天空般幽蓝相映成趣,似蓝天白云般清新洁雅,赏心悦目。器型大气庄重,丰肩修足,楔口敛唇,亭亭玉立,为元青花梅瓶典型成型工艺产物。整件器物将蒙古帝国的威猛雄武与中原文明的内敛含蓄完美呈现于一体,气场强大稳重,创一代之独有,足堪登堂入室,赏怡大方。可以说,元青花百花亭梅瓶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深刻的文化内涵和精湛的工艺技术,成为了中国瓷器史上的璀璨明珠,载元曲之辉煌,成青花之绝唱。

袖珍神品:永乐青花缠枝莲梅瓶

明代官窑作为中国瓷器的杰出代表,一直占据着中国陶瓷史上的重要地位,并被后世的藏家所追捧与珍视。在最近两年拍卖领域瓷器版块的表现中,明代瓷已经从过去占据少数与次要地位,变成与清代瓷、老窑瓷分庭抗礼的重要组成部分。明瓷的热度开始逐渐升温,大有引领拍卖市场瓷器版块的趋势。大光明·古代精品瓷器夜场上拍明代瓷器20件,其中永乐、宣德青花为主,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永乐皇帝自赏自用的官窑瓷器,如明永乐青花外缠枝莲内四季花卉纹大碗就应是永乐皇帝在皇宫中使用的瓷器,而明永乐青花缠枝莲纹梅瓶则是一件永乐皇帝在皇宫中自赏的精美官窑。

“大光明”夜场的永乐青花缠枝莲梅瓶,是永乐御窑青花的巅峰缩影。梅瓶本为宋代始烧的酒器,至元明渐成陈设赏玩之物,常规尺寸多在30—40厘米,而此瓶仅26.3厘米高,堪称“梅瓶中的袖珍神品”。张崇檀表示:“此类小尺寸梅瓶应为宫廷特定用途而制,或为皇帝案头插花之器,或为赏赉海外藩王的‘特供珍玩’,甚至为永乐帝把玩之物亦未可知。其纹饰中采用的‘缠枝大王莲’画法,既符合永乐帝‘尚大尚丽’的审美取向,又因体量小巧而更需精细把控,非顶级匠师不能为。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同款一例,与本品精美度与质量相当,上海博物馆、伊朗国家博物馆所藏同类梅瓶,虽同属永乐御窑出品,综合品质则‘略逊一筹’。可见,本品当属永乐御窑同品类中的顶尖之作,极可能是皇帝亲选的御用珍品。”

中西合璧:宣德青花岁寒三友纹笔盒

宣德官窑以其品种的多样性著称,本场拍卖的宣德官窑基本涵盖了宣德时期主要的瓷器品种,其中宣德青花御制岁寒三友花卉纹笔盒、宣德青花九龙云纹大盘、宣德青花螭龙纹大罐极具重要学术意义与收藏价值,可谓是宣德官窑瓷中的扛鼎之作。

宣德时期,御窑厂模仿中东伊斯兰风格的金属笔盒,制作了一批青花瓷笔盒供宣德皇帝本人使用,是宣德官窑仿伊斯兰风格器物中最为精彩名贵的品种。此次上拍的宣德青花岁寒三友纹笔盒,从器型设计到纹饰寓意,每一处细节都藏着文明和智慧。谈及笔盒的工艺,张崇檀表示:“盒体与盒盖的咬合采用了中国传统的榫卯方式,既保留了伊斯兰金属器的实用性和便携性,又以极为精确的瓷质榫口实现了金属结构才能企及的精密结合,这种分体器物的结合之智,正是‘形取西域,神融华夏’创作哲学的点睛之笔。”笔盒的盒体,其内部为三段舱室并以曲面隔层相分的设计方式,需在直径不足10cm的内部空间中,以瓷土塑形粘接而成并以釉下青花绘画完成其“置印”“贮墨”“纳笔”的复合需求,其空间利用率远超同期景德镇生产的同类器物。笔盒的外部满绘伊斯兰艺术标志性的连续几何形龟背锦地纹,辅以菱花形开光与缠枝花卉纹——龟背纹的规整重复、蔓草纹的曲线流转,透着浓郁的西域审美气息。打开盒盖,画风骤然一转——内部以双勾填色法绘松、竹、梅“岁寒三友”:松枝虬曲如铁,竹节挺拔劲健,梅花清逸若云,寥寥数笔便尽显文人画“以形写神”的风骨。“岁寒三友”是华夏文化的经典符号,象征士大夫凌霜不凋的高贵气节、儒家学士修身齐家的道德追求,是宣德朝“以文治世”理念的直接体现。

这种宣德青花笔盒,目前全世界已知仅有三件完整器,一件收藏在大英博物馆,一件收藏在日本掬翠巧艺社,最后一件是本件器物,它曾在2017年伦敦佳士得秋拍中登场,是目前世界上可以流通的唯一一件,珍稀程度不言而喻。

中国古代瓷器暨古董珍玩:小精品与大乐趣

中国古代瓷器一直占据了收藏市场与拍卖市场的半壁江山,其历史时期长、工艺品类多、价格区间大,既适合大收藏家角逐大重器,也适合入门的藏家寻找小精品。此次秋拍,中古陶贡献出中国古代瓷器暨古董珍玩184件,时期上以明、清、民国为主,涵盖了拍卖市场上较受欢迎的主要品类。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古代瓷器暨古董珍玩专场的大部分拍品的起拍价都比较低,以1000元至几千元的为主,少部分拍品的起拍价上万元。比如明代中晚期,嘉靖、隆庆、万历,比如明末清初、晚清民国,在陶瓷史上非常重要,在收藏行情上又颇具潜力,其中不乏低价位的小精品,特别适合新入门的藏家寻宝捡漏。



“集妙庄严”专场:唐卡珍品的庄严与灵动

中古陶拍卖自成立以来,就在喜马拉雅艺术板块、佛教艺术板块持续深耕,把“集妙庄严”建设成标志性的精品专场。本季拍卖,中古陶“集妙庄严”佛教艺术专场汇聚唐卡与佛造像珍品75件。其中:

17~18世纪的密集不动金刚唐卡,来自美国南阿勒格尼艺术博物馆旧藏,其典雅的设色、精细的晕染、空灵的空间布置和高古游丝的线条都呈现出典型的嘎玛嘎赤画派风格。

18~19世纪的大白伞盖佛母唐卡,大白伞盖佛母,藏文名叫“杜甘姆”,是诸佛事业的化身佛,其化相亦有多种,包括千手、十臂、六臂及二臂相等。大白伞盖佛母的形象有多种,包括千手、十臂、六臂及二臂相等。但最具代表性的形象有寂静和愤怒两种。本幅正是薄怒相中极为少见的五面千手大白伞盖佛母像。整幅唐卡带有皇家艺术气息,严格遵循了西藏勉塘画派的风格特点,画工精细,技法高超,用料讲究,色彩丰富明艳。

13世纪西藏西部地区的大日如来说法唐卡。大日如来佛,梵文vairocana,又作“毗罗遮那佛”,意为“太阳”或“光明遍照”,意译“大日如来”、“大日觉王”。从造型风格上看,本幅大日如来唐卡兼具帕拉艺术的庄严典雅与藏地绘画逐渐本土化的柔和气质。佛陀面容趋于丰满圆润,不似早期古格王朝造像的尖丽秀美,显示出13世纪藏地绘画由印度化向本土化过渡的艺术趋势。

中古陶拍卖佛教艺术负责人赵渭蔚表示:“宗教是无形的、抽象的,具有精神上的庄严感,而宗教艺术恰恰是能够让我们通过艺术观赏更加贴切真实的感知庄严的艺术佛教。我们在挑选这类的拍品时对于拍品的题材、艺术性、年代、品相、希缺性、尺寸和装裱工艺都会综合判断。”

市场洞察:古瓷收藏的趋势

近几年来,拍卖市场展现出健康的发展势头和广阔的市场前景。据雅昌发布的《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报告》,时至2025年,尽管市场规模收窄,但成交率逆势升至76.53%,反映出当下市场需求的稳定与行业的健康韧性。量减价增,成交上升,正是拍卖市场日益专业化、藏家日益理性化的表现。总体上说,市场正在从学术的视角在历史文化的多元维度中发掘价值,拍卖行也基于专业的深度和征集的能力不断分化,实力板块和精品板块从整个行业里凸显出来,而其中历史地位最高、人文价值最大、工艺水平最精的器物,永远吸引着整个市场的追捧。与此同时,收藏市场不断深化调整,在拍卖技术上更加数字化,在拍卖运作上更加合规化,而拍品的结构和藏家的偏好日益多元,呈现出新的特征和新的面貌。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11/ab8cbbe12e2d687894616c10ee00d4f8.jpg

中古陶拍卖董事长、“檀姐说瓷器”收藏博主张崇檀女士

关于当下收藏市场与拍卖市场的行情走势,张崇檀有着自己的见解,她认为:“元瓷尤其是元青花,始终是高端收藏市场的焦点。顶级元青花等珍品因存世量极少、多数藏于博物馆,流入市场的标的极具收藏和投资价值。明代官窑整体热度居高不下,且细分品类各成热点。永宣、成化时期的官窑瓷尤为突出。”精细化和专业化是拍卖市场最大的趋势,在一个或几个细分板块上持续耕耘、精细运作,以学术为根本,以专业作保障,才能在日益增长但日趋多元的拍卖市场中赢得未来。中古陶不断强化古代陶瓷的专场设置与拍品征集的朝代意识和品类意识,正基于对陶瓷板块的趋势的认知。值得一提的是,2025年雅昌《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报告》专门新增了“主要朝代瓷器拍卖”的市场分析维度,其对市场趋势的观察,与中古陶的判断,不谋而合。

有咨询机构提出:“预计到2028年,行业总成交额将突破2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保持在10-12%。”对于收藏拍卖市场的未来,中古陶充满信心。

540c8b06d5189f93fd00bc985bd224fd.jpg


责任编辑:孟语

推荐关键字:中古陶 唐卡 瓷器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网友评论已有 0 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AMMA我们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