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嘉德2025秋拍古籍部征得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刻本《礼经会元》,初刻初印,字口锐利,墨色晶莹。卷帙完整,极为难得。《中国古籍善本总目》著录公藏“元至正二十六年刻明修本”四部,均经递修。此部孙星衍、盛宣怀递藏,每册前后护以粉地洒金蜡笺书衣,首册蜡笺书衣有朱钤“丙辰年查过”字样,知是藏书家奉若拱璧之物。《天禄琳琅书目》卷五著录元刻本《礼经会元》,谓“此书在宋时并未刊行”,故此书应是现存最早刻本
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刻本
1函8册
著录:《中国古籍善本总目》经部礼类第64页。
钤印:孙星衍印、黄元龄印、葛䵻之印、武进盛氏所藏、愚斋鉴藏、愚斋审定善本、愚斋图书馆藏、小汀氏藏书
《礼经会元》系南宋叶时所撰经学著作,叶时,字秀发,自号竹埜愚叟,浙江钱塘人。南宋淳熙十一年(1184)进士及第,授奉国军节度推官,历官吏部尚书。理宗初,以显谟阁学士出知建宁府,后以宝文阁学士提举崇福宫,卒谥文康。

《天禄琳琅书目》卷五著录元刻本《礼经会元》,谓“此书在宋时并未刊行”,《中国古籍善本总目》著录公藏“元至正二十六年刻明修本”四部,今藏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吉林省图书馆、湖北省图书馆,从著录文字来看,均经递修。嘉德本字口锐利,版风统一,可以定为元刻初印本。卷帙完整,极为难得。

中国古籍善本总目著录页



三种书影对比:
上图:中国嘉德2025秋拍Lot 4753
中图:上海图书馆藏本
下图:湖北省图书馆藏本
《礼经会元》在明代有三种重要的翻刻本,一是明代影刻本,二是明嘉靖五年(1526)萧梅林刻本,三是明代建阳本。经校勘,这三个版本所据底本都是嘉德本的后印本,由于后印本有损泐模糊处,故这三部都出现漏刻。其中有明确年款的是嘉靖五年(1526)萧梅林刻本——说明至少在明代中叶翻刻此书时,已见不到此书的初印本。

左图:嘉德本
右图:上海图书馆藏元刻明修本

左图:嘉德本
右图:国家图书馆藏明嘉靖覆元刻本(善本书号07271)

左图:嘉德本
右图:国家图书馆藏明嘉靖五年(1526)萧梅林刻本(善本书号14001)

左图:嘉德本
右图:国家图书馆藏明刻本(善本书号06299)

元至正乙巳年(1365)潘元明序
《礼经会元》全书括《周礼》以立论,凡一百篇。第一篇泛论礼经,乃其总序,第二篇驳汉儒之失,第一百篇补《冬官》之亡,其发挥经义者实九十七篇。其中朝仪、宫卫、王畿、祭乐、明堂、分星六篇各系以图示。

竹埜先生传
书籍卷首依次为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陈基序、至正乙巳年(1365)潘元明序、《竹埜先生传》、至正二十五年(1365)叶时六世孙叶广居题识。

左图:嘉德本
右图:上海图书馆藏元刻明修本
据叶广居识语,《礼经会元》原稿昔授门人丹山翁同父,后归叶家为叶广居所得,至正二十五年(1365)由江浙右丞潘元明付梓,是为其书第一次刊行。

是书麻纸抚印,字口锐利。半叶十一行二十四字,黑口,左右双边。金镶玉装,每册前后护以粉地洒金蜡笺书衣,首册蜡笺书衣有朱钤“丙辰年查过”字样。旧装包角,品相极佳,知是藏书家奉若拱璧之物。首册卷首衬纸粘贴“上海图书馆藏”、“愚斋图书馆藏”签纸。孙星衍、盛宣怀旧藏。

孙星衍画像
孙星衍(1753-1818),字渊如,号伯渊,别署芳茂山人、微隐。江苏阳湖(今属江苏常州)人,后迁居金陵。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进士。历官山东督粮道、山东布政使。晚年被阮元聘为“诂精经舍”教习。著有《尚书近古文注疏》《周易集解》等。

盛宣怀像
盛宣怀(1844-1916),字杏荪,号次沂、补楼,别署愚斋,晚年自号止叟。江苏武进(今属江苏常州)人。清同治九年(1870)入李鸿章幕府,曾任天津海关道、会办商务大臣、邮传部尚书等职,为洋务派代表人物。盛宣怀从政之余,雅好蓄书,虽不以藏书刻书知名,却因他资本雄厚,又得版本目录学专家缪荃孙、王存善、陶湘、宗程辰等人的帮助,其所藏图书和所刻图书颇有价值。

“愚斋图书馆藏”签条
盛宣怀藏书处名愚斋。藏书多购自江标“灵鹣阁”、方功惠“碧琳琅馆”等藏书故家。清宣统二年(1910),盛氏将其上海寓所改建为私人藏书楼,取名“上海图书馆”,亦称为“愚斋图书馆”。


古籍善本 金石碑帖
预展时间
11月19日-21日 公众日
11月22日 嘉德客户日
拍卖时间
11月23日
Lot 4651-4967 14:30
拍卖地点
嘉德艺术中心B1层 B厅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