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市场监测中心 > 市场观察 > 正文
  • 分享到:
  • 收藏此页 |
  • 打印 |
  • 关闭

从明嘉靖青花婴戏图盖罐看嘉靖青花的艺术市场

2025-08-21 11:53:36 作者:孟语  来源:拍卖前瞻 0次浏览


更多图片

近日,纽约邦瀚斯2025年秋拍公布了一件重磅拍品:明嘉靖青花婴戏图盖罐。这件通高47厘米的青花重器,不仅以“回青料浓艳泛紫”的发色、“十六子婴戏图”的生动纹饰彰显着嘉靖青花的工艺巅峰,更因胡惠春、徐展堂等顶级藏家的递藏履历,成为窥探嘉靖青花艺术市场的绝佳样本。从这件盖罐出发,笔者试图梳理嘉靖青花瓷器在艺术市场中表现和收藏趋势。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8/3a1fbd4bad3db04214e89d486a32f1a2.jpg

Lot 19

明嘉靖 青花婴戏图盖罐

《大明嘉靖年制》楷书双行款

通高47厘米

估价:1,200,000-1,800,000 美元

来源:

胡惠春 (1911-1995) 旧藏

《胡惠春家族珍藏》,纽约苏富比,1993 年 11 月 29-30 日,拍品编号 238

徐展堂 (1941-2010) 旧藏

《静观堂珍藏》,香港佳士得,1997 年 11 月 5 日,拍品编号 888

香港佳士得,2007 年 11 月 27 日,拍品编号 1738

工艺与稀缺性构筑市场基石

一件古董的市场价值,首先源于其自身的艺术与历史价值。

从工艺看,这件盖罐是嘉靖青花“回青料时代”的典范之作。其青花呈色饱满绚丽,蓝中泛紫的色调正是回青料与石子青精准配比的成果——这种源自西域的青料,让嘉靖青花摆脱了正德时期的灰蓝平淡,形成“浓艳深沉”的标志性风格。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8/ed04cae6c9f8103cbdaab0f0ed2847ca.png

盖罐腹部的“十六子婴戏图”更是点睛之笔:孩童嬉戏打闹的神态被工匠以流畅劲挺的线条勾勒,填色饱满却不失层次,既传递“多子多福”的吉祥寓意,又展现了嘉靖官窑绘画“豪放中见细腻”的特色。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8/2136c93b7ac9f955cc675fc7d2a72043.png

更关键的是其稀缺性。传世嘉靖青花大型盖罐中,“盖身原配”者不足三成,多数因年代久远而盖身分离。这件盖罐不仅保存完整,更可与北京故宫清宫旧藏的同款盖罐(其中一盖已失)比对,且与天民楼藏另一件成对器同出胡惠春旧藏,这种“博物馆级比对+成对流传”的特质,使其在市场中近乎“孤品”。而乾隆时期“嘉窑娃娃罐成对”已被视为珍奇献入宫廷,可见此类器物自清代起便属稀缺,如今更是“一器难求”。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8/d90f5909b323950ed90fc0f6960dcb80.png

工艺的精湛与稀缺性的叠加,让这件盖罐的估价(120万-180万美元)有了坚实支撑,也印证了嘉靖青花市场的核心逻辑:顶级工艺加上完整品相再加上稀缺器型,是构筑高价值的基石。

名家递藏与学术关联放大市场溢价

在古董市场中,“流传有序”往往是价格的重要增值因素,这件婴戏图盖罐的递藏履历恰是典型案例。

其最早见于1993年纽约苏富比“胡惠春家族珍藏”专场,后入藏徐展堂“静观堂”,又经1997年、2007年香港佳士得拍卖,每一次交易都留下清晰的学术记录。胡惠春作为20世纪中国顶级藏家,以收藏明清官窑著称;徐展堂的“静观堂”更是全球知名的中国艺术品收藏品牌,两件藏品经此二人递藏,相当于获得了“品质认证”。这种“名家背书”的效应,在市场中直接体现为价格溢价——同类器物若有顶级藏家传承,价格往往比无记录者高出30%-50%。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8/3ce49a505191019d34e7479608cbdae8.jpg

胡惠春先生居家照,约1960年代

同时,器物与博物馆藏品的学术关联进一步提升了其价值。北京故宫、台北故宫、大英博物馆等机构的同类藏品,为这件盖罐提供了明确的时代断代与工艺比对依据;首都博物馆1980年出土的同款盖罐,则从考古角度佐证了其典型性。这种“学术可考”的特质,让藏家对器物的真实性与重要性更有信心,在拍卖中往往愿意支付更高成本。

由此可见,嘉靖青花的市场价值不仅是“器物本身”的价值,更是历史传承与学术认同的叠加。这件盖罐的递藏故事,正是嘉靖青花“传承决定溢价”的生动注脚。

题材共鸣,吉祥寓意激活市场需求

一件古董的市场热度,往往与其承载的文化符号能否引发当代共鸣密切相关,嘉靖青花婴戏图盖罐的题材选择恰好契合了市场的文化需求。

嘉靖时期因帝王崇道,瓷器纹饰中道教元素(如八卦、云鹤)盛行,但婴戏图等吉祥题材同样是市场主流。“十六子”题材在成、嘉时期的流行,本质是对“多子多福”传统观念的呼应,这种根植于中国文化的吉祥寓意,穿越数百年仍能引发当代藏家的情感共鸣。

相比宗教色彩浓厚的道教题材,婴戏图更易被大众理解,流通性也更强——这也是为何同类婴戏图器物在拍卖中往往比八卦纹器物更受追捧。题材的文化普适性决定流通广度,那些承载传统吉祥寓意、易于解读的器物,往往拥有更稳定的市场需求。

嘉靖青花的价格走向

这件婴戏图盖罐的市场定位,恰是嘉靖青花价格金字塔的缩影,也折射出近年市场的趋势变化。

从价格层级看,嘉靖青花已形成清晰的“金字塔结构”:塔尖是类似这件盖罐的官窑重器,价格多在千万级以上,且因稀缺性呈现竞价激烈的态势;中层是中小型官窑器物(如碗、盘),价格在百万级,适合资深藏家配置;底层是民窑精品,价格在数十万级,成为新晋藏家的入门选择。

从趋势看,嘉靖青花市场近年呈现三大特征:一是官窑重器热度持续攀升,近三年千万级成交的嘉靖青花器物数量同比增长50%,藏家对“博物馆级”藏品的争夺愈发激烈;二是国际市场影响力增强,纽约、香港等拍场的嘉靖青花成交价普遍高于内地,且吸引了更多西方藏家参与,这件盖罐选择在香港预展、纽约拍卖,正是国际市场对嘉靖青花认可度的体现;三是学术赋能价值凸显,那些有明确考古背景、与博物馆藏品比对清晰的器物,抗跌性更强,价格波动更小。

对于市场而言,嘉靖青花的热度,本质是藏家对“明代中晚期陶瓷艺术高峰”价值的再认知,而这类兼具艺术、历史与稀缺性的珍品,终将在时间的沉淀中持续释放价值。

540c8b06d5189f93fd00bc985bd224fd.jpg


责任编辑:孟语

推荐关键字:古董 嘉靖 徐展堂 瓷器 胡惠春 艺术市场 青花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网友评论已有 0 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AMMA我们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