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市场监测中心 > 市场观察 > 正文
  • 分享到:
  • 收藏此页 |
  • 打印 |
  • 关闭

现场 | 黄波字根书法展在京启幕:解码汉字文明基因

2025-07-16 11:21:19 来源:雅昌发布 0次浏览


更多图片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7/cd8ce7660e8162e32fe1c0e33877a9ae.png

7月12日,“艮其背·回眸汉字——黄波汉字字根形意书法展”于北京崇德堂博物馆盛大开幕。此次展览获北京大学经典与文明研究中心学术支持,展出古汉字学者、金石甲骨学家黄波先生90余幅作品,首次系统呈现甲骨文至楷书的“字根 - 字族”形意演化体系。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7/dd3e18ef727d2a45480bbe0575de913a.pn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7/b4b969499ba1c00d22030282486f48f8.png

开幕式同期举办黄波书法展学术交流会,16位跨领域学者齐聚。古汉字学者黄波强调深度识字对理解经典的重要性,其创立的“本源识字法”已应用于中小学课程,以甲骨文“直”“德”为例,揭示字形演变背后的哲学演进,称汉字是华夏人文精神的活态结晶。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7/50eaa2fbafdf4da360841c18226cbd43.png

北京大学戴熙宁指出深度识字要激活文化元概念生命力;书法家现场演示笔墨中的“静定 - 平衡 - 气韵”三重修养,印证汉字书写的心性功夫价值;篆刻家展示“刀笔相承”技艺,重现青铜器铭文铸造工艺。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7/ac0b1154604122377e0cccdcfe8bc5a8.png

历史学者与中医教授同席论道,中医专家以“氣”字阐释其中蕴藏的经络思维;记忆科学家解析认知模型,跨学科对话揭示汉字对传统学术的奠基作用。黄波表示其字根研究受业师徐中舒《怎样考释古文字》指引,三十余年深耕“严肃性与科学性”,展览中“鼎”字族作品佐证汉字“立象尽意”的史料价值。篆刻大师强调金石味是文明韧性的具象化,与会者共识汉字思维可为现代议题提供东方方案。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7/53d7c119f80f7404cea0e4afe995f8b6.png

“艮”字取象生理回眸,升华至《易经》哲学高度,与《大学》互文。展览以“见/视”与“艮”构建文明双目,90幅作品按“字根 - 字族”逻辑排列,观众可追溯“女”字身姿流变,透视社会结构演进。每幅作品附二维码溯源字根考据,观众扫码可获取学术释义。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7/e10d8044ab5f6b85672e2cd77a141b15.pn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7/e0a38009fa1d7dd34cb336c8be64c60e.png

扫码溯源、学者导赏、篆书集训构建三维文化体验。观众扫描作品二维码,获取字根考据与《说文解字》释义;黄波亲自主讲七场讲座,以“德”字演变阐释儒家心性学。展览现场特设互动区,观众临摹甲骨文“日”“月”字根,体验“书画同源”的造字逻辑;篆书集训营学员学习青铜器铭文拓片技法。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7/c9d14100d232afdb119b7de3ebd0a96e.pn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7/a0a2c915bbe15a066298e1a4bdca8761.png

作为2022年“字说老子”展览的深化,此次新增金文、简帛书载体。黄波“融草于篆”的《易经·艮卦》条幅,以跌宕笔势演绎“行止双运”的哲学张力,吸引观众驻足。展览将持续至9月15日,为观众带来一场汉字文化的盛宴。

责任编辑:陈耀杰

推荐关键字:书法 崇德堂博物馆 黄波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网友评论已有 0 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AMMA我们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