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鹄高飞——赵冷月书法特展
主办单位
深圳市书法家协会
承办单位
雅昌文化集团
雅昌(深圳)艺术中心
学术主持
王立翔
策 展 人
许力、赵颖
展览时间
2025年7月12日 - 8月11日
开幕时间
2025年7月13日 15:00
展览场地
雅昌(深圳)艺术中心 5F 美术馆
(深圳市南山区深云路19号)
前 言
清代康有为在他的《广艺舟双楫》里提到,享国既永,艺业自兴。故太和以后,碑版尤盛。是言于今亦是。国家繁荣昌盛,艺术必然高扬。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要坚持守正创新,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中国书法的创新和赓续是新中国几代书法家不断努力实践所形成的。赵冷月先生是这当中极具代表性的一员,作为20世纪中国书法史上的重要革新者,他将碑学的朴拙、金石气与民间书法的率性结合,形成独特的书风。这是将书法从“技法至上”的桎梏开释出来,强调书法创作过程中的情感张力与生命体验。这种多元化的表达,与二十一世纪全球化背景下的个体表达需求不谋而合,这是书法现代性的超前尝试,从书斋到公共艺术表达的跳脱,尺度与情绪的纯粹实验,并非是对古典简单的冲击,而是上升至思想层面的反刍,他意识到书法不再是自顾自技巧的升级,而是面向当代社会的审美发展,所作出根本性的变革。
此次展览所选取的作品,基本上是擘窠大字,北碑遗韵,无不回应妍美隽秀的精致与细腻。其作品中线条的断裂、空间的错位、墨色的混沌,实则是对传统“气韵生动”的另类诠释。这种实验性笔墨挑战了“完美技法”的评判标准,促使当代书法家重新思考:在数字化时代,如何通过物质性笔触传递不可复制的精神痕迹?赵冷月的实践提示,笔的“不完美”恰恰可以成为对抗机械复制的文化抵抗策略。此次展览的设计,我们还着重表达了赵冷月先生创作的文化启示:即在传统继承的裂变中,寻找当代性的可能。先生的创新始终以纯厚的传统修养为根基。出入二王、颜真卿等诸家,又参以北碑,尤以太和风骨示人。晚年的变法,彻底将传统元素拆解重组,这是思想层面的宣泄与表达,也是对多元文化的维度提升标示出可能。他的实践表明传统的活化不在于形式模仿,而在于以当代问题意识重新激活古典资源。例如,他对碑帖融合的尝试,实则是以现代视觉思维重构历史碎片,使得书法的现代性表达有了另一种可能。艺术品的收藏,尤其是对艺术家的选择,最重要的是看他的高度、活跃度和持续力。本次展览的空间,也是无比的奢侈,800平米的空间,只选取20余组件作品,真正体现艺术的珍稀表达,可远观,亦可近参。艺术品的收藏是财富和修养的表现,更是对时间和空间的拥有尺度的表现。作为对经典的致敬,我们不遗余力。
在deepseek等AI技术迅速崛起的时代,书法会不会被抛弃?文本创作会不会机械化?文字会不会被消解等等诸多问题,不得不引起我们的警惕。在传统价值与当代创新之间,是否存在着绝对的二元对立?还是有调和的可能,甚至共生的发展。赵冷月个案的真正意义,不在于提供某种可复制的风格范式,而在于其由创作实践,进而升格为思想突破。这种递进的探索在此次展览中,被刻意地放大并呈现。希望借此,带来更深层次的对传统经典赓续的思考。书法既不必拘泥于“传统经典技巧”的范本化生存,也绝不能沦为西方抽象艺术的附庸,这是我们独有的文化形式。这种在断裂中寻求连接的勇气,或许正是其留给21世纪书法最宝贵的遗产。
许力
二零二五年季春于南归旅途中
展览作品:
榜书 《鸿鹄高飞 ⼀举千里 羽翼已就 横绝四海》
尺⼨:179.5×96.5 厘⽶×8
榜书《升腾》
尺⼨:122×243 厘⽶
草书《李白金门答苏秀才》
尺⼨:248×62 厘⽶×6
行书《雪处花边五言联》
尺⼨:248×62 厘⽶×2
楷书《李李白赠友人三首》
尺⼨:180×48 厘⽶×12
隶书《白居易八骏图》
尺⼨:245×124 厘⽶
篆书《刘勰文心雕龙句》
尺⼨:180×97 厘⽶
魏碑《壶中林下四言联》
尺⼨:243×61 厘⽶×2
学术主持:
王立翔
1963年6月生于上海,浙江绍兴人。朵云轩书画院院长,《书法》《书法研究》名誉主编,上海书画出版社原社长、总编辑。古典文献专业毕业,编审。为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书法评论与文化传播委员会副主任,第七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评委,上海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出版与媒体推广工作委员会主任。从事编辑出版工作近四十年,策划、组织和主持的四十多种国家重点出版项目,编辑出版的图书获中国出版政府奖、中国图书奖、中华优秀图书奖、全国古籍优秀图书奖、全国美术优秀图书奖等各类国家级专业级图书奖。主编《中国碑帖名品》《中国绘画名品》《中国篆刻名品》《中国书画基本丛书》《简帛书法大系》《金文书法大系》《艺术与鉴藏》《日本中国绘画研究译丛》《朵云名家翰墨》等大型出版丛书。获全国新闻出版广电影视系统劳动模范、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暨全国文化名家、全国出版领军人才、上海领军人才、上海出版人奖等荣誉。
策展人:
许力
浙江工业大学教授,中国美术学院现代书法研究中心研究员。长期致力于古代书画史和金石学的研究。有金石学专著,及多篇专业论文发表。
赵颖
毕业于复旦大学文博系,长期从事艺术品相关行业,资深书画鉴定师,艺术品投资顾问,策展人,国家注册拍卖师。
艺术家简介:
赵冷月
名亮,堂号缺圆斋,晚号晦翁,浙江嘉兴人。生前系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历任上海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副主席、顾问。
赵冷月先生早年师法羲献父子、欧颜唐法,具有深厚的传统功夫,名满乡里。后移居海上,与诸多名家相往还,艺事精进无已。晚年一变常格,于北碑粗犷豪宕一路独具只眼,取其质朴古拙,参以民间书法率意天真之趣,形成了融碑与帖的独特风格。1979年,历时半载,遍历华夏诸地,深观摩崖石刻而研之,大激其创作灵感,经数十载之磨砺,终创独树一帜之榜书。先生所作,绝去斧凿,随意峻落,触笔成趣,天质森然。再将枯湿浓淡的精微墨法融于其中,丰富了碑帖互补,笔墨共济的表现力。其宁拙勿巧,似俗实雅,深会“无意于佳乃佳”之旨的新面貌,既是时代环境的产物,又是书法家特立独行和修成正果的见证。
风云际会的二十世纪,政治、经济和文化上都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大变革。延续了一千多年的帖学风规,经过清代碑学冲击,至二十世纪出现了碑帖并举的多元语境。赵冷月先生在这个群星璀璨的时代,登上了中国书坛的巅峰,成为现代书法转型的奠基人。他以独特的书法语言,守正创新,引领未来。
展馆简介:
雅昌(深圳)艺术中心
坐落于深圳繁华与静谧交界处,雅昌(深圳)艺术中心是一处大隐于市的世外桃源,集合雅昌艺术书墙、博物馆式图书馆、主题书房及专业级艺术展览空间,是一个分享珍藏书籍、文化讲座、艺术展览以及社群交流的美学生活中心。
以“服务专业,公益大众”为宗旨,雅昌(深圳)艺术中心为艺术专业人群、藏家及资深艺术爱好者带来专业艺术文献书籍 15 万册、举办艺术展览 90 余场、艺术课程470 余堂、艺术活动400 余场;以丰富的内容、展览和活动体验,为大众带来公益性艺术普及教育与欣赏,全面提升全民艺术品味和修养。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