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华2025春季拍卖会
预展
7月2日-3日「星期三-四」
拍卖
7月4日「星期五」
地点
上海静安香格里拉大酒店
[上海市 延安中路1218号]
敬华2025春季拍卖会第二日预展于上海静安香格里拉大酒店继续,预展现场人头攒动,气氛火热。4日举槌开拍,恭候您的莅临。
欢迎通过雅昌拍卖图录APP同步拍参与敬华拍卖
预 展 现 场
古代书画集锦
Lot 301-302 严复家属旧藏
款识:戊申十一月初十日临。
钤印:瘉壄堂
出版:
1.《籀古绎新—严复的书法世界》,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7年。
2.《严复翰墨辑珍:严复临王羲之法帖》,P2,福建教育出版社,2024。
展览:
1.“绎新籀古光气垂虹——严复书法特展”,故宫博物院,2017年12月28日-2018年1月28日。
2.“严复与北大”,北京大学图书馆,2017年。
3.“先生回家——严复与近代中国名人作品展”,福建博物院,2024年12月18日-2025年2月18日。
说明:
1.严复临“兰亭序”题材在拍卖市场几乎未见,福建出版社《严复临王羲之法帖》合集中说共所见“兰亭”七件,但完整者仅有两件。
2.此作在故宫博物院特展时作为1号展品。
3.作品成交后,可由本公司协助进行再出版和展览。
来源:原藏家直接得自严复家属。
22×69 cm. 8 5/8×27 1/8 in. 約1.4平尺
款识:君不见诗人借车无可载,留得一钱何足赖。晚年更似杜陵翁,右臂虽存耳先聩。人将蚁动作牛斗,我觉风雷真一噫。闻尘扫尽根性空,不须更枕清流派。秦太虚见戏耳聋。筱庭仁兄先生雅属,严复。
钤印:几道、侯官严复
出版:
1.《籀古绎新—严复的书法世界》,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7年。
2.《严复翰墨辑珍:严复法书选辑 上》,封面、P12,福建教育出版社,2024。
展览:
1.“绎新籀古光气垂虹——严复书法特展”,故宫博物院,2017年12月28日-2018年1月28日。
2.“严复与北大”,北京大学图书馆,2017年。
3.“先生回家——严复与近代中国名人作品展”,福建博物院,2024年12月18日-2025年2月18日。
说明:
1.此作曾登上中央电视台CCTV13新闻直播间。
2.作品成交后,可由本公司协助进行再出版和展览。
来源:
原藏家直接得自严复家属。
128×63 cm. 50 3/8×24 3/4 in. 約7.3平尺
Lot 303-306 傅申旧藏
释文:南邻臻北邻讷,白杨萧青杨何。
款识:陈鸿寿。
钤印:鸿寿、曼生
出版:
《纵横千古:谢稚柳、陈佩秋、傅申、陆蓉之作品及藏品展》,P212,故宫出版社,2018年。
展览:
“ 纵横千古—谢稚柳、陈佩秋、傅申、陆蓉之作品及藏品展”,故宫博物院,2018年9月。
说明:
1.傅申旧藏。得自傅申家属。
2.陈鸿寿,中国清代篆刻家。字子恭,号曼生、曼龚、老曼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工诗文、书画,善制宜兴紫砂壶,人称其壶为曼生壶。书法长于行、草、篆、隶诸体。
127×21.5 cm. 50×8 1/2 in. 約2.5平尺
释文:雪月冷怀随步履,溪山佳兴入支颐。
款识:子贞何绍基。
钤印:何绍基印、子贞
鉴藏印:傅申
说明:
1.傅申旧藏。得自傅申家属。
2.何绍基,字子贞,号东洲,别号东洲居士,晚号蝯叟。湖南道州(今道县)人。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四朝,晚清诗人、画家、书法家。
172×36 cm. 67 3/4×14 1/8 in. 约5.6平尺
款识:
一、光绪戊子陬月十日御笔。钤印:大雅斋、大圆宝镜、养神和气、慈禧皇太后之宝
二、来从丹穴到彤廷,五色文章一丈翎。墨彩琳彬成异琤,九天韶护在青冥。潘祖荫敬撰徐郙敬题。钤印:徐郙之印、肇扬清芬
说明:
1.傅申旧藏。得自傅申家属。
2.附故宫博物院签。
133×65 cm. 52 3/8×25 5/8 in. 约8.0平尺
款识:星照堂。
钤印:嘉庆御笔之宝
鉴藏印:傅申
说明:
1.傅申旧藏。得自傅申家属。
2.附故宫博物院签。
64×131.5 cm. 25 1/4×51 3/4 in. 约7.6平尺
Lot 310-313 赵筱三旧藏册页专题
款识:
华岳题名记。(文略)康熙乙酉岁夏五长白达礼善记,戊子岁秋八月海宁陈奕禧书。
钤印:
海宁陈奕禧章、鲁阳赵氏珍藏、三珍藏金石书画印、赵氏家藏
题跋:
海宁陈香泉太守以书法知名,康熙间曾为安麓邨氏注释孙虔礼书谱刻石行世,此册虽稍姿媚甜熟,尚是得意之作,似较释文差胜也。第十三、十四两页装册时前后错置。
签条:
陈香泉先生墨迹。
说明:
陈奕禧(1648-1709),字六谦、子文,号香泉,浙江海宁人。王士祯弟子。由贡生至户部郎中,官至南安知府。书法由董其昌而上追晋人,功夫深厚,奕奕有雅致。曾受康熙帝睿赏,屡召赴南书房作书,一时名满天下,四海争购。
20.2×12 cm.×19 8×4 3/4 in.×19 約0.2平尺(每幅)
敬华2025春季拍卖会
款识:
一、蜂蚁君臣义重,看来忠佞不同。蚁负腥膻献主,蜂擎兰蕙入宫。贤者养其身待。吹箫伍相有心,挝鼓祢生无赖。
二、眉公枕上得此,呼孙觉秉烛帐中书之,时七月廿八夜酉半。
三、山中老树秋还青,山下渔舟泊晚汀。一笛月明人不识,自家吹与自家听。
四、洞口近来常罢弈,道人何以杀机为。青苔径尺知盈寸,嫩草纤纤兔子肥。眉公。
五、群峰黛色眉青,一道霞光髯紫。洁御风人同行,寻偃月子到此。
六、春阴压杏花欲落犹未落,翠羽两三声飞上秋千索。罗帐少风吹流苏,转不歌春犹滚绣,鞋鞋瘦如新月。
七、此松天目孙,嵯峨类其祖。中顶秀擎云,犹堪坐巢父。
八、几度西湖游,无诗吊西子,西子应夜啼,妾命乃如此。
九、山中雪色猿,子母常连肘。挂臂饮丹泉,攀花酿仙酒。
十、唤妾解语花,妾小不解语。所以君王前,错呼尔与汝。
十一、夜闻灯烬洁,无心整歌舞,自倚醉三分,垂头枕郎腹。眉公。
十二、负郭喜粳稻,安时歌吉祥。
钤印:
眉公、一腐儒、麋公、雪堂、陈继儒、麋公、雪堂
鉴藏印:
赵氏珍藏、飞腾绮丽
题签:
眉公先生墨迹。
著录:
“洞口近来常罢弈”
1.《墨缘汇观》,广雅书局,1920。
2.《墨缘汇观》,P284,岭南美术出版社,1994。
诗文著录:
“眉公枕上得此”
1.《穰梨馆过眼录》,陆心源撰,光绪十七年(1891)刻本。
2.《中国书画全书 第13册》,P167,上海书画出版社,1998。
3.《穰梨馆过眼录 上》,P584,上海书画出版社,2018。
“山中老树秋还青”
4.《珊瑚网》,商务印书馆,1936。
5.《中国画款题类编》,P328,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
6.《书画家手册》,P234,山东友谊出版社,2009。
7.《四库提要著录丛书 子部 75》,P290,北京出版社,2010。
8.《珊瑚网 4》,P1490,上海书画出版社,2022。
“此松天目孙”
9.《西天目山志》,P319,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
“山中雪色猿”
10.《明别集丛刊 第4辑 第53册》,P669,黄山书社,2015。
11.《库提要著录丛书 集部 197》,P255,北京出版社,2010。
说明:
陈继儒,字仲醇,号眉公、麋公,松江府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区)人。明朝文学家、画家。
22×29.5 cm.×7 8 5/8×11 5/8 in.×7 約0.6平尺(每幅)
Lot 314 沈怡、应懿凝夫妇旧藏
款识:
昔藏董思翁山水小册八帧,为友携去借观及今未归,昨扫墓回,走访友已赴湘中矣。怅怅见案头残纸遂裁十六页随意所之,聊破山窗枯寂旬日而成后之览此勿以器小易盈责之也,呵呵。醇士戴熙。
钤印:
戴熙、醇士
来源:
沈怡、应懿宁家属旧藏。此作直接得自于家族后人。
说明:
戴熙,清代官员、画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字醇士(一作莼溪),号榆庵、松屏,井东居士。
11×17 cm.×8 4 3/8×6 3/4 in.×8 約0.2平尺(每幅)
款识:
壬辰秋日,仿元人潇湘烟雨十二帧,为箫卿先生雅正,鹿城女史夏令仪。
钤印:
鹿城女史(十二次)、夏令仪印(十二次)、约云庐、萧然绝俗、人生行乐耳、高云共此心、一清足称读书香、引以为流觞曲水、松风水月、仙露明珠、竹浪斋、墨檀栾室、张琴和古松、吾思古人
鉴藏印:
小樵珍藏(十一次)、箫卿今号小樵
签条:
鹿城女史夏令仪墨竹真迹。口名口题。
出版:
1.户田祯佑、小川裕充,《中国绘画总合图录》三编P183,第一卷,东京大学出版社,东京,2013 年,A50-014。
2.《古调新歌:费立哲牧师珍藏十九及二十世纪中国书画》,檀香山艺术博物馆,夏威夷,2007 年8 月30 日至10 月28 日。
展览:“古调新歌:费立哲珍藏十九及二十世纪中国书画展”,檀香山艺术学院,2007 年8 月至10 月。
来源:
中国嘉德2001 年秋拍,中国书画专场,lot448。
说明:
1.郑淳上款并旧藏。竺陈简、卢启宸、蒯关保、水仁膏、王曰升、李鼎铭、张恕、龚大夏、孔传诗、郑一桂、唐埙、孙承勋、庄炳观、曹德馨、陈观酉、阮训、冯宝彝、徐汝谔、陈贵卿、孔继濂、厉志、李作宾、柴希成、张芳、陈修鼎、谢瀛贤、冯登府、张珩、王栻、张烜、陈嘉穗、李堃、王引孙、文湜、阮诰、汤钺、姚燮、叶树枚、金奕淦等四十二家题跋,题跋为郑淳上款。
2.夏令仪(1797-?),名琳,字令仪,号鹿城女史,江苏昆山人。夏翚女。绘画传其家法,工丹青,墨竹尤佳,名满天下。
3.郑淳(清),号箫卿、小樵、四明山民,浙江镇海人。清嘉庆道光间名画家,尤擅画梅。
4.李鼎铭(清),字耔香,浙江仁和(杭州)人。道光十五年举人。所作山水、烟云掩映、出入于米氏父子。
5.孔传诗(清),字立庭,号荔艇,鄞县西乡人,居镇海,嘉庆、光绪间人。诸生。擅书法,工花鸟、山水。
6.陈观酉(清),字仲博,号二山,钱塘诸生。工楷书,山水宗法黄公望。
7.陈修鼎(清),字小磻,镇海人。嘉庆二十五年(1820 年)进士。诰授中宪大夫广西右江兵备道。
8.冯登府(1783-1841),字云伯,号柳东,又号勺园,浙江嘉兴人。嘉庆二十五年进士,改庶吉士。官宁波教授。
9.叶树枚(1767-1824),字云裁,又字条生,号改吟,晚号溉翁。工诗,穷老苦吟,游吴越间。
10.金奕淦(清),字澹仙。曾修《蛟门金氏宗谱》,有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 年)活字本。
33×52 cm.×24 13×20 1/2 in.×24 約1.5平尺(每幅)
引首:
董文敏公墨迹。通伯先生属书。刘泽源。
款识:明故诰赠通议大夫通政使司通政使来仪吴公墓志铭。
在昔戊子之岁,其昌与今少司马吴公同肄学北雍也。时大司成田公品题多士,而余两人受国士知,游日暱,因问两尊人何状,皆抱风木恨矣。每相唏嘘泣下,曰:“古人有亲没而三征七辟不就者,吾两人独何心而事应举哉!第朝家令甲得追赠所生,为地下光宠,故不能自割耳。”已相继成进士,余浮湛宦路三十年,司马公敭历中外,仗中丞之节,以奏最赠其尊人为中宪大夫、四川廵抚都御史。母方,赠恭人。复自请告,起家纳言,与覃恩会,赠其尊公为通议大夫、通政使司通政使,方恭人赠淑人。而余亦承乏春卿,徼恩貤赠,追随司马,以酬昔愿于万一。司马公犹以罔极之痛,予有同心,从塞上授简其昌,志赠公墓中之石,义不得辞也。
按状,赠公讳应道,字自明,别号来仪居士。唐左台御史少微公之后,世居休宁之长丰里。始祖太乙公领元总管之责,国初迁桐城,十一传而至公。幼有异质,授之书即上口,赠通政仪亭公绝怜爱之,尝曰:“神太用则疲,何况稚子?”虽就外傅,多有暇日,其执经家塾者,岁不过三月耳。公既弱冠,稍悟学殖易落,韶年不再,乃奋志占毕,寒暑靡间。娴于帖括,色泽高华。学使者天台耿公有人伦鉴,补博士弟子,头角崭然,有昂霄之势。而以试宣城,遘疾归,在死法中。时司马公生九岁,垂绝之日,手摩其顶,谓方淑人曰:“汝无忧后事,有此子在,吾为不死矣。善事吾二尊人,汝食报无涯也。”言毕而瞑,得年二十九耳。哀哉!
盖司马公尝自伤也,曰:“用先方龆齔,严亲见背,音容罄咳,若显若晦,若灭若没,百不得一矣。惟闻之吾母曰:‘而父仪容修伟,神情高迈。于归之日,奁具甚盛,目不一瞬。’”呜呼!不家于婚,肯官于胤,而五鼎祭,何足荣哉!至发其遗编,则装潢缃帙,整洁庄严,朱墨分雠,鲁鱼咸辨,是元凯传注之癖也。追其遗事,则太公一尝病卧,吁天请代,医祷服劳,裾不解带,既瘥而后即安。太公六秩,陈牢醴以奉之,集亲朋以娱之,是季路负米之孝也。裒其遗文,则有长歌云:“所忧非忧贫,斯忧其可休。处处凌九霄,行行戒深沟。”是茂先励志之诗也。假令嗣其年力,三不朽事,岂顾问哉?长材厄于短晷,英风郁于促龄,此司马所泣尽而继之以血者也。虽然,尝一脔而知全鼎,窥片羽而知九苞。若司马公之传神写照,何止颧上三毛而已。
生于嘉靖之己亥之五月二十五日,卒于嘉靖之丁卯五月二十七日,葬于麻溪路庄之阳。赠淑人武陵簿方良之女,御史方佑之孙女。生子二,长即司马公,见任总督蓟辽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娶太学生唐檄之女,屡赠淑人。次用衡,鸿胪寺序班,娶方学易之女。孙七,日旦,福建建安县县丞,娶方氏;日昇,邑庠生,娶孙氏;日晟,太学生,娶唐氏;日昺,太学生,娶方氏。俱用衡出。日昶,文华殿中书舍人,娶礼部侍郎何如宠之女;日暠,恩生,娶光禄寺卿盛世承长男孝廉盛可藩之女;日旻,娶户部主事韩国藩之女。俱司马用先出。孙女二,衡出者适邑庠生金日镜;司马出者适佥都御史左光斗第四子。
铭曰:“延陵之后,华胄绵绵。储祥培祉,自歙而宣。以任得民,诞此名贤。云生泰岳,江出岷川。为龙为光,既陶既甄。笔花灿灿,腹笥便便。福谦可信,佑善或愆。饮不尽尊,潜乃跃渊。凤雏鸣岗,麟阁凌烟。朱斿猎猎,紫诰笺笺。是众父父,是大年年。虽造物之尚缺,终食报以得全。爰述太丘之行,以题京兆之阡。”
赐进士出身资政大夫南京礼部尚书、前礼部左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实录副总裁、经筵讲官、通家侍生董其昌撰并书。
钤印:
宗伯学士、董氏玄宰
题跋:
一、谭宗浚题跋:迩来书法推元魏,毡蜡群收造像碑。此是南宗真派在,百年终有代变时。不独临池诣上乘,容台巨集亦崚嶒。寻常涉笔皆渊雅,似胜虞山及竟陵。右董香光墨迹,通伯先生属题即正,南海谭宗浚初稿。 钤印:臣宗浚
二、于荫霖题跋:香光书法名一代,人争宝之,向见多赝。此册为通伯所藏,神采独异。光绪丙申(1896年)冬于荫霖敬记。 钤印:樾亭、臣荫霖印
三、吴汝纶题跋:光绪壬寅(1902年)十一月,吴汝纶敬观。
四、光绪癸卯(1903年)十二月朔,桐城王泽,上元刘启琳,合肥李松寿、李世璜、张启文同观于集虚草堂。
鉴藏印:
逖先眼福
出版:
《董其昌书吴来仪公墓志铭墨迹》单行本,西泠印社出版社,2023年。
著录:
1.《容台集》卷八,明崇祯三年(1630)刻本。
2.《容台集》卷九,上海图书馆藏明末清初刻二十卷本。
3.《容台集》,P465-467,西泠印社出版社 , 2012年。
4.《董其昌全集 1》,P274-276,上海书画出版社 , 2013年。
5.《大学书法》,P143,郑州大学,2022年8月。
说明:
1.是件行书《吴来仪公墓志》文可参阅于董其昌《容台文集》(卷八·墓志铭)中《封少司马吴来仪公墓志铭》一文。两文相较,手卷的内容更为丰富,增加了吴用先伤其父亲(吴来仪)一段内容,以及补入了吴来仪的生卒、墓地和吴氏一门姻亲婚配情况。大略可推测《容台集》中的《封少司马吴来仪公墓志铭》所依据的底本或许就是本卷的起草文稿。两文出现的出入,或是因牵涉及“东林六君子”之一的左光斗等敏感信息,多有修改与删减。如删掉吴应道夫人方氏、其子孙的婚配姻娅等,此与明末“魏阉党”与“东林党”党争的时代背景有关。
2.桐城吴姓是大姓,元代由婺源迁居桐城东乡,分麻溪、高甸、马埠山三支。麻溪吴氏一族,通籍入仕,代有英杰。是卷《吴来仪墓志》乃董其昌为书画挚友吴用先之父(讳应道,字自明,别号来仪居士)所撰写。吴来仪在世不足三十年,有关他的生平几乎没有记载,故而是篇颇有史料价值。
1.吴用先(1558-1626),字体中,一字本如,号余庵。少孤,育于祖。万历二十年(1592)进士。初任临川知县,后迁户部主事,任浙江按察使,迁布政使,皆有政绩。升都御史,巡抚四川。后为蓟辽总督。著有《周易筏语》、《寒玉山房集》等。
2.吴用先的祖父吴一介,数子皆贤,其中吴应宾(1564-1635)最令我们熟知。其字客卿,一字尚之,号观我。万历十四年(1586)进士。学者方以智的外祖父。他与侄子吴用先皆笃信佛教,与晚明数位高僧皆有深厚交往。董其昌与叔侄二人皆有交谊,尝通信参禅悟道。
旧藏者简介:
1.旧藏者“通伯”乃清末民初学者马其昶(1855-1930)。其字通伯,晚号抱润翁,安徽桐城人。出身书香世家,幼承家学,并问业于吴汝纶。后又师事张裕钊。宣统二年(1910)授学部主事,充京师大学堂教习。1916年任清史馆总纂,撰有《清史稿》之《文苑传》。
2.“逖先眼福”应为张祖翼(1849-1917)藏印。张祖翼,字逖先,号磊盦、坐观老人,安徽桐城人。光绪举人,官江苏候补知县。工书法、篆刻,师邓石如,为一时所称。收藏书籍、金石、字画、碑拓甚富。
题跋者简介:
1.谭宗浚(1846-1888),原名懋安,字叔裕,号止庵、荔村。广东南海人。少承家学,善诗文。同治十三年(1874)进士,授翰林院编修,究心经学,治古文。后继张之洞任四川学政,典试江南。光绪十一年(1885),出为云南督粮道,再署按察使。著有《希古堂文集》、《荔村草堂诗钞》。此外,他还以精通美食闻名于世,是北京“谭家菜”的创始人。
2.于荫霖(1838-1904),字次棠,又字樾亭。咸丰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历任湖北荆宜施道、广东按察使等职。
3.吴汝纶(1840-1903),字挚甫,同治四年(1865)进士。曾先后任曾国藩、李鸿章幕僚及深州、冀州知州。长期主讲莲池书院,晚年被任命为京师大学堂总教习,并创办了名校桐城中学。是桐城派后期代表人物之一。
4.刘泽源(1862-1923),字访渠,书室名“诵抑轩”,故又号诵抑,别署懿翁、淮南布衣。晚清、民国时期合肥地区著名书法家。
董其昌,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市)人。明朝后期大臣、书画家。擅于山水,以佛家禅宗喻画,倡“南北宗”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
引首32×120 cm. 12 5/8×47 1/4 in. 約3.5平尺
字32×963 cm. 12 5/8×379 1/8 in. 約27.7平尺
跋36×66 cm. 14 1/8×26 in. 約2.1平尺
引首:
三桥墨妙。子玉书。
款识:
节叙相催将迸笋,青春向尽帘栊静。迥塘鹄鹭浴相喧,照水鸳鸯娇弄影。荡子未归春服冷,佳人自吸山前井。谁家青鸟衔红巾,银鞍玉勒随香尘。春色好,春光急,朝烟未散山犹湿。山行应接不暇及,山下湖光净凝碧。三月游船尽倾邑,向人语燕樯头立。游丝烟花落池萍,流年一去谁能营。江南地暖春生笋,泽国雪消洲渚静。虎丘不见紫珪魂,石湖曾照西施影。古人行处苍苔冷,苍苔塌尽鸳鸯井。不须兴废苦沾中,夫差范蠡皆成尘。土风嘉,人世急,风雨凄凄行路急。岁游春不及,天涯草色伤心碧。不须万户封爵邑。五湖且办如锥立,绿荫未盛芳华静。燕子春深忽自归,飞鸿雪尽无留影。谷雨乍过天尚冷,当阶红药翻金井。典衣行乐倒纶巾,归来屐齿留香尘。杜鹃声,何太急,腥红点点啼痕湿。留春不住嗟何及,红花远映千山碧。谁家少女态倾邑,手搓梅子中门立。鱼吹细浪翻绿萍,墙头蜂蝶犹营营。右追和云林先生江春词三篇,乙卯秋日漫书,文彭。
钤印:
三桥居士、文寿承氏
鉴藏印:
留生审定、程乡梁氏收藏书画
题签:
明文彭书和云林江南春词草书卷。子玉题。钤印:吴灏
题跋:
一、文彭字寿丞,号三桥,为明朝大书画家文徵明之长子。彭幼承家学,善各体书法,尤以草书为工,成就出其父之上。精鉴赏,善治印,曾助大收藏家项元汴鉴定古今书画名迹,项之收藏印章,亦为其手刻。文彭草书先学孙过庭《书谱》,后见憎怀素《自序》真迹,心摹手追,深得醉素之笔法,神韵远于祝枝山、陈道复外,别树一帜,为世所称。此和倪云林江南春词三首,学怀素能入法出法,用笔腾跃飞动,纵横驰骋,骎速相满,变化万千,而出乎自然,诚三桥传世草书第一妙品也。令人百看不厌,叹赏不矣。壬辰秋黄君实拜观敬题。
二、倪云林江南春词载《清秘阁集》卷四,七言古诗。汀洲夜雨生芦笋,日出曈胧帘幕静。惊禽蹴破杏花烟,陌上东风吹鬓影。远江遥曙剑光寒,辘轳水咽青苔井。落红飞燕触衣巾,沉香火微萦纷尘。春风颠,春风急,清泪泓泓江水湿。落花乱枝悔何及,丝桐哀鸣乱朱碧。嗟胡为客去乡色,相如家徒四壁立。柳花入水化绿萍,江波摇荡心怔营。此词真迹,明时为许国用所藏,国用求文征作江南春图,一时胜流如沈周、祝枝山、徐祯卿、文徵明、唐伯虎、蔡羽、王宠等皆有和作卷,清末归顾文彬过云楼,今在上海博物馆,余曾一寓目。又文嘉曾画江南春副卷,有袁袠、袁衮、彭年、王榖祥、文伯江、陆师道、黄姬水、周天球、张凤翼、陆治、钱谷、文彭等和诗,卷中文彭和诗仅得第一首,今此卷不知何在,见吴荣光《辛丑销夏记》卷五。后十日君实又记。钤印:黄君实印、山涛、翰墨游戏
出版:
《名家话收藏 第3季》,P178-179,羊城晚报出版社 , 2016年。
著录:
《鉴画积微录》,P209,浙江大学出版社 , 2017年。
说明:
1.梁留生旧藏。梁氏擅丹青,精鉴赏,师胡佩衡、为近世岭南著名之鉴藏家。
2.题引首、题签者吴灏,1930年生于佛山,字子玉,号迟园,广东省佛山市人。先祖吴荣光,精鉴别,善书画,家藏丰厚,师从谢稚柳。
3.文彭,字寿承,号三桥,别号渔阳子、三桥居士、国子先生,南直隶苏州府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文徵明长子。以明经廷试第一,授秀水训导。官至南京国子监博士,人称“文国博”。工书画,善诗文,尤精篆刻,有《博士诗集》。
34×736 cm. 13 3/8×289 3/4 in. 約22.5平尺
引首:34×103 cm. 13 3/8×40 1/2 in. 约3.2平尺
题跋:35×105 cm. 13 3/4×41 3/8 in. 约3.3平尺
有邻馆旧藏
市场所见晚年最大尺幅
拟吴镇笔意《听松图巨轴》
设色纸本 立轴
辛酉(1501年)作
款识:
风送涛声带草香,溪山深处任疏狂,放开双眼乾坤外,看遍浮云空自忙。辛酉暮秋画并题,长洲沈周。
钤印:
沈氏启南、白石翁
鉴藏印:
乾隆御览之宝、石渠宝笈、御书房鉴藏宝、嘉庆御览之宝、邬台仙收藏书画印
题盒:
一、沈石田先生溪山涛声大堂幅。大正十年(1921)岁次辛酉鞠华月澹如滑川达读毕,题于多闻宝中,时积雨将霁,夕阳腌霭矣。钤印:达印
二、石田先生绍贞吉恒吉之家学,师友杜用嘉、刘完庵,恣广文三绝之,...澹如居士达题。钤印:澹如
出版:
1.《唐宋元明名画大观》,P248,大塚巧兿社刀江书院,日本昭和四(1929)年。
2.《中国画家丛书 沈石田》,P14.P24.P27,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58年。
3.《唐宋元明名画大观》(续足本)上册,P257,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6年。
4.《沈轴-人と艺术》,P72,日本京都文华堂书店,昭和五十七(1982)年。
5.《沈石田》,P13.P22.P26,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年。
6.《沈周绘画作品编年图录》下卷,P426-427,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年。
著录:
1.《秘殿珠林石渠宝笈续编》(听松图并题),P1142。
2.《故宫博物院藏内府抄本合编》(石渠宝笈)第三册,P1114,故宫出版社,2014年。
3.《沈周全集附传世年表》,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
4.《改订历代流传绘画编年表》,P67,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
5.《历代流传书画编年表》,P285,中华书局香港分局,1974年。
6.《沈周年表朵云轩》1991年。
7.《吴派绘画研究》,P132,江苏美术出版社,1991年。
8.《历代著录画目》,P156,人民美术出版社,1993年。
9.《沈周年谱》,P266,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年。
10.《明清中国画大师研究丛书·沈周》,P253,吉林美术出版社,1996年。
11.《沈周书画集》(下),附沈周书画作品存世目录P4,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6年。
12.《吴门画派》,P214,苏州大学出版社,2004年。
13.《上海文博论丛》,P55,上海辞书出版社,2014年。
说明:
1.有邻馆藤井善助旧藏。藤井善助(1873-1943),早年留学上海,回到日本后继承家业,当选为众议员。从政期间,在中国文化权威犬养毅的影响下,藤井善助开始收集中国文物。辛亥革命后,大量的清宫旧藏流往日本,藤井善助抓住机遇并在内藤湖南、长尾雨山等日本汉学家的帮助指导下,将许多稀世珍宝收入囊中,包括了商、周青铜器到宋、元、明、清书画。
2.题盒人滑川达,号澹如。日本书法家、鉴藏家。
3.沈周,字启南,号石田,晚号白石翁,长洲(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明代画家、书法家、文学家、医学家。沈周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是吴门画派的创始人。
222×113 cm. 87 3/8×44 1/2 in. 約22.6平尺
款识:洪绶画于静者轩。
钤印:陈洪绶印、章侯
鉴藏印:
钦训堂书画记、益斋审定真迹、藏之大千、大千之宝、大风堂长物、冠五珍藏、田溪书屋、爱画出天机、花押印一方
出版:
1.《北晨画报》,第二卷,第十三期,P49,1934年11月10日。
2.《田溪书屋藏画》,选编者徐悲鸿,第6图,中华书局,1939年。
3.《天下》,第24版,香港天下图书出版社,1940年第18期。
来源:
苏富比“刘汉堃家族珍藏书画”专场。刘汉堃(1912-1958),近代纺织业巨擘刘国钧长子。刘国钧(1887-1978),江苏靖江人,经营纺织业,居产业领导之列。四九年后任江苏省副省长等要职,雅好书画,藏历代名家精品甚夥。
说明:
1.作经永璥、张大千、何冠五递藏,刘汉堃家族旧藏。
2.“钦训堂书画记”、“益斋审定真迹”为永璥藏印。永璥(1712-1787),爱新觉罗氏,胤礽之孙,字文玉,号益斋,又号素菊道人、钦训堂主人。幼年与叔弘㬙、弘晥受雍正帝养育宫中,曾任管理泰陵事务大臣。工书善画,精鉴别,好收藏。
3.“藏之大千”、“大千之宝”、“大风堂长物”为张大千藏印。
4.“冠五珍藏”、“田溪书屋”为何冠五藏印。何冠五(1890年代-?),字冠五,号丽甫,又称荔甫。为广东三水人,以货殖起家,民初到30年代活跃于广州,是当时广州十八甫富善西街裕隆兴记出口丝绸庄的东主。1923年参与癸亥合作社,后为国画研究会会员。“田溪书屋”为其斋名,其收藏书画颇丰。
5.陈洪绶,字章侯,号老莲,悔迟等。浙江诸暨人。能诗文,善书画,山水、花卉、人物皆佳,尤以人物画成就最高。与崔子忠合称“南陈北崔”,“明末四大怪杰”之一。
193×78 cm. 76×30 3/4 in. 約13.5平尺
出版:
1.《大明画家:院体派与浙派》编号82,P270,达拉斯艺术博物馆,1993年。
2.《海外中国名画精选 5 明末清初》,P70、71,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
3.《珍本中国美术全集 下》,P273,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 1999年。
4.《中国山水画全集 中》,P102,西苑出版社,2000年。
5.《色彩的中国绘画》,P308,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年。
6.《中国传世山水画 卷3》,P248,蒙古人民出版社,2002年。
7.《中国传世藏画(第一册)》,P366,中国画报出版社,2002年。
8.《中国山水画博物馆》,P254,海燕出版社,2003年。
9.《易经》,P153,云南大学出版社 , 2004年。
10.《明代万密斋儿科全书》,封面,中医古籍出版社,2007年。
11.《儒学和谐合理性》,封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12.《一生不可不知道的中国山水画》,P136,中国戏剧出版社 , 2007年。
13.《服饰与理想》,P10,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10年。
14.《中国传统文化经典注音全本 第1辑》,P158,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
15.《张珩文集 怎样鉴定书画》,P10,上海书画出版社 , 2011年。
16.《中华传世山水画全集 卷3》,P311,万卷出版社,2011年。
17.《日新录 下》,P363,新华出版社,2016年。
18.《月读》,封二,月读杂志社,,2020年8期。
著录:
1.《海外藏中国历代名画 第5卷 明 上》,P159,湖南美术保护版社,1998年。
2.《图学学报》,P84,图学学报杂志社,2012年5期。
3.《蜀道神韵 广元名胜诗词选注 上》,P428,三联书店,2015年。
4.《台北故宫收藏与浙派研究——模式及忆失二题》王耀庭著,P231,北京画院,大匠之门,2016年。
展览:
1.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大明画家:院体派与浙派”, 1993年3月10日-5月9日;
2.达拉斯,达拉斯艺术博物馆,“大明画家:院体派与浙派”,1993年6月3日-8月1日 ;
3.耶鲁大学美术馆,纽海文,1989-2020年。
来源:
纽约苏富比1987年10月9-10日,Lot 13。
说明:
1.耶鲁大学美术馆旧藏。
2.王世昌,字畤雍,号历山,济南人,弘治、正德、嘉靖年间,锦衣卫所镇抚。工山水人物,存世作品有《二仙图》。
205×115 cm. 80 3/4×45 1/4 in. 約21.2平尺
款识:
绘家惟用水墨为难,自宋元来,独米氏父子良得其法,大米最为古雅,小米颇称秀润,余每见其遗迹,辄爱玩不能释去,往往欲效濒一二,自恨不能窥其藩篱,未尝不兴悢悢也。此卷作于白阳山居时,山窗无事,殊觉闲适,而岩壑云烟,顷刻变动,遂摹写米氏笔意如此,然不知果能合作否。落落社中,当不废辴然也。道复。
钤印:白阳山人、大姚
鉴藏印:
清玩草堂、徐维则读画记、瑞作鉴赏书画之印、雅堂、沈映晖印、雅堂鉴赏、仲方心赏、幼痴墨缘、徐维则刊误鉴真之记、曾藏会稽徐氏烟云过眼室、笔砚精良人生一乐
题签:
陈白阳真迹逸品。癸酉九月四日。徐三庚题签。钤印:□吉。
出版:
1.《敏求精舍银禧纪念展览》画册,P112,敏求精舍,1985年。
2.《明清中国画大师研究丛书 陈淳》,图版9,吉林美术出版社,1996年。
3.《好古敏求——敏求精舍四十週年纪念展》画册,P116,敏求精舍,2001年。
展览:
1.“敏求精舍银禧纪念展览”,香港艺术馆,1985年10月25日-1985年1月15日。
2.“敏求精舍 40周年纪念展”,香港艺术馆,2001年6月7日-2001年8月26。
说明:
1.徐三庚题签。
2.沈映晖、徐维则旧藏。沈映晖(清),一作辉,字朗干,号庚斋,又号雅堂,江南松江府娄县人。荃族侄孙,宗敬族子。以明经官司库。工诗画,山水清矫拔俗,传宗敬一脉,别有会心,得宋、元风度。
徐维则(1867-1919),字仲咫,号以愻,一作一孙,别号贻孙。浙江绍兴人。伯父徐树兰,父徐友兰,均是著名藏书家和学者。
3.陈淳,字道复,后以字行,更字复甫,号白阳,又号白阳山人,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明代绘画大师。少年作画以元人为法,深受水墨写意的影响。他的写生画,一花半叶,淡墨欹毫,自有疏斜历乱之致。
33×271 cm. 13×106 3/4 in. 約8.0平尺
款识:
一、大远江南信,先标水部诗。名花真创见,帝力本无时。香挟湘兰发,清含塞角吹。仙家惭幻术,官阁动吟思。何事蝉号露,偏欣雀啅枝。金飙从劲厉,玉树独华滋。骤讶园丁报,将谋驿使驰。生荑差足拟,雕叶未为奇。姑射神如下,孤山鹤也疑。白华宜晰补,黄落失骚悲。积素临枫岸,飞英堕槿篱。催妆殊早计,赴陇异恒期。冷艳山堪许,幽芳众岂知。冰壶舒夜蕊,黍谷变春姿。调鼎徵天瑞,濡翰共谱之。朱太常园中梅花八月盛开诗以纪异,董其昌。钤印:董其昌、大宗伯印
二、炎景流金,无郁蒸之气,微风徐动,有凄清之凉,以杖道之有泉涌出,匪唯乾象之精,盖亦坤灵之宝。临欧阳询九成宫。圣慈允许守官,稍减罪责,犹深忧惧。续冀面言,不一一。诚恳呈卅第处十四日。拟兰亭书。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昼寝乍兴,輖饥正甚,忽蒙简翰,猥赐盘飧。当一叶报秋之初...董其昌识。钤印:玄赏斋、青宫太保、宗伯学士
鉴藏印:
锡兰、佩裳、则贽、卢邦杰、海山仙馆珍藏书画印、六湖、兰、南海麦氏干德楼藏、罗天池鉴定藏之修梅仙馆、麦干修印、归鸿楼、绛人长物、五峰墨缘、问樵心契、德畬、德畬审定、李氏干初珍藏、阮氏琅环仙馆收藏印、谭秋舫审定、约斋所藏、鄂尔口索佳民图书记、额勒布、约斋
题跋:
一、极高之年,此书亦是极高之境。精神兴会俱到而笔笔顿挫,所谓拔镫法者具见于此。董书中不可多得也。钱樾观并识。钤印:钱樾之印、抚常
二、嘉庆甲戌自花朝后借临至四月一日乃还。墨轩识。钤印:九思
三、起居法帖,蒙勒贞石,赐至选楼,伏读跋语,结此墨缘,衡茂之间,永瞻鸿藻,幸甚谢甚。又蒙佐饷盘飱,实惟肥羜,窃思少师名迹,惟见起居、韭花二帖,兹之珍羞,又复不谋而合,亦甚异矣。昨坐选楼,所审香光此册确为真迹,此中又适有临韭花一段,今即以奉遗,亦所谓结一重墨缘也,谨修状陈谢,约斋大廷尉八兄阁下。愚弟阮元。
四、思翁晚年作书益臻神妙,少陵云:老去渐于诗律细。余谓思翁之于书亦然,是帖为思翁八十岁所书,而刚健婀娜之态乃如此,允为书家秘宝。荣郡王识。钤印:南韵斋印
五、昨见宋搨九成宫,悟其严华楼阁所以弹指即见处,今观香光临本,又知必剸截而成也。希祖识。
六、思翁为朱太常书梅花诗册老笔纷披,正如古梅着花于槎枒倔强中有活色生香之妙,六湖酷嗜董迹,尤喜其晚年书,新获此册于长白卫佳氏,亦修梅仙馆中无上神品也。余一见爱不能释,借留案头数日,为志数语归之。时道光丁酉中秋前三日,海上李钟瀚识。钤印:李钟瀚印、香初居士
七、思翁瓣香各家,纯以神行,毫不着相,自有因方为圭,遇圆成璧之妙。盖人书俱老时也。原跋谓“随意临此,不能尽似”,正其得窍处,使拘格描摹,乃是书匠伎俩,又安能使骏骨迫风,化龙行雨耶。道光丁酉六月十六日大雨新晴,六湖展阅并识。钤印:六湖
出版:
《好古敏求——敏求精舍四十週年纪念展》画册,P128,敏求精舍,2001年。
展览:
“敏求精舍 40周年纪念展”,香港艺术馆,2001年6月7日-2001年8月26日。
说明:
一、阮元、额勒布、罗天池、卢邦杰、李干初、麦干修、潘仕成、潘佩裳旧藏。
1.额勒布(1747-1830),字履丰,号约斋,满洲正红旗人。以八旗子弟的身份入仕,从笔帖式起步,历任营缮司员外郎、主事、户部郎中、两淮盐政、鸿胪寺卿,直到官居总管内务府大臣,勤政爱民,官声颇佳。
2.罗天池(1805-1866),字六湖,一字洼湖,广东新会人。工书、画,精鉴赏,书法初师董其昌、米芾,后得南唐祖拓澄清堂一帖,一意以王羲之为宗。
3.麦干修,广东人,民国学者。
二、陈希祖、钱樾、阮元、爱新觉罗·绵亿、李钟瀚、罗天池题跋。
1.钱樾(1743-1815),字黼棠,一作抚棠,浙江嘉善人,清朝大臣。乾隆三十七年(1772)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累迁大理寺少卿、内阁学士。
2.爱新觉罗·绵亿(1764-1815),和硕荣纯亲王爱新觉罗·永琪第五子。封多罗荣恪郡王,工书,熟经史。
本幅21.5×13.5 cm.×30 8 1/2×5 3/8 in.×30 約0.3平尺(每幅)
题跋21×14cm. 8 1/4×5 1/2 in 約0.3平尺
26×34 cm.×2 10 1/4×13 3/8 in.×2 約0.8平尺(每幅)
22.5×8 cm. 8 7/8×3 1/8 in. 約0.2平尺
Lot 363
文徵明(1470-1559)兰竹图
水墨纸本 立轴
钤印:
停云
诗堂:
一、钱杜(1763-1844):丁丑(1817年)嘉平旬又三日,观复斋消寒雅集,客有以衡山翁墨兰真迹小幅见贻,小迂旁观,叹为秀绝。时老姜已醉,谓欠墨竹数叶,即蘸研池余渖补之,自夸衡山后劲。次年,沈生嘉珍从吴门来,见而攫去,以别纸请余题记,遂书。钱叔美。钤印:叔美、钱杜私印、松壶小隐
二、姚元之(1773-1852):修竹幽兰,并列笔端,不让前贤真鉴。妙于题语,人称三善备焉。丁酉仲秋,昂之。钤印:昂之
三、蒋宝龄(1781-1841)款署:砚农征君仁兄见而爱之,偿其原直,属余题记。率成短古一章,应教道兄。丁酉秋八月,琴东蒋宝龄。钤印:子延
四、张鉴(1768-1850)款署:研农仁兄其宝之。道光十七年(1837)十月朔,乌程秋水张鉴识。钤印:秋水
五、黄鞠(约1796-1860):辛丑(1841年)夏五月十六日,砚农君雨中见访,袖携文待诏兰草真迹,老姜补竹枝,双绝无比。黄鞠识。钤印:秋士
六、秦炳文(1803-1873):咸丰戊午(1858年)十一月初八日,梁溪秦炳文谨观于松陵寓斋。钤印:炳文之印、□□
鉴藏印:
浭阳张氏书画记、谭观成印、盍斋、盍斋珍藏书画之印、恬生眼福
出版:
1.《宋元明清名画大观》,大塚巧芸社,1931年。
2.《支那名画宝鉴》,P518,原田谨次郎,大塚巧藝社,1936年。
3.《宋元明清名画大观》,P123,大塚巧藝社,1936年。
4.《支那名画宝鉴》,P518,大塚巧藝社,1941年。
5.《中国名画宝鉴》,P518,大塚巧艺社,1959年。
6.《宋元明清名画大观》,P123,文化艺术公司,1970年。
7.《唐宋元明清名画大观》,P123,台湾成文出版社,1975年。
8.《宋元明清名画大观》,P123,江苏广陵书社,2005年。
9.《中国名画宝鉴》,P518,河北美术出版社,2007年。
展览:“元明清古画展览会第二届大会并中日现代绘画展览会第六届大会”,东京上野公园,1931年4月28日。
说明:
1.据钱杜题跋而知,是幅画中墨竹,为老姜(张镠)在1817年的消寒雅集中醉后补画而成,后被沈嘉珍携去,又归“研农”所有,并请蒋宝龄、张鉴、黄鞠诸家题跋。
(1)张镠(1769-1821),字子贞,一作紫贞,号老姜,江苏江都(今扬州)人。工篆隶。善诗,孤峰峭立。精山水,笔意苍莽,多参篆法,古拙洒脱。性耿介,不随俗。
(2)“研农”或为王之佐(活动于嘉庆-道光间),江苏吴江人。道光元年(1821)举孝廉方正。工诗,能画兰,善治印。著有《青来草堂稿》。
(3)蒋宝龄,字子延、有筠,号霞竹、琴东、琴东逸史。江苏昭文(今常熟)人。工诗、画,山水法文徵明,继宗董、巨,后得钱杜指授,松秀超拔,雅近师传。著有《墨林今话》。
(4)张鉴,字春冶,号秋水。通经籍,治小学。浙江乌程人(今天吴县)人。嘉庆九年(1804)贡生。以博通经史,受阮元之聘,讲学杭州孤山诂经精舍,并任其幕僚。
(5)黄鞠(约1796-1860):辛丑(1841年)夏五月十六日,砚农君雨中见访,袖携文待诏兰草真迹,老姜傍补竹枝,双绝无比。黄鞠识。钤印:秋士
2.张志潭旧藏。世有浭阳张氏影宋刊本《御注孝经》,又有《端午花卉图》“浭阳张氏书画记”系“张志潭”藏印之说。故是幅经近代张志潭或其家族所藏。张志潭(1875-1946),字远伯,河北丰润人。张爱玲堂伯父,善花卉,北洋时历任绥远道尹,内务次长、***秘书长,陆军次长,内务总长,交通总长等。
3.近代,又经过广东谭观成、杨庆簪、李初梨鉴藏。
(1)谭观成(近代),名墒,广东人,民国时沪上知名收藏家。与张大千、吴湖帆皆友善,其所藏明清书画现多散见各大博物馆。
(2)杨庆簪(1908-1991),字朋之,一字邦豫,号盍斋,书斋名簪绂室、启导堂、由豫山堂。广东中山人。因与孙科有同乡之谊,被延为秘书。富有收藏,与篆刻名家陈巨来过从甚密,得其制印二百余方。
(3)李初梨(1900-1994),曾任中联部副部长。第一、第二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四、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会委员。
字:37.5×38 cm. 14 3/4×15 in. 约1.3平尺
画:27.5×46.5 cm. 10 7/8×18 1/4 in. 約1.2平尺
款识:
昭回于天垂英光,跨颉历籀化大荒。烟华浓淡赋低昂,一噫万古称天章。鸾跨虬引鹄序行,洞天九九归辽阳。茫茫十二小劫长,玺完神诃命芾藏。临襄阳赞语,为长翁老公祖年兄法鉴。华亭弟沈荃。
钤印:
沈荃之印、壬辰第三人、一砚斋
说明:
沈荃,字贞蕤,号绎堂,别号充斋,华亭(今上海松江)人。顺治九年探花,授编修,累官至翰林院侍读学士、礼部侍郎,卒谥文恪。学行醇洁,书法尤有名。他工书法,宗法米芾、董其昌,是康熙年间最重要的书法家之一。
196×49 cm. 77 1/8×19 1/4 in. 约8.6平
敬华2025春季拍卖会
Lot 369
石 涛(1642-1707)行书七言诗
水墨纸本 立轴
款识:
当年任侠五湖游,老大归来卧一丘。江上数峰堪供眼,床头斗酒醮诗喉。吞声听说国朝事,忍死愚忠旦夕休。无发无冠双鬓白,对君长夜话真州。清湘小乘客原济草。
钤印:老涛、四百峰中箬笠翁图书
鉴藏章:虞琴秘籍
诗文著录:
1.张大千《大风堂书画录》,民国32 年(1943 年)。
2.《社会科学家》,P69,社会科学家编辑部,1991 年.01 期。
3.《心印》,方闻著,P185,上海书画出版社,1993 年。
4.《中国文化研究》,P113,中国文化研究编辑部,1996 年.02 期。
5.《掌上的烟云》,P93,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年。
6.《八大画风与楚骚精神及其他》,何平华著,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博士) 2003年。
7.《石涛诗录》,P82,河北教育出版社,2005 年。
8.《大风堂书画录》“苦瓜诗翰”,P181,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4 年。
9.《画本诗心》,P151,湖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6 年。
10.《石涛诗文集》,朱良志辑注,P191,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 年。
11.《心印中国书画风格与结构分析研究》,方闻著,P252,上海书画出版社,2017 年。
12.《石涛传》,P316,贵州教育出版社,2018 年。
13.《中华历史名人风采》,江西高校出版社,2020 年。
说明:
1.“虞琴秘籍”为姚虞琴藏印。姚景瀛(1867-1961),字虞琴,号东湖渔隐。能诗,善画,参加“海上题襟馆”活动,晚年为上海文史馆首批馆员。著有《珍帚斋诗画稿》。
2.张大千旧藏。
3.石涛,明末清初画家,俗姓朱,名若极,僧名元济,明靖江王朱亨嘉之子。明亡之际出家为僧,与弘仁、髡残、朱耷合称“明末四僧”。早年山水师法宋元诸家,画风疏秀明洁,晚年用笔纵肆,墨法淋漓,格法多变,尤精册页小品;花卉潇洒隽朗,天真烂漫,清气袭人;人物生拙古朴,别具一格。工书法,能诗文。
91×33.5 cm. 35 7/8×13 1/4 in. 約2.7平尺
Lot 373
董其昌(1555-1636)行书五言诗
水墨绢本 手卷
款识:
太冲彭城之华望者也。自开府垂明於宋室,泽州考绩於国朝。道素相承,世传儒雅尚矣。夫其果行修洁,斯文彪蔚。鄂不照乎移华,龙骥骧乎云路。则公山正礼,策高足於前,冲与太真,嗣家声於后。有日矣。昔余作郡平原,拒胡羯,而请与从事。掌铨吏部,第甲乙,而超升等夷。尔来蹉跎,犹屑卑位,虽才不偶命,而德其无鄰。故冲之西游,斯有望矣,江月弦魄,秦淮顶潮。君行句溪,正及春水。勖哉之子,道在何居。鲁郡公颜真卿叙。文文水谓宋四家恨不见平原送太冲叙,而文水临本真超逸绝尘,余每临之,不能夺真,为足恨也。董其昌。
钤印:
玄赏斋、太史氏、董其昌印
江振鸿题跋:
戏鸿堂所刻太冲叙奇崛雄强,与忠义堂、滋蕙堂各拓本不独体势迥殊,即结字大小亦异。盖辗转摹勒,各参以己意,故同一祖本而石刻莫有同焉者。香光临此帖运以圆活之机,参以超逸之致,不规规于形貌,而得其神似,斯其所以为善学平原欤。癸丑清明□识。香光此书似用捻法,故钩勒筋节,毫无滑笔。同日再识。钤印:成叔
启功题跋:
此香光真迹,较其笔致,与黄子久《富春山居图卷》隔水上跋极相似,彼署丙申为四十二岁之笔,此亦当不过远焉。颜公此帖勒于《忠义堂帖》,首缺一行,为“刘太冲者彭”五字。戏鸿堂帖摹自别本所缺亦同,此临本首作“太冲彭”三字,知由臆补,观自跋乃临文文水临本,则臆补三字出于文嘉也。启功识。钤印:启功私印、元伯
鉴藏印:
成叔珍藏
说明:
江振鸿、启功递藏。江振鸿,字颉云,一字文叔,一作字吉云,又字成叔。安徽歙县籍,江都(今江苏扬州)人。一作新安人,仪征籍。官候补道。家有康山园,好延接名流,吴兰雪、郭麐(1767-1831)等尝客其家。工草书,善诗古文词,尤工山水、花卉,颇自矜重,不轻为人染翰。著鸚花馆诗钞。
画心:32.5×147 cm. 12 3/4×57 7/8 in. 约4.3平尺
题跋:31×33 cm. 12 1/4×13 in. 约0.9平尺
敬华2025春季拍卖会
Lot 384
文徵明(1470-1559)行书江南春词
水墨金笺 扇面
款识:
象床凝寒照蓝笋,碧幌兰温瑶鸭静。东风吹梦晓无踪,起来自觅惊鸿影。彤帘霏霏宿余冷,日出莺花春万井。莫怪啼痕栖素巾,明朝红嫣鏖作尘。春日迟,春风急,晓红啼春香雾湿。青华一失不再及,飞丝萦空眼花碧。楼前柳色迷城邑,柳外东风马嘶立。水中荇带牵柔苹,人生多情亦多营。江南春词,徵明。
钤印:文徵明印
诗文著录:
文徵明《甫田集》卷一《追和倪元镇先生江南春》。
来源:保利2014年“顾氏过云楼”专场释出。
说明:过云楼旧藏。
17×54.5 cm. 6 3/4×21 1/2 in. 約0.8平尺
款识:半亩贤。
钤印:柴公
鉴藏印:小曙过目
出版:
1.《扇面大观》第三集,图版,小万柳堂,大正四年(1915)。
2.《明清名家扇面集粹》,图版37,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
说明:
梁小曙旧藏。梁小曙,名悦馨,安徽合肥人,进士,同治六年主持编修《通州直隶志》。同治七年捐资八百千创办东渐书院,同治十一年重建紫琅书院。同治十二年,浚通各场盐河。为政期间,兴学除弊,有功于民,时人称之。
17×51 cm. 6 3/4×20 1/8 in. 約0.8平尺
款识:
玉中二兄世老先生命,两峰弟罗聘。
钤印:
罗、聘
说明:
罗聘,清代画家,“扬州八怪”之一。字遯夫,号两峰,又号衣云、花之寺僧、金牛山人、师莲老人等。祖籍安徽歙县,其先辈迁居扬州。为金农入室弟子,布衣,好游历。
18×51 cm. 7 1/8×20 1/8 in. 約0.8平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