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市场监测中心 > 市场观察 > 正文
  • 分享到:
  • 收藏此页 |
  • 打印 |
  • 关闭

2025西泠春拍 | 市场唯一 八大山人五尺整张《临河序》巨制:王方宇研究标准件

2025-07-02 19:07:59 来源:快讯 0次浏览


更多图片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7/fe23bc52b7e0314be96d4be6ad06c9a4.png

是幅八大山人《临河序巨制》十二平尺有余,为八大山人巨制名品,用极淡墨,书于1697年,时八大72岁,在南昌。正值八大山人书法最成熟而达到最高成就的阶段,也是其与当时活跃于南昌文坛上的诗书画家交往最为频繁的时期。

本作不仅是世间公认的八大山人晚年书貌的标准件,也是八大山人一生中最经典、最重要的作品之一,是市场所见八大山人《临河序》尺幅最大者,也是市场唯一一件八大山人《临河序》立轴,更对研究八大山人的临创观念,乃至明末清初书法中的临创观念,具有着重要意义。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7/5def3d2b5f75f7ee0601dd69f9cb46a5.png

《五桂山房丛稿》图17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7/620e23fe6d546df485beaed048b27361.png

《名家翰墨 · 八大山人法书集(二)》

C10册P64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7/003f4a3948d472098f322bf976e79a01.png

《八大山人全集 · 第五卷》P1205图一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7/2c1a3db98863616c318a95a9331a8b64.png

《欧初艺术博物馆藏品》P185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7/1d835a3e27d667dc9e76ad3b453b413b.png

谢稚柳题签:八大山人书临河序真迹。思政同志出示属题,稚柳。戊午(1978年)冬日。欧初(1921~ 2017),号五桂山人,曾用名展、思政、梁初仁等,广东中山人。诗人、书画家、收藏家。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7/2294b7939261fcad4646918d3032191b.png

2025西泠春拍

八大山人(1626~1705) 市场唯一 五尺整张《临河序》巨制

纸本  立轴

1697年作

149.5×89.5cm

说 明

李仿陶、欧初旧藏。饶宗颐题跋。谢稚柳题签。

出 版

1.《五桂山房丛稿》图17,集古斋,1986年。

2.《名家翰墨 · 八大山人法书集(二)》C10册P64,翰墨轩出版有限公司,1998年4月。

3.《八大山人全集 · 第五卷》P1205,江西美术出版社,2000年。

4.《欧初艺术博物馆藏品》P185,广州艺术博物馆编,广东旅游出版社,2000年。

5.《五桂山房藏元明清书法集》P56,岭南美术出版社,2006年。

6.《嘉德二十年精品录 · 古代书画卷 · 一》P437,故宫出版社,2014年。

7.《八大山人研究大系》第八卷上P4,江西美术出版社,2015年。

著 录

8.《五桂山房丛稿》P57,集古斋,1986年。

9.《五桂山房诗文集》P138-140,广州出版社,1995年。

10.《兰亭序 · 一千六百六十年》P169,辽宁人民出版社,2014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7/90e69b6fe4875a8883741739a64d2415.png

部分出版物书影

鉴藏者简介

1.李仿陶[清末民国],别署丹枫散人,紫藤花馆主,广州香山铁城(今中山石岐)人。清末大收藏家,藏有名家书画、古陶瓷、古玉等杂项。以书画收藏为主,并精于鉴赏。久居于孙文中路狮子街深巷李大观堂,为世家子,亦是当时位于水街口黄氏望族黄益斋的外孙。由于其至晚年亦留有辫子,故人们俗称为“有辫公”。其书法运笔以侧锋见显,提按有度,飘逸不羁,帖味甚浓,有苏轼之书风。

2.欧初(1921~ 2017),号五桂山人,曾用名展、思政、梁初仁等,广东中山人。诗人、书画家、收藏家。中山五桂山抗日根据地、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纵队、中国人民解放军粤中解放区的主要创建人、领导人之一,建国后曾任广东省政府秘书长、中共广州市委书记、广州市常务副市长、市人大主任、中共广东省委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等职。著《五桂山房诗文集》《欧初书画集》《欧初自用印及藏印集》。富书画收藏,精鉴别。其收藏与朱光一、吴南生鼎足岭南。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7/6a59254cb4b968c7cff1baccfc4368a0.png

欧初(1921~ 2017)

跋者简介

饶宗颐(1917~2018),字固庵,又字伯濂、伯子,号选堂,广东潮州人。自幼研习书画,早年从金陵杨栻游,弱冠后专心治学,历任印度班达伽东方研究所、法国科学中心、香港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美国耶鲁大学、日本京都大学、法国高等研究院教授。五十岁后复致力于书画,喜作擘窠大字,漆书直摩金农,行草则杂以隶法,浑穆苍劲。亦擅国画、书画史论等。曾任第七任西泠印社社长。

题签者简介

谢稚柳(1910~1997),名稚,字稚柳,以字行,晚号壮暮,江苏常州人。著名画家、鉴定家。曾为上海中国画院画师、西泠印社顾问,历任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文管会副主任、中国书协常务理事、中国美协理事、中国画研究院院务委员、上海博物馆研究员等。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7/0c42a4e7467a408fdd560eaadf3f331d.pn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7/3b3615de43809d4cdf0b5659223502be.png

此为欧初旧藏,经王方宇先生鉴定为真迹,并多次出版,著述详尽,视为八大山人《临河序》佳作之典范。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7/abc1665f2548da7e3a00b7b70490c5ce.png

王方宇与夫人沈慧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7/94de971c5a000f52c966876100a6489d.png

八大山人 1697年作 《临河序》 王方宇藏

据考,王方宇先生曾统计,自康熙癸酉(1693年)至康熙庚辰(1700年)八年内,至少有十九件署款八大山人的《临河序》存世,其中有十二件可确认为真迹,立轴形式者仅占三分之一。本幅便为其中之一,也是市场唯一一件《临河序》立轴。

由此可见,八大山人在晚年该阶段多作小行楷书,多以册页扇面的形式传世,鲜少作大轴,从而更显本作之罕。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7/d32598173ae97903c42a8b9a78290f12.png

左印取自王方宇旧藏

右印为本轴钤印

《八大山人全集 · 第五卷》中 

王方宇先生亲述确认的十二件真迹

本幅便为其中之一

也是市场唯一一件《临河序》立轴

康熙癸酉至康熙庚辰(1693年-1700年)

①1693年作《书画册》之八、九、十页(上海博物馆藏)

②1696年小春作册页一页(南京十竹斋艺术研究部藏)

③1697年作本幅大轴(欧初藏)

④1697年作《八大山人书法册》七页中的一页(王方宇藏)

⑤1698年作扇面(印入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八大山人书画扇集》)

⑥1698年作《八大山人戊寅书画册》中的一页(高邕之旧藏,现藏于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

⑦1699年春日作大立轴(普林斯顿大学美术馆)

⑧1699年秋七月为聚升作4页册(上海博物馆藏)

⑨1699年八月既望作《兰亭诗画册》(张大千旧藏)

⑩1700年立夏作《山水花鸟册》(张大千旧藏)

⑪1700年至日作,原为大幅立轴,经剪裱重装,成为六条屏(日本东京博物馆藏)

⑫无纪年立轴,内容不全(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7/9519e68e4e8c1b01836f92f6e82cad59.png

饶宗颐为本轴题跋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7/de79047ba9814df3236f6de29fec1d31.png

饶宗颐题跋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7/72931e7616ddccee8ea7adb8d2c0aa85.png

《临河序》乃文学名篇,八大山人晚年反复书写该内容,或不下百次,以至于形成了其生命中的《临河序》情节。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7/1dc0e748f581bfea24d8e45574950cc7.png

八大山人 1693年作《书画册》之八、九、十页

上海博物馆藏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7/892686aa16f78216a8c87d45e8016fd5.png

八大山人 无纪年立轴,内容不全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值得注意的是,八大山人在书写过程中对文字内容常有改动,凡书几遍都不相同。此类现象是明人眼中习以为常的事,除了说明八大山人晚年对王羲之书法的喜爱,和对魏晋精神上高度自由的向往,更可见八大内心的文人身份,以及其对待文学经典的再创作观念。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7/0823c32403908563351622f0382c6212.pn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7/fc80db2d11f36f3f3534558af6306d70.png

八大山人所书《临河序》的内容,一直以来都是学界重点探讨对象。其与“兰亭序”二者之间的异同,在文物界和书法界的“兰亭论辩”中有着详尽的阐释。

启功先生在《兰亭的迷信应该破除》一文中说,他曾见过八大山人所写《临河序》不下八、九本,文辞词一律是出自刘孝标注的《世说新语》中的那一篇,而不是盛行的《兰亭序帖》文本。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7/7ed5ff7e322d22c0236787f34e741a82.png

八大山人自己也在1699年作《兰亭诗画册》(张大千旧藏)的题跋中说道:“王逸少《临河集叙》,近世所传定武本凡三百廿五字,《临河序》止得百字。更碑室一本,较山人所临字大。子昂北道那得此耶”。可见八大确实见有一石刻本,然此本今已佚。

将本幅内容与今本《世说新语注》对比,二者之间略有不同。

如,八大山人将“此地有崇山峻岭”写作“此地乃峻岭崈山”、将“又有清流激湍”写作“更清流激湍”、将“惠风和畅”写作“惠风何畅”、将“信可乐也”写作“洵可乐也”、将“亦足以畅叙幽情矣”写作“亦足以畅叙幽情已”。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7/758b073a1ac560d2699a0a3203cdc6d3.png

《世说新语》刘孝标校注本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7/0fd77e5a00836def4c3ea40d122aa86e.png

再观八大山人其他《临河序》作品,相互之间内容均有差异,并不是“各本一律”,而是“本本不同”。

如,本幅比八大山人1699年春作大立轴(普林斯顿大学美术馆藏)的内容多“岁在癸丑”四字;1698年作扇面(印入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八大山人书画扇集》)也无“岁在癸丑”四字;八大山人1693年作《书画册》之八、九、十页(上海博物馆藏)中写作“信可乐也”等。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7/73f35729c040afc230a8d48b5050e5cb.png

八大山人 1699年春作 大立轴

普林斯顿大学美术馆藏

无“岁在癸丑”四字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7/ca4d701b3b07ed15f14a52e674a05f11.png

八大山人 1698年作扇面

印入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八大山人书画扇集》

无“岁在癸丑”四字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7/9b982d38ff1335451d19bf8de34c2687.png

八大山人1693年作《书画册》

上海博物馆藏

写作“信可乐也”

这些许差别对我们研究八大所见《临河序》的最初版本有着重要文献参考价值,也使我们不得不思考,八大山人“临古”与“创作”的观念有何关联,从而也进一步思考明末清初书坛对“临创”观念的认知与变化。

这一现象与当时文化氛围、以及当时书家对传统经典的态度的变化是息息相关的。比如董其昌《临争座位帖》(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完全就是藉题发挥而进行的艺术创作;比如王铎《临王筠帖》(上海博物馆藏),更是不受约束;比如傅山《啬庐妙翰》(中国台北何创时书法基金会藏),临创皆是笔墨游戏……。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7/f4a6e4865494ce141157c55d7dea259e.png

八大山人1693年所作的一本《临河序》后题跋,道出了其晚年将古人书风融会贯通的境界:“晋人之书远,宋人之书率,唐人之书润,是作兼之”,其虽临王羲之,实则兼多法。

本幅用秃笔淡墨,折衷于方圆之间,圆润而有篆籀气,笔锋、字形皆有明显收敛,同时十分在意分行布白,字与字之间的间距安排较空疏,结体饶有变化,与之前狂放怪伟、夸张错综的风格不同,与其最晚年全然圆润淳朴之貌相近,有着浓厚的禅宗韵味。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7/0cac17ef74e7c8392435e3ec71581755.pn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7/7776c4d253e87a9adc7bb49662f0546f.png

八大自幼接受儒学教育,国难后遁入佛门,还俗后又对道教兴趣浓厚,儒释道三家文化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的艺术创作和人生价值取向。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7/f52c094483407a097736b72ad4243753.png

八大山人(1626~1705)

其晚年心境平和,临池不辍,一方面临写各名家作品,汲取精华;另一方面努力追寻晋人深远含蓄的气势,无论是行楷、草书,甚至是章草,皆形成自家面目。

八大终其一生在内心世界亦是近道的。在34岁为僧时,即在画上署“广道人”“灌园长老”,八大返俗后,过着绝学无忧闲道人的日子,并在57岁用“六六洞天”;58岁时用“夫闲”“画瓮”两印,意在逃离嚣市的愿望,追随庄子所说的“抱瓮而出灌”的老者;59岁直至终年,八大则常盖“可得神仙”一印,足见其问道之心。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7/9f2041a5f913195b515b5be822e873fe.png

八大出家后为禅僧,禅宗本身就吸收了道家的思想,道家“静寂无为,忘其形骸”亦符合八大的晚年心境。

除此之外,本幅中所钤“遥属”一印亦是八大对魏晋时代的认同与归属,所钤“可得神仙”也同样为其晚年对道家逍遥自在的心向往之。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7/85dba93b896baa5918c12b66f37059bb.pn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7/52524ddc9e58a07e65b5b6cd2a6613cf.jpg

责任编辑:李保兴

推荐关键字:2025春拍 书画 八大山人 西泠拍卖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网友评论已有 0 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AMMA我们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