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周啸虎作品现场展示。虽是“动画双年展”,但参展作品并不局限于动画影像作品。
12月6日,第二届深圳独立动画双年展“影舞之眼·视域之外”在深圳华侨城创意文化园启幕。本届深圳独立动画双年展由“流动论坛”、“竞赛单元”和“主题展”三个主要部分组成,约120部影片和综合媒介的影像艺术作品参赛和参展。策展人郑慧华表示,本次展览旨在“动画”的概念之下,展开跨学科和跨领域的、针对动画创作及影像问题的深度探讨。
拓展“动画”的概念
本次展览虽然以“独立动画”为题,但是展览中的许多作品却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动画,而更像是动态影像。中国艺术家刘韡的作品《彩色》即是由灯管、屏幕、图像所组成的一个类“影棚”的影像装置。策展人董冰峰说:“观众进入展厅,首先看见的是《彩色》。这个作品对于图像、色块、排列位置和空间方式的呈现,能让观众在观展的初期就意识到:这个是对于视觉关系的讨论。”
策展人郑慧华补充说道:“‘影舞之眼’指的是科技之眼,‘视域之外’是我们希望能够超越当代艺术影像,反思影响背后的整个生产过程。我们希望借动画这样一个框架,重新思考影像创作的问题。”
与首届独立动画双年展相比,本届展览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是更加国际化。主题展中的42位艺术家的55件参展作品来自包括韩国、日本、印度、南非、德国、美国、卢森堡、新加坡、中国等11个国家和地区,其超过80%的参展艺术家来自海外。
董冰峰说:“通过来自日本、印度、德国等艺术家的作品,我们以全球化的视角形成关于影像各个层面问题的视觉化展开。”
独立动画的讨论与界定
除了主题展览外,第二届深圳独立动画双年展还设置了流动论坛板块,至今已经举办了三场流动论坛、两场“大师工作坊”讲座。
在展览的主题论坛上,嘉宾马容元提出疑问:“这次展览的内容和我们平常所认知的动画不太一样。展览把影像工作者放在系列的部分中,而且基本上是以当代艺术领域里的作者为主。你们是故意这样处理,还是有意想把这两个部分的模糊性放大?”
导演丛峰回应认为“大家都在探讨边界的问题,其实所谓剧情片、纪录片和动画片的分类是没有什么意义的,它在新的、有创造力的作品面前已经失去任何意义。动画这个名字像一把伞一样,在伞底下可以包罗各种各样新的尝试。我们把原来的僵化边际打散,这是特别有必要的。”
竞赛单元三大奖揭晓
竞赛单元作为双年展的固定单元之一,也在主题展开幕式的现场进行了颁奖典礼。“竞赛单元”入围共计64位导演,多达70部作品。最终,“独立动画创新奖”由黄炳导演的作品《太阳留住我》获得,“新锐导演奖”由沈杰导演的作品《马》获得,而独立动画组委会大奖由伊朗导演扎林·沙拉希的作品《向休息区靠近》获得。
主题展开幕现场的另一大亮点是中国艺术家冯梦波的现场表演《幻灯》。冯梦波作为本届双年展的“大师工作坊”的艺术家,为双年展开幕特别创作了这件作品。本次展览将持续至2015年3月6日。主办方将在展厅的影院内陆续展映影片。
已有 0 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