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市场监测中心 > 市场观察 > 正文
  • 分享到:
  • 收藏此页 |
  • 打印 |
  • 关闭

功甫帖真假或成悬案

2014-01-15 14:51:06 作者:AMMA 来源: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 0次浏览


更多图片

  “成功拍卖的《功甫帖》是一件历来被肯定的苏轼书法原迹。”苏富比拍卖行在长达14页的回应文章中如是说。研究员单国霖则表示“不会看、不理它”。也有消息称,三位研究员正在对报告进行研读,目前已发现一处疑问,至于是否会正式发文回应,还要视情况再做决定。国家博物馆副馆长陈履生则撰文认为,《功甫帖》最终将会形成一个无法收拾的残局。

  在苏富比日前发布的这份《对有关苏轼〈功甫帖〉质疑的回应》中,提出此功甫帖“是一件流传有绪,历经清初安岐《墨缘汇观》等历代专著著录,包括近现代鉴定大家张葱玉、徐邦达先生鉴定并肯定为苏轼真迹的墨迹本。”并称,作出这一鉴定是经过专家团队再次论证,并听取了包括中国大陆文博前辈在内的国际及国内专家和业内人士的专业意见。

  然而,这份回应中究竟包含哪几位主要专家的意见,其团队成员有哪些,则并未透露。有业内人士质疑:“苏方的这篇《回应》内容可能多是出自同一人之手,号称组织全球顶尖专家论证的说法也是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的。”

  与此同时,上博馆方继续持“不发表官方声明”态度,而单国霖则简洁回应称“不会看、不理它”。更令人意外的是,对于苏富比在回应文章中提出的希望研究员以更直观、更具体的鉴定方法指出“墨迹本具体双钩在哪里?廓填又在哪里?”单国霖则表示:“《功甫帖》是摹本,可能是自己写的,没有双钩廓填。”这一说法显然与最初三位研究员联名指认拍品《功甫帖》是“清中晚期双钩廓填本”的观点有所出入。

  如此含混的态度,也令围观者大为不解:“不理会可以认为是对自己的观点自信,但为什么推翻双钩廓填的判定,太含糊其辞了,不能服众。”如此一来,倘若上博三位研究员均不再公开回应,拍品《功甫帖》究竟是真是假也许就此成为一桩“悬案”。

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AMMA)作为雅昌旗下独立第三方的中国艺术市场研究机构,其基于中国成立最早、数据最全的“雅昌中国艺术品数据库”,及其自 1993年至今统计到的600+家中国艺术品拍卖机构的13,000+拍卖专场中超过3,200,000件拍品成交及图文信息,以及在海外成交的中国艺术 品信息。在充分尊重和理解艺术专业知识的前提下,对数据进行严谨的整理和分析,并据此运用统计学和经济学的方法观测艺术市场走势,分析艺术品类以及艺术家的市场行情,提供艺术品估价信息参考,并提供相关讲座和咨询服务。

责任编辑:王可望

推荐关键字:上海博物馆 功甫帖 苏富比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网友评论已有 0 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AMMA我们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