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市场监测中心 > 市场观察 > 正文
  • 分享到:
  • 收藏此页 |
  • 打印 |
  • 关闭

香港苏富比中国书画春拍 | 四时如歌—现代派大师笔下的浪漫情调

2025-04-01 11:40:35 来源:快讯 0次浏览


更多图片

我像斯芬克士,坐在沙漠里,伟大的时代一个个过去了,我依然不动。

——林风眠致木心

款识:林风眠。

钤印:「林风瞑印」。

来源:冯叶旧藏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4/a678d0d875a71dcda48ec8be777a250a.png

〈世纪先驱—林风眠艺术展〉展览画册

展览:香港艺术馆,〈世纪先驱—林风眠艺术展〉,二○○七年四月四日至六月三日

著录:〈世纪先驱—林风眠艺术展〉(香港,康乐及文化事务署,二○○七年三月),页118

据展览图录,本幅为六十年代初期之作。

画中岸渚柳树,翠绿带黄,正是夏末转入初秋之时。前景水平如镜,映照岸上树木,与漂浮水面的荷叶相辉映。背景见蓝天白云,画家取油画般之层层厚重颜料,光影、色调的处理恰到好处,呈现温婉阳光下,景物丰富而浓郁的色彩变化。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4/7b1ebb0d6d7de5c178e8f3748bd06fa2.pn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4/43d147e5bf159a2e9724afdac38b2032.png

实物图

— ◆ —

款识:林风眠。

钤印:「林风瞑印」。

来源︰冯叶收藏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4/12f8e83250998ee770d532577a30d435.png

一九九〇年日本西武百货展览画册

展览︰东京,西武百货店,〈现代中国绘画之巨匠 ─ 林风眠作品展〉,一九九○年 

著录︰〈现代中国绘画之巨匠─林风眠作品展〉(东京,西武百货店,一九九○年),图版45 

「在平静的湖面上一群山鸟低低飞过水面的芦苇,这些画面,深入在我脑海里,但是我当时并没有想画它。解放后我住在上海,偶然想起杜甫的一句诗『渚清沙白鸟飞回』…因此我开始作这类的画。画起来有时象在湖上,有时象在平坦的江上,后来发展到各种不同的背景而表达不同的意境。」

—引自林风眠〈抒情、传神及其他〉

本幅参与一九九〇年东京西武百货举办林风眠大型个展,画家亦亲临出席,按展览图录所示,本幅乃一九八五年所作。

画以粉色调为主,柔和轻盈,缥缈梦幻,在画家笔下极稀见,亦反映画家晚年生活惬意之心情。远山、群雁非出诸常见画法,以抽象为之,在层层色彩中若隐若现,效果微妙。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4/bb7074b5f2d3f2620597eab96c71be97.pn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4/60db9a273a3960795537b761eaf6d6ed.pn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4/f019db8cecb5b0ee28ad918f2d31e0a5.png

实物图

林风眠的画虽然吸收了许多中国传统艺术的因素,但也等量吸收了二十世纪巴黎的新艺术。不可否认的,他的古装仕女坐姿背景是马蒂斯式的,女人的仪态造型是莫迪格瑞安尼式的。

——席德进

— ◆ —

款识:林风眠。

钤印:「林风瞑印」。

来源:香港苏富比,一九九○年十一月,中国书画拍卖,编号76

香港苏富比,二○一五年四月,中国书画拍卖,编号1527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4/e691894ab0c37b7a161f0d6db864a025.pn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4/4a591bec58b1ee7cdddd4cb1c73f3654.png

实物图

本幅写坐姿鸣笛女子,气质温婉,几凳置放书本,玉壶春瓶插白梅,彰显东方典雅之美。用色素净,线条、物象洗练,遵循西画之构成法,大处直线纵横,辅以小曲线丰富细节,画面简约凝炼。帷幔、墙面的暗影,与窗户透出的光感、花瓶及衣裙薄纱的高光,形成光影的反差,集水墨之古典韵味与西画之美学形式于一体。

— ◆ —

款识:林风眠。

钤印:「林风瞑印」。

来源:香港苏富比,二○一五年四月,中国书画拍卖,编号1529

「多年前,我住在杭州西湖,有一个时期老是发风疹病,医生和家人要我天天去散步,我就天天午后一个人来到苏堤上,来回走一次,当时正是秋季,走来走去,走了三四个月,饱看了西湖的景色,在夕照的湖面上,南北山峰的倒影,因时间的不同,风晴雨雾的变化,它的美丽,对我来说,是看不完的。」

  ——引自林风眠〈抒情、传神及其他〉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4/eec2e106b0adb9c1a7dacd6547277dc3.pn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4/66226c0b23232b8afcaa0dd5843b8b21.png

实物图

本幅写层林尽染,红黄相间,秋意正浓。凉风吹过,打破寂静,在水中翻起朵朵浪花,为画面增添动态和生机。背景用重色,反衬树木、屋舍之明亮,对比强烈。整体氛围在斑斓与沉静中实现平衡,传达出秋日深林的幽谧肃穆之美。

— ◆ —

人间的诱惑、顾虑统统消退了,青年时代的赤裸与狂妄倒又复苏了。

——吴冠中

款识:吴冠中。2004。

苇塘难寻,野鸟心惊,老来犹存真性情,毋相疑,祝君一路安宁。荼,方庄,岁暮。

钤印:「吴冠中印」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4/1571a46bcad7df9f77d34c0407fe191f.png

出版物

著录:〈吴冠中全集〉第十卷 (湖南美术出版社,二○一二年九月),页319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4/8eb8d4f51b01efed02f1a954262a336a.png

2004年,另幅吴冠中〈苇塘〉速写,现藏浙江美术馆

吴冠中少小离家,毋忘故乡苇塘,儿时捕雀其中、躲避炮火,满载悲喜忧乐,然而往昔难复,苇塘何寻?二○○四年,画家大病方愈,对人生尤多感悟,下笔愈见豁达。本幅取景,按同年速写稿题字,可知乃渤海沿岸唐海湿地。一岸芦苇浓密而修长,延绵消失于视野,茎叶随风律动,利落弧线与阔叶块面疏密交织,密中见序,与木桥的几何直线鲜明对照。画幅大胆采用近单一色调,透亮的银灰中现赭红苇花,设色固然切合秋冬景象,更有「洗尽铅华」之慨,体现画家暮年谓「人间的诱惑、顾虑统统消退了,青年时代的赤裸与狂妄倒又复苏了」,撷青春与迟暮之美于同一画面。世事沧桑,惟真情毋改,此心安处即苇塘。「祝君一路安宁」,自是画家对白首生涯的期许与肯定!

— ◆ —

​款识:吴冠中。二○○二。

钤印:「荼」。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4/387c0e34f71bed5899265b42a5f29cb5.png

出版物

著录:〈2002-2003吴冠中作品年鉴〉(广西美术出版社,二○○四年一月),页52

〈吴冠中全集〉第八卷(湖南美术出版社,二○○七年八月),页243

我画过无数次这类农家小院。『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满眼儿孙满檐日,饭香时节午鸡啼』的旧诗情影响我喜爱这乡村闲居的生活,但主要是由于小院其小,形象构成紧凑完整,顶、墙、门、窗的块面分布和谐,很易入画。

——吴冠中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4/a6eb2c1ec774594703fdf95c0e8f924d.png

实物图

农家田舍小巧规模,造型却自得天趣。只见黑顶白墙坐镇院中,晾晒衣物七彩如画,妆点桑麻日常。当门一树春桃,姹紫鹅黄绕篱,挺拔与交缠的枝叶互衬,复置斜歪的篱芭,别具质朴的生活气息。柴门无掩客自来,双燕翩至,当是丰年农家乐事多!

— ◆ —

想我的时候,就看看天,看看云嘛!

——黄永玉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4/6363b1371ff25b972e4e61ef61161b37.png

黄永玉在万荷堂

款识:万荷堂樱桃。甲申四月,北京万荷堂寄樱桃两筐至玉氏山房,有玛瑙及珊瑚二色,倍增万里情思也,联想圣塔玛托,当亦如斯。黄永玉八十作。

钤印:「黄永玉」、「玉氏山房」、「花常好」。

来源:本幅与黄永玉〈笠边的苍蝇先进了庙门〉出自同一藏家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4/6a7828d8f3a8351fc525799f4d0e6211.pn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4/c330118f26ba897f3c1259dd0351bca8.png

实物图

「万荷堂」即黄永玉北京居所,院内栽樱桃树,画家尝谓:「万荷堂樱桃无肆上樱桃大,亦无肆上所售之甜,然自己院中者滋味远在甜大之上矣」。二○○三年,家乡湖南凤凰县之新居「玉氏山房」落成,收到遥寄自北京的樱桃,忆念意大利圣塔玛托山家中果园,遂写本幅,点滴滋味画中毕现矣。

— ◆ —

款识:笠边的苍蝇先进了庙门。日本名俳句。黄永玉,癸未于凤凰。

钤印:「永玉」、「黄」、「黄永玉于故乡作画印记」。

来源:本幅与黄永玉〈万荷堂樱桃〉出自同一藏家

俳句,日本古典诗,短小精美,意境绵长。本幅题句源自江户时期著名诗人小林一茶(1763-1828),诗题「归庵」,原句为「笠上的苍蝇,比我更早地飞进去了」。小林氏视万物为友,苍蝇亦在其列,屡咏之。黄永玉赏其温情而富谐趣,难怪取笔下鲜见之苍蝇入画了!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4/68e35552d22240f87c6730f4a6d93ecc.png

实物图


拍卖详情

中国书画春拍

4 月 9 日 上午 10 时

拍卖预展

4 月 5 日至 4 月 8 日 

香港苏富比旗舰艺廊中环干诺道中 8 号置地遮打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4/52524ddc9e58a07e65b5b6cd2a6613cf.jpg


责任编辑:李保兴

推荐关键字:2025春拍 中国书画 书画 苏富比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网友评论已有 0 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AMMA我们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