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市场监测中心 > 市场观察 > 正文
  • 分享到:
  • 收藏此页 |
  • 打印 |
  • 关闭

藏家在2011年秋拍回归

2012-02-22 09:00:38 来源:《艺术财经》 0次浏览

  得益于如此雄厚的收藏实力,2011年春拍各大公司的成交总额均达到了历史高点,这也为今年秋拍会创造出怎样的成绩留下了一个悬念。但是结果事与愿违,各大拍卖公司在今秋首次出现业绩下滑,各场次成交率也有所下降。在一定程度上,这与“新藏家”与“热钱”的退场不无关系。

国内几大拍卖公司春秋两季拍卖成交总额(单位:亿元人民币)

  面对这样的结果,人们不禁要问,这些“新藏家”和“热钱”到底去了哪里?另一组数据或许可以为此提供解释:今年以来,国内的通货膨胀不断加剧,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居高不下,而股市和房地产市场的不景气也进一步增加了整个金融市场中的流动性资金,为抑制通胀,自2010年12月20日至2011年6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连续7次上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在某种程度上,正是这一系列银根紧缩政策冻结了大量的流动性资金,也放缓了投机型买家进入艺术品市场的脚步。

  或许正是因为对这种情况估计不足,率先开拍的香港苏富比(微博)与中国嘉德(微博)在当代艺术、瓷器、家具等常规版块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究其原因,曾经一掷千金的“新藏家”的退场以及相应的估价过高,无疑让很多有心无力的买家望而却步。这种市场信号很快得到了其他拍卖公司的响应,中国内地的几大拍卖公司包括北京保利、匡时、诚轩、传是在开拍前纷纷下调拍品估价,甚至精简拍品数量,以此来迎接传统买家的回归。

  Point

  从品质入手收藏

  “热钱”的缺席表明市场正在走向成熟,这也使得真正的藏家开始回归拍场。不过,无论艺术品市场如何起伏、投机或者收藏也好,高精拍品永远都是人们追逐的对象。本季拍卖不难看出,无论行情如何起伏,书画版块已经确立了市场的核心地位。而当代艺术则呈现出两极分化的局面,即重要艺术家的早期作品最能禁得起市场的风浪,其他二三线的艺术家则很难挤入这一梯队。瓷器杂项也在秋拍中受损严重,因其藏家基础本身就比较薄弱,受金融状况影响的表现也更为明显。但对于资深藏家来说,几大版块的收缩也为他们提供了真正从品质入手藏品的机会。

  对于拍卖公司而言,传统藏家的回归也是一个好消息。因为高价拍品的资金结算问题一直都是中国艺术市场的“顽疾”。中拍协最新的数据显示,2010年度上千万元的408件成交拍品中,只有237件拍品完成结算,结算率仅为58.09%。为此,今年秋拍之前,包括中国嘉德、北京保利、北京匡时(微博)在内的几大拍卖公司纷纷上调拍卖保证金,而资深藏家本身就与拍卖公司具有良好的合作和信任关系,他们的回归对于拍卖公司回款也将起到积极的作用。种种迹象显示,藏家的理性意味着市场正在走向规范,这对于中国未来的艺术品市场来说,其意义更为深远。

  Tips

  热钱:又称游资,或叫投机性短期资金,热钱的目的在于用尽量少的时间以钱生钱,是只为追求高回报而在市场上迅速流动的短期投机性资金。热钱的目的是纯粹投机盈利,而不是创造就业机会、生产商品或提供服务。

  银根紧缩:银根指的是市场上货币周转流通的情况。银根紧缩就是当市场实际需要货币少而实际流通货币量过大时,人民银行采取一系列措施减少流通中的货币量的措施。

责任编辑:王林娇

推荐关键字:2011秋拍 收藏家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网友评论已有 0 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AMMA我们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