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市场监测中心 > 市场观察 > 正文
  • 分享到:
  • 收藏此页 |
  • 打印 |
  • 关闭

“单凡艺术四十年”在广东美术馆新馆开幕

2025-11-25 12:39:39 来源:广东美术馆 0次浏览


更多图片

11月21日,“单凡艺术四十年”展览在广东美术馆新馆开幕。本次展览遴选艺术家单凡七十余件重要作品,系统呈现其对中国传统艺术中“境界”美学观念的吸收、转化与重释。

这不仅是一场回顾性的总结,更是一场关于跨文化身份、艺术语言演变与精神维度延展的深层对话。展览由文献与作品双线交织揭示艺术家单凡从“内”出走、再回望“内”的精神历程;展示其如何将混杂的文化经验与现实感知转化为视觉语言。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11/1fdcc100fcf16b6b4b6a85968c826ce6.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11/10d7e596067b38f2bfc6334d139bcb19.jpg

出席开幕式的领导和嘉宾有:中国德国友好协会会长史明德,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油画协会主席许江,德意志联邦共和国驻广州总领事Dr.JosufineWallat夫妇,德国露伊思隆基金会主席英格宝公主,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美术馆馆长王绍强,本次展览艺术家单凡,艺术家单凡挚友SiegfriedMeyer先生夫妇,德国驻广州总领事馆前总领事MartinFleischer先生、夫人龚迎春博士,香港M+博物馆董事局成员刘栗潥,中国致公党中央委员会文化委员吴哲仁,苏州当代美术馆馆长、本次展览策展人王晓松,深圳画院原院长董小明,关山月美术馆原馆长王小明,武汉合美术馆执行馆长鲁虹,广州美术学院教授、中山大学教授杨小彦,广州美术学院人文学院院长、教授胡斌,浙江万里教育集团董事长吕洁,浙江万里学院董事长应雄,浙江万里学院校长林志华,和美术馆执行馆长邵舒,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副校长傳爱兰,浙江万里学院-德国品牌应用科学大学联合学院院长张宜平,广东省珠海跨境说集团董事长周运贤,安徽天象集团董事长孔令发,艺术家王野夫等。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11/27546e4b13530ee9abd1dd5f20b10978.jpg

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美术馆馆长王绍强致辞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11/90b6f15b40f8c4415425602ed628f05a.jpg

中国德国友好协会会长史明德致辞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11/b2eb6793ba5c94e77f8254187f5dc48a.jpg

德国驻广州总领事馆总领事Dr. Josefine Wallat致辞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11/dadfcbebc2211b0e7c5de8c687e3e244.jpg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油画协会主席许江致辞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11/24a20963523f9aea707b18b2a1991f36.jpg

苏州当代美术馆馆长、本次展览策展人王晓松致辞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11/19f686da3bbbb2f50a29a55db41c4489.jpg

本次展览艺术家单凡致答谢辞

在开幕式上,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美术馆馆长王绍强,中国德国友好协会会长史明德,德国驻广州总领事馆总领事Dr. Josefine Wallat,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油画协会主席许江,苏州当代美术馆馆长、本次展览策展人王晓松,本次展览艺术家单凡先后致辞。

二十世纪以来,中国美术史在东西方文化的激荡中展开了新的篇章。从徐悲鸿的“以西润中”、林风眠的“调和中西”,到吴冠中“油画民族化”的探索,一代代中国艺术家在“走出去”与“引进来”之间,既坚守东方美学的精神内核,又积极拥抱现代性的表达语言,展现出文化自觉与开放姿态并存的独特路径。在这一绵延数代的留学浪潮中,艺术家单凡属于后续接力的重要一员。从新表现主义的强烈笔触到战后欧洲的观念转向,单凡在跨文化语境中逐步构建起个人的创作逻辑:他既未放弃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笔墨精神与空间意识,又主动融合西方现代绘画的结构语言与色彩体系,形成了兼具东西方视觉智慧的独特风格。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11/d90acda027c7e158e39696bfdd0ff926.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11/fb79e0df868143f91f4d402a68747235.jpg

早年创作中,单凡便展现出鲜明的个人语言,凭借不拘一格的媒材和充满动作感的绘画风格,在抽象表现主义与非形式艺术之间自由游走。随着与西方艺术家的深入交流,他逐渐意识到,尽管东西方艺术在形式上存在差异,但在精神层面却有着深刻共鸣。他以“∞”符号作为视觉象征,表达文化的流动性与无限延展,并由此开启了以“竹”为核心意象的长期艺术探索。竹的象征意义回应了他在东西方文化间的思考,也映照出自赵无极、朱德群以来东方艺术家在西方语境中重释传统意象的创造性路径。

本次展览中,《缓慢之作》《瞬间之作》《镜花水月》等作品,清晰呈现了他如何以东方性绘画回应现代视觉课题。在《缓慢之作》系列中,他以水墨书写的速度感捕捉竹之形神,却在画面空间的经营中注入“慢”的哲思——看似迅疾的笔触背后,是时间在空间中的沉淀与延展;《瞬间之作》则以油画为媒介,在浓郁的色彩层积中探索“黑与白”“虚与实”的东方美学命题;而《镜花水月》更以综合材料构建起一种跨文化的视觉语法,在画面结构上实现了东西方空间观念的兼容并蓄。这种“快与慢”“动与静”“墨与色”的辩证关系,不仅呼应了中国文人画“以书入画”的传统,也暗合了德国现代艺术中对空间与物质感的深刻关注。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11/29a8edb2e2c5ca1c17cdbc6baf385e75.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11/1cac5916b286f2ae1918c05e9d71f0d8.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11/e8095b92a1e3228233ec096d3ce3031e.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11/ffef74abef89b5a3b0c98439e2ba711c.jpg

广东美术馆作为中国南方重要的当代艺术展示与研究平台,持续关注海外华人艺术家的创作实践。本次展览是广东美术馆当代艺术个案研究的重点项目,全面回顾了单凡自1984年赴德以来四十年的创作脉络,从具象到抽象,从东方笔墨到西方构成。单凡的创作,正是以这样的双向视野,在跨文化的激荡中实现了艺术语言的再造与精神维度的拓展。

本次展览将展至2026年3月1日。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11/3dfe7106b99d4053ba84333ea019c4fe.jpg

展览信息Information

单凡艺术四十年

展期:2025年11月21日至2026年3月1日

地点:广东美术馆新馆3F 12/13号厅

主办单位:广东美术馆

协办单位:德国品牌应用科学大学、德国自由艺术院(驻汉堡)

学术主持:王绍强

策展人:王晓松

责任编辑:江静

推荐关键字:单凡艺术四十年 广东美术馆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网友评论已有 0 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AMMA我们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