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市场监测中心 > 市场观察 > 正文
  • 分享到:
  • 收藏此页 |
  • 打印 |
  • 关闭

2025西泠秋拍 | 最盛年的项圣谟,十八岁的王士祯,同赏西湖雪景

2025-11-14 10:38:48 来源:快讯 0次浏览


更多图片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11/26d10f3de88998d496e95550e9f7273e.png

作为项元汴子孙辈中最杰出的画家,项圣谟自幼饱览家藏名迹,少好归隐,边历山川,以诗寄情,以画着声。

本幅创作于1651年春,时项圣谟五十五岁,是其艺术创作的鼎盛时期。王士祯、周廷鑨、女诗人吴山、曹尔堪、吴嘉纪题跋唱和,文坛三代共聚,诚为一时佳话。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11/506f99c7f6d5bf966ba85bf200dddb29.pn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11/9f1eab21ad21bf61fb1fd8d559627e53.png

项圣谟(1597~1658)

初字逸,后字孔彰,号易庵、胥山樵、古胥山樵、大酉山人、兔乌叟、烟波钓徒等,浙江嘉兴人。明代大收藏家项元汴之孙。幼承家学,擅画山水,风格隽永。兼工花木、竹石、人物,功力颇深,尤善画松,有“项松”之誉,名满东南。家贫志洁,不附权势,以卖画自给。工诗文,著有《朗云堂集》。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11/2ce1431111f33a301f4abb18295ba7bc.pn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11/ee710e7c1eaedb6368cb35b6f8d81c59.png

西湖雪景

此为项圣谟晚年游历杭州时所作。画中以曹学佺五言诗为意,写西湖断桥深雪、渔人暮归之景,用墨苍润浑厚,与其晚年沉静淡泊、寄情自然的心境十分契合。可视为项圣谟晚年山水面貌之标准件,也是其描绘杭州题材的代表作之一。

其间题跋唱和者,如王士祯、曹尔堪、周廷鑨等,皆为同时代知名文坛领袖。因此,本辐不仅集中展示了彼时江南文人圈“老中青”三代的核心阵容,也是彼时顶级文坛雅集与交游活动的重要实物见证。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11/628e363c8c58e237ac4b1eef41ce686c.png

2025西泠秋拍

项圣谟(1597~1658)画、王士祯等跋 曹学佺诗意图

水墨纸本  立轴

32.5×24.5cm  32.5×24.5cm

女诗人吴山题跋著录

《国朝闺阁诗钞》卷五青山集,[清]蔡殿齐撰,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蔡氏嫏嬛别馆刻本。

说 明

王士祯、周廷鑨、吴山、曹尔堪、吴嘉纪题跋。陈时利旧藏并题签、题跋。

跋者简介

1.王士祯(1634~1711),原名王士禛,字子真,号阮亭、渔洋山人、文游台主人、诗亭逸老等,山东桓台(今属淄博市)人。王士祜弟。顺治十五年(1658)进士,授扬州府推官,后迁礼部主事,历充经筵讲官、国史副总裁,官至刑部尚书。其诗为一代宗匠,与朱彝尊并称“朱王”,颇负盛名,门生甚多。善古文,兼工词,亦工书法,擅行书、篆书,皆为诗名所掩,有《渔洋诗文集》等著述。

2.周廷鑨(1606~1671),字符立,号芮公,自称朴园居士,福建泉州新门街人。明末政治人物。通政使周维京之子。天启五年(1625)进士。历官文选郎中、史部验封司主事等,官至詹事兼翰林院侍读学士、太常寺少卿、提督四译馆。后隐于家。工诗文,儒雅风流。有《两都三余篇》《朴园诗历》等。

3.吴山[明末清初],字嵒子,一作岩子,自号青山遗民,安徽当涂(今属马鞍山市)人。明末清初才女,太平县丞卞琳妻。工书画,有诗名,亦长小令。吴梅村为其作《西泠闲咏》四章,一时赓和甚盛。与顾横波、魏禧友善。晚年好道。著《青山集》。

4.曹尔堪(1617~1679),字子顾,号顾庵、南溪,浙江嘉善(今属嘉兴市)人。顺治九年(1652)进士,授编修。官至侍讲学士。顺治十二年(1655)会试同考官。工诗文,善书法。与宋琬、施闰章、王士禄、王士桢、任琬、程可则、沈荃同称“海内八大家”。

5.吴嘉纪(1618~1684),字宾贤,号野人,江苏泰州人。其三世祖为吴谦、祖父为吴凤仪。吴嘉纪为王艮四传弟子、刘国柱弟子。出生盐民,少时多病,明末诸生,入清不仕,隐居泰州安丰盐场。工于诗,内容多反映百姓贫苦,以“盐场今乐府”诗闻名于世,得周亮工、王士禛赏识,著《陋轩诗集》。

6.陈时利(1875~?),一名忠镜,字剑秋,一作鉴秋,室名游悔庐,四川合江(今属泸州市)人。陈本植子。曾任四川国税厅坐办、农商部参议等。著《述怀集》《游悔庐自述诗》《蕉雨桐云馆遗稿》等。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11/798774756c41b5937df426179868e4e6.jpg

签条:项孔彰寒江深雪图小立轴。

游悔庐秘籍,壬申(1932年)长至日题耑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11/5c853d1e8b9acec2f781f0affa00a3d5.pn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11/52f55e9da83f22344980a5bf7912cd8f.png

普林斯顿大学艺术博物馆藏有项圣谟《西湖雪景图》,是现存公认的范本,其裱边题跋唱和者有金俊明、王士祯、刘霖恒、黄虞稷、程淞。该作与本幅同题材、同风格、同王士祯题跋,是为同时期、同地点之作。

据其画中落款“辛卯春三月写于西子湖上”可知,本幅也应创作于1651年春,即明亡后第七年,时项圣谟55岁。此时的项圣谟虽家贫,但志存高洁,不交权贵,鬻画自给,同时也是其艺术创作的鼎盛时期。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11/0df40e09ecf051194b309e001566dbf0.png

本拍品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11/fc0814d04992a1392e9318bd91576008.png

项圣谟 西湖雪景图页

普林斯顿大学艺术博物馆藏

该作与本幅同题材、同风格、同王士祯题跋,

是为同时期、同地点之作。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11/42ce732d0cf7adf803411a61431ea3cd.png

王士祯于《西湖雪景图》(普林斯顿大学艺术博物馆藏)上所书,是其自作七言诗,见载于其诗文集《带经堂集》中,名曰《项圣谟雪景》。

对于遗民项圣谟入清后的社会活动情况,学界并未有详尽的研究,本幅为其晚年足迹新增了明确的地标方位。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11/7a32aa25156ac7cca69d4844652b61e6.png

款识:寒江雪未晴,沙岸不知远。屋际见炊烟,渔人日暮返。此亦为能始先生刻入十集中矣。古胥山樵项圣谟画并记。钤印:项氏孔彰(朱) 仲长(朱)

据考,入清后,项圣谟行迹记载寥寥。仅顺治二年(1645)清兵大举南侵,于农历攻破嘉兴府城,项圣谟背负老母携带妻子逃难到嘉善。顺治十一年(1654)左右,项圣谟曾到福建旅游,有《闽游图》。顺治十四年(1657),项圣谟曾到苏州一带游历。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11/95c038d3cd23f34b94f4ac6cd3fc5230.png

此后,至项圣谟去世前的十五、六年里,其所画之作大多表明了其对故国江山深切的怀念、无限的哀思何坚贞不屈的心志。并且不再署以朝代年号纪年,仅署天支,以示其遗民气节。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11/6246603387d2d5d4bb5e6ba7cb5896af.png

本作局部

据考,项圣谟最后一幅冠以朝代纪年的作品,是崇祯十六年(1643)九月所作的《菊竹图》扇面,款落“崇祯癸未重阳后一日”。

经统计,现存项圣谟1651年有明确纪年的作品不过八九件,由此更显本作之珍。其他作品有:

《天寒有鹤守梅花图卷》(故宫博物院藏)

《天寒有鹤守梅花图扇》(故宫博物院藏)

《秋卉图轴(八月寓松陵)》(故宫博物院藏)

《行楷书梅花诗扇》(故宫博物院藏)

《稻雀禾蟹图轴》(天津艺术博物馆藏)

《为道开作忍饥看梅图(探梅图卷)》(上海博物馆藏)

《烟江钓艇图轴》(武汉文物商店藏)

《舜袖峰图》(嘉兴郭和庭藏)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11/9ad1472759c80cdf700a521e733b5f7b.png

项圣谟《天寒有鹤守梅花图》扇页 1651年作

故宫博物院藏

款识中“能始先生”即曹学佺(能使)。作此画时,曹学佺已去世五年。故,本幅亦是项圣谟追忆旧友之见证,款中所录五言诗也可作为新发现的曹学佺佚文,极具文献价值。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11/6dde5626dddbfb1e7da1223014dc1e8e.png

曹学佺(1574-1646)

字能始,一字尊生,号雁泽,又号石仓居士、西峰居士,福建福州府侯官县洪塘乡人,明代官员、学者、诗人、藏书家,万历二十三年(1595)进士。清兵入闽,自缢殉节。

曹学佺是明代大文学家,一生著书无数。然而,清朝初年,曹学佺作为反清复明的志士代表,其诗文被列为禁书遭禁毁,丧失殆尽。

此后,世人虽多方收集其诗文,但早已所剩零星。因此,本诗虽“为能始先生刻入十集”,而今不存。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11/00c1a0794eb96d29b6a86ca8758c32d0.png

值得注意的是,是年(1651),跋者王士祯年方十八,此次雅集阵容中“青”的代表。

此跋应是市场所见王士祯最年少的墨迹,跋后所钤“钑镂王家”朱白印十分罕见,或为其家族印章。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11/7cb463d2ab1bb737ef3d9eae3045c5e6.png

王士祯(1634~1711)

其诗为一代宗匠,与朱彝尊并称“朱王”,颇负盛名,门生甚多。善古文,兼工词,亦工书法,擅行书、篆书,皆为诗名所掩,有《渔洋诗文集》等著述。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11/3a5e63bf58b6d100de95c54f8ee64a25.png

深雪寒林,断桥渔浦,蓑笠而独钓者,彼何人欤。

阮亭王士禛。钤印:钑镂王家(朱白)

题跋当年,王士祯年方十八,此跋应是市场所见王士祯最年少的墨迹。

王士祯出生于一个极其显赫的家族,属于古山东琅琊王氏的旁支。“钑镂”指用金银在器物上雕嵌花纹,比喻豪华富贵。由此,“钑镂王家”即指王氏乃名门望族,十分兴盛繁荣。

项圣谟比王士祯年长三十七岁,是此次雅集阵容中“老”人。二人除本系列作品以外,未见有其他交往记载。

其中王士祯于《西湖雪景图》(普林斯顿大学艺术博物馆藏)上所书“西湖上日莺花好,特写荒寒一片山。知有何人躭寂寞,云林烟雪有无间。羼提用孝章(金俊明)韵”,是其自作七言诗,见载于其诗文集《带经堂集》中,名曰《项圣谟雪景》。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11/7c756b9ea5117c764d1eb6049b12c2a4.png

千峰翔雨气,烟树白纷纷。日暮孤舟客,长竿钓碧云。山居旧作,偶数此图。朴园鑨。钤印:周廷鑨印(朱) 白石生(白)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11/37fd3d648a3bcb18d26d53ce7c81e245.png

此大雪将霁、江云渐开时也,仆老于道涂时见此景。柳州曹尔堪。钤印:学士(白) 尔堪印(朱)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11/1ba331a9302c3bd5d9ea46569b9cfaa0.png

右:雪景胜槩宋名家为最,此图独得河阳之神。埜人纪。钤印:宾贤(朱)

左:一幅寒江雪意图,河阳神韵右丞模。眼前蓑笠舟中客,状出先生老道涂。辛未(1931年)大寒日,游悔庐主人题记。钤印:时利(朱) 游悔庐(朱)

除王士祯外,同席者周廷鑨四十六岁、金俊明五十岁,与项圣谟年龄相仿,是为此次雅集阵容中“老”的代表;而曹尔堪三十五岁、吴嘉纪三十四岁,即是阵容中“中”的代表;另有刘霖恒二十三岁、黄虞稷二十三岁,与王士祯一样,是“青”的代表。文坛三代共聚,诚为一时佳话。他们也有个共同的身份,就是遗民。

值得一提的是,本幅中跋者吴山为明末清初才女,以诗著名。跋中所书五言诗见载于其文集《青山集》中,名曰《题画》。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11/0d424fda47fb662dc5f6aeaff7042119.png

《国朝闺阁诗钞》卷五青山集,

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蔡氏嫏嬛别馆刻本。

吴山是县丞卞琳的妻子。卞琳中道离世后,吴山居无定所,流转于江淮间,主要在无锡至杭州之间寄居,最后依赖女儿养老送终。曾在西湖边居住三年,钱唐令张某因为仰慕其诗名,至分俸予其度日。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11/2daeb1bb753d9533e1d78e3c63e2f898.png

雪意满溪山,苍云落寒树。扁舟人不归,想在溪中住。钤印:吴山(朱白)

本诗便作于此时。吴山的诗文大多有着浓郁的故国黍离之感,本诗亦然,诗中藉冬日空寂之境,藏隐逸飘零之思。

项圣谟笔下的树,可作为其精神象征。从青年时笔触饱满的松树到晚年筋骨毕现的老树,始终不变的,是其“风号大树中天立”的姿态,以及对明朝的怀念。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11/f82017c79c011785b05fb8fd712c73d6.pn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11/ed1a7b851f019bebfdc2006c086643a7.pn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11/52524ddc9e58a07e65b5b6cd2a6613cf.jpg

责任编辑:周艺洋

推荐关键字:收藏 西泠拍卖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网友评论已有 0 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AMMA我们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