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流转,乙巳暮秋。古泉园地2025年秋季拍卖会如约而至,再启泉界盛典。
本次秋拍共计六百余项拍品,涵盖历代名珍。其中首次亮相的金代崇庆通宝折二篆书,堪谓古泉天花板级绝珍,填补了崇庆钱系列的实物空白,在古泉图谱中,崇庆钱只有拓本流传,且无定价可循,折二篆书更是目前所见孤品,"此钱一出,诸品黯然";另有首次在业内拍卖会露面的名品宣和通宝篆书背五试铸,目前仅见三枚,其余两枚均为残损品,仅此品完整无缺。该品种的出现,填补了北宋货币史的一段空白,学术价值巨大。除此之外,其它名品大珍缤纷荟萃,“文信”圜钱纲目意义重大;完整的“六泉十布”全套为历代藏家所钟,殊为难得。天策府宝、永通泉货、永安一千等名品汇聚,清代更有光绪雕母、天国通宝,以及各类咸丰大钱及名誉花钱等精彩迭出。
11月21-23日,长沙•融通长城宾馆,诚邀您亲临品鉴,共襄海内古泉收藏之盛举,同赏千年泉韵之风华。

◆拍品推荐


Lot.1023
方足布 北丌邑
尺寸:47.3*0.9mm 重量:5.4g
说明:“北丌邑”小型方足布,三晋系方足布中的名誉品种,地望归属尚不明确,存世数量稀少,今多数学者倾向于国别归于赵,或与“北丌”、“北邑”等品种地望互证。该品文字笔画清晰挺拔,铜色氧化自然温润。园地评级,极美 85
RMB:30,000-90,000

Lot.1046
五字刀 节墨之法化
尺寸:189mm 重量:56.8g
说明:园地评级,82分
RMB:50,000-130,000


Lot.1054
五铢 铜质钱范 一套
尺寸:160*68mm 重量:1116.7g
说明:此项拍品为西汉郡国“五铢”铜质祖范面、背一对,两块祖范上各有郡国“五铢”手工刻制钱腔面、背十枚。用于模印出泥质母范(阳文),经阴干焙烧成陶质母范后,再浇铸出金属面范、压印出泥质背范(再经焙烧)后,进行合范直流浇铸。此类手工刻制祖范存世极为罕见,面、背合整且保存状态尚佳者尤为珍贵,背面决纹也清晰可见,整体锈色干爽,极美品
RMB:80,000-250,000

Lot.1076
一刀平五千 金错刀
说明:此枚金错刀铜光薄锈,满布锉痕,错金完美无暇,刀身覆水银古包浆,近未流通状态之绝美品,园地评级,极美90分
RMB:80,000-250,000

Lot.1078
六泉十布 一套
说明:“六泉十布”为王莽第三期货币改革时极具代表性的一套币种。王莽的第三次货币改革带有强烈的“托古改制”色彩,是他崇尚儒家思想,追求恢复周礼的体现。在这次货币改革中,王莽规定了“五物、六名、二十八品”,而付诸实施的只有金银二品和六泉十布。王莽的这套货币理论兑换关系及其繁琐,严重脱离了实际的经济需求,给民间交易带来了巨大混乱。因此,第三次货比改革未满一年即被迫废止。尽管货币制度失败了,但“六泉十布”因钱文秀美,工艺精湛,存世无多,历来深受钱币收藏家们的喜爱。本场拍卖的这套“六泉十布”均为上乘品相,成套更是殊为难得。其中幼泉二十有裂,壮泉四十、序布四百和差布五百有修。
RMB:300,000-900,000

Lot.1095
马楚 天策府宝
尺寸:42.0*3.5mm 重量:28.4g
说明:古泉五十名珍之天策府宝,存世极为珍罕。天策府宝为五代十国时期楚王马殷铸。马殷,字霸图,许州鄢陵(今河南鄢陵)人,一说上蔡人(《三楚新录》),南楚开国君主。唐乾宁元年,随刘建锋率部入湖南,据潭州(今长沙),被授为马步军都指挥使。三年,建锋为部曲所杀,马殷被推为主帅,随即略取邵、衡、永、道、彬、朗、澧、岳等州,任武安军节度使。朱温建后梁,开平四年(910年)马殷受封为楚王,号天策上将军,开天策府。马殷特此纪念,铸“天策府宝”铜钱。(后台备注,有清理)
RMB:80,000-280,000

Lot.1096
桀燕 永安一千 铜质
尺寸:46.7~47.3*3.0~3.3mm 重量:38.9g
说明:永安钱有铜铁两种,存世稀少,尤以铜品为甚。对于永安钱的铸主归属问题,前贤曾有过探讨和考稽,但一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民国时闻名遐迩的大泉家方药雨力排众议,在《言钱别录》永安钱考中,根据永安钱的来源和出土地域情况,旁征博引,追根溯源,断其为五代十国时期的幽州刘氏所铸。至此,群疑释然。园地评级,美82
RMB:80,000-280,000


Lot.1119
北宋 宣和通宝 背五 试铸
尺寸:33.2*2.4mm 重量:10.0g
说明:宋徽宗宣和年间(1119年-1125年)其铸币精品多集中在小平各版式,折二中也数次成交百万级珍品。然而近年一种宣和通宝篆书背五的发现,使得徽宗钱币又增一大纲级珍品,背文“五”应为“折五”之意,或为某钱监在蔡京二次罢相后,再次做出鼓铸折五大钱的一种尝试。此宣和背五目前所见仅三枚,网络所见两枚均为残损品,仅此完整无缺,藏家秘藏多年,首次亮相即现身古泉园地秋季拍卖会。该品种的出现,也填补了北宋货币史的一段空白,学术价值巨大,为可遇不可求之大珍品。园地评级,极美85
RMB:300,000-1,200,000

Lot.1136
金 崇庆通宝 折二 篆书
尺寸:29.5*2.4mm 重量:6.6g
说明:崇庆通宝铸行于金代卫绍王崇庆年间(1212-1213年),卫绍王是金世宗之子,这一时期正值蒙古崛起与金朝内部动荡交汇之际,崇庆通宝系列均为金代顶级纲目品种,存世所见崇庆通宝屈指可数,或仅为试铸样钱。据统计目前国家博物馆中也仅收藏小平通宝楷书、折二通宝楷书、折三元宝篆书共计3枚,民间也仅有楷书几品,篆书折二为目前所见孤品,填补了崇庆通宝系列篆书折二型的实物空白,为研究金代货币制度与书法艺术提供了关键实证。在钱币图谱中,崇庆钱向来无定价可循,此枚品相完好的新见珍品震撼亮相古泉园地秋季拍卖会,无疑为近年历代古钱币拍卖市场留下浓妆重彩的一笔!(后台备注,有锈蚀,有清理)
RMB:800,000-2,500,000

Lot.1221
清 光绪重宝 宝泉当拾 右肩星 雕母
尺寸:29.3×2.0mm 重量:9.8g
说明:以雕母为模翻铸出母坯,择其中优良品加工成母钱,再以母钱为模翻铸出流通的行用钱。故雕
母为这一品种钱币的起源。该枚光绪雕母铜质精良,刀工精湛,文字深峻,体现了清代时期最高超的铸币工艺水平。完美90
RMB:500,000-1,500,000


Lot.1316
清 咸丰元宝 宝源当百 试铸
尺寸:50.5~50.9*4.6~4.8mm 重量:60.9g
说明:极美品
RMB:50,000-200,000


Lot.1317
清 咸丰元宝 宝泉当五百
尺寸:58.5*3.6mm 重量:57.7g
说明:园地评级,极美 90
RMB:50,000-130,000

Lot.1329
清 富寿康宁 篆书 宫钱
尺寸:55.0~56.0*9.5mm 重量:160.5g
说明:本品钱体厚重大气,上手质感十足。“富”“寿”“康”“宁”四字均以特殊篆体写就,灵动典雅,在寄托美好祈福寓意的同时,更具艺术欣赏价值。
RMB:60,000-180,000


Lot.1366
宋 寿山福海 钟型挂花
尺寸:68.3*54.8*2.5mm 重量:37.4g
说明:南宋宫廷特铸祝寿祈福花钱,形制罕见,取钟形制式,意“钟鸣鼎食”之祥瑞。正面篆书“寿山”居中,周饰繁密缠枝花卉,枝叶卷曲灵动,宋人雅韵毕现;背面童子憨态可掬,手托“福海”吉语牌立于波涛之上,祥云缭绕,衣袂生风,浪纹层叠如涌,暗合“福如东海,寿比南山”之祈愿。此钱集书法、纹饰、浮雕工艺于一体,构图饱满而层次分明,宋代花泉铸造工艺之精绝尽显。同类题材多见于圆形方孔钱,钟形制者极稀,且品相完美,包浆莹润,民俗意趣与文人审美交融,堪称南宋花钱遗珍之典范,兼具艺术收藏与历史文化研究双重价值,当为宋韵雅藏之重器。此类钟型花钱存世寥寥,多见于宫廷赏赐或贵族寿诞,兼具礼器之庄重与民俗之吉庆,存世罕见。据考,同题材钟型花钱目前仅见戴葆庭钱币博物馆旧藏一品(载于《戴氏集珍》图录),然本品无论字口清晰度、纹饰完整性还是包浆润泽度均远胜前者,堪称孤品级存在。极美品
RMB:50,000-150,000


Lot.1439
清 同治通宝 天下太平 宫钱 刻花
尺寸:42.8*2.6mm 重量:26.2g
说明:此枚同治通宝天下太平宫钱铸造规整,文字端庄大气,包浆铜质温润熟美。边郭更是刻有海水江崖纹、花卉草叶纹、回纹、连钱纹及龟背锦纹等多重经典传统吉祥纹样,雕刻布局缜密,工法自然流畅。海水纹寓意海晏河清,草叶纹寓意生生不息,回纹寓意避邪驱凶,连钱纹象征富贵连绵,龟背锦纹寓意长寿安康,这些经典纹样共同烘托出皇家宫钱之吉庆华美。工艺精湛,品相佳良,可珍可藏。
RMB:50,000-250,000

Lot.1488
民国 洪宪通宝
尺寸:36.9*2.5mm 重量:16.8g
说明:此品“洪宪通宝”钱系用“道光通宝”背“天下太平”钱改范铸造,铸造时间应为民国早期,近年来发现数品,本场拍卖之“洪宪通宝”钱文端庄,书法协调,应为官办机构借前朝宫钱改范铸造,或为洪宪复辟前后特制的取代宫中前清“天下太平”钱之物。近年来亦发现有少量后期制作的此品种,但文字走形,与此品有明显不同。
RMB:50,000-150,000

Lot.1497
清 南淮税 聚金号 十两银锭
重量:360.4g
说明:湖南十两型银锭中的珍稀品种:南淮税 聚金号。清代湖南地区百姓食用的盐,主要是粤盐和淮盐,南淮税就是淮南盐课,虽然古时盐都由官方经营管理,但从淮南运到湖南地区来销售的盐,湖南官方还是需要征收一定的附加税。这件银锭就是由官方认可的银号,将官方所收盐税散银统一按标准铸造上缴省库的银锭,目前图谱记录和网上所见南淮税银锭屈指可数,是一件可遇不可求的藏品。
RMB:50,000-180,000

Lot.1500
清 蔚州光绪年月 五十两银锭
重量:1871.3g
说明:蔚州,清初属山西大同府,后归直隶宣化府,辖地主要位于今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故此光绪年间铸造的五十两银锭属直隶,也就是河北银锭范畴。东魏孝静帝天平二年【535年】始置蔚州,为著名的“燕云十六州”之一。清代蔚州五十两银锭是清代五十两元宝中的代表性品种,其锭形敦厚、锭面光洁、与山西其他地区五十两元宝有明显不同,辨识度极高。此锭包浆稍有处理,戳记深打字口清晰,底部蜂窝残存金光。
RMB:50,000-150,000

Lot.1625
明 鎏金金刚不动佛
尺寸:370mm 重量:4234g
说明:又称阿閦佛,为五方佛之中的东方佛。该尊开脸饱满祥和,双目微阖,嘴角含笑,透露出寂静内省的气质。莲座上横放金刚杵,右手施触地印,通体鎏金醇厚,色泽沉稳,浆色古润,部分磨损更显历史沉淀。衣纹流畅,雕刻精湛,完美诠释了东方妙喜世界教主“不为嗔恚所动”的深刻内涵。虽局部小修,难掩其华美之色。
RMB:200,000-700,000

Lot.1626
清 鎏金释迦摩尼像
尺寸:240mm 重量:2359g
说明:此尊释迦摩尼像通体鎏金,衣纹流畅,璀璨华美。其螺髻高耸,双耳垂肩,面容祥和肃穆,尽显庄严神圣之感。极美品。
RMB:20,000-100,000

Lot.1631
清 大黑天造像
尺寸:190mm 重量:2194.4g
梵语“玛哈嘎拉”,为观世音菩萨化现之护法本尊,象征降伏诸障,兼具战神、厨神、福德神、冢间神四重护法功德。此尊局部鎏金,呈忿怒相,工艺精湛,怒目圆睁,手持钺刀与法器,兼具宗教价值与艺术收藏价值。
RMB:30,000-120,000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