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市场监测中心 > 市场观察 > 正文
  • 分享到:
  • 收藏此页 |
  • 打印 |
  • 关闭

北京中汉2025秋拍|清乾隆 青花缠枝洋花开光墨彩御制诗木纹釉大壁瓶

2025-11-05 13:36:14 来源:快讯 0次浏览


更多图片

北京中汉2025年秋季拍卖会于今日至7日在北京瑰丽酒店预展,8日举槌开拍!本次拍卖会携瓷器玉器工艺品、佛像艺术品两大专场、上百件融汇古今、中西合璧的精品佳器,为藏家献上一场艺术视觉盛宴!

壁瓶又称挂瓶,为清代宫廷陈设器,得乾隆皇帝真爱之深。其曾前后赋诗六首赞咏挂瓶,凡所见瓷器名品,皆曾裁为壁瓶,又以有御题诗的最为精贵。本品是为乾隆御制壁瓶宏硕精奇之作,尺寸硕大,同体集诸多工艺于一身,华美俊雅,存世极为罕见。

预展

2025年11月5日至7日

上午9:30时至晚上7时

拍卖

2025年11月8日14:00(星期六)

地点

北京瑰丽酒店

北京市朝阳门外大街1号京广中心

青花缠枝洋花开光墨彩御制诗

木纹釉大壁瓶

清乾隆

款识:“大清乾隆年制”六字单行篆书款

钤印:“乾隆宸翰”、“幾暇临池”

尺寸:28.2 cm高

出版:

《中国美术全集:工艺美术编3陶瓷(下)》,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8年,页171,图207

参阅:

《故宫博物院藏御制诗陶瓷器》,故宫出版社,2016年,页152-153,图43

RMB:3,500,000-7,000,000

说明:

壁瓶,是古代诸多瓶式中的一种,它因可挂于壁上而得名,所谓“壁上观花瓷瓶供,胜于案头一盆景”,即指壁瓶之佳处。壁瓶为清代宫廷陈设器,《清档》中称之为“挂瓶”、“轿瓶”,因乾隆时期璧瓶除装饰于养心殿三希堂,亦常常悬挂于皇帝的御辇中,伴驾以供赏玩,其珍贵身份可想而知。

本品是为乾隆御制壁瓶宏硕精奇之作,尺寸硕大,同体集青花、洋彩、单色釉工艺于一身,华美俊雅,存世极为罕见。器短颈,扁腹下凹开光,仿生木座圈足,满施仿花梨木纹釉,背部设孔,用于悬挂,满施低温玻璃白彩釉。此瓶典雅精奢,颈部饰蕉叶纹,有“大业吉祥”之寓意。青花缠枝洋花纹以“仿成窑青花”双钩填色渲染技法绘就,借鉴了18世纪兴盛的洛可可宫廷绘画风格,尽显宫廷撷其苍妍璀璨之华贵,中西合璧,加之器底描金篆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单行御制款,可见此对壁瓶品级之高,弥足珍贵。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11/3d47a2628d9f6a9013b56c1d3bee877a.png

款图

腹中花瓣形开光,内玻璃白地墨彩书写御题诗,出自《清高宗御制诗初集》卷十一,乾隆帝于乾隆壬戌年秋九月谒景陵往通州道中所作之《咏挂瓶》:“官汝称名品,新瓶制更嘉。随行供啸咏,沿路撷芳华。挂处轻车称,簪来野卉斜,红尘安得近,香籁度帷纱。”

乾隆在位期间,六次南巡,蠲赋恩赏、巡视河工、观民察吏、加恩士绅、培植士族、阅兵祭陵。长途跋涉中,沿途撷采芳华,置于轿瓶之中,别具逸趣。《清高宗御制诗文全集》有七首咏“挂瓶”的诗,反复吟咏,可见其对壁瓶珍爱。此诗即是其中之一,将乾隆出行时轿内安怡舒适,帐暖芬芳表现得淋漓尽致。

诗文后钤“乾隆宸翰”、“幾暇临池”两方四字篆书朱印。乾隆帝的“幾暇临池”印章,篆刻内容源自王羲之“临池学书,水为之黑”的典故,乾隆以此表达自己虽政务繁忙仍不忘翰墨的雅趣,体现其对书法艺术的重视。该印章常与“乾隆宸翰”一同使用,多钤盖于书画作品,最初为乾隆皇帝御用,后嘉庆皇帝沿用。

“乾隆宸翰”一印则是专门用于乾隆帝自己书写书画作品的玺印,“花迎宸翰发,叶待御筵披”,“宸翰”一词代表着帝王的墨迹,这是从唐代起就有的词汇。两枚钤印一阴一阳、一白一朱,为乾隆皇帝座右御玩之帝王印信,以示区别器物于其它御窑厂所制常规宫廷陈设之物,是为帝王宝玩。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11/139f017356442891ed94707e18d4983c.png

乾隆一生不仅政治上功绩斐然,对艺术的审美鉴赏也令人称道。他励精图治,积极参与艺文,善鉴好艺,亲选能工巧匠,精制艺术臻品。乾隆时期国富力强,政事通达,民生富泰,政经文艺,显赫辉映。翻阅清高宗御制诗集,有关吟咏珍玩的诗作不胜枚举,特别是对名画法书,乾隆帝钟爱有加。政事之余,展卷观赏,兴之所致常挥笔题赞,宫中收藏的大量名画,多留有他的墨迹、钤章。

乾隆皇帝对于壁瓶的喜爱不仅在出游时常置于轿辇以相伴,在乾隆的书房“三希堂”亦见其踪迹。乾隆十二年(公元1747年)至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乾隆帝敕命吏部尚书梁诗正、户部尚书蒋溥等人,将内府所藏历代书法作品,择其精要,由宋璋、扣住、二格、焦林等人镌刻成《三希堂石渠宝笈法帖》,收集自魏、晋至明代末年共135位书法家的300余件书法作品,因帖中收有晋朝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和王珣的《伯远帖》三个珍宝,此处被称为三希堂。三希堂东侧墙壁上悬挂了十四之御制壁瓶,形态各异,皆御窑厂匠心精作,尤见帝王对此品类之偏爱。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11/9c05bf0e3075bc0246f154b4da7ddda5.png

据耿宝昌《明清瓷器鉴定》记载,壁瓶的特殊造型,最早出现在明代万历时期。它可挂在墙上或床内的柱子上,其器型多样,有葫芦式、半圆式、莲花口式、瓜棱式等,尺寸也有大小之分,所绘图案有龙纹、高士、八仙、松竹梅、斗鸡、芦雁、折枝花果、雉鸡牡丹等。万历十九年高濂《遵生八笺》一书上,有对壁瓶的评价曰:“四时插花,人作花伴,清芬满床,卧之神爽意快,冬夏两可”。至清代,壁瓶更受到文人雅客喜爱。他们在欣赏使用之余,写下不少对壁瓶赞美的诗句:如“蘅皋掇青藻,毡室伴清嘉”、“宿再朝烟与润,山花野卉常新”、“动洁路搴秀,静悬屋盎春”、“轿壁半片瓶,心中一季春”等。

在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活计清档中最早见到烧造壁瓶的记录在乾隆七年,且由唐英亲自督烧:“乾隆七年九月二十三日,太监高玉交御制诗一首。传旨:将此诗交与唐英烧造在轿瓶上用,其字并宝,尔酌量收小,其安诗地方并花样亦酌量烧造,钦此。”于本年十二月十七日,唐英烧造得御制诗轿瓶十二件,交与太监高玉呈进。之后唐英就此事还写一篇《恭纪御制诗碑后敬赋小诗识事》,从此唐英烧造之壁瓶集当时所有精工巧匠,区别于寻常御窑,质量品级皆属首屈一指。凡所见瓷器名品,皆曾裁为壁瓶,样式众多,以有御题诗的最为精贵,正如许之衡《饮流斋说瓷》记载:“康雍乾三朝绘画不题字之品为最多,有题字者较少,若题字必精楷,又以御制诗为至珍贵。”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11/589705f0cbdcd7e648de23afdb5c25ef.pn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11/25fbe4b70138ea67e74a5a0162db4a70.png

出版:《中国美术全集:工艺美术编3陶瓷(下)》,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8年,页171,图207

拍品出版于1988年版《中国美术全集》陶瓷卷(下),该书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由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等国内知名博物馆合作,由夏鼐、冯先铭、耿宝昌等学界、陶瓷界泰斗、权威领衔编纂而成,是国内美术史、陶瓷史权威著作,而拍品则是该书中唯一出版、著录的一件私人藏品。

另查阅公私收藏,如此尺寸的壁瓶极为少见。可比较一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乾隆款青花开光诗句双耳壁瓶,装饰技法、所题诗文与本品一致,可资参阅。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11/9d96e9d594687ba9d9f80bc82a982fef.pn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11/52524ddc9e58a07e65b5b6cd2a6613cf.jpg

责任编辑:周艺洋

推荐关键字:北京中汉 拍卖 收藏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网友评论已有 0 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AMMA我们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