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绘画学术研讨会
2025年9月24日—25日,“传统绘画学术研讨会”在北京画院美术馆5层报告厅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20位学者参加研讨,19位学者发表学术演讲。演讲内容涵盖“画坛综览”“个案梳理”“问题延伸”三大板块,针对20世纪北京地区的传统派绘画研究展开热烈讨论和学术交流,为京派绘画研究展示了更广阔的视野和更丰富的视角。
24日下午的8位演讲者分别从个案与群体的视角进行了严谨详实的考辨。无论是对金城、姚茫父生平片段的整理爬梳及对相应时期北京画坛所产生的影响,还是就吴镜汀、于非闇、陈师曾的艺术实践或理论研究的深度剖析,或是对20世纪北京地区传统派女画家的综合性考察,都体现了京派艺术家在社会变革与时代转型中的不懈探索,也为我们进一步认识京派绘画的作出了不同面向的示范。
25日上午的会议依旧从针对张其翼、惠孝同、秦仲文的个案研究开始,力图通过解析他们艺术实践的各个方面为理解京派绘画提供可供借鉴的路径,同时向我们揭示了画家个体不同的艺术历程之于京派画家群体传承的重要作用。其后发言的学者将关注点落于京派绘画的“中间地带”,就京津画派工笔人物画的现代转型问题,任伯年、叶浅予等画家与京派绘画的源流关系,京派画家周怀民与非京派亚明的交往活动等议题进行了扎实的论述。会议最终结束于对20世纪北京地区传统派绘画的整体框架、发展阶段、风格倾向和精神理念的讨论中。
总体而言,本次会议的学术贡献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通过发掘与梳理史料,对20世纪北京地区传统画坛整体进行框架性的建构;二是深耕个案研究,对“京派”中坚力量的陈师曾、秦仲文、惠孝同等,以及过去较为忽视的姚茫父等画家的生平、创作、交友等方面开展了细致入微的观察;三是首次对京派绘画的“灰色地带”,例如齐白石与京派、京派画坛与美院之间的复杂关系等衍生议题,给予充分的关注,打破了以往对“京派”一刀切的做法,为继续深化京派绘画研究展露可能的路径。
本次学术研讨会是继2017年中国艺术研究院“京派与20世纪中国美术”研讨会、2024年菏泽市“古法新知”论坛之后,第三次以20世纪北京地区的传统派绘画为核心召开的学术会议。会议召集人马明宸研究员指出,本次研讨会提出的是问题而非命题,京派绘画研究的价值不仅在于对个体艺术成就的挖掘,也在于发扬京派画家的群体活动、与其他画派争流互补,共同推进近现代中国画发展的生力军作用。活跃于20世纪初的北京画坛群体,已然为卫护和发扬民族艺术传统提供了优秀的范例。
● 【第一场】●
第一场研讨会视频
主持人:陈明
中国国家画院理论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评议人:邓锋
中国美术馆研究馆员
———————————————
●
金城在1926年的生命轨迹及其创作
吕鹏 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
熔古铸新——吴镜汀的古今对话与笔墨突围
陶怡霖 北京画院理论研究部助理研究员
●
二十世纪北京地区传统派女画家及其艺术创作研究
赵琰哲 北京画院理论研究部研究员
●
疏影留香——于非闇对北京画院初期发展的贡献
薛良 北京画院美术馆负责人
● 【第二场】●
第二场研讨会视频
主持人:张楠
北京画院理论研究部副研究员
评议人:马明宸
北京画院理论研究部研究员
———————————————
●
古今中西之间——从陈师曾艺术实践的分科推进谈起
邓锋 中国美术馆研究馆员
●
陈师曾艺术理念的历史语境及现代价值
冯知军 中国美术报副总编辑
●
陈师曾:融古引西以开新
张亚萌 中国艺术报主任记者
●
姚茫父与20 世纪北京地区传统派绘画之交集
王碧蓉 新金山中文图书馆理事会理事
● 【第三场】●
第三场研讨会视频
主持人:薛良
北京画院美术馆负责人
评议人:张鹏
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
●
张其翼花鸟画法抉微与画风刍议
黄戈 江苏省国画院傅抱石纪念馆馆长、研究馆员
●
守正与通变——惠孝同艺术实践的思考
杨晓霖 中国国家博物馆副研究馆员
●
从“摹古”到“融古”
——论秦仲文 1949 年之前的山水画创作
任军伟 中国国家画院理论研究所研究员
●
被遮蔽的艺术史——人间老画师秦仲文
张楠 北京画院理论研究部副研究员
●
功亦唐捐 玉汝於成的藝術與學術——秦仲文校箋《歷代名畫記》的學術價值研究
张啸东 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副研究员
●
京派工笔人物画现代转型研究
王雪峰 中国美术馆研究馆员
● 【第四场】●
第四场研讨会视频
主持人:赵琰哲
北京画院理论研究部研究员
评议人:冯知军
中国美术报副总编辑
———————————————
●
从“借西润中”到“中西分璧”
——任伯年肖像画对“京派”写实水墨人物画的影响与启示
王国栋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
●
叶浅予水墨人物画的来源与探索路径
陈明 中国国家画院理论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
转型时期传统主义立场的建构及意义
——以京派画家周怀民为例兼论其与亚明的交往
宋力 江苏省国画院一级美术馆员
●
精摹原本,借临补缺
——金城两件《富春山居图》临本与底本考述
王洪伟 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 20世纪北京地区传统派绘画的风格倾向与精神理念
马明宸 北京画院理论研究部研究员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