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齐白石艺术学术研讨会【第一场】●
第一场研讨会视频
主持人:王亚楠
齐白石艺术国际研究中心秘书长
评议人:华天雪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
●
壮观须上最高楼——齐白石在西安
奇洁
北京画院理论研究部研究员
1902年秋,齐白石应夏寿田和郭人漳的邀请,走出湖南前往西安,是为齐白石五出五归远游的开端,也是齐白石绘画风貌转型的肇始。在西安,齐白石结识了人生中的重要师友樊增祥。齐白石1903年的《癸卯日记》和后来按照记忆口述的《白石老人自传》中,对此次西安之行多有记述,但对照齐白石遗存的绘画、书法、信札,以及朋辈相关题跋等,更多丰富而有趣的历史信息逐渐展露。
●
立身误坠皮毛类——齐白石与吴昌硕交游再考
吕晓
北京画院理论研究部主任、研究员
齐白石与吴昌硕并称“南吴北齐”,两人虽从未会面,但齐白石的“衰年变法”以学习吴昌硕的金石画风为主要突破口,且吴昌硕为齐白石订润格、题画集,对齐白石有提携之恩。然而,传说吴昌硕一句“北方有人学我皮毛,竟成大名”的讥评,让齐白石耿耿于怀一生。吕晓通过齐白石的日记、诗歌,回到历史原境,发掘齐、吴二人交游中鲜为人知的细节,特别是通过诗歌剖析齐白石如何将讥评转化为自身艺术革新的动力,实现从追随者到引领者的蜕变。
●
妃子笑——再议齐白石与梅兰芳
张涛
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
1919年,齐白石三上北京,正式开启职业画家生涯。在其极速扩张的社交网络之中,与梅兰芳的相识相知在此时段显得尤为突出。活跃于北京画界的文艺精英,于20世纪20年代初时常于梅兰芳的缀玉轩中雅集作画,齐白石虽然也跻身其列,但是通过与梅兰芳的交往可知,在其乐融融的表象之下,齐白石与这群文艺精英之间实际存有颇为紧张激烈的关系张力。同时,通过梅兰芳对京剧的现代改良、对缀玉轩的精心营造等视角可以窥见,这些也反向影响抑或部分改变了齐白石在此时期的艺术语言与风格表达。
●
借山馆外绝嚣尘——齐白石与寿石工交游考略
邹典飞
北京书法家协会北京京派书法研究会副会长
2018年,邹典飞曾撰写《寿石工事迹新补及其散佚篆刻研究—以民国时期北方期刊及相关书籍为中心》一文,引用1935年《天津商报画刊》刊出的“白石山翁诗书画印专号”,其标题中赫然有“白石山翁弟子寿石工治印”的字样,提出了寿氏可能为齐白石弟子的说法。近年承美术史研究学者沈宁老师提供《天津商报画刊》同年刊载的王伯龙撰《自行检举》一文,邹典飞以“检举”的形式谈及由于报社工作疏忽,将寿石工篆刻资料误植入“白石山翁诗书画印专号”,出现了“白石山翁弟子寿石工治印”的错误说法。邹典飞结合近年新发现的一些齐白石与寿石工交往的资料及研究心得,综合以上资料,简要梳理二人交往过程及艺术理念之间的冲突。
●
白石知我:傅星伯与齐白石的笔墨交谊
孟召汉
湖北美术学院讲师
1939年至1943年,经由辅仁大学外籍教师白立鼐推荐,齐白石先后两次为山东籍青年画家傅星伯的作品题跋点评。在齐白石的激励下,青年傅星伯确立了融古今于一体、合“京派”与“海派”成一家之言的艺术追求,一生致力于写意精神的传承与弘扬,最终成长为20世纪山东地区卓有成就的大写意花鸟画家。同时,借由傅星伯、王若梅等人的艺术实践,“齐派”画风在鲁西南地区流衍不衰,并成为齐鲁绘画艺术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