沸腾——纪念赵冷月诞辰110周年书法大展
主办单位
浙江省博物馆
浙江省书法家协会
上海市书法家协会
承办单位
雅昌文化集团
协办单位
朵云轩书画院
《书法》杂志
学术总监
陈振濂
策展人
王立翔
联合策展
许力 赵颖
展览时间
2025年9月9日—10月8日(周一闭馆)
发布会时间
2025年9月9日 13:30
展览地址
浙江省博物馆(之江馆区)四楼书画馆A厅
2025年是赵冷月先生诞辰110周年。为更好地纪念和研究赵冷月先生的书法成就,浙江省博物馆、浙江省书法家协会、上海市书法家协会联合主办“沸腾——纪念赵冷月诞辰书法作品大展”,于2025年9月9日—10月8日在浙江省博物馆(之江新馆)举行。本次展览的作品大部分为赵冷月书法巅峰时期之作,也展出了上世纪七十、八十年代赵冷月书风形成过程中的作品。这些作品让我们较为完整地回望赵冷月先生筚路蓝缕的艺术历程,更真切地倾听先生的笔墨脉动,更深入地体会其求新创变的艺术精神。
赵冷月(1915.3.15~2002.11.20)名亮,堂号缺圆斋,晚号晦翁,浙江嘉兴人,生前系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历任上海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副主席、顾问。赵冷月幼于家乡从祖父赵介甫、父亲赵廷桢习文学书,少年时拜书画家徐墨农为师。学书由唐楷上溯二王,由汉隶探北碑,法乳正宗,涉猎广博,传统书学根蒂扎实。三十岁移居海上,与诸名家相往还,艺事精进。1958年入职上海市广告装潢公司。1961年入上海书法篆刻研究会(上海书法家协会前身),为首批会员。六十岁退休后,以数年时间访碑全国,决心探索出“内心深处”的书法境界。至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形成了浑朴稚拙、极富金石气韵的独特书风,开创出崭新的形式样貌。他是中国传统书法的传薪者,也是当代书风的创新、实践者,对跨世纪的当代中国书法产生了重要影响。
【展览前言】
赵冷月的意义
王立翔
作为当代最有影响的书家之一的赵冷月先生,以其浑朴古拙的书风和峭拔孤傲的身姿一直为书坛追念。今天,在赵冷月诞辰110周年之际回望赵冷月,或许已可以领会到一些他馈赠给我们的特殊意义。
一、超越时代的孤勇斗士
在赵冷月的作品中,我们常常看到“介洁” “寂照” “伉行”“兀傲”等为内容的大字榜书,这些文辞都出有典故,寓意耿介、孤寂,不与时合,这正是赵冷月“衰年变法”心境的真实写照。变法这一抉择不是他草率的决定,而是对书法发展史的洞察,尤其是对近代碑学流变的俯瞰。当社会还在回归“二王”经典,他目光所及,已扩展到古今中外,冲破了书法与美术的藩篱,在这种现代视线下,他广为吸取各类艺术营养,重构对传统帖学、碑学的认知。他体悟到书写者才是主体,因此其作品或如百川沸腾,以浇胸中块垒,或似秋水静寂,常作悠远之思,充满了他独特的生命情感。他相信自己的追求是时代精神的召唤;他同历史上所有杰出的艺术家一样,装有一颗孤勇之心,并甘愿以最后的生命去为艺术而博弈。这或许是赵冷月留给我们最重要的精神力量。
二、开辟现代性转化的全新境界
赵冷月的书法,大字雄浑朴质,真力弥漫,多字书法天趣横陈,稚拙萧散。他在格调上务去甜俗,追求超凡离尘;笔墨、造型、章法则着力解决着黑与白、美与丑、刚与柔、激荡与沉静、朴拙与灵逸等等对比关系。赵冷月在有意识地推动书法由书斋案头走向现代生活和公共空间,与不同文化层次的观众发生审美的交互。这些都显示出赵冷月超前的现代意识,他是当代书法笔墨语言的先行者和审美境界的开拓者,这是他书法实践给予今天书坛的最大意义!
三、在传统法度和修养中淬炼出时代笔墨
赵冷月的书法由帖入碑,又能跳出成法。同时,他又敏感地意识到当代书法功能的公共性转向,开始了以现代视觉观念思索碑帖的融合和转化。他在大量的临摹中淬炼自己语言,辨清自己的路径,即要由有法入无法,于前人之法上建构自己之法,最终进入“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化境。他洞见了传统书法进入现代文化语境后可能出现的危机,提出要警惕“把书法当作一门廉价的艺术”,反对“任笔为体、聚墨成形”的野狐禅和江湖书法,反复强调:成就卓越的书家应该做到“法度中见性情,性情中见法度”。这种洞见俨然是对今天书坛敲响的警钟!
赵冷月犹如昂首鸿鹄,一举千里,虽身姿孤寂,实目极天际;又似冷月无声,心沉静水,其实腑藏熔岩,可以沸腾百川。他的笔墨语言豪华落尽,他的书法气象旷达简远,他的艺术理想是超脱凡俗;他的艺术作品与其探索精神熔铸一体,成为时代精神的注脚。他波心微漾,却足以掀起观者内心的波澜;他振翮苍穹,我们应该向这位孤勇者致以崇敬的注目礼。
【展览活动】
新闻发布会:
时间:2025年9月9日13:30
地点:浙江博物馆(之江馆区)B1楼报告厅
学术讲演:
嘉宾:陈振濂
主题:《书法艺术“创新”之艰难与赵冷月破釜沉舟的“案例分析”》
时间:2025年9月9日14:30
地点:浙江博物馆(之江馆区)B1楼报告厅
访谈活动:
主题:《赵冷月书法的启示》
嘉宾:丁申阳、赵雁君、徐庆华、王立翔
时间:2025年9月10日10:00
地点:浙江博物馆(之江馆区)B1楼报告厅
【学术总监】
陈振濂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
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
西泠印社副社长、秘书长
教育部高等学校美术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
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策展人】
王立翔
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
书法评论与文化传播委员会副主任
朵云轩书画院院长
《书法》《书法研究》名誉主编
【艺术家简介】
赵冷月 (1915.3.15~2002.11.20)
名亮,堂号缺圆斋,晚号晦翁,浙江嘉兴人。生前系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历任上海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副主席、顾问。
赵冷月先生早年师法羲献父子、欧颜唐法,具有深厚的传统功夫,名满乡里。后移居海上,与诸多名家相往还,艺事精进无已。晚年一变常格,于北碑粗犷豪宕一路独具只眼,取其质朴古拙,参以民间书法率意天真之趣,形成了融碑与帖的独特风格。1979年,历时半载,遍历华夏诸地,深观摩崖石刻而研之,大激其创作灵感,经数十载之磨砺,终创独树一帜之榜书。先生所作,绝去斧凿,随意峻落,触笔成趣,天质森然。再将枯湿浓淡的精微墨法融于其中,丰富了碑帖互补,笔墨共济的表现力。其宁拙勿巧,似俗实雅,深会“无意于佳乃佳”之旨的新面貌,既是时代环境的产物,又是书法家特立独行和修成正果的见证。赵冷月先生在这个群星璀璨的时代,成为现代书法转型的奠基人,他以独特的书法语言,守正创新,引领未来。
【展览作品】
楷书节临 《龙藏寺碑》 尺寸:180×98厘⽶ 1990年
草书 《十一言联》 尺寸:231×51厘米×2 1990年
行书 李白《还山留别金门知己》 尺寸:247×123厘⽶ 1992年
篆书 《十六言联》 尺寸:234×41厘米×2 1992年
隶书 《八言联》 尺寸:244×62厘⽶×2 1993年
榜书 《一》 尺寸:243×122厘⽶ 1992年
榜书 《尚贤》 尺寸:243×122厘⽶
榜书 《立其诚》 尺寸:243×122厘⽶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