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2025西泠春拍“油画·现当代艺术”专场举槌,本场领衔拍品:由中国著名油画家苏天赐创作的巨幅油画《怒放的鸡冠花》成为焦点。这幅作品不仅是市场已知的苏天赐最大尺幅油画,更是其晚年艺术成就的巅峰之作,凝聚了艺术家一生的创作精华与生命感悟。作品以1035万元成交,刷新艺术家拍卖纪录。
《怒放的鸡冠花》创作于2002年,时年80岁的苏天赐以2.5米的横幅巨制,描绘了一幅意象化的鸡冠花“群像”。作品通过中西融合的笔法,将风雨中的鸡冠花赋予昂扬不屈的生命力,象征艺术家对艺术与人生的执着追求。画面中,花朵如音符般起伏,云雨光影交织,既展现自然之美,又暗喻艺术家不同阶段的创作历程——从青年时期的轻盈绚烂,到中年波折中的深沉坚韧,直至晚年拨云见日的豁达与升华。
横屏观看
苏天赐的日记揭示了这幅作品的创作历程:从2001年夏末的初稿《晨雾》到2002年深秋的最终完成,历时一年多。彼时的苏天赐虽年届杖朝,却正值艺术创作的春天。2002年,他在南京举办个展,并获母校中国美术学院的正式道歉,解开了多年的心结。同年,他迁入新画室,窗外蓬勃的鸡冠花成为其精神寄托。艺术家以三块画布拼接成长卷,将个人对自然的感悟与生命体验倾注其中,最终成就这幅“图像版自传”。
大自然中的苏天赐
作品融合了西方油画的色彩表现与中国传统绘画的“意象”美学。苏天赐以动态的笔触捕捉雾霭氤氲中的花朵,光线如舞台聚光般穿透云层,赋予画面戏剧性的张力。画面中央的红花作为视觉焦点,周围植株的昂扬姿态与下行雨线形成强烈对抗,象征艺术家与命运的对话。正如苏天赐所言:“‘意象’是精神与物质的汇合,是真正中国化的美学。”
2016年,南京博物院在苏天赐逝世十周年回顾展中特别展出此作,引发广泛关注。艺术评论家认为,这幅作品突破了苏天赐早期宁静的诗意风格,以激情澎湃的笔触呈现其“炉火纯青的晚年境界”,堪称中国意象油画的里程碑。
《怒放的鸡冠花》(局部)
作为苏天赐尺幅最大、创作时间最晚的代表作之一,《怒放的鸡冠花》兼具艺术史意义与收藏价值。作品曾出版于《苏天赐》《我站在画布前》等重要文献,并附有详实的创作背景与日记摘录,为研究其艺术生涯提供了珍贵资料。
《怒放的鸡冠花》不仅是苏天赐对自然的礼赞,更是其艺术生命的终极绽放。2025西泠春拍将这幅巨作呈现于公众视野,邀请观众透过斑斓的油彩,感受一位大师跨越世纪的“向上生长”之力。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