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市场监测中心 > 市场观察 > 正文
  • 分享到:
  • 收藏此页 |
  • 打印 |
  • 关闭

“黑马”张培力:从 “85 新潮” 走来,在市场调整期突围

2025-07-14 14:40:57 作者:罗书银  来源:雅昌原创专稿 0次浏览


更多图片

导言

十年前,"85美术新潮"三十周年时,媒体曾热烈讨论这场运动的历史意义;而如今,四十年过去,这场运动似乎已被市场浪潮冲刷得模糊不清。但真正的经典,终究会在时间的长河中沉淀下来。

2025年,当中国当代艺术市场步入深度调整期,许多曾经的热门艺术家作品价格回落,藏家开始更加审慎地选择具有长期价值的标的。然而,在这一背景下,张培力的作品却逆势而上,成为市场瞩目的"黑马"。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7/4d166f08d276c179be4e2af01fefef4b.png

张培力

张培力——这位艺术家的生涯与中国当代艺术史共同开启于"85美术新潮",历经四十年市场的风云变化,如今,他的作品正以惊人的市场表现,成为藏家与学界瞩目的焦点。

张培力成交前十拍品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7/2b19af927e0da0c148fbfd83c7070bcb.jpg

市场调整期的“黑马”

2025年春拍,张培力的影像作品《水—辞海标准版》以80万元人民币的低估价起拍,经过激烈角逐,最终以609.5万元人民币成交,创下中国影像艺术的拍卖纪录,亦是张培力成交前五的拍品。这一结果不仅让市场振奋,更标志着藏家对学术性作品的认知达到了新高度。

纵观张培力拍卖前十的成交纪录,全部来自其早期的观念艺术作品。其中包括《游泳》系列,《音乐》 系列,《X?》(手套)系列以及早期的影像装置。最具代表性的是1986年至1987年创作的《X?》(手套)系列。在张培力目前成交前十的拍品中,有5件出自这一系列。

过去十余年,张培力早期观念作品,不断在拍场创下高价。2011年香港苏富比春拍中,1986年创作的《X?系列三号》以2306万港元成交,至今仍是艺术家个人拍卖纪录的保持者。而2025年影像作品《水—辞海标准版》的破纪录表现,则进一步印证了市场对其观念性作品的认可。

成为“黑马”的多重逻辑

张培力的市场崛起并非偶然,而是学术价值、稀缺性和市场转向共同作用的结果。

张培力的艺术家生涯与中国当代艺术史共同开启于“85美术新潮”,他是这场艺术运动的核心人物之一。其早期创作见证并推动了中国当代艺术从传统向观念艺术的探索,这种与艺术史关键节点的深度关联,让他的作品天然具备历史价值与学术意义,成为研究 “85 新潮” 绕不开的对象,为市场关注奠定基础。

张培力在创作中始终保持先锋思考。早期画 “游泳”“音乐” 系列时,虽获肯定,却因觉作品有过多文学性、陷入宏大叙事与工具论,果断求变。《X?》(手套) 系列的诞生,便是他对艺术本质思考的体现 —— 追求探讨艺术本身问题,画 “什么都不是的绘画”。这种对创作理念的坚守与突破,使他的作品艺术价值不断沉淀,随着市场对观念艺术、先锋创作认知的提升,其价值被重新发现与重视。后期从绘画转向影像、装置等媒介,持续对主流价值与权力机制追问,创作的深度与广度,让他在艺术界始终占据独特地位,也吸引着市场中追求高品质、高学术价值藏家的目光。

近年来,藏家的趣味逐渐从追求视觉冲击转向重视观念深度。张培力的作品冷峻、理性,甚至带有一定的"反市场"特质,却恰恰契合了这一趋势。2025年《水—辞海标准版》的高价成交,更证明了市场对观念艺术的认可已达到新高度。

《X?》系列 何以成为市场追捧的焦点?

在张培力早期创作的观念艺术中,《X?》系列是目前最受市场关注的作品。该系列创作于1986-1987年,正值其从传统绘画向观念艺术转型的关键时期。这一系列以医用乳胶手套为意象,通过极简的视觉语言,探讨艺术的本体性问题,成为"理性绘画"的代表作。

艺术评论家高名潞曾指出:"《X?》系列是张培力突破现代主义局限的关键,标志着中国当代艺术从形式探索向观念实验的转向。"这种学术价值,使得张培力的作品成为研究"85新潮"不可或缺的文献。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张培力早期观念艺术作品,本身存世量稀少。《X?》系列目前仅存二十余件,且多数已被美术馆和重要私人藏家收藏,市场流通极少。这也是为什么《X?》系列作品一旦现身拍场,便能创下高价的原因。

2025西泠春拍重磅推出:首次亮相的《X?》系列珍品

2025年西泠春拍“油画·现当代艺术专场”即将于7月26日举槌。本季拍卖的重磅拍品之一——张培力《X?》(手套)系列作品《关于从没做过亏心事的证明——悲剧006》将首次现身拍场,无疑将成为本季春拍收官之战的焦点。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7/dcfeffcfa1e0ae9333a461336bb54807.png

作品背签

该作品创作于1987年1月,是《X?》系列最早完成的六件作品之一。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时间点恰逢张培力艺术生涯的关键转折:

1987年1月完成本作,8月,张培力撰写《"先奏后斩"的程序》宣言,并于同年开始转向文本和装置创作。

这种时间上的紧密关联,使得本作成为研究张培力从绘画转向观念艺术这一重要转型期的"活化石"。在这件作品中,我们既能看到架上绘画的痕迹,又能发现观念艺术的雏形,它是两种艺术形态的过渡见证。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7/772ea9f417a69be6bc4ca925a695eae3.pn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7/07027a3e0822bbf4050fda02b6b03504.pn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7/457511ab443652fe7dd92c4a08870668.png

《X?》系列作品图片,第3件作品为

2025西泠春拍 张培力《关于从没做过亏心事的证明——悲剧006》

本作的"创始系列"身份和首次亮相拍场的特殊性,其市场潜力不言而喻。

专家普遍认为,这件作品代表张培力构建 “图像批判系统” 的初始阶段,是其创作转型期标志性作品,文献价值高,对研究型藏家极具吸引力。在当下经济环境与艺术市场调整期,这样重要作品的出现,备受万众期待,有望成为西泠春拍乃至整个艺术市场的标杆性拍品,推动市场对 “85 新潮” 及张培力作品的进一步关注与价值重估。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7/49f79e07103d9173ebf789a2d3d33794.png

张培力个展“2011.4.27—长期”展览现场,北京泰康美术馆,2024

结语

从 “85 新潮” 走来的张培力,以其先锋创作、独特艺术语言与稀缺作品,在市场调整期成为黑马。而《关于从没做过亏心事的证明 —— 悲剧 006》的首现拍场,不仅是一件作品的交易,更是一次对中国当代艺术历史价值、学术价值的市场重审。为艺术市场注入了新活力,也为藏家提供触摸中国当代艺术关键脉络的珍贵机会,见证张培力这位“黑马”在市场与学术领域的持续闪耀。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7/52524ddc9e58a07e65b5b6cd2a6613cf.jpg

责任编辑:罗书银

推荐关键字:2025春拍 拍卖 收藏 油画 西泠拍卖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网友评论已有 0 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AMMA我们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