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市场监测中心 > 市场观察 > 正文
  • 分享到:
  • 收藏此页 |
  • 打印 |
  • 关闭

沈周《听松图巨轴》3852.5万元成交|上海敬华2025春拍

2025-07-04 20:21:32 来源:快讯 0次浏览


更多图片

7月4日,敬华2025春拍“古代书画专场”举槌,本场的代表作品沈周 石渠宝笈初编 有邻馆旧藏 拟吴镇笔意 市场所见晚年最大尺幅 拟吴镇笔意《听松图巨轴》3852.5万元成交

沈周,明代中期吴门画派的代表人物,字启南,号石田等,生于长洲(今江苏苏州)。他出身书香门第,一生不仕,潜心艺术,诗书画皆精。绘画上兼擅山水、花鸟、人物,山水取法宋元诸家,笔墨苍润浑厚,构图疏朗开阔,开创了吴派绘画的新风格;书法学黄庭坚,遒劲有力。其作品对后世影响深远,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 “明四家”,是明代文人画的典范。

“ 此图是石田七十五时所作结构严谨, 用笔苍劲沉着, 墨气浓厚, 气韵郁勃, 是功力湛深的作品。”

“ 构图严谨、用笔沉着, 墨色厚重, 气韵雄逸” , 融合诸家之长形成独特风格, 兼具“ 诗书画三绝” , 既展现雄浑粗旷、磊落蕴藉的艺术境界, 亦彰显作者学问深邃、性情敦厚的胸襟。”

——《沈石田》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58、1982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eg/202507/1e796b8edfd113ba78e948008f1abb32.jpeg

沈周

墨承梅庵 松写晚境

—— 拟吴镇笔意 沈周《听松图巨轴》

沈周作为“明四家”之首,是吴门画派的创始人与精神领袖,是承接元明文人画的关键人物。他艺术造诣精深,凭借广泛社交与长者风度,影响了文徵明、唐寅等有明一代画家。王樨登评其 “先生绘事当代第一,山水、人物、花竹、禽鱼悉入神品,且博采唐宋至元诸贤之长,唐寅、文璧皆出之流,咸出龙门,国朝画苑难寻并肩者”。

1982 年,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沈石田》以多版面刊登此作,评其“构图严谨、用笔沉着,墨色厚重,气韵雄逸”,既有雄浑粗旷、磊落蕴藉的艺术境界,亦能彰显作者学问深邃、性情敦厚的胸襟。并将之定义为沈周作品中的典范。此后数十年间,《沈周年表》《吴派绘画研究》《沈周作品编年图录》等十余种权威出版物均予出版、著录。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eg/202507/b1f23ff5394bac0920ab2a5dc970ac92.jpeg

沈周晚年醉心吴镇笔墨,被其苍润浑朴的水墨、超脱尘世的隐逸与简淡悠远的意境深深触动,曾写下 “梅花庵主是吾师,水墨微琳一一奇” 崇敬之语。这份倾慕映在他晚年的创作之中,使他在点苔树石上摒弃早年细密笔触,转而借鉴吴镇疏朗笔法,苔点寥寥、树石简练。这一转变在《听松图》中尽显,画中寥寥数笔勾勒古松,疏朗苔点与留白处,既承袭吴镇简淡苍润,又融入沈周对自然的独特感悟,熔铸出超脱悠远的意境。

《听松图》作于沈周七十五岁之时,尽显其晚年旺盛的艺术生命力。如文徵明所言,沈周晚年“年逾古稀,仍步履轻捷,耳目聪明,于书画中寄情遣兴,笔下诗文画作多显豁达心境”。相较其四十一岁所作巨制《庐山高》,《听松图》尺幅更宽大,画风也更凝练成熟,毕竟融入了数十载艺术探索与人生阅历的深刻感悟。画上题诗“风送涛声带草香,溪山深处任疏狂,放开双眼乾坤外,看遍浮云空自忙”,道尽超然心境。清宫皇室与日本“有邻馆”的递藏脉络、数十种出版著录的刊载,以及徐邦达、福开森、郑秉珊、田洪等鉴定学者的相关研究,均印证了其分量与价值。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7/52524ddc9e58a07e65b5b6cd2a6613cf.jpg


责任编辑:罗书银

推荐关键字:2025春拍 拍卖 收藏 敬华拍卖会 沈周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网友评论已有 0 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AMMA我们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