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孙中山逝世百年纪念专题,以孙中山书法、信札为脉络主线,以与他相关的辛亥革命战士为分支,特别设立「同盟会众元老墨迹 板块」以及「辛亥革命元老重要影像板块」,重构出一幅有血有肉的孙中山及其同道者群像。
2025西泠春拍
孙中山(1866~1925)致同盟会创始元老何天炯有关为黄花岗起义筹款的重要信札
信笺二通四页(带信封一枚)
1910、1911年作
28×20.5cm×2 25×20.5cm×2
说 明
何天炯上款。何为同盟会创始人及辛亥革命领导人之一,是同盟会东京本部存续期间唯一一位与本部相伴始终的重要干部。
此乃孙中山论为黄花岗起义筹款的重要信札2通4页,当分别作于1910年11月3日、1911年4月1日,披露同盟会内部分歧、海外筹款艰难,提出“革命党条条俱死路,只有发难与虏争死一条为吾人之生路”“ 吾党不得不冒险再图速举大事”, 具可见孙中山领导革命之艰难和顽强,是黄花岗起义、辛亥革命相关的重要历史文献。
孙中山通篇亲笔的书信在市场中较为少见。二信直接关乎黄花岗起义,更显意义非凡。
其中,4月1日信可与孙中山同一天致宫崎滔天信札互相参照,该信载《宫崎滔天家藏民国人物书札手迹》, 内容、笺纸皆与本目标一致,可知此信亦作于4月1日。
信件均作于黄花岗起义筹备期间,在此之前,革命党已经历了九次起义失败,负债累累,且因资金问题导致同盟会内部的严重分歧。
二信皆因何天炯、宫崎滔天的经济困境而起,信中并谈到孙中山在北美具体的行程和筹款计划。孙氏本人因“滇桂之役”欠下“西贡银行贷款万元”,筹备黄花岗起义的“港中同志催款已急”, 同盟会成员间因经费问题导致相互间产生恶感,如信所说“吾党以穷一字致生出许多恶感于同志之中”,所指当包括1909年因孙中山拒绝陶成章、章太炎二人的拨款请求而起的第二次倒孙风潮。可见缺乏资金对同盟会、辛亥革命的重要影响。
附孙中山4月1日信日文译稿2页,何天炯书信封一枚,大正15年(1926)天崎和一收据2页,明治40年(1907)佐之信吾书玉名郡小天村地价证书1页,明治42年(1909)何天炯担保借据1页,明治44年(1911)何钦君、汤山善治等人借据1页。
2025西泠春拍
孙中山(1866~1925)书匾 松风水月
绫本镜片
118×33cm
说 明
绪方南溟旧藏。绪方南溟,又名绪方二三,日本汉学家,辛亥革命支持者。1911年末,辛亥革命胜利前夕,孙中山归国之际,正是胡汉民、绪方二三等人随行。
松风水月出自唐太宗《大唐三藏圣教序》 :“松风水月,未足比其清华;仙露明珠,讵能方其朗润。”
2025西泠春拍
孙中山(1866~1925) 行书 治国格言
纸本 立轴
94×22.5cm
说 明
周鼎培旧藏,委托人直接得自其家属。附周鼎培、赵浩公合作绘画《桃花幽禽图》一轴。
2025西泠春拍
宋庆龄题跋并旧藏 孙中山影像专题
由同盟会元老、胡汉民亲信秘书刘芦隐旧藏的一批辛亥革命旧照,其中最为重要的两帧:一是1924年11月24日宋庆龄与晚年孙中山的最后夫妻合影,摄于二人北上途中,上有孙夫人致刘氏夫妇的亲笔英文题赠;二是1924年12月4日孙中山晚年在天津拍摄的最后单人留影,此照多次用来作为重要纪念影像及塑像素材。
2025西泠春拍
陶行知(1891~1946) 市场仅见未刊《晓庄岁月》日记三册
日记三册(共七十八页)
1927年作
26×14.5cm(册)×3
说 明
靳以旧藏。
此为市场仅见的陶行知日记手稿,亦是存世仅见的陶行知1920年代日记。
此陶行知晓庄学校草创时期日记3册,共78页,有本款,记录了1927年11、12月共21天的经历见闻、社会活动、心路历程和创作著述,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社会理想、文艺创作的重要载体,对研究陶行知生平、思想、创作,尤其是其对晓庄建设倾注的心血,乃至中国现代教育史均有重要价值。
日记内容大多未刊,既可与相关文献互相参照,复可补陶行知文献之缺。其中所载文章《以教人者教己》《 伪知识阶级》,诗歌《除夕》《 镰刀歌》《 黄花歌》《 鸡公山前》等,见载于众多陶氏相关文集;所载蔡元培、胡适来往信件概要,与《蔡元培全集》相合。
陶行知日记内页与上海图书馆藏陶行知1929年手写诗稿对比
此日记三册均为排日记录,各日期下有作者自拟标题,多为写记当日历事梗概,通篇亲笔修改,有明显的回忆及创作属性。日记合演讲、信札、文章、诗歌稿为一体,内容异常丰富,所载“教学做合一”“ 以教人者教己”“ 接知如接枝”, 均是广为人知的陶行知重要教育理念。
2025西泠春拍
陈 垣(1880~1971)市场所见最长书法长卷
纸本手卷
约1948年作
649×28cm
说 明
刘乃和、卞孝萱、张其翼、暴春霆、陈璧子(柴德赓夫人)、陈墨西等上款。
此为陈垣书诗词、题跋、题辞等手卷,有大量本款、钤印,总全长约6.5米,为市场所见最长的陈垣书法卷,当作于戊子(1948)年。
2025西泠春拍
苏天赐(1922~2006)怒放的鸡冠花
布面 油画
2002年作
80×250cm
签名:苏 2002
出 版
1.《苏天赐》P486-487,江苏美术出版社,2008年。
2.《我站在画布前:苏天赐的艺术世界》P268-269,南京博物院,2016年。
展 览
“我站在画布前——苏天赐的艺术世界”,南京博物院,2016年。
说 明
1. 本拍品为市场已知艺术家最大尺幅油画作品。
2. 画作作于艺术家80岁之时,用意象化的生命礼赞式的花卉“群像”自喻,是为一生艺术成就炉火纯青巅峰之作。
2025西泠春拍
吴大羽(1903~1988)无 题
纸本裱于木板 综合媒材
约20世纪50年代作
38×27cm
出 版
1.《吴大羽作品集》P185,人民美术出版社,2015年。
2.《飞羽掠天:吴大羽作品集》P222,商务印书馆,2019年。
展 览
1.“飞羽掠天——吴大羽的诗与画”,北京画院美术馆,北京,中国,2016年。
2.“向史而新——浙江百年水彩画作品展”,浙江美术馆,浙江,中国,2020年。
2025西泠春拍
关 良(1900~1986)双岳揽胜轻舟过
布面 油画
20世纪40年代作
签名:良
53×38cm
说 明
本拍品源自画家家属。
特推出“画中有戏——关良诞辰125周年纪念专题”,敬请关注。
2025西泠春拍
沙 耆(1914~2005)白玉藤
布面油画
20世纪40年代作
签名:SADJI
70x80cm
说 明
本拍品创作于20世纪40年代,是沙耆比利时时期重要代表作。
特推出“花开比利时——沙耆逝世20周年纪念专题”,敬请关注。
2025西泠春拍
沙 耆(1914~2005)呦呦鹿鸣
纸本 综合媒材
20世纪40年代作
签名:沙耆 SADJI
64×49cm
说 明
本拍品为沙耆比利时时期重要作品。
特推出“花开比利时——沙耆逝世20周年纪念专题”,敬请关注。
2025西泠春拍
吴作人(1908~1997) 坐姿女人体
布面油画
1933年作
签名:作人 1933
47.5×38cm
展 览
1.“刘开渠,吕斯百,吴作人三人联展”,南京中央大学图书馆,南京,中国,1936年。
2.“吴作人个展”,索卡艺术空间,北京,中国,2009年。
说 明
黄显之旧藏。
2025西泠春拍
张培力(b.1957) 关于从没做过亏心事的证明——悲剧006
布面 油画
1987年作
签名:(背)“关于从没做过亏心事的证明——悲剧006”1987.1 张培力
73.5×60cm
说 明
1.张培力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架上绘画作品,不仅在当时被作为“理性绘画”的代表作,也代表着艺术家的早期艺术面貌与创作理念,是了解’85新潮的重要历史作品。
2.《X?》系列仅存二十几件。据耿建翌1987年8月撰写的《“池社”的近期绘画》一文所记,张培力《X?》系列在当时已完成6张,由此可知创作于同年1月的本拍品正为《X?》系列最初的六件之一。此次本作首现拍场,极具收藏与学术价值。
2025西泠春拍
张恩利(b.1965)市场仅见姊妹篇油画钜作画室(仓库)ⅠⅡ
布面 油画
2006年作
签名:06恩利,06 恩利
(背)画室(仓库)② 在左 06年11月 张恩利
(背)《仓库》①右 06年11月 张恩利
200×250cm,180×220cm
出 版
《张恩利:表情》P107,龙美术馆,2023年。
展 览
“张恩利:表情”,龙美术馆,上海,中国,2023年。
2025西泠春拍
黄宇兴(b.1975) 粉色树丛
布面 综合媒材
2013年作
签名:HUANG YuXing 2013
(背)树丛 HUANG Yuxing 2013
115×150cm
出 版
《冲积:黄宇兴2005-2015》,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2015年。
展 览
“冲积——黄宇兴个展”,上海民生美术馆,上海,中国,2015年。
2025西泠春拍
黄宇兴(b.1975) 栖息地
布面 综合媒材
2010年作
签名:H Yuxing 2010
170×230cm
出 版
1. 《黄宇兴:光芒》,上海红桥画廊,2010年。
2. 《冲积:黄宇兴2005-2015》P74-75,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2015年。
展 览
1. “光芒——黄宇兴绘画展”,红桥画廊,上海,中国,2010年。
2. “光芒——黄宇兴绘画展”,星空间,北京,中国,2010年。
3. “冲积——黄宇兴个展”,上海民生美术馆,上海,中国,2015年。
2025西泠春拍
陈 可(b.1978) 去年烟花特别多
布面 丙烯 线
2008年作
签名:可 Ke 2008
(背)去年烟花特别多 Last Year’s Firworks 陈可 Chen ke 2008
150×150cm
2025西泠春拍
张英楠(b.1981) 旧城
布面 油画
2022年作
签名:(背)《旧城》2022 张英楠
150×200㎝
出 版
《张英楠:未来》P105,RIZZOLI出版社,2024年。
2025西泠春拍
陈逸飞(1946~2005)穿白衣服的音乐家
布面 油画
1988年作
签名:Chen yifei
76×60㎝
出 版
1.《Chen YiFei陈逸飞》P11,西武百货画廊,1989年。
2.《陈逸飞 CHEN YIFEI》P33,天津杨柳青画社,2008年。
3.《CHEN YIFEI》P64,纽约哈默画廊,1990年。
展 览
“陈逸飞作品展”,西武百货画廊,东京,日本,1989年。
2025西泠春拍
杨飞云(b.1954)小 憩
布面 油画
2004年作
签名:飞云2004
146×114cm
出 版
1.《唯美至上·著名油画家系列》,天津杨柳青出版社,2005年。
2.《荣宝斋·艺术品》2013年10月刊P57。
展 览
“大家油画精品展”,北京荣宝斋,北京,中国。
2025西泠春拍
清·吴让之刻古兽钮寿山芙蓉石岑镕自用印
印文: 惧盈斋
边款: 让之。
1.9×1.9×3.8cm
部分重要出版
1.《匏瓜室印存》,清代钤印本。
2.《守研斋藏吴让之印存》,清代钤印本。
3.《晋铜鼓斋印存》,李培桢辑钤印本,光绪二年(1876)。
4.《吴让之印存》,西泠印社钤印本,清末民国间。
5.《吴让之印谱》,中国印学社,民国二十四年(1935)。
6.《吴让之の书画篆刻》P110,日本二玄社,1978年。
7.《吴让之印谱》P148,上海书店出版社,1983年。
(注:共有十五个出版)
2025西泠春拍
清·钱松刻山水薄意寿山石朱继潮自用对章
印文:1.臣继潮印 2.听秋
边款:1.叔盖。 2.叔盖。
2.8×2.7×5.2cm 2.8×2.8×5.3cm
说 明
汪佑卿旧藏,丁辅之递藏。
部分重要出版
1.《小飞鸿堂印谱》卷五,汪佑卿辑钤拓本,民国五年(1916)。
2.《西泠八家印选》卷四 P6,丁辅之编钤拓本,民国十四年(1925)。
3.《名家印选》P56— 57,日本稽古印社,1951年。
4.《西泠后四家印谱》P73,西泠印社出版社,1982 年。
5.《中国篆刻丛刊·钱松》P59,日本二玄社,1982 年。
6.《增补钱松印谱》P6,武汉古籍书店,1990 年。
(注:共有十五个出版)
2025西泠春拍
吴昌硕刻寿山芙蓉石葛昌枌自用闲章
印文:适梦草堂
边款:缶道人刻。
3.4×1.3×4cm
部分重要出版
1. 《苦銕印选》 第二卷,方节庵辑,宣和印社钤拓本,1950年。
2.《缶庐印集》,近代钤印本。
3.《吴昌硕篆刻选集》P20,上海书画出版社,1978年。
4.《中国篆刻丛刊·吴昌硕》卷三P57,日本二玄社,1981年。
5.《吴昌硕作品集—书法篆刻》P55,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西泠印社出版社,1984年。
6.《吴昌硕印谱》P197,上海书画出版社,1985年。
(注:共有十二个出版)
乾嘉以降,随著粤人与外省文化交流日益增多,文人书画篆刻风气遂渐被带回岭南,极大的推动当地金石考据之学。岭南篆刻艺术开始汲取金文、殳书等古代文字意趣入印,形成了独特的岭南印风。
道光间,徐三庚等外地印人纷纷客粤鬻艺授徒,带来了皖浙篆刻风气,进一步丰富了岭南篆刻的风格。这一时期的岭南篆刻家们开始吸收皖浙流派的刀法和佈局技巧,同时融入岭南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形成了既有传统韵味又不失创新精神的篆刻风格。
光绪年间,安徽篆刻大师黄士陵南下广东,他的创作理念和技法对本地印学产生了巨大影响,黟山派印风迅猛崛起,风靡岭南,并为岭南印坛造就了大批人才,以至繁衍成一个新的篆刻流派——“黟山派”。由于其巨大的影响力,一度为岭南印风主流并影响至今。
2025西泠春拍
郑世斌作田黄石香山九老薄意随形章
10×5×10.3cm 670g
出 版
《国宝田黄》P163-165,福建美术出版社,2023年。
2025西泠春拍
清·田黄石羊钮大方章
4.1×4.3×6.9cm 196.2g
2025西泠春拍
清·阮元铭仿西周叔邦父簠端砚
铭文:叔邦父作簠,用徵用行,用从君王,子子孙孙其万年无疆。颐性老人摹。
印文:伯元
13.4×9.5×4.2cm
说 明
配整挖紫檀木砚盒。
出 版
《古名砚》第一卷P67,记录·资料P10,日本二玄社,1974年。
2025西泠春拍
高士奇、张蓉镜、蒋祖诒、陈澄中等名家递藏 黄丕烈、孙原湘等八家题跋《铁崖先生古乐府十卷 复古诗集六卷》
(元)会稽杨维祯 撰 富春吴复 等类编
明成化五年(1469)海虞刘傚刻本
1匣1函4册 白棉纸
半框:17.5×12cm 开本:24.4×15.4cm
著 录
1.(清)黄丕烈撰,缪荃孙辑刻《荛圃藏书题识》卷九,民国间刻本。
2.(清)黄丕烈撰《黄丕烈藏书题跋集》P561,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
3. 王大隆《黄丕烈年谱 < 黄荛圃先生年谱补 >》P121, 中华书局,1988。
4.(清)姚畹真撰,《双芙阁吟稿一卷 题词一卷》(题元板杨铁崖乐府),民国五年(1916)江阴金素庵抄本。
5.吴希贤辑汇《历代珍稀版本经眼图录》P302,中国书店,2003。
6.《 祁阳陈澄中旧藏善本古籍图录》第九册 P317~ 318,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7.《册府千华: 民间珍贵典籍收藏展图录》,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等编。
8. 雒竹筠编著、李新乾编补《元史艺文志辑本》P428,北京燕京出版社,1999。
说 明
是书为元末文坛泰斗会稽杨维祯所作《古乐府》,凡十六卷,是杨维祯存世诗文代表作。
此为明成化五年 (1469) 海虞刘傚刻本, 也是此书存世可见最早本。与国家图书馆藏本 (善本书号: 10338)、上海复旦大学图书馆藏本对校,知此为初印之本。
是书迭经高士奇、黄丕烈、张蓉镜、宗源翰、蒋祖诒、陈澄中递藏,又席玉照、钱大昕、翁方纲、孙原湘、沉梧、赵烈文、汪隽文等鉴赏,名家印记层迭,久为世重。并黄丕烈、黄易、孙原湘、张蓉镜、姚畹真、方若蘅、孙鋆、王瑞题跋题观款,不仅是“黄跋”之中精善者,更是江南地区名家藏书、闺秀鉴书之典范,历经五百馀年众星捧月般的时光,如今重现拍场,诚可珍视!
2025西泠春拍
刘喜海、徐坊、李盛铎、许光宇递藏张彦生著录《隋董美人墓志》
清嘉道间初拓本
1轴 纸本
56.5×57cm
著 录
张彦生《善本碑帖录》P90,中华书局出版,1984。
出 版
1. 《中国书法名品展》P74,株式会社中华书店,1988。
2. 《中国石刻大观》资料篇六P52~55,同朋社,1992。
展 览
“中日友好条约缔结十周年纪念” 日中友好会馆美术馆,1988。
记录片
《玩的是古》——董氏美人墓志铭,CCTV9。
2025西泠春拍
戴敦邦(1938~ ) 上海城隍庙壁画原稿巨制 群仙欣会图
设色纸本手卷
2000年作
画心:69.5×1326.5cm
题跋 :69.5×151cm
说 明
戴敦邦自题签。
本卷为戴敦邦先生为上海城隍庙倾力创作的巨幅壁画《群仙欣会图》之稿本,整卷长达十八米,高近70厘米,画心有13余米,是戴老迄今为止尺幅最宏大之长卷,描绘仙界场景最为恢宏的绘画作品,也是市场唯一壁画稿本巨制。
上海城隍庙主殿壁画
戴敦邦是当下中国古代人物画排名第一并且高龄仍然还在坚持创作的绘画大师。今年是戴敦邦先生从艺70载,早岁以插图及连环画蜚声中外,创作的人物形象穿越古今,仙道释佛、帝王圣贤、草莽英雄。本卷是戴敦邦60岁以后最重要的、最具“戴家样”代表性的,为公众创作的重大题材古典人物群像。
此作不同于一般纸上绘画作品,在构思和绘制上都以上海城隍庙主殿为图纸。戴敦邦儿时便住在上海城隍庙附近,对于城隍庙有极深的感情。戴敦邦对道家学说做过长期研究,曾在上海道教协会担任副会长。他对老城厢及道教的双重情节,使得其在《群仙欣会图》中倾注毕生心血。
《群仙欣会图》局部
画中描绘中国道教神仙近一百二十位,玉帝、三清、三官、五岳、三星、四海及雷公电母、雨师风伯、关圣帝君等诸神如踏云而降,天府四圣、四值功曹、六丁六甲、十二元辰、二十八星宿,描绘详实,工程浩大,世所罕见。观此画卷以祥云瑞蔼起手,以秦琼敬德、神荼郁磊四大门神两两分组,各列峙画卷两端,三清居中,以天地神为纲,四时四方诸神为纬,众神聚散分列,或慈和、或悲悯、或威严、或勇猛,近一百二十尊神,各具性格,各有姿态,虽无具体情景,而彼此之间,顾盼揖让而成一整体。
作品以其沉雄之气魄,呈现“天经地纬”之宇宙宏图与“群仙欣会”之人神共乐,其不言之大美在艺术家笔下浑然天成,以供世俗众生永永膜拜。
古典人物画泰斗戴敦邦
2025西泠春拍
黄永玉(1924~2023)西江月
设色纸本 镜片
1998年作
109.5×240cm
说 明
本幅《西江月》作于1998年,时黄永玉76岁,定居北京,万荷堂初建。此际正是他艺术激情高涨、个人风格臻于成熟的关键时期。
本幅尺幅宏大,长2.4米,宽近1.1米,取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之意韵,将冬雪意象与夏夜稻蛙情境并置,淋漓展现其超越现实拘囿的独特创作风格。同时也是黄永玉系统性探索超大型画作的开端之作。
是年,黄永玉在北京建成"万荷堂",这座融合传统园林与现代工作室的居所成为其晚年创作的核心基地。正是在这片由其亲手构筑的广阔天地里,黄永玉激情迸发,创作了包括本幅在内的大量尺幅恢弘的巨制。
2025西泠春拍
林风眠(1900~1991) 昆曲《游园惊梦》
设色纸本 镜片
32×32cm
出 版
《湖上:湖山有美》P243,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23年。
说 明
林风眠一生以戏剧为伴,不仅爱京剧,也爱昆剧。此为林风眠罕见“游园惊梦”题材,是其毕生常看常新的剧目,也是其将昆曲美学融入绘画的经典范式,更是其将东方的美学精神与西方的艺术形式融合的完美阐释。
《游园惊梦》是昆曲《牡丹亭》中最富诗意且广为流传的经典段落。林风眠以其独特的现代笔墨,将这段"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的旖旎情致凝固于纸上。
2025西泠春拍
清乾隆·青花折枝花果纹六方大瓶
款识:“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高:66cm
来 源
附伦敦苏富比2006年7月13日,Lot.624。
2025西泠春拍
明永乐·青花宝相轮花纹双耳抱月瓶
高:25.7cm
来 源
1.马钱特(Marchant)旧藏,伦敦。
2.伦敦苏富比1992年6月9日,Lot.231。
来 源
《青花的故事——景德镇御窑遗址所出与海内外珍藏元明青花瓷器对比展》保利艺术博物馆2022.6.20—7.9。
2025西泠春拍
民国·王琦绘粉彩陆游诗意图瓶
高:25.7cm
2025西泠春拍
越窑秘色瓷青釉净瓶
高: 22.5cm 直径:11cm
来 源
伦敦苏富比,1995年6月6日,图录号160。
2025西泠春拍
龙泉窑粉青釉饕餮纹贯耳瓶
高:22cm
来 源
台湾环球古矣术旧藏。
出 版
《骨董拍卖年鉴》,2004 年。
2025西泠春拍
哥窑葵花式洗
高: 4.3cm 直径: 17.2cm
来 源
伦敦收藏家德雷福斯(Ruth Dreyfus)旧藏,矣国收藏家赛克勒(Arthur M. Sackler)递藏。
纽约佳士得2009 年3月18日,图录号333。
2025西泠春拍
钧窑玫瑰紫釉葵花式花盆
高:14.9cm 直径:22.8cm
来 源
1.北京保利2011年6月5日春季拍卖会lot7084。
2025年西泠春拍特别呈献“曾在张园·张宗宪旧藏生活雅玩艺术专场”,精心遴选近六十件张园旧藏珍品,全面展现一代收藏大家的生活美学与艺术智慧。本专场涵盖瓷器、杂项、铜器、西洋艺术品及书画手稿五大门类,系统呈现张宗宪先生跨越半个世纪的收藏轨迹与审美追求。
张宗宪(1927~2024),原名张永元,英文名Robert Chang,出身于苏州古董世家。其祖父张揖如为近代竹刻艺术大师,父亲张仲英则是上海著名古玩行“聚珍斋”掌门人。承袭家族艺术基因,青年张宗宪南下香港创立“永元行”古董店,以其独到眼光开拓国际拍卖市场。他不仅率先将中国艺术品引入国际拍卖领域,更积极推动国际知名拍卖行进驻香港,同时助力内地拍卖行业发展,因而被尊称为“中国拍卖之父”。
晚年时期,张宗宪怀着深厚的桑梓之情,购得苏州清代名园唫德园,更名为“张园”。在这座园林中,他巧妙地将传统建筑美学与西方艺术元素相融合,创造出独具特色的中西合璧的艺术空间。
本专场亮点纷呈:多件拍品原为张园陈设,部分珍品曾于苏州博物馆展出并出版,更有数件附有张宗宪先生亲笔题识及海关报关单等珍贵文献。这些独特的收藏印记不仅记录了艺术品的流转历程,更为研究中国收藏史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2025西泠春拍
十九世纪制 法国 塞弗尔风格铜鎏金珐琅彩手绘木圆桌
高:80cm 直径:74cm
2025西泠春拍
十九世纪REUGE镀金黄铜鸟笼八音盒
高:61cm 长:35.5cm 宽:28.5cm
2025西泠春拍
明末清初·青花五彩东吴提亲图花觚
带座高:57.3cm 高:53.3cm 口径:22.2cm
展 览
“会心之赏游闲之珍——香港张宗宪先生荷香书屋收藏雅玩特展”第71号,苏州博物馆,2009年3月29日至11月29日。
出 版
《会心之赏游闲之珍——香港张宗宪先生荷香书屋收藏雅玩特展》第71号,苏州博物馆,2009年3月。
2025西泠春拍
清乾隆·碧玉莲花草龙烛台一对
1.高:44.2cm
2.高:43.8cm
2025西泠春拍
明·铜胎掐丝珐琅龙纹盘
高:3cm 直径:23cm
展 览
“绚丽·华贵·至尊–香港张宗宪先生珍藏御制宫廷掐丝珐琅器特展”,苏州博物馆,2007年12月18日–2008年12月8日。
出 版
《绚丽·华贵·至尊–香港张宗宪先生珍藏御制宫廷掐丝珐琅器特展》,P110,古吴轩出版社,2007年。
2025西泠春拍
张宗宪(1932~2024) 有关生活轨迹、艺术收藏及张园绝版旧照近660余帧
照片 约660帧 底片 约10帧
1961年至1969年作
2025西泠春拍
萃古熙今·文房古玩专场
① 清·透明料地包银錾刻云肩海水龙纹罐
带座高:32.5cm 高:25cm 口径:19.5cm 腹径:37cm
来 源
北京藏家旧藏。
② 清早期·掐丝珐琅双凤耳出戟簋式炉
通高:26.5cm 高:19.3cm 口径:20.8cm
来 源
斯宾克有限公司(Spink & Son Ltd.)。
③ 清嘉庆·青花料雕云龙钮玺
高:6cm 长:7.7cm 宽:7.7cm
来 源
亚洲显赫私人收藏,后家族流传至今。
④ 清乾隆·白玉雕太狮少狮钮花卉活环耳大香炉
带座高:22.8cm 高:18.2cm
耳径:22cm 口径:11.6cm
⑤ 清·汪士慎赠边寿民潘西凤刻黄花梨梅花诗文笔筒
高:17.5cm 口径:17cm
来 源
研朴堂旧藏。
⑥ 明·朱三松制竹雕西园雅集笔筒
高:13.6cm 口径:9.7cm
⑦ 民国·王一亭铭达摩图诗文端砚
长:14.2cm 宽:10.2cm 厚:2.2cm
来 源
上海户家旧藏。
2025西泠春拍
清早期·若牧款百果壶
款识 :若牧(刻款)
镌刻 :仙家风味好,花果四时同。若牧。
高 11.5cm 长 15.2cm
展 览
“文心造物·器承茶香—文人紫砂古今名壶特展”,中国茶叶博物馆,2024年。
2025西泠春拍
当代·顾景舟制紫泥仿古如意壶
款识 :顾景洲(盖款);足吾所好玩而老焉(底款)高 10cm 长 17.5cm 容量 410ml
出 版《紫韵雅玩——中国紫砂精品珍赏》P164-165,天地方圆杂志社,2008年。
2025西泠春拍
清雍正·本色泥绘抽角云足长方盆
长 34cm 宽 23.5cm 高 18.5cm
说 明
杉浦国雄旧藏,田边纪之递藏。
出 版
《近代盆栽——通卷三八二号》P26-27,近代出版,2009年。
2025西泠春拍
白玉雁
73×44×13mm
来 源
1.养德堂旧藏,台北,入藏于1999年以前。
2.香港佳士得,2017年秋拍,养德堂藏中国古玉器专场。
出 版
1.邓淑苹,《羣玉别藏续集》封面及图版93号,台北,1999年。
2.养德堂古玉精选台历,1999年。
展 览
国立故宫博物院,《羣玉别藏续集》图录图版第93号,台北,1999年。
《羣玉别藏续集》封面及图版93号
2025西泠春拍
清·白玉雕凤凰牡丹纹链瓶
305×195×110mm
来 源
1. ROBERT E. AND KATHARINE CHEW TOD旧藏。
2. 纽约苏富比,2011年春拍。
2025西泠春拍
总重89.04克拉斯里兰卡及缅甸天然无烧矢车菊蓝蓝宝石配钻石项链
总重121.22g,蓝宝石总重89.04克拉,配镶钻石总重34.79克拉
附GIA、AIGS等证书共计20份
2025西泠春拍
明·夹纻真武大帝坐像
高:122cm
2025西泠春拍
清·手雕龙凤图背星月大型宫钱
直径:78.4mm
厚:6.8mm
重量:201.7g
说 明
公博80(05),1118703777。
本拍品具备宫钱明显特征,钱币厚重篇精黄铜所铸,整体呆用手工雕刻,纹饰深峻清晰,立体生动,正面凤衔龙尾,龙口戏珠,背面左月右日,寓意阴阳天地,整体以龙凤呈祥篇核心纹饰,亦象征皇权与吉庆,仅见品。
2025西泠春拍
清 · 咸丰重宝宝泉伍文试铸样
直径:28mm
说 明
咸丰重宝宝泉伍文试铸样,为清咸丰年间 (1851-1861 年 ) 户部宝泉局未正式发行的试铸样币,此系列计有咸丰通宝宝泉五文、咸 丰重宝宝泉伍文和咸丰通宝、重宝背宝泉拾文,与同时期咸丰钱 区别的最大特点是隶书钱文,隶书体在明清制钱上很少出现。唐宋时期隶书钱最盛,但钱文过于端严、周正,不能完全表达隶书的波捺线条美。此钱“咸 ”字一撇一捺充分伸展,体现了隶书的 波势,“重”、“宝 ”字横画排叠整齐,疏密停匀,紧密精谨。马定祥先生《咸丰泉汇》图谱中有载录。当时并未正式发行,只有雕母、母钱和样钱存世,并未流通行用,故而稀如星风,难得一 见,本品保存状态自然、完好,在诸谱中定为一级币,无定价。
2025西泠春拍
1965-2017年轻井泽似水流年单一麦芽威士忌
数量:1 瓶
规格:700ml
度数:63.1度
产地:日本
说 明
单桶单一麦芽威士忌1965年蒸馏 ,2017 年装瓶桶号 8852,雪莉桶,限量150瓶。以超过五十年雪莉桶熟成原酒装瓶,锁住那似水流年的时光,引人回味。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