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市场监测中心 > 市场观察 > 正文
  • 分享到:
  • 收藏此页 |
  • 打印 |
  • 关闭

一场3.6亿的豪赌!中国嘉德2025春拍的“大当代”策略成功了吗?

2025-05-14 15:20:08 作者:罗书银  来源:雅昌原创专稿 0次浏览


更多图片

从2025嘉德春拍预展的第一天,到最后一天,作为中国嘉德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部门的“领头人”,李艳锋一直在展场里,等待、接待着他的每一位客人。

都说购买“当代艺术”就像一场赌博。

对本季嘉德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而言,更像是一场全部梭哈,不留余地的豪赌。

面对当前不确定的市场行情,本季嘉德几乎征集到了市场所有板块中最精彩的作品,无论是大尺幅,还是大名家,无论是二十世纪经典,还是东西方现当代艺术精品······嘉德展现的态度是:藏家所需,我们必应。作品不仅大而全,更是串联起了一条关于“大当代”的学术线索。

当本季300余件拍品,最终斩获3.6亿元的总成交额,中国嘉德与李艳锋要等的客人,应该都等到了。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5/68e764efa7731670c1e94c22f93d0fa1.jpg

中国嘉德2025春拍“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拍卖现场

拍卖现场:“稳”字当头

如果用一个字形容中国嘉德2025春拍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夜场,那便是:稳!

或许是大雨降至,当晚开拍前,拍卖厅现场并未像往季一样挤满了人,随着晚上7:30左右拍卖会正式开始,厅内开始陆续涌入人群,工作人员紧急在后排加放座椅,瞬间,拍卖会场乌压压地坐满了人。

细观之,现场在座的绝大部分都是熟悉的面孔,至少从面容看来,前几年活跃于拍卖场的年轻人们,并不是当晚拍卖会的主角。在座的藏家、画廊主、媒体、经纪人,以及拍卖业的同行,绝大多数都是在当代艺术行业从业十年以上甚至更久的。

在他们的“坐镇”之下,面对当晚拍卖会高低起伏的表现,现场一直显得波澜不惊。

当刘野的《张爱玲》从900万,一举突破2000万,再到3000万,3300万,3700万落槌。现场会爆发出掌声,为这样的高价作品喝彩,但还达不到激动振奋的程度。相应地,面对低价或流拍的作品,现场藏家虽有惋惜,却无‘唏嘘’之声。

经历过中国现当代艺术三十年的风云变换之后,在嘉德拍卖会的现场,面对某件作品,或某一位艺术家价格的高低,在座的绝大部分人已经可以淡然处之。

这样的“稳”,或许正说明了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真正步入“三十而立”,有了担当的一面,不破不立!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5/b3bfbdcf4840f51534b14c68657ea01a.jpg

中国嘉德2025春拍“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板块”成交TOP10

制图,雅昌艺术网

用70%的财富购买3%的作品?

本季嘉德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板块总揽3.6亿元破千万成交的作品共8件。成交前十的作品分别来自:二十世纪艺术的吴大羽、关良、赵无极、潘玉良(占四席);中国当代艺术的刘野、周春芽、赵半狄(同占四席);以及“2000年后新绘画”板块的黄宇兴、仇晓飞。

成交前十的作品总揽2.5亿元,占总成交额的近7成。而这10件作品仅占到了上拍作品总量的3%。

回看本季嘉德夜场的整体表现。许多人或许会产生费解:当晚的所有高价的作品似乎有迹可循,又无迹可寻。

这些取得高价的作品并不让人稀奇,让人稀奇的是:从这些单件的高价作品中,我们不再能总结出一个简单的标准来审视现当代艺术的市场规律。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5/717cc16b515bc7d7754cb192c1f66331.jpg

中国嘉德2025春拍“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拍卖现场

自1994年中国嘉德举办首拍以来,我们似乎都能在一段时间内总结出市场的热度:

从90年代中期开始至2005年前后的十年时间里,中国二十世纪及写实油画板块一直是拍卖会上的主角。

随着奥运会的到来,经济的飞速发展,在国际拍卖公司与资本的介入下,中国当代艺术一夜之间一飞冲天,一枝独秀。当代艺术家的作品在短短十年时间里,从工作室里的几千元,变成了拍卖会上的几千万元。中国当代艺术也从此步入千万甚至亿元时代。

下一波市场浪潮同样时隔十年,发生2015年前后,伴随着以70后为代表的“中国新绘画”市场的崛起,在几年的时间里,“新绘画”成为市场中关注度最高,价格上涨最快的板块。

在这样的一波一波的浪潮推动下,以某一板块,某几位艺术家,某一类型,某一种观念的作品为标准,市场价格被不断推向新高度。作品本身的价值统一在各种标签里:哪一种类型,谁的作品,多大的尺幅······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5/863e7936e2dc742ac2454f1192ec2e10.jpg

中国嘉德2025春拍“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拍卖现场

在那个所谓的中国当代艺术拍卖“黄金”年代,往往只能看到时下市场最为热门,最流行的作品,并不断打破新的纪录,缔造新的天价,在这样热度下,作品的成交似乎从来不是一个问题,问题只是可以卖出怎样的天价。

回到今天中国嘉德拍卖会现场,中国现当代艺术市场的发展历程,为我们提供了有迹可循的根据,同时也产生了某些费解:那些取得高价的作品,都是经历了拍场多年沉淀的。但拍卖场再也不是某位艺术家的作品“一呼百应”,一马当先的局面了。在市场寒冬之下,只有名家的巅峰之作,与市场新星的典型代表作才能真正扛住市场的考验。而那些未成交的作品?是否就毫无价值?这也许要在下一个三十年才能见分晓。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5/1b6dd4f2479a310a83ac5d66fe1d97ff.jpg

西方当代艺术VS中国现当代艺术,内地市场的一次分水岭较量?

本季嘉德拍卖,另外一个有趣的现象莫过于中西方现当代艺术之间的“无形”较量。

事实上,在本季嘉德春拍前,在内地的拍场上,从未见到过如此大名头、重量级、大排场的西方当代艺术集中亮相:从西方顶级大师弗朗西斯·培根、吕克·图伊曼斯、安迪·沃霍尔、安塞姆·基弗,到亚洲代表艺术家草间弥生等重要的力作,可谓群星璀璨。

对于内地市场而言,如果能够在一季拍卖会“消化”掉如此多的西方当代艺术家作品,那这背后的指向性意义将会是多重的。

最终,众多西方当代艺术家的作品在拍卖前选择了撤拍,留下弗朗西斯·培根、安塞姆·基弗的作品上拍。且仅安塞姆·基弗的作品《玫瑰酿蜜予蜜蜂》以322万元顺利成交。

相比西方当代艺术的表现,取得高价的中国当代艺术作品,都以超过最高估价的价格落槌成交。

刘野的《张爱玲》,4255万元成交,是其最低估价的近5倍。同时也是艺术家的第四高价,是本季当之无愧的明星拍品。

赵半狄《小张》,估价650万至850万元,2000万元落槌,2300万元成交,是低估价的3.5倍。成为艺术家第三高价。

黄宇兴《千里江山图》估价为1800万至2500万元,3200万元落槌,3680万元成交。是低估价的2倍,也创造了黄宇兴个人的第二高价。

吴大羽《花之魂》估价1200万至1500万元,成交价3220万元,成为艺术家个人的第二高价。

关良《有佛像的静物》同样估价1200万至1500万元,成交价2127.5万元,写下艺术家个人第二高价。

仇晓飞《平壤》估价450万至650万元,成交价1035万元,成为艺术家第二件破千万的高价作品。

从本季嘉德的表现不难得出:中国内地市场依然是中国现当代艺术的主场。但西方当代艺术在本季嘉德拍卖会的呈现,也未尝不是一个“成功”的策略:

首先,从现实层面来看,嘉德在本季将西方顶级当代艺术引入内地拍场,让中国的藏家甚至普通的观众得以近距离去观看,了解这些艺术家的作品。同时也与中国现当代艺术作品“同场竞技”,对藏家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意义。它们之间:无论是画面,还是价格。在观看对比之下,或许能帮助藏家一目了然做出判断和选择。

与此同时,这未尝也不是一个更为长远的布局:今天的内地艺术市场,无论是自身的体量,还是对于艺术本身的审美,或许还未达到吸纳西方重量级艺术作品的阶段。但未来却不一定。如果有一天,中国的藏家开始需要购买顶级的西方现当代艺术作品时,证明我们的社会财富总量达到了一定的程度,即使是昂贵的西方现当代艺术作品,也足以消化。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5/1c3186fe7d9fdee15100106a89037b08.jpg

中国嘉德2025春拍“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拍卖现场

一次豪赌:“大当代”的概念成功了吗?

一场拍卖会的成功,需要集齐的要素是多方面的。大到市场的行情,作品的征集,客户的招商;小到前期的宣传,预展的布展,甚至拍卖会现场拍卖师的表现。都可能影响一场拍卖会的结果。

但无论如何,不管是对中国现当代艺术市场,还是对以中国嘉德为代表的内地拍卖公司而言,当前似乎都到了一个具有转折意义的时间节点上。只有突破和改变,才有可能在市场震荡期,带来机遇。

嘉德本季提出的“大当代”概念,不仅将中西方现当代艺术一个整全的面貌呈现出来,更是不吝啬于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释出高品质的大货。幸运的是,这些重磅拍品在市场的检验下,没有让人失望,不仅顺利成交,而且远超最高估价。只是要想实现中国现当代艺术市场的“全面繁荣”,路途依旧漫长......

在中国现当代艺术市场发展短短的三十年里,似乎一直隐藏着某种“阴谋论”,谁在制定游戏规则?是那些坐拥巨大资源的少数人,还是每一个喜欢艺术的个体?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5/3d4e73fb998dbfefb893f569a665998d.jpg

中国嘉德2025春拍“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拍卖现场,刘野《张爱玲》拍卖瞬间

一个有趣的题外话是:据称,刘野的《张爱玲》出自著名作词人姚谦的收藏。了解当代艺术的人都知道,这位音乐人是酷爱中国当代艺术的藏家。这件作品是他在2005年前后购入,一直珍藏。按照当时刘野作品二级市场的公开定价,此幅作品的购入价格不会高于100万元,如今,刚好20年,作品以3700万元落槌,4255万元成交,接近购入价格的50倍。简直像一个童话般的故事,这不正如刘野的画作带给人的感受一样?此时,对于曾今拥有这件作品的人而言,艺术一定不再是简简单单的一串数字。

归根结底,艺术市场的黄金时代需满足两个条件:社会财富的充分积累,以及作品拥有真正热爱并愿长期持有的藏家群体。

其他高价成交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eg/202504/78ffdbfac0fd0fb06743355d529657f7.jpeg

刘野(b.1964)

小海军

2000 年

布面 油画

105×91 cm.

估价|RMB 800-1,200万

成交价|920万







责任编辑:罗书银

推荐关键字:中国嘉德 现当代艺术 艺术市场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网友评论已有 0 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AMMA我们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