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两日的鏖战,佳士得香港“中国古代书画”“中国近现代及当代书画”两场线下拍卖总揽2.25亿港元总成交额,5件拍品超千万港元成交。此次拍卖不仅延续了佳士得深耕亚洲艺术市场的传统,更通过日本显赫私人珍藏、日本私人收藏、中华书局郑健庐家族珍藏、齐如山家族收藏、丁衍庸学生马信英家族收藏、刘建威先生收藏、香港私人收藏、黄仲方珍藏中国书画、白雪石先生何须斋旧藏、重要南洋私人收藏、重要南洋私人收藏等多组显赫私人珍藏的 100% 成交,展现了中国书画在全球藏家心中的独特魅力。
值得一提的是“鉴古知今:黄仲方先生珍藏书画”网拍正在火热竞拍中,并将于5月14日15时结拍。
◆古代书画总揽1.04亿港元
4月30日举槌的“中国古代书画”拍卖呈献来自全球的私人珍藏,并取得1.04亿港元成交总额,3件拍品超千万港元成交。其中,潘氏小听颿楼珍藏之《集明人小楷扇册》以1308万港元成交,夺得本次魁首。此册《集明人小楷扇册》八开,分别汇集明祝允明、文征明、王宠、邵弥、薛明益,以及明四家 (彭年、周天球、文嘉、文彭)、董其昌、王铎等共十一人。最为难得的是八开扇面俱为蝇头楷书,各人所宗取资不同,故姿媚与遒劲兼而有之。
听颿楼主人潘正炜更于每开扇面上以小楷书题跋,推崇之情,溢于文辞。而由其题跋推测,扇册最初共有十六帧,而如今存世八帧。在扇册夹版封面,有潘宝鐄(1853-1892)题字云:“听帆楼故物孙宝鐄购回,谨藏望琼仙馆”,推测可能潘正炜听颿楼藏品在生前或遭战事乱离,有所散佚,赖其孙潘宝鐄后来在外又购回收藏,并由家族传承至今,至可珍宝。
本场的第二高价,来自日本重要私人珍藏,递藏清晰的明 王宠《行书》手卷以1102.3万港元成交,此卷曾经项元汴、钱瑞征、李玉棻、蕤音元英、大雅堂等递藏。
来自王季迁家族旧藏明唐寅《层楼拔嶂图》以1005.5万港元成交,夺得本场季军。此轴为唐寅艺术成熟期典型作品,通体笔墨谨严,无一树一石懈怠,一点一划迟疑,更兼品相上乘,实属难得。画上钤「唐居士」「南京解元」两方印章,道尽唐寅大起大落的一生。画上亦可见「王季迁家珍藏」「曾归竹里馆」「王季迁海外所见名迹」三枚重要鉴藏印。王氏为一代鉴藏巨擘,其鉴藏印可谓是一「钤」定音。
此外,值得关注的还有日本显赫私人珍藏(Lots 136-139)、日本私人收藏(Lots 125-127)、中华书局郑健庐家族珍藏(Lots 133-134)等取得100%成交,表现亮眼。明 张瑞图《杜甫诗句屏风》以378万港元成交,为低估价的3.7倍。张瑞图《行草唐诗二首卷》以264.6万港元成交,为低估价的5.3倍。
◆张大千领衔“中国近现代及当代书画”
5月1日举槌的佳士得香港“中国近现代及当代书画”专场拍卖录得超1.2亿港元成交总额,成交率达86%,2件拍品超千万港元成交。尤其是重要私人专题成交喜人:齐如山家族收藏(Lots 601-608)、丁衍庸学生马信英家族收藏(Lots 610-611)、刘建威先生收藏(Lots 637-640)、香港私人收藏(Lots 622-624)、黄仲方珍藏中国书画(Lots 650-656)、白雪石先生何须斋旧藏(Lots 662-667)、重要南洋私人收藏 (Lots 674-675)、重要南洋私人收藏(Lots 748-749)取得100%成交。
张大千创作于1981年的泼彩作品《扁舟觅桃源》以1429万港元成交,夺得本场魁首。本幅创制于1981年,画家回台定居多年,作品泼写兼施,肆意泼彩与细腻勾勒之融合愈加熟练。画面主体山峦植被仍以大片石青石绿泼洒而成,尤以山腰处的色彩效果最令人惊叹,在多重矿物颜料的挥洒、层叠、交融之下,既显露出厚重如宝石的浓郁,又有细微色差所产生的微妙肌理,远观仿如落日余晖映照半山,恢弘中一轮光晕若隐若现,似如仙境。画家再以写意笔法勾勒亭阁庙宇及小舟人物,一片山水人家在烟云之外渐渐显露,好一派世外桃源之景!
本场的第二高价,以1150.7万港元成交的黄胄《日夜想念毛主席》作于1976年,采用的“库尔班·吐鲁木大叔”题材最后定稿构图,画面以流畅的线条、明快的色彩,塑造出了库尔班朴实豪爽的性格和心向北京、思念毛主席的情感。
新加坡百虹楼主人陈景昭藏黄宾虹八十九岁作《山水》立轴以604.8万港元成交,为本场的第三高价,此作收录出版于苏立文1959年编写的《20世纪中国艺术》一书中。
此外,以529.2万港元成交的《武夷山村》吴冠中是探索中西绘画融合之路的典范之作,画面以写意手法勾勒山峦与村落,借鉴中国传统山水画构图与笔墨神韵,体现 “天人合一” 意境。来自槟城重要私人收藏的徐悲鸿1948年作品《天马行空》以441万美元成交。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