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千晚年的泼墨泼彩,经过逾二十载积累沉淀,愈发显露出深邃的意境,不仅作品色彩丰富而鲜艳,充满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在拍卖市场上也成为了收藏家们追逐的对象。
5月1日举槌的佳士得香港“中国近现代及当代书画”拍卖中,张大千创作于1981年的泼彩作品《扁舟觅桃源》以1429万港元瞩目成交。
本幅创制于1981年,画家回台定居多年,作品泼写兼施,肆意泼彩与细腻勾勒之融合愈加熟练。画面主体山峦植被仍以大片石青石绿泼洒而成,尤以山腰处的色彩效果最令人惊叹,在多重矿物颜料的挥洒、层叠、交融之下,既显露出厚重如宝石的浓郁,又有细微色差所产生的微妙肌理,远观仿如落日余晖映照半山,恢弘中一轮光晕若隐若现,似如仙境。画家再以写意笔法勾勒亭阁庙宇及小舟人物,一片山水人家在烟云之外渐渐显露,好一派世外桃源之景!
大千晚年居于摩耶精舍,环境幽深,远离台北都市繁嚣,其艺术创作,也愈来愈散发出回归自然的超脱思想。本幅题识即有此意:不与世浮沉,岂随波下上。世已无桃源,扁舟欲何往。 画家一生因世事浮沉,迁徒世界各地,寻觅心中的世外桃源。晚年回台定居,但也无缘再回故乡。八十三岁的画家回顾一生,颇有感慨无奈之意。但末句又题“梅雨初霁,风日软美,弄笔为乐”,又不失其一贯的乐观通达。
傅申曾评论:“一生追求「美」的境界的张大千……寻寻觅觅,辛辛苦苦,只为与「美」相守。桃源,是他唯美理想的投射,或许,终究是无法拥有的海市蜃楼。”山川不言,其志永在。重观此幅,不只是大千晚年炉火纯青的泼彩创作,更是他回顾一生、矢志不移的精神追求,此乃千百年来山水画一以贯之的理想境界。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