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市场监测中心 > 市场观察 > 正文
  • 分享到:
  • 收藏此页 |
  • 打印 |
  • 关闭

富艺斯最新私洽项目《刘丹:呵度胎息》启幕,为刘丹迄今最大规模个展

2025-04-21 15:07:31 来源:快讯 0次浏览


更多图片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4/9baf1aee11fae1a72e595b688567aa72.jpg

适逢立足亚洲十周年之际,富艺斯特将陆续呈献一系列策划展览。作为周年庆典的重要环节,私人洽购部门PhillipsX将于4月22日至5月12日,在位处香港西九文化区的展览空间呈献中国杰出的当代水墨代表性艺术家刘丹先生的个人展览——《刘丹:呵度胎息》。展出的部分作品可透过富艺斯私人洽购购藏。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4/8486288b7b48b7dff44de30af38c4f8f.jpg

艺术家刘丹

作为艺术家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展览,《刘丹:呵度胎息》共呈现26件重要作品,主题涵盖字典、花卉、石头,以及其近年最具代表性的“大山水”系列,系统呈现其40多年的的艺术创作历程,揭示水墨艺术如何打破东西方美学藩篱,构建超越时空的当代精神图景。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4/81f25ac3c31b037b24f8798ff8a4e140.jpg

刘丹

《无足之境》,2025年作

水墨 纸本,205 × 527.4厘米

本次个展将呈献艺术家刘丹的多幅全新创作,亮点包含逾5.27米宽的《无足之境》,通过科学思维与跨文化视角,重新定义了“山水”作为当代东方精神载体的可能性。画中独特秀丽、隽永优雅而动人的结构,不仅仅具有传达山石造型的特性,也将形象转化为莫可名状的幻象,以一种完全不具叙述特质的形式,为山水画重建一种物象之外的新秩序。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4/5651504d1f9df096bb417602e44a7e53.jpg

刘丹

《葵花》,2025年作

水墨 纸本,200×200厘米

另一新作《葵花》,同样以水墨纸本的中国传统绘画材料,以及近似素描的方式将向日葵呈现于画面中。放大的向日葵,以东方水墨的呼吸节奏,融合当代视觉语法,赋予花卉在宣纸上静默而磅礴的生命力。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4/d3667d080f14ed1df3235ee433cb1cae.jpg

艺术家 刘丹

刘丹于1953年生于江苏南京书香世家,1972年拜师亚明先生学画,1978年考入江苏省国画院当研究生,学习中国传统水墨。1981年移民美国,2005年,定居北京。作为中国当代最早以赏石入画的水墨艺术家,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刘丹开始在创作中对赏石予以特别的关注和思考,激活了当代对赏石的重新认知和创作拓展。

他认为石头是中国绘画造型的重要元素,从传统赏石的课题入手,目的是探索“山水画”背后的时空意识,以及这种独特的绘画语言由宏观到微观的转向。他提出“石头”对新的山水意识的形成有着“干细胞”的功能作用,通过对一块石头的观察和冥想,转化出一个超越的山水世界,凭借对自然物象的“迁想妙得”,从而改变了对中国山水艺术的观看方式。这是刘丹艺术探索和实践的重要途径。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4/0e85123ea5aa3998c9395250cbf66714.jpg

刘丹

《小孤山藏石一》,2025年作

水墨 手工染色纸本,71 × 45厘米

同样也是新作的《小孤山藏石一》,以艺术家标志性的精致工细描绘一方赏石,遥观仿佛有俊俏群峰连绵起伏、层峦叠嶂的气势。

画面上方所题写的是明末清初高僧“独立性易”所作的《假山记》,堪称"以文字作画"的典范,将园林美学提升至宇宙观的维度。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4/5366d7609647370ad33df0b70d39c47c.jpg

刘丹

《玉玲珑(豫园,上海)》,2024年作

水墨 纸本,251.6 × 340厘米

另一件重要作品《玉玲珑》(2024年作),通过水墨语言重构宋代“赏石”美学,在当代语境下完成对传统文人精神的完美诠释。此作中,艺术家以精湛的笔墨在纸本上精准捕捉上海豫园镇园之宝“玉玲珑”这块江南名石具太湖石之"皱、漏、瘦、透"的典型特征和物理质感。

画面深浅墨色在纸本上构建出虚实相生的空间层次,使坚硬的石体仿佛具有呼吸般的生命力,完美诠释了传统赏石文化“石中有天地”的哲学意境。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4/ab80e8075e0a73161b33b79f548e5c13.jpg

刘丹

《小辞典》,2009年作

水墨 设色 纸本,200.5 × 262.5厘米

在《小辞典》这件作品中,艺术家使用中国传统水墨的设色技法,看似植入照相现实主义,但他有意识打破了现实生活中正常的观看逻辑,将一本小辞典放的极大,那是一种扑面而来的压迫式的观看体验。

作品基于强烈的当代性之上,既保有对局部细节捕捉的精确,又带着东方笔墨独有的温润气韵。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4/2c140804c53d13db2702f756202e075d.jpg

刘丹

《素描稿1》,1993年作

铅笔 纸本,12.7 × 32.9 厘米

1993年创作的《素描稿1》是刘丹创作转型期的重要实验性作品,展现了艺术家从传统水墨向当代语汇探索的关键过渡。此作以最朴素的炭笔与宣纸对话,在西方素描媒介中保留了东方纸本的呼吸感。艺术家将文人画“观石如观山”的哲学转化为现代静物构图,并尝试用炭笔的灰度模拟水墨的“五色墨韵”。

另外,本次个展也特别呈现去年曾亮相苏州博物馆之长达24米的恢宏巨作《太古初成》。

请将设备横置以查看此作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4/9abf7883e42fbca357916e7f254e3cbf.jpg

刘丹

《太古初成》

水墨 朱砂 纸本,100 x 2400厘米

此作以24米的恢宏尺幅展开一部如史诗般的作品,从左至右呈现地质演化的五个纪元,将46亿年的地质史浓缩为24米的视觉叙事。

这件作品其价值不仅在于突破物理尺度的绘画技术奇迹,更在于用传统的中国媒介,提出了"艺术能否成为时间机器"的终极命题。

刘丹作品曾在国内外重要博物馆与学术机构举办个展及群展,其中包括:苏州博物馆西馆(2024年),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2023年)、北京故宫博物院(2022年)、蓬皮杜艺术中心成都双年展(2019年)、古根海姆博物馆(2017-2018年)、明尼阿波利斯艺术博物馆(2016年)、牛津大学阿什莫林艺术与考古博物馆(2016年)、纽约大都会博物馆(2014年)、苏州博物馆(2013年)、大英博物馆(2012年)、巴黎吉美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2012年)、波士顿美术馆(2011年)、普林斯顿大学艺术博物馆(2009年)、耶路撒冷以色列博物馆(2008年)、丹麦路易斯安那现代艺术博物馆(2007年)、哈佛大学赛克勒博物馆(2006年)、柏林东亚艺术博物馆(2005年)、圣地亚哥艺术博物馆(1999年)、芝加哥艺术博物馆(1999年)和耶鲁大学美术馆(1999年)等。

刘丹作品除了被中国大陆及港澳台地区,美国和欧洲的个人藏家和基金会收藏之外,亦被国际知名美术馆及学术机构收藏,其中包括:大英博物馆、巴黎吉美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哈佛大学赛克勒博物馆、纽约布鲁克林博物馆、圣地亚哥艺术博物馆、明尼阿波利斯艺术博物馆、牛津大学阿什莫林艺术与考古博物馆,苏州博物馆等重要美术馆和博物馆。

展览详情

《刘丹:呵度胎息》

4月22日至5月12日10:00-18:00

(5月1日及5日闭馆)

富艺斯亚洲总部

香港九龙西九文化区柯士甸道西8号

西九文化区管理局大楼G/F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4/52524ddc9e58a07e65b5b6cd2a6613cf.jpg

 


责任编辑:李保兴

推荐关键字:书画 刘丹 富艺斯 当代水墨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网友评论已有 0 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AMMA我们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