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市场监测中心 > 市场观察 > 正文
  • 分享到:
  • 收藏此页 |
  • 打印 |
  • 关闭

雅昌现场 | “忽然而已”——章燕紫个展在湖北美术馆隆重举办

2025-04-16 19:41:39 来源:雅昌发布 0次浏览


更多图片

  2025年4月15日,“忽然而已”——章燕紫个展举办了隆重的开幕式,此次展览由湖北美术馆主办,学术主持中国美协主席范迪安,策展人冀少峰。展览在湖北美术馆二楼4、5、6、7号展厅呈现,参展作品80余件。是对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与科技艺术学院社会工作室主任章燕紫创作的全面梳理,也是迄今为止艺术家章燕紫最大规模的个展。展览自4月15日始,将持续至5月11日。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4/c46f53060031b1ebcb80e4741e94cd27.jpg

“忽然而已”——章燕紫个展开幕式嘉宾合影

  参加此次展览开幕式的嘉宾有广州美术学院院长范勃教授,湖北美术学院原校长徐勇民、许奋,湖北美术学院党委常委、副校长程智力,合美术馆执行馆长鲁虹,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与科技艺术学院院长冯梦波,原中央美术学院国画学院院长刘庆和教授,原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刘进安教授,中央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展望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夏可君教授,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刘礼宾,汤湖美术馆馆长、@武汉2025轮值主席王心耀,湖北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魏光庆教授,武汉美术馆原馆长樊枫,湖北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院长唐骁教授,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郑达教授,美术文献艺术中心总监刘明,有光美术馆总监詹向阳,合美术馆副馆长仇海波,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学术部主任陈瑞,独立策展人郑娜,香港画廊协会主席、方由美术创始人梁世杰先生、徐锦熹小姐,ARTPRO合伙人谢慕,雅昌艺术网主编裴刚,《画刊》杂志主编孟尧,《芭莎艺术》执行主编齐慕荷,《打边炉》艺术媒体编辑杨梅菊,中央美术学院学报编辑部朱莉等。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4/7f4cfacc6de2091e0e267ee4f3d9892e.jpg

章燕紫 格物致知 700x300cm 综合材料 2025

  此次“忽然而已”章燕紫的个展不仅是对其创作脉络的梳理,更是一次关于“艺术如何回应生命本质”的讨论。展览以“规矩—尺度—关照—无痕”为叙事轴线,构建起从文化规训到个体觉醒、从物理测量到精神超越的哲学框架。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4/7416b381766ce77eeecfaa8d13a16313.jpg

湖北美术馆策划部曾静

此次展览开幕式由湖北美术馆策划部曾静主持,并宣读了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林茂的贺信:

尊敬的各位嘉宾、领导、艺术界同仁以及媒体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在这个万物生长的美好季节,大家齐聚长江之滨的湖北美术馆,共同见证章燕紫教授的全新个展“忽然而已”的盛大启幕。作为中国当代艺术领域深具思辨精神的女性艺术家代表,也是我们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科领域的学术中坚力量,章燕紫教授近二十年来的艺术探索构建了独特的语言系统,在湖北美术馆这座国家重点美术馆的学术平台,展开一场关于时间与存在的对话。

在本次展览中,章燕紫教授将《庄子·知北游》"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的哲学观照,转化为极具当代性的视觉场域。展览以“瞬时性”为核心命题,通过四大主题、八组代表作品及40米文献展墙,系统呈现艺术家章燕紫近年在艺术实践中的实验性探索。其中,《格物致知》《恍兮惚兮》《荨麻皴》《咫尺万里》等系列作品都是近一两年的新作,在传统水墨、综合材料与数字媒介的碰撞中,构建起贯通古今的精神甬道。这种创作路径不仅与楚地"大象无形"的美学传统构成一种互文,更在全球化语境下开辟出东方美学的当代阐释空间。

在当前这个算法统治视觉生产的时代,章燕紫教授在艺术创作中始终强调“身体记忆”与“精神疗愈”的辩证关系,“身体经验”与“自然时间”的不可替代性,这种一以贯之的创作观以及对艺术本体语言的坚守,在人工智能开始解构创作主体性的当下,无疑彰显了艺术与人文的温度和力量。

作为中国当代艺术的重镇,湖北美术馆此次策展彰显出极高的学术前瞻性。武汉这座承载着盘龙城青铜文明与"85美术新潮"先锋精神的城市,始终是中国艺术实验的一片乐土。虽然我因重要学术任务无法亲临现场,但是通过展览和作品的图片资料,深切感受到了章燕紫教授作品中散发的精神能量。值此开幕之际,我谨代表中央美术学院向湖北美术馆推动传统文化当代转化的学术勇气致敬,向策展与布展团队的工作人员致谢,更向章燕紫教授始终立足于本土文脉进行先锋探索的学术品格表达我的敬意。

再次祝贺章燕紫教授此次展览成功!祝愿湖北美术馆在推动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征程上再续新章!

林茂

2025年4月10日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4/d007f63b662f04eb7f00d639b64c4752.jpg

湖北美术馆馆长、本次展览策展人冀少峰 致辞

  开幕式上,冀少峰馆长代范迪安主席表达了对章燕紫的展览的祝贺,他说:“章燕紫是当代艺术界富有才华的艺术家。同仁们都看到,许多年来她不逐潮流,只随心径,信守纯粹,沉潜手作,以思维的触角联络外部世界,以感性的媒介作为形式语言,在一个个系列作品中作自我心理的叙述言说,让作品呈现出内涵丰富的文化意绪。”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4/e3e6945d3bd9d23a508032b8f34761ef.jpg

章燕紫 《恍兮惚兮》残片,67件,尺寸不等 综合材料 2025

  作为策展人,冀少峰馆长在开幕式表达了对章燕紫老师带来如此精彩的展览的欢迎,他在前言《生命的透射》一文中谈到:“章燕紫敏锐地捕捉住了视觉文化研究范式更新这一文化现实,并以自我的图像策略去适应这一文化现实。不间断的求新求变,也使章燕紫能够为阅读者持续带来视觉的惊奇与期盼。而其艺术语言的国际化,视觉表述的符号化,不仅赋予章燕紫艺术的国际性,而其极具辨识度的个性化语言及充斥其间的对生存现实刻骨铭心的体验:伤痛、伤害、情感断裂、生命的流逝、无尽的乡愁……章燕紫凭借自我对现实世界和文化命题的敏锐感知,一步步在压力中前行,在传统中继承,在守正中创新,虽然一些视觉符号至今还难以解释,甚至说不怎么合乎逻辑,但由内而外散发出的那种笃实坚定与毅然决然的勇气,既让自己从僵化的水墨研究范式中觉醒,又以一个视觉文化工作者的轻松与愉悦,在给阅读者带来对激变的社会发展现实清晰的思考时,她快乐着,也感染着阅读者快乐着。”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4/5effe2d669e0c4383f462515713c7902.jpg

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与科技艺术学院院长 冯梦波 致辞

  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与科技艺术学院院长冯梦波表示:“章燕紫老师不仅是一位有思考、有探索精神的艺术家,同时也是一位敬业的教师,在美院受到广大学生的喜爱。”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4/679d0326917c8e7d34690f439aa719f9.jpg

艺术家章燕紫

  最后,艺术家章燕紫表达了对远道而来的嘉宾的感谢,并表示自己和武汉有缘,她说:“从2012年,参加了湖北美术馆再水墨展览,到2025在湖北美术馆举办个展个展。虽然相距十几年,但十几年的的思考过程和创作也不过是---忽然而已,今天下午很多朋友各地飞来相聚在这里,明天又飞走,虽是忽然而已,但在我的心里是永远的!”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4/aad65ec3a2e4927943b4d894b1ec64b6.jpg

艺术总监傅中望

  此次展览的艺术总监傅中望致辞并宣布展览开幕,他在致辞中讲到:“章燕紫的作品很难用语言和文字描述,她的展览是一场关于水墨认知或日常物象认知的实验,她让日常变得异常,又将这种异常变得很真实,我相信这种真实的感觉是可以与每一位观众连通的。”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4/4b49817d70fd0257c0a1a356df35796e.jpg

“忽然而已”——章燕紫个展开幕式现场


  引言

  章燕紫是当代艺术界富有才华的艺术家。同仁们都看到,许多年来她不逐潮流,只随心径,信守纯粹,沉潜手作,以思维的触角联络外部世界,以感性的媒介作为形式语言,在一个个系列作品中作自我心理的叙述言说,让作品呈现出内涵丰富的文化意绪。她受邀在国外举办过不少场次的个展,形成了穿越文化边界的学术交流,此次蒙冀少峰馆长重视,湖北美术馆大力支持,举办汇集了她多个系列也包括最新作品的艺术展,让我们得以比较全面地看到她渗透在创作历程中的精神取向和独辟蹊径的艺术表达。

  作为当代艺术家,章燕紫始终知道自己身处社会巨大变革和不同文化碰撞交融的大情势和大 语境之中,她也自然而然地在具有” 当代性”的文化坐标中建构自己的“精神性'维度,对那些人类面临的、也是具有“本质性”意义的问题作切身的思考,找到自己表达的切入点,其中为大 家所熟悉的《止痛贴》系列就是她“感”与“思” 的视觉方式,展现了对“拯救"和“缓释”双 重意义的交织。这种把“自我” 放入“世界” 之中、以个人小切口指向大问题的艺术探索,使她的作品总是有极为感性的媒介材料,又有触及心灵甚至让人颤悸的内涵,更何况在犹如“女红”的巨大手工劳作过程中,渗透了她对时间的体验,使作品彰显出纯粹的精神匡味。

  以“慢工细活”的方式抵达深邃的思想空间,是章燕紫的基本工作方法,也使她不断与中国传统文化资源形成心理的契合。在 《格物致知》和《她的二十四章节》、《恍兮惚兮》 几个系列中她表达了自己悠游于传统文化中的感知和感受,尤其是传统文化对当代人的心理疗愈。例如在《格物致知》中,她以长篇的书写和对书法媒介载体的处理,使作品在形态上有了漫漶斑驳的历史感,也充满一种神游太虚、独处高寒的意韵。我惊讶她能写出一手好的书法,这是她的艺术修养所在,同时从那些大篇的文字中能够看到她沉稳的心性和向伟大传统致敬的态度,这世表明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化这个时代课题在艺术家个人艺术路径中的可能性。同样,《她的二十四章节》以小观大,以个人感知通往时岁的变迁,也体现了传统文化中持续的对生命的叹惋这类主题。在《恍兮惚兮》中,她以"解构”的方式展开了古典形象的缤纷动态,在“离散”与"重 组”的双重变奏中折射出”彼岸”与”此在” 两个世界的交织。同样,《荨 麻皴》的肌理和"有”与"无”的对应,也是通过"正反形”的视觉替补,表达了世界的棱镜视像,也反映了当代人的心理意绪。在以小观大的方法论上,她的新作《咫尺万里》可以说直观地把个人视角、微观视窗与大自然世界联系了起来,营造了一一种"视通万里”的景观,而这种方法的后面,是她一向在创作中既”格物致知”也”思接干载”的体现。

  走进章燕紫的展览空间,犹如漫游一-个“超现实”的世界。展览的题目“忽然而已”,表明她总是随机而发、自然生发,把生活的际遇转化为生命的体验和文化的言说。

  范迪安


  前言

  章燕紫的视觉图像表达弥漫着女性不可承受之重,其图像的嬗变、 视觉讲述的递进式变化,不仅讲出了自我的茫然期许、自我的痛苦挣扎、自我的快乐、自我的自信,阅读者更感知体验到了她在当代艺术的探索中精神与肉身所承受着的一-种隐秘的代价。这是一种存在于女性本体意识中的敏感和细腻,伤痛和别离,是对真实而又复杂的生存实境的尊重,亦是对自我生存处境的种还原。

  章燕紫捕捉日常生活的碎片化的记忆,并透过自我充满着暧昧难测的视觉记忆,将这些日常生活片断转化为一一个个充满着艺术光晕的场域,充斥其间的是痛苦的挣扎与伤痛般的书写。但她的确写出了生命的尊严,生命的尊重,生命中的伤痛,还有情感的断裂。这其实是章燕紫个人的精神成长史,也为阅读者洞悉其多思多变的精神图景提供了视觉支撑,更为精神创伤得以疗愈提供了有效路径。

  在这一系列的视觉书写中, 章燕紫骄傲的内心扑面而来。

  波诡云谲的社会现实,去直面惨淡的生活实境,去面对那个时时有着女性脆弱般的自己,但视觉图像所传达出的那种坚韧顽强与不屈,的确感染侵袭着每一一个走进其视觉图景中阅读者的心灵。

  阅读者亦会体察到章燕紫在多元媒材的选择中的信手拈来,从她初入艺术界的水墨单一媒材叙事,最终走向了媒材的多样,语言的多变,而符号叙事的表达亦给她的视觉图像表达打上了深深的当代艺术的印迹。

  章燕紫敏锐地捕捉住了视觉文化研究范式更新这一文化现实, 并以自我的图像策略去适应这 一文化现实。 不间断的求新求变,也使章燕紫能够为阅读者持续带来视觉的惊奇与期盼。而其艺术语言的国际化,视觉表述的符号化,不仅赋予章燕紫艺术的国际性,而其极具辨识度的个性化语言及充斥其间的对生存现实刻骨铭心的体验:伤痛、伤害、情感断裂、生命的流逝、无尽的乡愁...这还不仅仅是章燕紫个人的生命透射,实则透射出大时代的问题。在压力中前行,在传统中继承,在守正中创新,章燕紫由内而外散发出的那种笃实坚定与毅然决然的勇气,既让自己从僵化的水墨研究范式中觉醒,又以一个视觉文化工作者的轻松与愉悦,在给阅读者带来对激变的社会发展现实清晰的思考时,她快乐着,也感染着阅读者快乐着。

  湖北美术馆馆长 冀少峰


展览现场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4/44ff7def08c5ec3b09b35f09415e9a2f.jpg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4/7a9443beb15ac3a8486ae9ff6abfd09e.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4/4bb15df21999853d0b81d76f2dda75de.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4/8002bfc6dfc7dbe36e99afd0a132c4af.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4/fa1fa4913e22139269af8ee09827a5fd.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4/24e50437d735f41fbbdaccc864e7e9a5.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4/89e2b526e55e0a74bb423fdda5721a91.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4/0eb1085bdba48102cabcac4c320eaf5d.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4/1fe54d21bfe203917fe96755315354dc.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4/52b508b738e29274193b2041c69652f5.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4/fb2c2360e314d7c77f9ada9747c5bbae.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4/bec6af8d930c85318427490234915a7c.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4/0ac2f6bdc31558469ecbe846ec2f49d4.jpg

展览现场

  巨幅作品《格物致知》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4/56c5ac7d97067c4117ba25e31da4ef71.jpg

章燕紫 格物致知 700x300cm 综合材料 2025

  此次展览的开篇作品《格物致知》以“弟子规”为蓝本,借助红色米字格这一中华传统文化启蒙的视觉框架,构建起连接古今的认知图式。长七米宽三米的巨幅作品悬挂于展厅当中,观众需穿过地面的红色米字格才能近距离观看作品。做人如写字,一切方在规矩之中,作品借助红色米字格这一中华传统文化启蒙的视觉框架,构建起连接古今的认知图式。正如范迪安主席文中所说:以"慢工细活"的方式抵达深邃的的思想空间,是章燕紫的基本工作方法,也使她不断与中国传统文化资源形成心理的契合。

  以微观尺度量《咫尺万里》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4/04342bd1526ce803931fdf98be697692.jpg

章燕紫 咫尺万里 影像装置 尺寸可变 2025

  《咫尺万里》则从独特视角,表达了艺术家对尺度的另类思考,观众可以透过墙面上镶嵌的小小的尺子,观看到一个运动的、膨胀的、无限的宇宙,体会万物的远近与大小、宏观与微观在尺度间变幻的辩证关系。

  24组“二十四节气”转化为《她的24章节》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4/947f22a4fa8a0f788901c5159c38cf7e.jpg

章燕紫 她的24章节 24件 尺寸可变 2022

  《她的24章节》作品由24组迥然不同又互相关联的作品编织而成,观众需将24组作品联系在一起欣赏,方能汇聚成一条完整的叙事。运用中国传统文化中“二十四节气”的概念,将日常生活中的水果、蔬果、干果、虫草与女性身体联系在一起,以四年为一个章节,每一个章节都是平凡的,用最平实的视角和具备通感经验的形象、材料、语言,形成了一篇跨越近百年的微观生命图景,生动展现出平凡生命中的伟大之处。

  新作《恍兮惚兮》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4/baca8a262d7c42efe125458acb664e6e.jpg

章燕紫 恍兮惚兮 200x120cm 2024-2025

  《恍兮惚兮》是艺术家2024——2025的新作品,也是第一次亮相。这组作品以敦煌为素材,通过镂空轮廓形成负形空间,并嵌入波浪镜面,使观众的身影与壁画色彩相互交融,实现了传统文化在当下语境的巧妙转译。这件作品与作品的残片遥相呼应,形成一种互文关系。

  十件巨型空心卷轴《面对》构建“画心”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4/41fc7de48e09b4c14a57fd9aaa20bf6a.jpg

章燕紫 面对 320x90cm 综合材料 2023

  《面对》以10件3.2米高90厘米宽的空心卷轴悬挂在空间中,作品通过空心卷轴的独特设计,模糊了观察者与被观察者的界限,引发人们对内外关系的思考,虽为卷轴,却一改古人品画的观看方式,观众可以环绕其间进行观看,正反两面的概念因此被消解。传统卷轴装裱之下,最重要的“画心”却消失不见,透过这一空心孔洞,观者可以构建“画心”的无限可能,这也引发人们对内外关系的思考。

  30幅作品同构《荨麻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4/67c5661074091e59c1473e6d3e47a11e.jpg

章燕紫 荨麻皴 121x81cm 综合材料 2025

  最后一个展厅中30幅使用医用镊子和手术器械在宣纸上划出痕迹的《荨麻皴》,接近纯白,远看似空无一物,近观却能感受到一种诗意的痛感,一种关于中国山水画的美感。“荨麻疹”是一种过敏现象,“皴法”是中国山水画的经典技法,艺术家将身体过敏的现象与“皴”结合,亦是将传统和与当代的一种碰撞,对“痛”的诗意的表达。作品的每一幅中缺失的大小不一的圆形,形成另一幅对应的作品,与文献墙上的《基因彩票》形成呼应,一脉相承。

  《画皮》的十五个章节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4/e64cdd4a218be99b7b0ab8e63e816c14.jpg

章燕紫 画皮 900x40cm 布面综合材料 2020

  展厅中间的长卷《画皮》分15个章节,艺术家通过各色面具对身份与归属、个体与集体、种族与信仰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有意思的是这件曾多次在国内外展出过的作品,被艺术家剥开变成两幅,放在一起对应展出,表达了艺术家一直追问的表皮之下是什么的课题。

  40米文献装置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4/257cf4ed169d976e49782c3bf106d895.jpg

章燕紫 文献墙 40m 各时期作品

  此外,展览现场还设文献展,墙贯穿展厅的40米文献装置,穿插着艺术家二十余年的创作,从大量的文献资料,创作手稿中可以清晰的看到一个作品从萌发到落地的过程,也展现了艺术家章燕紫二十余年个人创作历程中的思辨性与探索性。这些作品都很难用语言和文字描述,这场展览是一场关于水墨认知或日常物象认知的实验,艺术家让日常生活变得异常,又将这种异常变得很真实,这种真实的感觉可以与每一位观众连通。 作品的周围还手写了很多理论家、批评家对艺术家评论的文字,布展方式也如章燕紫本人一样鲜活且充满了温暖。文献墙还与四个展厅形成互文关系。

  湖北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院长唐骁将课堂带到了展厅,让学生们在现场体会艺术家是如何在创作中平衡传统与当代、技术与实验的关系。学生们纷纷向章燕紫老师现场求教,观众们饶有兴趣地在格子间穿行,在空心卷轴件游走,趴在墙上去观看尺子里的世界。


展览信息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4/6225c87c70fad5e8434b5c00636db1f0.jpg

忽然而已——章燕紫个展

学术主持:范迪安

策展人:冀少峰

展览时间:2025年4月15日—5月11日

开幕式时间:2025年4月15日 下午15:00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东湖路三官殿一号湖北美术馆


责任编辑:裴刚

推荐关键字:湖北美术馆 章燕紫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网友评论已有 0 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AMMA我们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