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市场监测中心 > 市场观察 > 正文
  • 分享到:
  • 收藏此页 |
  • 打印 |
  • 关闭

雅昌专稿|艺术家用“土”讲述的故事,看完让人深思

2025-01-20 15:51:31 作者:陈耀杰  来源:雅昌原创专稿 0次浏览


更多图片

在全球化浪潮与生态危机交织的当下,艺术对自然与生态的关注正以愈发多元的形式不断深化。“以土为源——当代视觉艺术生态作品展”凭借其独特的视角,聚焦于土壤这一常被忽视却又至关重要的自然要素,成为当代艺术回应环境问题的重要表达。该展览由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传播交流推广项目支持,在苏州寒山美术馆成功启动后,于2025年1月11日巡展至天津滨海美术馆,汇聚了50余位艺术家的120余件作品。展览通过丰富的媒介与多维的主题,从土壤材料、土地资源到生态维护与文化传承,构建了一个自然与艺术交融的叙事空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1/bb952be1aa70a5819d3388a9572d33a9.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1/a710f70db1a27e8ea1cbafd80187af04.jpg

展览现场

策展:以土壤为哲学基石的深度探讨

展览的策展理念源于土壤这一生态系统的核心元素,将其视为人与自然、文明与生态的桥梁。策展团队以土壤作为底层逻辑,开启了对生态伦理和哲学命题的深度思考。土壤不仅承载着农业生产和自然生态的物质基础,更是文化传承的历史载体。这种视角在策展的研究阶段得到了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的支持,通过科学与艺术的对话,为展览注入了深刻的生态意识。

“此次以‘土壤’这个自然物质对象作为选题而开展的国家艺术基金项目由一批在当代艺术领域颇有建树,或在持续研究的艺术家群落和其代表作品组成。这批作品涵盖了基于土壤材料、土地资源、生态维护、植物环境等多元视角,在‘以土为源’为展题的逻辑中,思考诸如‘人类世’这样的哲学问题,并直面环境危机和生态永续的问题。”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1/dd14a3a5d3d8cd925febccd6f76242b3.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1/1d38ba8ab14fa65e27044e24ee4ade13.jpg

展览现场

参展艺术家通过多元化的创作,展现了人与土地的复杂关系。例如,王雁玲将家庭地质学背景与创作结合,探索地质与记忆的艺术表达;厉槟源以身体与责任田的互动,捕捉土地带来的情感慰藉;姚雨何则在冰岛与美国的自然风光中融入家乡记忆,映射出对故土的深切怀念。这些作品在多层次上实现了自然物质与情感体验的交织,呼应了展览的生态主题。

四个单元:多维视角的土壤叙事

展览通过四个主题单元,将土壤的生态内涵逐层展开,为观众提供了多维的审美体验。在展览的具体策划上,策展团队表示:“在面对和土壤有关的地质、环境、生态、资源、气候等理性科学问题时,艺术创作和美学表达对于公众知觉感官的调动和情绪传导,就可以成为一种直接而有力的信息转译手段。因而,从策划思路角度,也遵循了‘传统技艺—当代媒介—数字表达—社会现场’的单元逻辑,引导公众从理解传统的创作材料原点出发,跟着艺术家们走向以材料形成丰富媒介的有效路径,再加持相当一部分作品反映出的数字时代的信息传递,最后集体进入一些社会观察和问题研究的现场,从而对艺术是否能够促进教育的启发和学习的启迪,而发起一次自我判断和有力思考。”

第一单元以土壤为媒介,连接传统文化与自然生态,呈现了土地在人类文明中的基础性地位。雕塑、装置、绘画等多种艺术形式通过对土地变迁的具象化表达,唤起观众对土地的情感与记忆。这一单元不仅展现了艺术家对土地的敬意,更引导观众反思人与自然的共生关系。

艺术家陈小丹的作品《盛开2006 No.1》是从2004年开始草稿创作的,2006年完成了总体部分15000件左右,在历年的展览过程中不断损毁,也不断加入新的小件,在双手一握之间,然后才交给火 。称之为花,也不只是花,或许有更朴素和丰富的造型,必须是一个个的生命。每一次仿佛开始与结束的仪式,它存在于艺术家二十年来关于陶瓷的创作过程中。艺术家戈子馀的作品《轮回》,寄寓了他儿时与家人夏天夜晚常在院子里大树下纳凉,听爸爸讲过去的趣事,是对父亲的追忆和童年的纪奠以及那片“生我养我”的土地的感恩。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1/ea6c5e0b112edea213f54d14d7f781f0.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1/08e275cd47f82d0059e5beca29767460.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1/4ea865de5aed699d1983b37522f5619e.jpg

展览现场

第二单元聚焦植物与土壤的共生关系,探索自然的循环与生态的多样性。以植物草本、木材、花叶为媒材,艺术家们通过雕塑、手工制品和装置艺术,传递了自然生态的疗愈力量与文化共鸣。作品强调了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同时唤起观众对自然之美的珍视。

艺术家JUJUWANG的作品《种地毯》,通过将傣纸编织成地毯并铺设于花园之中,巧妙地搭建了自然与人类之间的桥梁。随着时间的推移,纸地毯逐渐溶解于土地之中,这一过程仿佛是大自然对人类创造物的温柔接纳,展现了自然界生生不息、循环往复的伟大力量。纸地毯的溶解,象征着一切存在的短暂性和无常性。在这份短暂之中,也蕴含着生命永恒循环的真理。

第三单元中,数字科技成为艺术创作的核心工具。艺术家们利用实验影像和算法艺术,将土壤生态转化为视觉化的数字叙事。观众不仅可以体验数字艺术的魅力,还能通过互动参与作品的生成过程,从而感受到科技与生态融合的可能性。

“共晶”本是来源于冶金工业里的专业词汇,指各类物质在高温下融合结晶的现象。艺术家潘子申的作品《共晶》借由这种“炼金术”式的神秘转化,探讨世界展开的无限可能。基 于“碳基——硅基”两种文明之间二律悖反的科学猜想,以溯源式的类型学逻辑完成“新物种”的演化考古。

第四单元以社会现场为切入点,通过叙事性影像和田野调查,探讨土地与地质变迁、社会生态及文化传承的深层关系。艺术家们以研究型创作的方式回应生态危机,赋予土地更多的社会与文化意义。这一单元凸显了艺术在生态保护与社会实践中的独特作用。

厉槟源的行为创作带有西西弗斯般的悲剧精神,其持续、重复、接近极限的行动不仅关乎身体,更是对意志与韧性的磨砺。在《自由耕种》这部作品中,他回到湖南永州老家,跳入原属父亲、后由自己继承的0.1亩责任田。置身其中,他用身体经验勾勒自身的生活轨迹,也丈量着自己与世界的关系。

巡展:推动不同地域文化交流互动

从苏州寒山美术馆到天津滨海美术馆,在策展团队看来,巡展实现了不同地域文化与展览主题的深度对话。在苏州,展览与江南水乡的文化记忆相结合,展现了土地与水乡生态的融合;而在天津,展览则更多地关注土壤与海洋生态及工业文化的交汇。通过结合当地自然和文化特质,巡展模式为不同背景的观众提供了多样化的视角,也推动了不同地域文化的交流与互动。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1/1bb44d290c63df946470d6e0726f317b.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1/35bf5344c720bd86771b736411be02d0.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1/9a63679b45f183e8ed73b4a4a53ba71a.jpg

展览现场

在生态问题日益严峻的当下,艺术以其独特的叙事方式承载了重要的社会责任。此次展览通过艺术的语言,将复杂的生态问题转化为易于理解和触动人心的视觉表达。在天津滨海美术馆的展览中,公共教育活动得到了家庭观众的热烈响应。孩子们通过参与创作与互动,对土壤生态有了更深的感知,而家长们则在观展后自发反思人与土地的关系。这种跨代际的文化传承,体现了艺术在公共教育中的独特价值。

此外,策展团队表示展览还将走进乡村,将艺术带入土壤生态的真实场域。例如,在四川成都的耙柑种植地区,展览计划与当地居民互动,共同探讨艺术如何为乡村经济与生态发展注入新的可能性。这种跨地域的文化传播模式,不仅拓宽了展览的影响力,也深化了艺术在社会层面的实践意义。

结语:“以土为源——当代视觉艺术生态作品展”以艺术的方式直面生态问题,为公众提供了重新认识人与自然关系的契机。通过多样化的艺术创作与创新的策展逻辑,展览不仅彰显了土壤作为自然与文明纽带的核心地位,也为未来艺术与生态的结合树立了典范。在社会关注度日益提高的背景下,展览进一步激发了公众的生态意识,为推动可持续发展的文化进程贡献了一份独特的力量。

责任编辑:陈耀杰

推荐关键字:土壤 天津滨海美术馆 当代艺术 生态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网友评论已有 0 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AMMA我们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