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下午,“桃花源·境”林苒艺术个展于福建厦门筑地艺术空间开幕。主办方为筑地艺术,学术支持林春(厦门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厦门达达”重要成员、艺术家),策展人杜华珍(筑地艺术主理人)。此次展览作品为艺术家林苒在疫情期间,以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为创作灵感,开始的一种全新艺术创作实践,合计26副综合材料绘画作品展出,展期至2025年1月18日。
学术支持林春教授为此次“桃花源·境”林苒个展写到:“柏拉图《理想国》中洞穴理论,记有一群人打从出生起,就困在洞穴中,身后有熊熊燃烧的火焰,他们无法转身甚至无力回头,只能看着前面墙上自身的影子。后有一人奋力挣脱来到洞穴外,看到了绿树红花美妙的世界。他返回,想把人们带离洞穴却遭拒绝。理想国,乌托邦,桃花源,想它是为了退避现世,一进一退。”让展览本身的哲学探究进入到一个更高的维度,艺术之于生活,是审美,是感知,是表达,亦或是思考。
艺术家林苒,新媒体艺术研究者和创作者,现任教于厦门集美大学美术学院,曾在法国留学和工作多年,先后毕业于法国巴黎高等美术学院当代造型艺术专业与法国鲁昂国立高等美院新媒体艺术专业双硕士。个人丰富的经历、地域身份和价值认同,让她的艺术创作实践不仅有清晰的专业脉络,更重要的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在此次“桃花源·境”展览作品中,山或许不是山,是曲线,是分形几何,水也不一定是水,是俄罗斯数学家的空间思想沃罗诺伊,是晶体,是水分子结构,是氧与氢,是芥子里或许藏着的须弥。它们似乎是层层叠叠的流水,似是植物,似是云烟,抽象且诗意,温柔,缱绻,旖旎,迷幻。这是艺术家林苒通过作品引发观众对现代文明进程中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反思,穿梭于虚拟的桃源仙境与现实的都市丛林之间,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与心灵震撼。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在这里,艺术不再是孤立的个体表达,而是一场关于人类共同理想的盛大对话。观众在展览中去感受艺术家对桃花源的执着探寻与创新表达,并在艺术的映照下,重新审视自己内心深处对理想世界的定义与追求。
已有 0 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