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雕塑年鉴(以下简称“年鉴)项目组通过征稿、编委会推荐以及自行搜集等方式,对2023年中国当代雕塑领域的展览、学术活动以及研究成果等进行了数据录入、整理和分析,形成了中国当代雕塑年鉴(2023)年度报告。
自2024年7月发出征稿函以来,年鉴项目团队共收集、整理了2023年与当代雕塑相关的展览数据423条,研究文献数据335条,学术活动数据48条,作品数据345条。经过初步筛选之后,项目团队对数据进行了基本变量的统计和分析,主要从地域、时间、主办方性质以及增减趋势等方面展开。
1. 据项目团队收集、统计,2023年与中国当代雕塑相关的展览数量为423场次。较2022年新增209场,增幅达98%。而对比2021年,增幅达126%。中国当代雕塑展览举办场次整体呈现持续上扬的走势,并在2023年出现较大幅度新增与突破,显示出相比以往更为活跃,更为蓬勃的发展态势。
2. 2023年度内与中国当代雕塑相关的展览集中在两个时间段。上半年展览主要集中聚集在5—6月份,下半年主要围绕9月与12月。
3. 个展为180场,群展为243场,分别占比42.6%和57.4%。对比年鉴统计的前两年数据,个展和群展都呈现出翻番的高增长态势。
4. 我国东部地区的展览数量仍然以绝对优势稳坐第一,在东部地区举办的展览数量占全国近75%。北京、上海、广东、浙江、香港、四川、福建、江苏、重庆位于举办数量的前十名。纵观三年的年鉴收录数据,北京、上海、广东稳坐前三。并且以上三省市的展览数量一直呈现稳定增长的态势。对比2022年三强省市数据,其增长幅度分别达60%、73%、86%。
5. 从展览主办方性质来看,民营企业始终是中国当代雕塑展览举办的主力军。回看前三年,民营企业分别占比44%,67%,42%。2023年,官方机构与学院的力量有所增强,而民营企业的主办的展览数量有所回落。
6. 在各类主办单位中,由学院举办的中国当代雕塑相关学术活动场次位居第一,占比48%,相较2022年增长8个百分点。官方机构仍旧是举办学术活动的主要单位,占比达到39%,相较去年增长12%,其中独立主办、联合主办的国际性学术交流活动场次占比75%,与2022年相比下降8%。
7.从学术活动的举办形式上看,线下模式成为常态,其占比达到72%。相较2022年学术活动中线下模式仅占29%的情况,2023年度线下学术活动的举办频次大幅度增加。
8.在2023年研究中国当代雕塑的硕博学位论文中,景德镇陶瓷大学、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鲁迅美术学院的研究生学位论文数量占比前列,以上六所学校占到统计总量的48%。从硕博论文的整体研究面貌来看,高校的青年学者仍然将雕塑的本体语言拓展与理论实践作为关注重点。
一、中国当代雕塑年鉴(2023)展览概况
项目组对2023年收录的423场展览进行分析,形成了高频词共视网络。由此得到了2023年当代雕塑展览十大展览热词和五组发展趋势。
十大展览热词:空间、语言、社会、材料、城市、传统、形式、历史、时间与自然。
五大发展趋势:
一、技术与雕塑的互动关系
技术与当代雕塑的紧密度提升从线上、线下两个面向凸显出来。2023年项目组收录的线上展览数量同比2022年增长33.3%,线下展览中关于材料、科技、技术、数字等关键词的展览合计62场,总体较22年来说均呈现上扬趋势。
二、跨学科发展中的互助关系
项目组收录的2023雕塑展览中,关于跨材料、跨媒介、跨学科的展览约有72场,其中如“第十四届上海双年展‘宇宙电影’”“虚空现形:隋建国工作笔记”等展览都在通过多学科共创、新兴媒材实验等方式,探讨着雕塑边界的拓展。
三、雕塑与市场的互补关系
项目组对本年度收录的243场群展进行了专题分析,发现相较2022和2021年的数据,2023年与当代雕塑相关的综合性展览,其细分程度更为明显,不论双年展、博览会、公共艺术节、大地艺术季等各项展览类型的数量均有显著增长,其中又以博览会的爆发最为引人瞩目。
四、雕塑与公共空间的“互关”关系
2023年艺术节收录数量共21场,相较2022年上升75%。2023年该版块更加注重强调雕塑的公共性、地域性、产业性,呈现出参与度更充分、协商度更深入、在地性更突出的艺术指征和面貌。
五、时代性与当代性的互文关系
2023收录数据中,与社会、时代、现实、历史等相关词条共555个,占比13.1%。当代雕塑主要从中华美学的赓续与书写、接轨国际的本土品牌崛起和青年雕塑家对社会现实的关注等三个层面持续响应着历史的追问。
二、中国当代雕塑年鉴(2023)学术研究概况
中国当代雕塑年鉴(2023)学术研究板块围绕“中国当代雕塑”这一关键词,经专家推介、专题征稿以及项目团队检索工作,形成基础数据库。基于计量文本分析软件KHCoder,研究团队统计得出学术研究前20位高频关键词,并利用KH Coder软件的词汇共现分析功能,对高频关键词进行了可视化处理。基于分析结果,2023年中国当代雕塑研究的主要关注点集中在“语言材料”、“公共空间”、“数字技术”和“生命情感”这四个板块。通过进一步数据分析,研究团队最终得出:“陶瓷语言的再生转化”、“城市雕塑与生态雕塑”、“数字状况下的数字雕塑”以及“身体情感与女性视角”是国内视域下最值得关注的研究面向。国际视野中,传统的当代转化、公共艺术、艺术家个案研究、雕塑本体语言以及中西雕塑对比最受关注。
三、中国当代雕塑年鉴(2023)作品概况
2023年度中国当代雕塑年鉴项目团队通过对展览前言、艺术家自述、批评家评论等文本资料的阅读和梳理,基于理论溯源、作品分析等方法总结出2023年度中国当代雕塑作品创作的三大面向,它们分别是:材料语言的新探索、跨媒介艺术中的具身性、科技背景下的手工性回归,并试图探讨关于当代雕塑介入和欣赏的有效性问题。
一、材料语言的新探索
在当下,传统雕塑材料在同西方现代雕塑语言的碰撞与融合中生发出新的创作面貌,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观念的转变,作为视觉呈现与意义生发的重要本体,当代雕塑对材料的运用呈现出更加多元化的趋势,日常物、废弃物、工业材料等也在不断地对现代雕塑语言进行解构与重塑。
1.纸媒的当代性创作
2023年度,针对纸媒的创作成为今年的突出点。在这一创作面貌当中,艺术家们或将传统艺术形式与时下流行元素相结合,或以现实生活为情景参照,或将视野扩展至全球,关注战争与和平等重大人类生存命题等,反映了艺术家们希冀以纸为媒连接传统与当下,为当代雕塑创作注入更加丰富的内涵。
2.对日常物的探索
此外,艺术家也将视野转向了对媒介的日常性和社会属性的关注,并通过一系列组合、并置和转化,使原本并无个性的日常物呈现出一种文化和精神力量。
二、跨媒介艺术中的具身性
具身性理论的一个重要观点是,人类的认知过程是通过身体与环境的互动来实现,我们的思想和认知能力并非独立于身体而存在,而是深嵌于我们的身体和环境之中。伴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渗透,当代雕塑在跨媒介领域上的探索与讨论非常热烈,这一理论也始终贯穿于跨媒介艺术生产与接受的两端。
1. 创作主体的具身化表达
在数字技术不断更迭发展的背景下,部分艺术家利用3D打印、AI、AR等技术手段,聚焦当下数字媒介,实现创作主体与科技的交互与结合。在此过程中,借由“艺科融合”的创作形式和语言也在随着雕塑观念和边界的拓展呈现出具身性的特征。
2. 交互行为下的具身感知
在大众文化和消费浪潮席卷下的今天,艺术创作越来越强调可观、可感甚至可玩性,观看机制的转变使得观众的现场参与成为理解一些艺术作品最好的方式,人的身体移动、互动行为等直接性的感知途径有效的生成受众的体验感与认知度,从而形成身体对感知主体意义的积极建构。
三、科技背景下的手工性回归
手工性的回归并非是在科技手段的帮助下对日趋化境的技艺展开终极追求,而是在当代艺术的语境下,以强调手工制作的过程和观念来回应艺术家对人类主体性的关注与思考。在经历了对技巧和物象的迷恋阶段后,手工艺开始转向对物性的超越,注重作品意义的生成方式和过程,在当代艺术的影响下,艺术家将对材料的感知和过程中的体验融入创作当中,重复的肢体动作和机械的身体制作中内含的手工性回归成为情感和意志传递的通道。
四、中国当代雕塑年鉴(2023)“青年艺术与学院教育”特别专题
这里的“青年艺术”不是按照年龄段分布去理解,而是指一个“状态”——这批青年艺术家的创作观正在经历一种从学院被动塑造到主动以批判性思维去审视周遭世界的转变。在此思路之下,这种转变在2023年体现为对四个关键维度的持续探索,即自然/生态与公共性、跨学科与跨媒介、情动于“物”和文化象征。
对生态议题的关注与回应,是本年度“青年艺术”的一大突出特征。同时,这种关注与回应又与对诸如“艺术作品的公共性何在?”、“它如何有效地介入社会空间?”等发问相联系。
时下,跨学科与跨媒介意识在艺术创作层面的体现,最为显著的当是利用编程语言、电子元器件、机械装置等技术性手段来辅助呈现创作者意图。在此类作品中,对“主体间性”的探讨,构成其一大特征。
在本部分所涉及的作品中,对“物性”的探索已不再限于材料层面的拓展,艺术家渐趋由“物”及“情”,视角向内,探寻内心中那股对“物”的能量涌动究竟缘起于何处,进而追问这股能量在个体情感的生成及其对外部世界的认识中又扮演着何种角色?
如何以艺术语言来表征本土文化,这是学院教育的一大侧重点,部分青年艺术家循着这条创作路径,接续起了文化传承的责任。这类创作通常呈现出以下两个面向:一,关注民族性与地域性题材;二,聚焦于传统文化的当代转化之上。
已有 0 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