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对于学术脉络的梳理,始终贯穿于永樂拍卖现当代艺术板块。
本季永樂2024秋拍现当代艺术板块,在学术脉络上:多条线索并举,面貌丰富。在“览胜夜场”,既有以“人物肖像”在时代下的演变为线索串联的作品,又有不同阶段对“风景”题材的再造与重塑的作品。同时,还有亚洲艺术的顶级作品汇聚。
永樂主打的“新绘画”板块,则推出了多位70-80后代表艺术家在职业生涯关键/转折期的代表作品,同时还有“85后新生代”代表艺术家的精品力作呈现,市场表现值得期待。
新浪潮板块,则集中了更多85后到90后艺术家的优秀代表作,极具收藏潜力,拍场表现值得期待。
本季永樂2024秋季拍卖会预展将于12月7日—8日在北京四季酒店举行,现当代艺术板块将于12月9日举槌。
“览胜”夜场
一、时代的人物肖像演变
以“人物”“肖像”绘画为线索,本季永樂不仅呈现了吴冠中难能一见的“裸体”人物绘画,更带来了张晓刚、张恩利、刘晓辉等经典的人物题材创作。
吴冠中 《泉》 1995 年作 39.5×49.5cm 布面油画
吴冠中《泉》
在吴冠中的创作中,人体是其非常重要的一个题材。其早年创作了大量的“人体”作品,到1950年回国后,受到当时革命现实主义创作模式的影响和批判,原来的人物画形式受到冲击,同时又不情愿按照固定的模式作画,吴冠中从此疏远于人物画,改画风景画。而这一疏远,便疏远了四十年之久。至90年代,吴冠中先生开始重拾“人物”绘画,此时的“人物画”创作,堪称先生的集大成之表现。
虽然吴冠中的作品“产量”较大,但精品多数藏于美术馆或重要私人藏家手中。非轻易难得上拍。其中“人体”作品更是可遇不可求。
本季永樂秋拍推出的吴冠中“人体”绘画《泉》,创作于1995年。画面中,一个丰腴的女人体躺卧于“山泉”之畔。吴冠中不是单纯着重于人物的写实重现,而是加入了更多表现、抽象的成分。加之40余年描绘“名山大川”的积累沉淀,将山水意向与人体造型合二为一。塑造出独特的造型概念和形式美感。
《泉》曾于2013年在香港上拍,当时估价为400-600万港元,最终以701.5万港元远超最高估价成交。时隔11年再次呈现,拍场表现值得期待。
张晓刚 《失忆与记忆 NO.8》 2007年作 110.5×130.5cm 布面油画
张晓刚《失忆与记忆 No.8》
“人物肖像”是张晓刚创作的主要表现内容。从90年代的“血缘-大家庭”系列,发展至“失忆与记忆”系列,通过对人物的塑造,艺术家描绘出一个关于家庭、个人、时代、社会的“集体肖像”。
“失忆与记忆”系列是张晓刚在“血缘-大家庭”系列之后发展出的一个新的系列。进入千禧年,面对社会的巨变,张晓刚的创作从探讨社会结构中最具代表的“家庭血缘关系”转换至对“个人心理”的描绘。这一时期的作品中,不断出现的无表情,同质化的面孔,构成了统一的社会群像,表现出某种集体无意识与个人心理之间的矛盾关系。
张晓刚《失忆与记忆 No.8》创作于2007年,画面中描绘的是该系列中典型的男性人物形象。但此时的人物不再像该系列早期的作品一样,着重于眼睛的描绘,而是以闭眼的状态出现。人物表情传递出了一种“心理”的情绪:借此,艺术家表达了一种更加内省的、荒诞的,白日梦般的感悟与体验。
这幅肖像绘画尺幅不小,2018年,此幅作品在香港秋拍以187.5万港元成交。此次回到内地上拍,价格上相当具有吸引力。
张恩利 《吸烟男人》 1997年作 170×150cm 布面油画
张恩利《吸烟男人》
1990年至2000年前后,张恩利的绘画以人物为主。在这一阶段,他描绘的人物形象来自身边的朋友、同事、街上走过的某个女人、菜市场里买菜的人等等。他以一个观察者、审视着的姿态,通过疏离的表现主义的叙述语调,展现了都市人的生存状态。
在张恩利迄今为止创作的不同系列作品中,早期“都市人物”系列更受市场关注。目前拍卖前五的作品均出自这一时期。本季永樂这件《吸烟男人》创作于1997年,是早期“人物”系列的代表作品之一。在2021年秋拍中,创作于同一年,同一尺幅,相同题材的《吸烟者》以586.5万元成交。是目前张恩利拍卖的第五高价,本季这幅作品的表现值得期待。
刘晓辉 《无题——介入的形状》 2015-2017年作 200×300cm 布面油画
刘晓辉《无题——介入的形状》
刘晓辉是近几年艺术市场上颇受关注的70后艺术家。目前,艺术家刘晓辉的拍卖纪录由永樂拍卖于2023年秋拍创造。
《无题——介入的形状》创作于2015年-2017年,并于2018年香格纳画廊个展“两个动作”上展出。此次展览中,刘晓辉打破了其作品为人熟知的“背影”的个人标签,以两个对称的,处于运动状态中的人物展开了全新主题的描绘。
在这个全新的主题中,镜前看似是脱衣或者穿衣的人物动作,试图揭示出一个“真相”——相同的一个动作在不同维度里可能出现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含义。
从上一阶段的“背影”到新阶段的“两个动作”,刘晓辉在个人创作上一直不断地突破,探索新的可能。
这一批作品也是目前刘晓辉市场上取得佳绩的代表。
二、抽象风景的“再造与重塑”
在艺术史中,对于“风景”的理解与认知持续了上千年,在东西方不同的文化交汇之下,从融合到打破,再到创新,中国艺术家如何在不同的时代“再造与重塑”内心的“抽象风景”,依然是一代又一代艺术家不断努力的命题。
本季秋拍,永樂呈现了赵无极、周春芽、刘炜、曾梵志等不同时代下艺术家对于“抽象风景”的领悟,带来了艺术家代表的经典名作。
赵无极 《无题》 1952年作 38×46.2cm 木板油画
赵无极《无题》
赵无极于1948年赴法国留学。他将中国传统绘画技巧、文化内核与西方绘画风格相融合,在纷繁复杂的西方抽象艺术世界中发现了属于中国的传统抽象艺术形式。
1951年,赵无极与保罗·克利(Paul Klee)相识,对其艺术创作带来了重要的影响。此幅创作于1952年的抽象风景《无题》属于赵无极早期作品,是其在抽象的探索之路“克利时期”的经典之作。
此幅虽尺幅不大,但恰好利于艺术家营造画面的张力。构成了令人印象深刻的节奏与律动感,交织出了丰富的视觉效果。自此,中国甲骨文、钟鼎文、原始壁画、符号化等元素也逐渐出现在赵无极的作品中。
此作曾于2021年以465.35万元成交。作为赵无极早期的经典代表作,值得关注。
周春芽 《江南桃花源》 2007年作 270×220cm 布面油画
周春芽《江南桃花源》
与同时代的许多画家不同,周春芽的艺术创作从未关注宏大的历史叙事或是社会性题材,始终专注于对个体经验与人性欲望的深刻洞悉。从九十年代的“山石”、“绿狗”至千禧年后的“桃花”系列,艺术家逐渐在创作中以超现实的场景、反自然的用色和厚稠堆积的笔触建构起独一无二的个人视觉谱系。
《江南桃花源》是周春芽创作于2007年的力作。相较之以往的桃花系列,该幅作品中的桃花在晴空的映衬下,显的更为成熟与内敛。艺术家通过“桃花”这一意象营造出一个世外桃源般的梦幻世界,在洋溢着无边春色的视觉与心理语境中,为情与色、爱与欲找到了最为理想化的艺术形式。
刘炜 《风景》 2014年作 200×200cm 布面油画
刘炜《风景》
1998年刘炜选择跳出令其成名的“玩世现实”叙事图像,转向风景绘画,重新攀登艺术顶峰。此后,“风景绘画”是刘炜艺术创作的重要母题。其“风景”作品一方面受格哈特·里希特(Gerhard Richter)启发,反复干刷画面以获得迷离的晕染效果,另一方面又融合了传统中国画“山石”的笔势,墨色,形成了一种野逸之韵味。产生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独特之作。
本次上拍的《风景》是一件尺幅不小的作品,创作于2014年,是目前刘炜上拍的“风景”系列作品中创作时间较近的作品。作品曾参加了宝龙美术馆“艺术史 40×40”大型群展。
曾梵志 《无题》 2016年作 180×150cm 布面油画
曾梵志《无题》
曾梵志《无题》属于其“乱笔”系列的作品。源于其2000年左右开始的“抽象风景”系列的探索。“乱笔”创作是曾梵志对绘画语言的再次探索,他在左手无法精准控制用笔的体验中获得了关于线条的灵感。一种全新的,以纯粹的线条和色彩来表达自然和意识的“抽象风景”从画布上生长出来。浓烈的对比,凌乱交织的线条,翩若惊鸿的走势,让作品生长出某种东方色彩。
本次上拍的《无题》创作于2016年,目前拍场鲜少出现这一时期的“乱笔”系列作品,是难能一见的佳作。
刘野 《窗外》 1992年作 45×45cm 布面油画
刘野《窗外》
在刘野的艺术生涯中,“柏林时期”是其非常关键的阶段。这一阶段表现主义的风景作品,介于现实主义和超现实主义之间的风格。不仅承袭了西方现代主义大师蒙德里安、玛格丽特等艺术家的色彩及神秘的空间感,同时也将自身来自东方的“生命体验”融入其中。
在整个“柏林时期”中,刘野所绘作品仅有二十余件,但正是这一开创性的系列奠定了他日后备受推崇个人风格,并被学界公认为其绘画历程的真正起点。在该时期中,创作于1992年的《窗外》是唯一一件风景题材作品,同时也是首次出现“飞机”这一重要绘画符号的作品,因此在画家早期创作谱系的研究中具有极为特殊的意义。
目前其拍卖第二高价的作品《金光大道》便是其“柏林时期”的最后一件力作。2023年春拍,起“柏林时期”另外一件罕见巨作《巴洛克》在永樂2300万元成交。可见这一时期作品在市场上的影响力与号召力。
此次永樂上拍的创作于1992年的《窗外》,是刘野在“柏林时期”的重要作品,不仅是其极为罕见的早期风景画,也是一件承前启后的作品,预示着其千禧年后的极简主义和抽象风格。
丁乙 《十示2012-12》 2012年作 140×160cm 布面丙烯
丁乙《十示2012-12》
从80年代后期开始创作的“十示”系列,丁乙这一代表性系列已成为中国当代艺术中的一个独特“符号”。在其职业生涯中创作的无数个“十示”系列中,于2012年开启的“十示”系列是丁乙从荧光系列回归黑白阶段时期的作品,也是他对于城市化进程的感悟。在采访中,丁乙曾这样解释,“荧光系列是把城市尽量拉近的看,黑白系列是把这个城市越来越推远。”荧光色是对城市化的庆祝,黑白则是对城市化模式的审视与自省。
张恩利 《弹力(一)》 2013年作 200×250cm 布面油画
张恩利《弹力(一)》
2013年,张恩利创作了“弹力”系列的作品,此时,艺术家对于线条的描绘已经日臻成熟,并呈现出一种得心应手的松弛感,脱离了具体的形象,他将“线”视作“肖像”进行创作。标志着艺术家的创作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
2023年秋拍,创作于同一年的作品《弹力(四)》估价为250万-350万,最终以远超最高估价的483万元成交。此次上拍的这件作品虽尺幅略小,但属于该系列的第一件作品。同样值得关注。
桑火尧《故都的秋》2021 年作 200 x 350 cm 纸本彩墨
桑火尧《故都的秋》
艺术家桑火尧作品曾于春季拍卖会以184万元刷新个人纪录,此次大尺幅作品《故都的秋》再次上拍,值得关注。
三、亚洲顶级艺术巨作
在关注中国现当代艺术的同时,永樂亦将视野扩展至国际舞台,本季秋拍,带来了多位国际艺术家的作品,包括日本顶级艺术家草间弥生、加藤泉等代表作。
草间弥生 《上天的启示》 2004 年作 130.4×162cm 布面丙烯
草间弥生《上天的启示》
在草间弥生丰富多姿的创作脉络中,《上天的启示》是一幅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解读的作品。画作中的网状密布,是艺术家早在1960年就已开始酝酿的风格,发展至此更臻成熟自信。创作于2004年的《上天的启示》,结合所有草间弥生的基本创作元素于一身:连续性的重复、颠倒变形的图案、几何形状的积累与圆点,在单纯又繁复的元素中令人目眩神迷,这对观者而言是一幅迷惑而又隐含精神治疗意味的视象。
加藤泉 《无题(双联作)》 2014 年作 112×162cm×2 布面油画
加藤泉《无题(双联作)》
加藤泉是享誉国际的日本艺术家。曾参加过第52届威尼斯双年展。近几年,其作品在拍场上开始颇受关注。
加藤泉以其标志的原始“人”形作品著称,他以手代笔绘作,将近似胚胎抑或精灵图腾的人像,与土木、自然相共融。藉由加藤的创作,把自然、神灵、童真等众多元素相融其中。
“新绘画”夜场
一、70-80后:职业生涯转折/关键期代表作汇聚
作为“新绘画”一代的主力,70-80后一代已经形成了一股强劲的势头,尤其在市场表现上,艺术家职业生涯关键转折期的作品在市场上表现强劲,且重点代表作往往不断再创新高。
本季永樂“新绘画”板块梳理了多位70-80后代表艺术家职业生涯关键时期的代表作,不容错过。
陈飞 《山魈》 2010年作 200×180cm 亚麻布丙烯
陈飞《山魈》
2011年,陈飞在今日美术馆举行了其职业生涯中最重要的个展“陌生人”。目前其拍卖高价作品绝大部分均出自这一展览。包括《星星堆满天,我还是只爱月圆(双联)》在2023年以874万元成交,创艺术家拍卖纪录。
近年来,但凡艺术家这一展览中的作品于拍场释出,便颇受藏家关注。本季永樂上拍的《山魈》便出自这一展览。这件尺幅不小的作品在本季拍卖中无疑将备受关注。
欧阳春 《国王之二(双联作)》 2009年作 110×130cm×2 布面油画
欧阳春《国王之二(双联作)》
2010年,欧阳春在柏林收藏家美术馆举办了个展“王”,随后该展览巡展至奥地利国家美术馆。成为了欧阳春的成名展览。目前其拍卖前十的作品中,有3幅均参加了此次展览。
本季永樂上拍的《国王之二(双联作)》,便出自此次展览。是一件尺幅不小的作品。
黄宇兴《春江花月(一组两件)》 2015-2016 年作 90×70cm×2 布面丙烯
黄宇兴《河流,水花与漩涡》 2014年作 125×200cm 布面丙烯
黄宇兴 《气泡》 2015年作 100×150cm 布面丙烯
黄宇兴是中国70后艺术家的代表人物,他以荧光色营造出一个神秘而奇幻的世界,令人眼花缭乱,心旷神怡。
从他的职业生涯开始,水、漩涡、森林、矿物、水晶乃至建筑一直是他钟爱的主题,让人联想到表现主义风格在艺术中的深刻影响。他的细腻的风景和人物散发着鲜明的色彩,反映了他的创作体验。在这些视觉冲击的背后,也蕴含了他对自然规律的探索、对生命哲学的阐释以及对东方美学的诗化表达。
陈可 《黄山游记》 2017年作 160×240cm 布面油画,棉线 、岩彩、色粉笔 、棉布
陈可《黄山游记》
这件作品最初展出于2018年底在上海余德耀美术馆举办的陈可个展“和爸爸聊天才是正经事”。展览呈现的是陈可自己的生命轨迹和生活的逻辑。她通过与父亲的对话、对往日事件的考察以及对旧物的收集再创造呈现一系列综合材料绘画与装置作品,以此探讨青春、个性、家庭和衰老等主题,再现她对于一个生命体的近距离观察以及由此及彼的觉知。
宋琨 《泛灵净界-潮汐》 2019年作 140×180cm 布面油画
宋琨《泛灵净界-潮汐》
宋琨是中国当代具象绘画领域中,为数不多可以称之为建立了自己独特绘画语言的艺术家之一。
在宋琨如造物主般构建的系统当中,她塑造了混合身份和造型的“赛博格的身体”以强调生物存在中所蕴含的虚拟性和张力,阐述了泛灵论框架下自然与流行文化间的复杂关系。宋琨所描绘的躯体附加有某种超越任何概念化的物质性。而这些带有虚妄感的躯体的血肉成型的过程,则更像是一次文化生命的转化与变革。
王光乐 《无题150614》 2015年作 280×180cm 布面丙烯
王光乐《无题150614》
以红色为主色调的《无题150614》,由深往浅,由中心往四周扩散的光韵,形成了幻觉般的神秘氛围与深邃无垠的深度空间。这是王光乐标志性的“劳作”式创作方法。在面对作品时,其带给人的有关“时间”“生命”的感悟与深思,也由此蔓延。
该作是2015年于北京公社举办的个展“王光乐——六块颜色”中的颇具代表的一件作品。
梁远苇《2019.05》 2019年作 140×120cm 布面油画
梁远苇《2019.05》
“花”是梁远苇作品观念的起点,在不同的创作阶段,又随着她对绘画语言的深入不断变化。
《2019.05》是其近期创作中的代表。此时,她对于绘画语言的理解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此时的作品,将花的形态放大,进行进一步的“简化”和“极致化”处理,将雅致的调和色改为极致的纯色。增强了画面的力量感。
邱瑞祥 《控制》 2014年作 120×100cm 布面油画
邱瑞祥《控制》
邱瑞祥是一位在绘画的“内部”工作的艺术家,他基于传统绘画的形式语素和历史性机制展开他的想象。自2003年(从西安美术学院)毕业后,邱瑞祥在接下来的十年里一直在他的工作室里默默地工作。一直到2014年,他的第一个个展“自视”在站台中国举办,自此成为一位备受关注的80后艺术家。此次永樂推出的作品《控制》便出自这一代表性的展览。
二、“85后”新生代
以季鑫、孙一钿、张子飘为代表的新生代,在当前的艺术现场中的崛起之势不容忽视。本季永樂在这一板块同样集合了他们的优秀作品呈现。
季鑫 《沉默的慰藉》 2021年作 120×90cm 布面油画
季鑫《沉默的慰藉》
出生于1988年的季鑫,2013年获中国美院油画系硕士学位,曾赴法国巴黎进行艺术交流,是中国新一代备受瞩目的绘画艺术家。2021年9月,季鑫在蜂巢当代艺术中心的第四次个展“出神午后”举行。这批作品基本都创作于疫情期间,带有少见的田园牧歌风格的美学倾向,既让人感到意外又在情理之中。此次上拍的《沉默的慰藉》便出自这一展览。
孙一钿 《补丁猴》 2022年作 67×67cm 布面丙烯
孙一钿《补丁猴》
本季永樂春拍,带来了两件孙一钿的作品,其中《开场》以299万元刷新了艺术家个人拍卖纪录。另外一件《猴子》则以147.2万元的高价成交。作为当下备受关注的90后艺术家,其作品目前在拍场上引起了藏家争相竞拍。本季永樂秋拍,继续带来了孙一钿的作品《补丁猴》,作品被收录进孙一钿首本出版物《真宝岛 孙一钿》。此作与春拍的《猴子》创作于同一年,亦为相同的尺寸,此次上拍无疑将继续引起藏家的重点关注。
张子飘《方位07》 2020年作 230×190cm 布面油画
张子飘《方位07》
张子飘的绘画语言一直游走在抽象与具象之间。其创作主题从切开的水果到花卉,再逐渐转向肉体与器官,被放大的切面都散发着有湿润度的触感和温度,蓬勃的生命力是其绘画的主要标志。
张子飘是90后代表的艺术家之一,自2022年龙美术馆个展“月震”之后,张子飘的作品亦不断在拍场创下高价。此次上拍的《方位07》尺幅巨大,是艺术家的代表作之一,拍场表现值得关注。
新浪潮
新浪潮是永樂一直以来颇受关注的板块,在这一板块的艺术家,不仅活跃于一级市场,其经典代表作亦成为二级市场中颇受关注的部分。本季永樂“新浪潮”板块推出了多位目前市场处于上升期,值得关注的艺术家,包括鞠婷、黄一山、冷广敏、杨伯都、高露迪等多位艺术家。此次上拍的作品绝大部分出自艺术家职业生涯中重要的个展,拍场表现值得期待。
鞠婷 《+-042815》 2015年作 223×183cm 木板丙烯
鞠婷 《+-042815》
在刚刚结束的上海佳士得拍卖中,艺术家鞠婷作品《琥珀》以107.1万元创下个人拍卖纪录。本季秋拍,鞠婷亦将有多件作品上拍,本季在拍场的表现值得关注。此次 《+-042815》是自“+-”系列的一幅代表之作,出自星空间在2015年举办的鞠婷个展《应和》。
蔡磊 《毛坯房》 2021年作 130×53×2.5cm 混凝土
蔡磊 《毛坯房》
蔡磊的《毛坯房》被视为个人情感和现实的终极表达,它利用空间深度感和建筑材料的质感来营造一种写实主义的现实感和实在主义的真实感。本季春拍,永樂上拍的一件2014年创作的《毛坯房之八》以34.5万元成交,是艺术家拍卖前十的作品。此次这件《毛坯房》尺幅相当,是艺术家2021年的创作。
黄一山 《盘切-2》 2018年作 156×125cm 板上综合材料
黄一山 《盘切-2》
2019年,黄一山在当代唐人艺术中心举办了“黄一山同名个展”。此次展览是艺术家目前职业生涯中相当关键的一场展览。目前艺术家的拍卖纪录作品《毕加索自画像》便出自这一展览,在2022年春拍以110.4万元成交。本季这幅《盘切-2》同样出自这一展览,较之尺幅更大,在拍场的表现值得期待。
冷广敏 《屏风的五个方向》2014年作 180×220cm 布面丙烯
冷广敏 《屏风的五个方向》
冷广敏 《屏风的五个方向》是一件再次上拍的作品。该作创作于2014年,是艺术家早期的代表作。曾于2017年秋拍以28.75万元成交。是艺术家目前拍卖的第二高价。
作品中,屏风形成的褶皱将平面打开成立体化的表层空间,由此强化了内面与外面的动态迭合。冷广敏在此寻求的是“两个维度之间的力度”,并且,使整幅画乃至整个空间充满了迷惑性,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一切都变得“破损”。
李易纹 《双屏》 2015年作 155cm×255cm 布面丙烯
李易纹 《双屏》
李易纹,1982年生于河南洛阳,2006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获学士学位,2011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获硕士学位,李易纹的艺术创作以绘画为主要媒介,他的绘画始终贯穿着对于时间、空间与时空的思索与兴趣,记忆中的经验和当下的体验彼此渗透、不断堆积成为灵感和表达的源头。本季上拍的这件《双屏》 创作于2015年,在目前艺术家为数不多上拍的作品中,此件作品属于大尺幅,有望在本季取得不错的成绩。
杨伯都 《日暮3》 2017年作 200×132cm 布面油画
杨伯都 《日暮3》
随着MDC画廊个展“暮色”,当代唐人艺术中心个展“圆室”等几个重要展览的举办,艺术家杨伯都成为新晋备受市场关注的“85后”代表艺术家。此次上拍的作品《日暮3》出自当代唐人艺术中心曼谷空间举办的个展“杨伯都:沿地平线”。较艺术家目前拍卖纪录的作品,尺幅更大,该作有望在本季拍卖取得更好的成绩。
高露迪 《餐桌与帽子》 2014年作 120×150cm 布面丙烯
高露迪 《餐桌与帽子》
出生于1990年的高露迪的作品带有Z世代的典型特征,这形成了其作品独有的个性与面貌。《餐桌与帽子》创作于2014年,是其早期的一件代表作,与艺术家目前拍卖纪录的作品《高尔夫》创作于同一年。该作于今年在广州举行的国际当代艺术展“复调”中展出。
刘聪 《滚轮的组合》 2014年作 150×120cm 布面油画
刘聪 《滚轮的组合》
1987年出生的刘聪,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2015年,“取景框——刘聪个展”于方音画廊举办,此次展览是艺术家一次重要的个展,展出了一系列以描绘“物”为主题的作品。对刘聪而言,他描绘的重要的不是物品本身,而是它们自身的形状或者结构组合能否引发的对画面的联想。此次上拍的《滚轮的组合》便出自这一展览。值得一提的是,本季也是刘聪的作品首次上拍,表现让人期待。
肖江 《伐木》 2018年作 200×270cm 布面油画
肖江 《伐木》
肖江的作品,总被一种浓烈的氛围感所包围,似是无声却有声,在沉默中传递着力量。1977年出生的肖江,此前一直活跃于一级市场,鲜少有作品出现在拍场。本季秋拍,将有多幅艺术家的作品上拍。而永樂带来的这件《伐木》是尺幅较大的作品,有望在拍卖中取得不错的成绩。
汤大尧 《丰收1》 2014年作 180×250cm 布面油画
汤大尧 《丰收1》
汤大尧,1984年生于湖南省,2006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第五工作室。其绘画以知识与生活构成其双重经验基础,同时也调用着艺术史的资源,在作品中投射着自己的心理体验与感触。此次上拍的《丰收1》是其2016年在站台中国举办的个展“陌生来客”一件精彩的佳作。
汪一 《沼泽》 2019年作 80×200cm 布面油画
汪一 《沼泽》
1984年出生的汪一,成长在美术世家,其造型散发着浓郁的古典气息。近几年,汪一在国际及国内拍场的表现值得关注。本季上拍的《沼泽》是一件长达2米的大尺幅作品,是其2019年Liang Project个展“出远门的人:中的代表作。
张季 《春山后的风景是被窝里巫婆的蜥蜴人》 2021年作 180×150cm 布面丙烯
张季 《春山后的风景是被窝里巫婆的蜥蜴人》
张季,1993年出生于中国北京,先后于2017年本科毕业于芝加哥艺术学院,2020年研究生毕业于马里兰艺术学院。张季的绘画创作围绕着对潜意识世界的观象展开。其作品在近两年,无论是一级市场,还是二级市场,都颇受关注。《春山后的风景是被窝里巫婆的蜥蜴人》是一件尺幅较大的作品。也是本季难得一件的艺术家的精品。
谭永勍 《无数个夏夜》 2019年作 180 ×145 cm 布面综合材料
谭永勍 《无数个夏夜》
1990年出生的谭永勍,于2016年毕业于清华美院,获硕士学位。其首次个展“狡黠的月光——谭永勍个展”于2019年在蜂巢当代艺术中心举行。本次上拍的《无数个夏夜》便是此次展览中的代表作。目前艺术家上拍的作品中,基本都出自这一展览。
杜京泽 《柔软》 2021年作 150×150cm 布面油画、丙烯
杜京泽 《柔软》
杜京泽是1995年出生的华裔爱尔兰籍艺术家。于2021年于蜂巢当代艺术中心举行的个展“杜京泽:别处”开始崭露头角,成为当下颇受关注的95后艺术家。
已有 0 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