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66期四季拍卖,瓷器及古董珍玩部门推出个人收藏专场“中庸堂藏瓷”。中庸堂主人自2001年便步入古董艺术品行业,主要经营明清官窑,其对艺术审美见解独到,对于市场变化的感知也十分敏锐,个人更倾向于精致小巧、文气盎然的器物。到了2020年便尝试在线上深耕,也更直观的感受到传统与网络经营的区别,便开始更频繁地利用网络,以更便捷的沟通方式来分析热点资讯、分享收藏心得,这也使其被更多的藏友所熟知,更是扩宽了收藏之路。
今次合作,中庸堂呈现明清佳器二十四件,以明清御窑和画意瓷器为主,其中不乏像康熙豇豆红釉暗刻团螭纹太白尊、乾隆青花云龙纹案缸等清代御窑;亦有如万历青花八子婴戏图小罐的掌玩佳品;更有拟陈容墨龙笔意的乾隆青花留白墨龙图大凤尾尊等,可以说是很好的诠释了中庸堂主人的收藏理念。
中庸堂藏瓷
预 展
10月11-13日
嘉德艺术中心
拍 卖
10月15日(周二)19:00
嘉德艺术中心 A厅
(北京市东城区王府井大街1号)
明清御窑
Lot 1850
清乾隆
青花云龙纹案缸
直径 D 21.5
“大清乾隆年制“款
此式缸始创于雍正时期,流行于乾嘉道三朝,同类器又见酱釉、天蓝釉、窑变釉和仿哥釉等品种。究其造型当以明嘉靖御窑龙缸为本,化裁而成。晚明以降,嘉靖官窑深得世人喜爱,顺治文人叶梦珠曾如斯评价:“磁器,除柴、定、官、哥诸窑以外,惟前朝之成窑、靖窑为最美,价亦颇贵。”故而嘉靖官窑成为雍、乾二朝御窑重要摹制对象,其受欢迎程度不亚于永宣二朝作品。
造办处档案中关于追慕嘉窑瓷器的记录亦比比皆是,如《乾隆三年内务府造办处活计档·江西》记载,“(乾隆三年)六月二十五日:七品首领萨木哈、催总白世秀来说太监高玉交……嘉窑青龙小缸一件……,交与烧造瓷器处唐英,俱照样烧造送来。烧造完时再将原磁器缴回,仍交磁器库。此磁器内有大器皿应画样带去,其小磁器皿俱各带。钦此。”由此可知,此式青花云龙纹缸为乾隆钦定仿烧,并于乾隆三年(1738年)便已摹制出来。检索馆藏资料可知,本品尺寸、造型、纹饰与南京博物院所藏一件青花云龙纹缸相近,可资比较。
参阅:《宫廷珍藏—中国清代官窑瓷器》,南京博物院编著,徐湖平主编,上海文化出版社,2003年,第274页
Lot 1855
明万历
青花八子婴戏图小罐
高 H 10.6
“大明万历年制”款、带座
婴戏图在绘画中亦是历史悠久的题材。如本品所呈现的儿童游戏,枣磨和斗蟋蟀,都能在台北故宫博物院藏苏汉臣画作中找到同类题材,对比成趣。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苏汉臣《秋庭婴戏图》局部
明代中期景德镇瓷器装饰婴戏题材,以郊外婴戏和庭园婴戏最为常见,应是受到明代中期人物史实风俗画盛行的影响,婴戏图多以夸张手法描绘,堪为现实与艺术结合的完美例证。万历时期童子的后脑突出,身体修长,上衣和下裤完全用青花的色彩来区分,时代特征鲜明。
嘉靖、万历时期青花采用回青、石青两种色料混合使用。本品釉面厚润莹美,青花蓝中带紫,发色妍丽,当为万历朝官窑隽品。颇具时代特点。
相同尺寸的万历青花婴戏小罐,检索公私收藏资料,并不多见。可见茧山龙泉堂收藏一件万历婴戏小罐,较之本品略大,婴戏纹饰不及本品精细。
茧山龙泉堂藏品
Lot 1862
清晚期
青花胭脂红缠枝莲托八宝纹尊
高 H 25.7
“储秀宫制”款
“储秀宫制”款瓷器系慈禧太后御用瓷器。咸丰年间,慈禧尚为“兰贵人”时居储秀宫后殿,并在此生子同治帝载淳,在光绪十年(1885 年)她五十大寿时,又重新搬回储秀宫居住。慈禧专权后,烧制了相当数量的瓷器供自己玩赏使用,这些瓷器多以大盘、鱼缸、瓶或其它陈设瓷为主,并且多数瓷器上题有她居住过的宫殿名称,除了储秀宫外,再如长春宫、体和殿等。这类瓷器制作优良,款识字体隽秀,代表着晚清制瓷的最高技艺,颇为可贵。且“储秀宫制”款瓷器,多以清三代御窑为本,装饰纹样明显区别于光绪寻常官窑。
本品纹饰、器型应由乾隆朝青花缠枝莲托八宝纹铺首尊化裁而来,其造型源自上古青铜器,自上而下纹饰分层,腹部绘莲托八宝纹。本品去其铺首,加胭脂红绘纹饰,青花发色幽菁,浓淡相间,胭脂红鲜艳纯正,蓝、红二色醒目亮丽,对比强烈,展现了清代晚期制瓷工匠极高的掌控技巧。市场所见以及各大博物馆所藏落“储秀宫制”款作品多见龙纹盘,如本品以青花胭脂红装饰的陈设器属凤毛麟角,可见本品之珍罕。
Lot 1860
清晚期
青花折枝花卉团龙纹捧盒
直径 D 24
云龙款
此式四季花卉团龙捧盒常见“体和殿制”款者,另有器型稍扁,“大清乾隆年制”款者,若本品青花单圈内绘云龙者罕见。
参阅:《官样御瓷—故宫博物院藏清代制瓷官样与御窑瓷器》,故宫博物院编,紫禁城出版社,2007年,第262页
Lot 1848
清雍正
斗彩福山寿海图盘
直径 D 15.5
“大清雍正年制”款
雍窑斗彩素以彩料清雅,绘工精巧而冠绝一时。此时不但有年希尧、唐英等一批优秀的督陶官倾力监导,雍正帝本人对于瓷器烧造的直接或间接的过问,无疑影响了雍正斗彩工艺的发展与艺术风格的形成。
雍正斗彩可分作两类:一类是仿明成化斗彩作品,可于成窑寻得纹饰局部相类者;一类是本朝自创样式。从纹样布局及设色搭配来看,本盘属后者。纵观有清一代,内府御瓷纹样多暗含吉庆寓意,往往凸显寓意,而画意稍逊,略有附会之嫌。此式斗彩福山寿海盘为雍正一朝所独创,偶见有碗,后世不曾再造,故而存世甚鲜。
Lot 1859
清康熙
豇豆红釉暗刻团螭纹太白尊
直径 D 12.7
“大清康熙年制“款
豇豆红釉是康熙晚期创烧的特殊红釉品种,因烧制时偶见天然绿色苔点颇似豇豆,故而名之,为康熙一朝所独有。目前所见康熙豇豆红釉作品主要有八种,皆为文房案头清玩,俗称“八大码”,为康熙晚期著名文臣刘源所设计,督陶官臧应选精心督造,其造型皆清灵秀美,釉色娇艳宜人,在古今中外享有极高声誉。太白尊即为“八大码”之一,因形似唐代诗人李太白饮酒之酒坛而得名。《匋雅》中有云“太白尊惟康窑有之,各色具备,惟红独多。”近年来台北故宫学者结合宋元瓷器、日本竹器及木雕作品图案提出,太白尊或是置于案头,作插花之用,巧添文思。
参阅:《宫廷珍藏—中国清代官窑瓷器》,南京博物院编著,徐湖平主编,上海文化出版社,2003年,第83页
Lot 1858
清乾隆
蓝釉象耳方瓶
高 H 29
“大清乾隆年制“款
象耳方瓶是乾隆朝开始流行的一种瓶式,本品主体造型当为追慕上古“玉琮”器型烧制而成,象征天圆地方。其腹部两旁置一对贴塑象首衔环耳,故又有“太平有象”之吉祥之意。此式象耳方瓶于乾隆御窑开始烧制,并成为官窑定式,延烧至晚清。霁蓝为高温颜色釉品种之一,为经高温烧成失透深亮的蓝釉,釉色均匀凝重不流淌。由于祭蓝釉在烧制过程中不流不裂,色调均匀一致,浓深而透明,视为上品,主要施釉于祭器和华贵的陈设用瓷。
目前市场流通者中此式蓝釉象耳方瓶,多见晚清作品,乾隆朝蓝釉象耳方瓶相对少见。
Lot 1861
清同治十三年(1874 年)
黄地胭脂红云龙纹五供
高 H 49.5、高 H 32、高 H 30.5
“甲戌年(1874 年)制”款、花觚带座
五供是供佛时使用的五件一套供器,包括一件香炉、一对烛台和一对花觚,为燃香、点灯、供花之用,通常呈“一”字型摆放在宗祠庙宇的供桌上,中间为香炉,两侧依次为蜡台和花觚,也称“佛前五供”。瓷质五供以乾隆朝烧造最盛,此式黄地胭脂红云龙纹五供乾隆朝始烧,其形制、所绘云龙纹、及纹饰布局与本品几乎一致。传世所见五供多是散失不全,若能觅见一套的乾隆五供绝非易事,更何况是同治者,故本品尤为难得。同治一朝仅十三年,存世瓷器本就稀少,而本品制于同治朝最后一年甲戍年,其收藏及研究价值不言而喻。
画意瓷器
Lot 1849
清乾隆
青花留白仿墨龙图大凤尾尊
高 H 69.5
《周易》乾卦九五有“飞龙在天,利见大人”释为“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覩。”故云龙为顺势应时,相生相长之吉象。又佛家以龙为水族,海中龙王为护法神,唐义净译有《佛为海龙王说法印经》。故明清时期以云龙出海为高规格的吉祥纹样,用于宫廷陈设装饰中,如《泉南杂志》记载明代万历年间重修乾清宫、坤宁宫,云南进贡大理石天然山水人物屏风,即有云龙出海,槎泛斗牛,春云出谷,海晏河清等名色。
本品云龙勾勒生动异常,且采用了工艺繁杂的“青花留白”技法,制作上需用青花进行大面积的涂抹及渲染,青料消耗量大,在纹饰填绘上又颇费工时,故较白地青花更为罕见贵重,往往用于高级别器物。而青花大量渲染其上绘云雾苍龙就与故宫博物院藏陈容《墨龙图》构图十分相近。
故宫博物院藏陈容《墨龙图》局部
陈容,字公储,号所翁,长乐人,南宋端平二年(1235)进士。才气过人,诗文豪放,善画龙,所绘之龙栩栩如生,引得竞相模仿。《墨龙图》乃陈容少数存世典例之一,亦是南宋绘龙的代表作。此以陈容《墨龙图》为本所饰瓷器在雍乾时期颇负盛名,然体量若本品如此硕大,描绘如此精细者当属罕见,颇值珍视。
Lot 1851
清康熙
青花渔乐图鸡心案缸
直径 D 21
“成化年制”款
本品折沿口,弧腹,及足渐收,下承圈足。外壁青花绘渔家乐图,渔民在河中捕鱼劳作,或挽袖短打捉鱼,或将收获放入鱼篓,相顾而笑,神情愉悦,远处水上亭台内一高士执扇远眺。
故宫博物院藏周臣《渔乐图》局部
渔家乐是康熙时期颇为流行的装饰题材,而纵观相同题材的书画作品一般远景作品较多,山水之间辅以渔乐场景。而故宫博物院藏周臣《渔乐图》是较为少见的近景渔乐图,其中船舟交错、撒网、下地笼等场景都可谓本品之母本,对读成趣。
Lot 1852
明崇祯
青花平升三级图笔筒
高 H 17
画面中一带冠宦者举手示意,身后将士肃穆而立。面前见侍童手捧平钵,内插三支短戟,寓意“平升三级"。“平升三级”是明末清初时期较为典型和常见的吉祥纹饰,旨在鼓励读书人积极入世,考取功名,封得高官厚禄,光宗耀祖。晚明文人阶层亦介入手工业的生产,促使各类手工业制品步入一个兴盛期,景德镇民窑瓷器的烧造亦是如此,使得瓷器装饰从绘画技法、题材、主旨等方面增添几分文人意趣,文人渴望通过读书考取功名的世俗心理也通过大量瓷绘作品映射出来。
故宫博物院藏陈洪绶《晋爵图》局部
本品描绘平升三级,其手捧一平钵,内插短戟三支,其容器与故宫博物院藏陈洪绶《晋爵图》中,进爵者身后所持矮罐者相似。陈洪绶此图颇具世俗意趣,在晚明绘画作品中并不多见,或是直接影响此类瓷器装饰的重要图像依据,值得关注。
Lot 1854
清康熙
青花釉里红鱼藻纹大缸
直径 D 58
鱼藻纹是古代陶瓷中最为常见的装饰题材之一,典出《诗经》,是《小雅·鱼藻之什》中一篇,借鱼儿在藻之乐暗喻武王饮酒的平和安乐,进一步赞颂当时百姓安居乐业的祥和气氛。庄子道家思想中,“鱼”亦是其向往自由思想内核的重要体现,最著名的便是“知鱼之乐”。因“鱼”与“余”同音,故而鱼藻纹又有年年有余、连年有余的吉祥寓意。本品以鲭鱼、鲌鱼、鲤鱼、鳜鱼四种,取其谐音,寓意“清白礼贵”,更是借鱼来表达崇高的儒学思想。
此式鱼藻纹大缸为康熙朝经典名作,见有青花和青花釉里红品种,目前公私典藏多见青花品种,青花釉里红极为少见。
已有 0 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