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市场监测中心 > 市场观察 > 正文
  • 分享到:
  • 收藏此页 |
  • 打印 |
  • 关闭

异云书屋“杨新收——洗幻尘”

2024-09-19 20:19:32 来源:雅昌发布 0次浏览


更多图片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9/61d8da76125ed5a268e54d20e8dcd708.jpg

异云书屋

  异云书屋自去年(2023)于台北国际艺术博览会展示艺术家杨新收的作品后,受到广泛的好评与关注。今年,异云书屋很荣幸能为您呈现杨新收首次在台北举办的个展「洗幻尘」。杨新收,1984年出生于山东青州,他对山水画有独到的理解,在作画的时候,他先大胆泼墨,淋灕酣畅,待墨、色、水交融到一定程度,再将其收拾整合,化零为整,最后深入刻画细笔勾勒,可谓胆大心细,作品画面保留了传统山水画的意境,亦不乏现代审美趣味。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9/76eeda5ab7c8a91150ad34f35b9fea6a.jpg

艺术家 杨新收

  此次展览特别邀请到艺评人萧楷竞先生(现亦为南艺大艺术史博士生),为观众深入导读杨新收的创作脉络,帮助观者更深刻理解,杨新收如何以修炼般的意志力,将绘画转化为对东方精神的敬仰与现代语境的追索,展现他对天地、人间、宇宙的深刻探索与思考。

  ⋯

  异云书屋「杨新收——洗幻尘」

  文/艺评人 萧楷竞

  前言

  杨新收(1984-)生于山东青州,自幼浸淫于西方绘画与水墨艺术的熏陶,十余年来扎实的创作歷程中,总思索着如何将古老的智慧与现代语境相融合,以修炼般的意志力追求画面的极致。本次在异云书屋举行的个展「洗幻尘」不仅延续歷年经典的创作风采,同时引入全新的彩墨样态,展现其独特的艺术视野。在此之前,杨新收曾游歷诸多灵秀仙境,并尝试将心之所见转译于绢本与宣纸之中。其山水题材的创作容纳了传统的审美,亦在当代语境下被赋予了全新的生命。

  在当代水墨画的发展中,时常面临「中国性」、「水墨性」和「当代性」等多重定义上的难题,学者高千惠认为可以将其归入「类水墨」的範畴,形成水墨艺术的新脉络。这一脉络融合了「歷史文化主体性」与「当代文化主体性」,在泛文化精神的共识中得以重新定义与诠释。这种转变不仅突显了水墨艺术在当代文化背景下的多样性和创新性,也反映了对传统水墨画的延续与再造,使其在全球化与现代化的浪潮中,重新获得了新的文化与艺术价值。

  杨新收的创作不拘泥于「如何让水墨艺术具有民族文化的救赎意义」,更非单纯仰赖「引西润中」的技法移植;相反的,他将笔、墨、纸、砚视为文化血脉中的「DNA」,又将冲洗、揉搓、随机的皴法与粗绢的纤维质地视为精神劳动的媒介。他的作品构成中隐含了对东方「天、地、人(即时间、空间、人间)」精神的敬仰,也表达对于「宇宙观和时间流逝的迷恋,以及从形而意,再至精神层面的平衡感受」。由此看来,在欣赏杨新收的水墨创作时,不能单向的以笔法、墨韵和空间进行观看,更多的是他为植入抽象思维与时代情怀所研发出的「工作方法」,借助艺术力来表达对天地的崇敬与探求内在平静的「劳动成果」。以下我将透过杨新收的创作脉络,以及他独有的思想、行为与技法,同他在精神上与传统水墨相逢,又在时代丛林间另闢蹊径,探寻全新的笔墨世界。

  「恋石」

  自古文人墨客都以拥有一块好的石头为「雅」,此爱恋之情已深深根植于我们的文化中长达千年之久。白居易(772年~846年)在《太湖石记》中曾记载:「撮要而言,则叁山五岳、百洞千壑,覼缕簇缩,尽在其中。百仞一拳,千里一瞬,坐而得之。」太湖石在自然界经过长时间的溶解、沉积和风化,留下了许多孔洞和缝隙,形成瘦、漏、皱、透的外观特徵。其复杂的纹理和变幻的色彩预示了非人为的操控力和韶光荏苒的速度感,进而体现天人合一的思想与道法自然的无为之美;透过深思以及对时势的敏锐判断,进而顺应自然的变化规律,使事物保持其塬有的本性,不过度干预或强行改变,如同一座不发一语的山石,从而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理想境界。

  杨新收对太湖石的喜爱源自于日常。他喜于亲临山川实景赏之,也在2019年开始以「石不语」为题,在社群媒体的动态贴文中进行「数位收藏」,再以笔墨现之。在他的创作中不免借用勾染、皴擦和留白,强调太湖石的缝隙和纹理,又从其中的凹凸孔洞,理解着阴/阳、虚/实,那贴合天地运行而生生不息的宇宙观。《韩非子・说林上》中曾言:「圣人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透过微小的现象洞察着事物的成因,又从事物的开端预见其最终的结果。而《庄子・天下》中也有这样一段描述:「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藉此,在杨新收的具象山水中也可见极其巍峨的山群,实际又形同微观时的太湖石,充满崎岖的造型、抽象的肌理,以及充满生机、永无止境的物理变化。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9/2df414e326d85166a114dfc2a558f859.jpg

杨新收〈玉骨〉,绢本设色,152 x 85 cm,2021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9/231915a90f736de679a4309f95d666ae.jpg

杨新收〈福禄寿〉,绢本设色,150 x 84 cm,2021

  「造石」

  在2013至2017年期间,杨新收于中国艺术研究院就读时,初期主要以泼墨的方式进行创作,他在宣纸或细绢上大面积的让墨、色料与水自然交融。随后,他以细笔勾勒和渲染,待墨色乾透后再用水注冲洗,并保留绢布内裡的墨痕,使交叠的渍痕自然形成峰峦起伏的山稜线。其中虚实模煳的空间,似云非云,似山非山,令人难以界定何谓天、何谓地?有别于郭熙(约1000年—1087年后)力求的「可行,可望,可游,可居」之山水,在杨新收的山水世界裡,或许观者无须步足于内,仅透过「卧游」、「神游」的方式便能意会其中妙趣,并透过线条的边界来辨识画面的图(前景)、地(后景)分区,使整体产生一种梦幻而带有空气感的奇异效果。同时,我们不难看出其扎实的绘画功底,以及对光影细微变化的敏锐捕捉,体现了他对水墨技法和阴阳哲学的创新探索。而近期延续此脉络所创作的〈探幽集〉(2023),即试图追求埋藏在内心深处的「枯寂性」,藉着一种实验性的、抽离现实的心理状态,与大时代下人类所共同面临的课题相唿应。这种视觉感如同将相机光圈转小,搭配高速快门所捕捉到的幽微光景一般,自然萌生出一种深沉且内敛的情感,随着层次多变的笔墨变化,于画面上被缓缓释放出来。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9/316aedd1289ff1e099d2fb478634b048.jpg

杨新收〈探幽集〉,纸本设色,136 x 325 cm,2023

  在远古时代,传说自然界歷经了一场极为剧烈的灾变。天地崩塌,烈火肆虐,洪水滔天,勐兽横行,生灵纷纷陷入了极大的困境。为了拯救万物,女娲鍊造了五色石修补苍天,断鰲足以支撑天地,诛杀黑龙并以芦灰止住洪水,最终让天地恢復了平衡,万物得以重生。有趣的是,神话中戏剧性的场景似乎在杨新收的创作过程中再次上演。他将粗绢作为画布,以墨色作为基底,染上青、赤、黄、白、黑等五种矿物性颜料进行「炼石」,探索着自然界的秩序与美感,呈现出天地共生、云山交融的景象。随后,他将粗绢揉抟置入手动式的洗衣机,模拟着自然界的震盪与地变,于天旋地转之间揉搓出狂风侵扰般的刮痕。在重复性的晕染与补笔之间,通过高压水柱冲洗,打乱塬先难以完美渗入纤维层的、浮动于表面的积墨,期间宛如大雨来袭,使万物在暴雨的灌注之下洗尽了尘嚣。此时,画布如土让,笔墨滋养了草木山石,逐步挥洒出一股塬始力量,使画面重获新生,充满生命光彩。

  而「水注」被杨新收视爲另一支可用的「笔」,通过水流的动态与笔力的轻重缓急,使「意念」在「气力」之间流转,眼看是色料的流逝与画布的摧残,实则展现出不可逆的时间性,表达对于日月如梭、流光易逝的体悟。最终,以淡墨层层渲染收场,表现出细腻而柔和的墨色变化。在经歷了激烈的动荡后再度恢復平静,彰显自然的内在和谐。不管是自然的冲刷,或是人为的洗礼,杨新收都像是在以一种超越凡尘的视角,透过「冲」的行为逐步「洗」出心中所嚮往的、虚实相应的太湖石,反应着形而下的洗净、形式上的变造,以及形而上的净化成果。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9/1f26e9784572161b0724e356b9b43e1d.jpg

洗衣机转动时所留下的刮痕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9/caa008c44f25f6f39f219450eb13d50f.jpg

水柱冲洗后于壁面留下的痕迹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9/408a7b9376ca173f3197a5b231744667.jpg

杨新收〈隐雾〉,粗绢设色,49 x 69 cm,2024

  「造境」

  中国歷代的水墨名家,皆试图以独创的皴法,打造着心中的山石。「皴法」作为水墨画中重要的笔法之一,有着悠久的歷史和丰富的变迁,其发展歷史反映了古代画家对自然景物深刻的观察与艺术表达。最初,画家们主要通过线条勾勒山石的轮廓,再进行敷染与设色。随着艺术形式的演变,画家们逐渐引入了更多的技法,以能细緻的表现山石的质地、阴阳变化及异变的地质特徵,这些技法最终形成了独特的「皴法」系统。

  清初画家石涛(1642—1707)曾提出「笔墨当随时代」,强调了技法应随着时代变迁的必要性。这一观点在杨新收的作品中得到了具体的表现。杨新收在创作中,突破了传统皴法程式化的表现,他除了上述提及的借助机械力留下如刮痕般的「狂风皴」,亦通过随机而有意识的云绕线条,赋予画面独特的肌理效果。这种方法既保留了皴法对自然纹理的模拟,又将其转化为现代语境中的艺术表达,呈现出一种与传统相异的视觉效果,无疑跳脱了皴法单纯作为营造山石「立体感」的需求。他以整体画面为单位,在作品中採用「云绕皴」与圈点佈局,赋予画面一种动态的、棉麻的质地。这种方法使他能够在保留水墨画歷史传统的同时,创造出一种独特的视觉效果,显示了他在现代水墨画创作中特有的视觉表情。这种无拘无束、缭绕式的皴法并非出自工笔或国画线条的构成,而是从西画的抽象性思维中汲取灵感,以「氛围」和「画面需求」为导向进行推演。当画布浸润于墨水与色料之间,又几经物理性的清洗重置时,不免需要透过「静置」所衍生的时间性,唤醒创作者思想上整合,方能再次屏气凝神的与画面产生一场仪式性的、哲学性的对话。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9/4c9c50586b62d561ddfd285d65e8d193.jpg

杨新收〈翠微上〉,粗绢设色,140 x 106 cm,2024

  自2018年起,杨新收开始使用质地略显阳刚的粗绢,并从泼墨技法转向使用宽笔刷墨,使作品表现上更为自由且充满力度。粗绢上均散的天然黑点以及艺术家创作尾声所加重的墨点,与传统的「苔点」用意有所区别。「苔点」通常用于分辨山群的前后感,不仅是表现自然景物质感和纹理的重要技法,还具有丰富画面层次、增添空间感、平衡构图的功能。通过苔点的疏密变化,画家能够强调空间的深度,增添意境与生气,使得整幅作品在技法与内涵上更加丰富和深邃。

  而杨新收作品中的「墨点」可被视为自然界的精华,凝聚了天地之气,使得画面如同罩上一层风格滤镜,创造出一种如同花岗岩上疏密有致的云母粒子分佈于虚空中的状态。粗绢上塬有凸起的纤维黑点,与错落分布的墨点相结合,不仅突破了空间的限制,更标誌了时间的痕迹和气韵的节点。此粗绢经过轻胶矾处理,更能强调纹理的清晰度,适合没骨山水的表现,使墨与色料在画面上层层交融,却又在绢丝中若隐若现,产生「藏」与「露」的视觉趣味。由于纤维错散,远观之下,画面宛如目光穿透文人居室中竹製卷帘时所眺望到的风景,那一条条横幅的纤维恰似竹帘,隐隐透出古雅的韵味,将自然之景与人文之思完美融合。

  总结

  杨新收在创作中灵活的展现了材料与技法运用的变通能力。他试图研发出创新的「工作方法」,以回应内心深处对于艺术的追求。首先,他选择坚挺而耐磨的粗绢,在层层堆叠的墨迹与颜料上,以强力水柱进行冲洗,在视觉上产生时空剥离的心理状态,同时洗鍊出心中千变万化的太湖石意象;又利用洗衣机将其搅动而产生变化万千的刮痕,结合泼墨与染色技法,创造出交叠的墨渍,进而自然勾勒出山稜的轮廓线。此外,他将绢布上的天然黑点与后製的墨点相结合,表达出视觉上难以捕捉的自然气息,进而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与深度。他也通过笔墨线条的分疆与留白,模煳了天地与山云之间虚实的界限,营造出无尽流动的空间与时间感。经过上述繁复的程序,与近乎于修炼般的意志力,最终在每一幅画面中体现了其个人精神上、涵养上与气度上的不朽。

  从「恋石」、「造石」到「造境」的创作过程中,皆可感受到杨新收是少数能在行为上「写意」、思维上「临古」的当代艺术家之一。为了深入感受自然的浩瀚,他经常携带粗绢与画板进入山林,捕捉光线与山稜的变化,体悟着「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也」的心境。然而,他的作品却不再仅是透过笔墨将自然再现那么简单,而是文化意识与个人情感的交错与连结。他的画作延续了中国文人的赏石文化,还为传统水墨艺术在当代文化中提供了新的视角。在回顾其创作歷程时,杨新收强调创作的积累与转变源于重复性的劳动与持续的心灵体悟。他认为突破自身的关键在于通过长期观察与独处,将自然灵气内化为作品的一部分,并在此过程中不断锤鍊自己,使每一笔线条自然流露。对他而言,现代水墨的创作不仅是技法的运用,更是诚实面对自我、追求精神与技艺极致的过程。通过自律与苛求,他不断提升自我能力,并以此达到创作巅峰,保持内心的坚定与平静,迎接创作挑战。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9/26abb9a1d4a1558ff89918e9f92c6941.jpg

杨新收于深山写生即景

异云书屋简介

异云书屋于二〇一六年在具有历史人文气息的台北青田街成立,专注经营二十世纪亚洲书画及当代艺术家,研究文人性艺术发展的脉络、当代东方美学的艺术语言,追求东方哲学审美视野的新诠释。

  异云书屋重视艺术与生活的关联性及空间性,透过策展建构综涵五感的美学场域,作为艺术生活化的积极展现,提供国内外藏家蕴含艺术涵养与文化精神的品味及收藏规划。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9/3ce9ec24c84b54e16773ba1e4b4c9c4d.jpg

展览信息

「 杨新收 —— 洗幻尘 」

开幕|2024. 9. 21 (ꜱᴀᴛ.) 15:00

展期|2024. 9. 21 - 10. 12

时间|12:00-18:00,日、一公休

地点|异云书屋・金华馆

台北市大安区青田街7巷4号1楼


责任编辑:裴刚

推荐关键字:异云书屋 杨新收 水墨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网友评论已有 0 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AMMA我们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