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市场监测中心 > 市场观察 > 正文
  • 分享到:
  • 收藏此页 |
  • 打印 |
  • 关闭

展览预告 | “抹去重来六十年——钟涵艺术研究展”将于6月28日在北京画院开幕

2024-06-26 23:00:42 来源:雅昌发布 0次浏览


更多图片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6/6d23366eb4c702f01f04ffe8299b4112.jpg

抹去重来六十年——钟涵艺术研究展

主办单位

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央美术学院、中国油画学会、中国艺术研究院油画院、北京画院

承办单位

北京画院美术馆

展览时间

2024年6月28日至8月11日

展览地点

北京画院美术馆一、二层展厅


前 言

作为新中国美术教育培养起来的一代油画家,钟涵先生一生始终坚持艺术理想,有着高度的文化自觉,在追求艺术的社会文化价值的同时,不懈探索油画的艺术表现力,在坚守现实主义艺术精神的同时,构建深含人文关切的美学境界。他的历史主题油画创作展现了历史感怀与人文情怀相融合的艺术风范;他多次踏访陕北高原、黄河两岸,描绘大河沧桑、厚土苍生,刻画劳动者的身影风貌,咏叹自然生命的岁月时光,作品充满了浓郁的哲思文韵;他至晚年仍不断在文化上寻源问道,以一大批深含内蕴的作品致敬文化传统,体现出寂然凝虑、思接千载的历史叹喟;他的油画运用光感语言和浓郁色泽,营造了宁静和深邃的意境,寄注了人性的温暖,有着深沉的美学风格和优秀的文化品格,散发出隽永的魅力。

钟涵先生是一位典型的学者型画家。他的文史修养极深,宏观识度甚高,洞悉古今中外美术发展的规律与文化特征;他深谙西方造型艺术的传统流变,重点研究西方油画从古典到现代的演变,在阐述油画与文化的关系上娓娓道来,别有洞见;他深研中国传统画学,在中西的对照中弘扬中国文化精神。他的《廊下巡礼》和《画室来鸽》两本著述以一西一中的视角分别论述中西画理,彰显出高迈的学术风范。

钟涵先生是德艺双馨的美术教育名师,一生坚持弘扬师道,立德树人。他在中央美院的学术建设上注入大量心力,在学科建设、创作科研上坚持守正创新,发挥了学术把舵的重要作用。他在教育教学上诲人不倦,既严格要求,又慈怀关爱,以学术理想启迪后生。他呕心沥血,培植了中央美院油画高研班这个学术品牌,培养了大批油画创作的中坚力量,学子们无不感怀他无私的奉献精神和引人入胜的"夫子之道"。

钟涵先生以艺术为生命,始终抱定锲而不舍的探索精神,他的许多作品是反复推敲、抹去重来的结晶,在淳厚的色泽和密织的肌理中透溢出精神的光采。我在中国美术馆工作期间曾举办他的个展,当时就想到了"抹去重来"这个题目,但担心被误解而未使用。这次举办他的个展,吴洪亮院长用上了这个题目,我觉得特别贴切。作为画家,大家可能都有过几次"抹去重来"的作画经历,但像钟涵先生这样一生坚持探索,"抹去重来"60年,是何等的不易!敢于抹去,敢于重来,对艺术抱以敬畏,在学术上秉持严肃,在曲折中砥砺前行,这就是钟涵先生的精神风范!

范迪安

2024年6月


前 言

对于钟涵先生,我们这些晚辈常常是“敬而远之”,因为怕他那专注而严苛的眼神,绝不放过你的提问。但又会不自觉地靠近他,听听知识广博且最具洞察力的钟先生怎么说,真是一种幸运。如今,先生走了,仿佛也走得不远,他的作品、手稿与思考的成果都在那里。我们在北京画院美术馆补上相约5年的展览,不是为了怕忘记,而是为了再认识。

钟涵先生早年求学于清华大学,后转入中央美术学院学习并留校任教。改革开放后,他访学欧洲,曾担任央美学术委员会主任。无论创作、教学、研究、管理,钟先生的严谨与浪漫是融于一身的。如何更为准确而鲜活的概括钟涵先生的成就,并为本次入选文化和旅游部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的展览起个恰切的题目,真成了一个难题。正在踌躇间,在一次与范迪安主席的交流中,他提到曾为钟先生的展览起过一个题目:抹去重来六十年。这60载,是指1963年钟先生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研究班毕业算起,到去年去世,整整60年。一个甲子的“抹去重来”是先生对于完美的无限靠近。艺术很难,难在还有可能更好。因此,本次展览我们也将重点放在《延河边上》、《东渡黄河》、《浪里摇篮》等作品的前期图稿与作品的对应研究上,不仅呈现他艺术中的所谓“土气”,隐喻先生对黄河的爱恋,与对船工的深情,更试图凸现他对每一幅作品的反复研究、描绘,乃至极致的“抹去重来”。

当然,钟涵先生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他在学理方面的建树。先生对中、西方油画都做了系统、深入的梳理与研究,这些理论文字对当下仍有学科建设意义与研究价值。我们整理先生生前手稿时,也发现了不少未曾发表的文章,其体量之巨大,材料之丰富,亟待后人的细品与研究,这也让人不禁感叹钟先生的开阔视野,以及在理论研究上的成就。

如今,这一迟到的展览即将开幕,北京画院作为收藏有钟涵先生615幅作品及文献的艺术机构,有责任进行更持久、深入的研究与推广。此展仅是一个开始,期待着大家批评与建议,以促进我们的“展后研究”。将对自己太过严厉的钟涵先生以及他的艺术介绍给更广泛的公众,进而更清晰地留给历史。

吴洪亮

2024年6月22日于赴苏州的高铁上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6/6bc94467219f9d36d3a5449d906104e0.jpg

碑林 150x200cm  综合材料 1997-2003年 北京画院藏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6/eca322081c79cacd9920da2ffcf0f21d.jpg

船工的晌午 115x150cm  布面油画 2013年 北京画院藏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6/debce0e9be1e60b722dfd6a459694847.jpg

洞里萨湖上人家 90x120cm  布面油画 2008年 北京画院藏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6/dfa68c849ef98d8dc0be8f7a55b71f10.jpg

斗室光瀑 121x151cm  布面油画 2007年 北京画院藏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6/00d0ca6181081d73593fe3778ec64fba.jpg

后土与轻羽 150×200cm  布面油画 2008年 北京画院藏

责任编辑:王丽静

推荐关键字:北京画院 抹去重来六十年——钟涵艺术研究展 油画 钟涵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网友评论已有 0 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AMMA我们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