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市场监测中心 > 市场观察 > 正文
  • 分享到:
  • 收藏此页 |
  • 打印 |
  • 关闭

探寻《时空的彼端》——TODTIME时间廊第十六季公共艺术展开幕

2024-06-04 12:00:51 来源:雅昌发布 0次浏览


更多图片

从平行宇宙到元宇宙,从时光机到九又四分之三站台,诸多影视和文学作品都以非凡的想象力对穿越时空和异世界进行了描述。在繁琐的日常生活之中,我们总畅想着有一扇任意门出现在转角处,引导我们前往没有时间和空间限制的奇想世界。现在,TODTIME时间廊在莘庄南广场就为公众们创造了一览新时空的机会!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6/8fa146c8b749a729b111b9b2424aa2d4.jpg

6月1日至11月30日,TODTOWN天荟联合张渊艺术馆、MANA全球新媒体艺术产业及媒体平台,邀请新媒体艺术团队Fn Media Lab以及幻鲨SKG+,共同推出TODTIME时间廊第十六季公共艺术展——《时空的彼端》。上海青年艺术家顾炫、徐旭峰也作为特邀艺术家参与到了作品共创。展览借艺术与科技之手,将熟悉和陌生的元素解构又重新编织成了一幅幅崭新的绘卷,构筑了幻想中的城市,扩宽了人们想象的边界。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6/4ccbac3053ef2027616e98e337a67157.jpg

展览现场图

帷幕:经典绘画与AIGC

你是否想象过国风小鸟闯入西方城堡?又或是在塞纳河畔欣赏上元灯会?种种不可思议的景象将在TODTIME时间廊展出的作品《AI时代·帷幕TAPESTRY》出现!新媒体艺术团队Fn Media Lab运用AIGC技术将古今中外的艺术画作相融,重绎它们的风采。影像分为“经典重构”“东西汇融”“新锐X经典”三个篇章,观众能从中看到不同年代、国度,甚至是异世界中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抽象元素融为一体的和谐、有趣的画面。

作品对不同艺术作品的色调和结构进行了细致分析,再提出合适的画面和元素进行重构。展览作品探索了生成艺术在视觉呈现与叙事表达方面的创新能力,中外艺术家的绘画作品得以跨越了时空进行对话。

在第三篇章“新锐X经典”, TODTOWN天荟特邀到上海青年艺术家顾炫和徐旭峰一起进行共创。两位艺术家都擅长以娴熟而细腻的工笔画法描绘中国山水花鸟风景,他们的作品如何与国际大师融合也是《AI时代·帷幕TAPESTRY》的一大看点。作品展出时间为6月1日至8月31日。

创作Q&A

《AI时代·帷幕TAPESTRY》为公共艺术展《时空的彼端》所定制。很多人会觉得AIGC创作是全自动化,可实际上,AIGC的生成过程依旧需要创作者的大量介入和调试,才能构成完美的画面。我们有幸与创作者和艺术家对话,一同聊一聊他们眼中的AIGC与艺术创作。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6/75c4ea190f10646042f8b70e26d80438.jpg

Fn Media Lab

Fn媒体实验室于2019年在上海创立,由艺术家、研究者、导演、创意编程师、图像工作者组成。名称中的“Fn”取自电脑键盘中的功能键,是Function(功能)的简写,意在探索艺术于公众视野和公共环境中的转译。

Q:这是第二次与TODTOWN天荟合作了,怎么会想到用AIGC与绘画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这一次的艺术创作?

Fn Media Lab:再度携手TODTOWN天荟,我们充分利用TODTIME时间廊这一独具匠心的开放空间,为观众带来一场中西方绘画的崭新体验。尽管时光荏苒,时代变迁,但绘画经典之作始终熠熠生辉,传承不息。

如今,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AIGC技术的崭露头角,极大地拓展了艺术创作的边界与可能性。在创作过程中,我们的团队始终保持着对艺术与技术探索精神,不断追求新颖的有趣的表达方式与独特的创作技法。此次,我们巧妙地借助AIGC技术,将中西方绘画进行巧妙对比与融合,使绘画元素与数字化手段相得益彰,共同营造出一种穿越时空的艺术氛围。

Q:使用AIGC这种新技术进行艺术再创作,有何感受?

Fn Media Lab:我们团队决定尝试借助这项前沿技术,对中西方绘画作品进行艺术再创作,以期寻找传统艺术与现代科技融合的交汇点。

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深入研究了中西方绘画,从构图的巧妙、色彩的丰富到线条的流畅,都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力求准确把握其艺术特质。随后,在保持原作精髓的基础上,我们巧妙地运用了AIGC技术对这些经典画作进行了数字化处理。通过融入现代审美元素,塑造出了一系列全新的艺术画面,使传统艺术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在这个过程中,AIGC带来了很多惊喜,它不仅能够精确还原原作的艺术风貌,还能在瞬间生成无数种可能的变体,极大地提高了创作效率,让我们能够尝试大量作品的创作。

然而,我们深知技术只是手段,而非目的。尽管AIGC技术能够复制与创新原作的形象,但每一幅画作真正的魅力却在于创作者本身的文化背景,背后的故事和个性化表达。因此,在运用AIGC技术进行再创作的过程中,我们始终保持着对原作的敬畏之心。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6/8598cb79942f2a62d3dc4127e05c179a.jpg

顾炫

上海书画院签约画师,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市青年美术摄影家协会会员,上海徐悲鸿艺术研究协会会员,张渊艺术馆天平雅集艺术成员,周浦画院秘书长。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6/415a18aa9c60bdac8800e5118308fc27.jpg

徐旭峰

现任上海书画院教育部主任,现为上海美术家协会会员,海上书画人物年表汇编数据库策划人,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特聘讲师,中国戏曲人物画研究会副秘书长,上海觉群书画院画师,大初书画院画师,上海博物馆学院课程策划和授课。

Q:艺术家老师们对于这次自己作品与AIGC结合的感受是什么?你们认为人工智能的发展对传统绘画有什么影响,能给青年艺术家带来哪些思考?

顾炫:绘画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后,得到了不少的关注点。新鲜的绘图方式引起了人们的注意,通过AI技术,将自己的作品图片转化成各种有趣的动漫画风的图像照片。在网络上掀起了一阵AI热潮。Al技术确实给当下创作出不同的艺术形式,也推动了美术产生新一轮的思想变革,对传统的设计行业,传统的绘画产生了颠覆性影响。不少的人也会为AI绘画的出现而担忧,AI技术如今越来越先进,只需要输入相关的关键词,就能够自动生成需要的绘画作品,也给绘画创作者感受到了压力。也有一些创作者认为这种大数据基础上的AI画会对传统的绘画创作造成很大影响及困扰。

其实绘画已经被新技术彻底冲击过一次,那就是摄影技术。摄影对绘画的影响是革命性的。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摄影的影响是积极的。AI画的主要绘画原理是基于大量资料的整合拆散后“再创作”。这种制作手法的主要优势是在维持一定的基础上满足了大多数人对“量”的需求,使绘画的流传范围更广,节约了一些不必要人工和繁琐的成本。众所周知虽然在目前的技术水平下,严格来说AI本质上是大数据和算法的整合,所以并不能完全取代人类绘画。但是我们可以利用它代替人类简化很多绘画的步骤,实现没有太多绘画技巧的人也能够创作出优秀的作品,推进了人们对绘画的热爱和了解。况且,就算是AI绘画的技术发展以后社会发展到再怎样精细入微,但同样它也因此需要我们背后的作者对画作可以进行研究内容设计调试、数据分析指标的设定。大数据也是人类创造出来的,它到底还是“人”作品的正本溯源。绘画的吸引力就在于“人”,没有人文精神的作品,是没有情感的。AI可能会选择通过自我提高学习能力战胜人类,人类对环境的感知和表达都是主观的,AI的表达能力是客观的,在这两者之间的差距已经可想而知。绘画基于环境因素,需要主观意识的表达,连摄影都无法达到绘画能够表达的境界。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与其担忧AI绘画对传统绘画的打击,倒不如我们将AI绘画融入到我们传统绘画的思维当中去,还可以促进传统绘画的发展,开拓艺术作品表达的边界,在AI绘画技术已经足以充分成熟的基础上,应如何运用AI技术开阔自己的创作眼界,创作出更为优秀的作品。一幅真正艺术作品是人类创造力和人文关怀深度融合的结果。

徐旭峰:这次的感受挺新鲜的。自己的作品以跨界的形式呈现新的视觉效果,并且在一个公共场合进行呈现,我很喜欢这种方式。我的作品本身就是反应民俗,反应节日,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这次的结合和呈现,更是零距离的展现,也是初步实现的艺术大众化,大众艺术化的文艺创作初心。以新媒介,新载体,新视觉展现一位文艺创作者的新风尚,新气象和新活力。

因为专业的特殊性,绘画的过程是不断变通的过程,一切都是有手感和意识,随机进行的调整和微妙改变,反而越是传统越是富有手感和温度的作品往往无法以人工智能取代,因为不可控的因素太多。但从另一方面说,反而为传统艺术增加一条新的尝试,也为当下艺术家艺术一个思考,我的作品敢不敢这么做,会不会呈现新的方向以至于引发下一阶段创作的可能性。这或许是一件好事。所以对于我个人而言,我更喜欢不同的尝试,不同的体验感,我也希望说自己的作品方向能走多远,辐射人群多广,传播的声音有多宽。这些恰恰是我每一次体验后的公共检验。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6/7373d29c1e3d7fe31cb392d0280feda8.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6/535b7932aea5bb56c2158228d4937f09.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6/5c28d4fe81b2e0658ea119932ab973bd.jpg

展览现场图

奇想中的城池

城市的过去与未来会是什么样的?展览的第二件作品《光之城》属于创作团队幻鲨SKG+“万物精灵”系列,将于9月1日至11月30日与公众见面。作品从生命与人类的角度构建了宏大的世界观和曼妙的场景,同时也为观众带来了一场如梦似幻的视觉盛宴。作品分为 “海的诗歌”、“花的印记”、“城的旋律”和“梦的秘密”四个篇章。从海洋的深邃到大陆的辽阔,从花海的绚烂到城市的辉煌,再到神秘的梦境,每一篇章都是对生命、自然、文明和科技的颂歌。

《光之城》是“宇宙、海洋、自然、繁花、城市、文明、日常、幻想、意识”的拼贴重构。萤火虫星星点点照亮文明幻化的印迹。在好奇心的指引下,人类探索、发现未知领域。科技在作品中不再是齿轮的转动和试验品的碰撞,而是一种对生命的守护,有了温度。城市从自然中来,向着伟大文明中去,时空并行,沧海桑田,光影婆娑。人们在这场似真而幻的场景里,体验那些美好却又神秘的自然力量,勾勒自己心目中城池的模样。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gif/202406/90f80a0e9bead20c1714cb8bbf787e77.gif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gif/202406/f2f69afdf62b61845d6b4e48f462590f.gif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gif/202406/0480bc9667a3ee4ee5dde5be30f37cff.gif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gif/202406/7b0d96e6dc8a4b59a8c9bdfdd05d1e87.gif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6/96f4814f89b6fe39c58989ddc823b7cc.jpg

幻鲨文化(SKG+)

成立于2016年,总部位于中国深圳,专注于数字艺术和视觉创意。团队工作涵盖沉浸式光影艺术、3D Mapping、大型活动和演绎、品牌营销、灯光节策展与组织等。作品在iMapp、柏林灯光节、莫斯科灯光节、青岛啤酒节、东京灯光节等国际场合展出,并9次夺得国际光影艺术类大奖。

在2024下半年中,TODTIME时间廊公共艺术空间会在莘庄南广场为沿途的人们开启一扇前往新时空的大门。希望每一个观展者都能拥有一段奇妙的体验,跟着穿梭机,在日常生活中普通的瞬间发现美好的拼图碎片,重筑新的故事——想象力才是通往时空彼端的终极密码。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6/3b2cb96499e26a08bf8dfc5313405f9f.jpg

展览现场图

主办方:TODTIME时间廊

作为TODTOWN天荟和闵行文旅局共同运营的公共文化空间,正成为上海公共艺术的传播新平台以及闵行的文化名片。作为大众公认的“家门口的好去处",TODTIME时间廊持续与市民分享艺术的美与力量。在丰富城市公共空间的内容与形式的同时,向全社会展现上海闵行的文化活力,并以新媒体艺术阵地的创新概念,融合艺术、公益、社会责任,让更多的公众轻松参与并爱上这个别具一格的艺术空间。

特别鸣谢

合作方:张渊艺术馆

张渊艺术馆位于七莘路305号,2023年7月开馆。艺术馆以莘庄本土知名画家张渊先生命名。张渊曾为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教授,现为上海美术家协会、上海书法家协会会员,上海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研究院研究员,上海书画院资深画师。自开馆以来,已成功举办张渊“故里情深”首展、上海市第二届书法小品展,“公园+”上海书画院作品展、“梅景传韵”师生作品展等,随展配套艺术沙龙、社会美誉课堂、艺术体验赏析等,深受艺术爱好者喜爱。

策划单位:

MANA | 全球新媒体艺术平台

MANA是全球新媒体艺术行业媒体与资源对接平台,致力于建立艺术、设计与科技协同创新的生态系统。MANA持续聚焦追踪行业热点,旨在提升优秀原创、艺术科技跨界的影响力,为相关领域人士提供交流互励平台,为优秀创作者赋能,为企业及品牌整合对接优质的行业资源,推动行业发展。

责任编辑:陈耀杰

推荐关键字:TODTIME 《时空的彼端》 公共艺术 时间廊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网友评论已有 0 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AMMA我们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