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在巨变的时代,2023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我们回望这一年中国当代艺术家们的创作,整理出了2023年最让人印象深刻的100件中国当代艺术家新作品。以此关照当下,展望未来。并告别2023,祝2024年中国当代艺术能走得更好。
100位艺术家名单(排名按姓氏拼音顺序不分前后,由于内容丰富分五期发布):
蔡国强、蔡磊、蔡锦、陈界仁、陈琦 、陈可、陈文骥 、陈文令、陈彧君、褚秉超、丁乙、段建伟、范勃、范婧、方力钧、费俊、付小桐、顾黎明、管怀宾、杭春晖、何翔宇、胡顺香、胡向前、胡项城、黄锐、黄一山、季鑫、贾蔼力 、景柯文、梁绍基、李津、李燎、李怒、李青、李勇政、林奥劼、厉槟源、林科、刘成瑞 、刘韡、陆平原、罗一平、马轲 、马灵丽、马树青、毛同强、毛焰、孟禄丁、缪晓春、倪有鱼、彭薇、庞茂琨、蒲英玮 、邱志杰、邵译农、沈勤、施勇 、宋冬 、隋建国、孙逊_、谭平、滕菲、童昆鸟、童文敏、王光乐、王璜生、王绍强 、王文婷 、邬建安、吴笛笛、伍伟、邢丹文、夏禹、徐累、徐渠 、徐震®、许江 、薛若哲、闫平、杨健、杨淞、杨心广 、叶甫纳、尹秀珍、张恩利、张晓刚、张雪瑞、张移北、张英楠、张占占、张子飘、赵要、赵赵、郑国谷、郅敏、钟飙、周春芽、周力、曾梵志、郑达
相关链接:
雅昌专稿 | 2023年最让人印象深刻的100件中国艺术家新作(一)
雅昌专稿 | 2023年最让人印象深刻的100件中国艺术家新作(二)
雅昌专稿 | 2023年最让人印象深刻的100件中国艺术家新作(三)
雅昌专稿 | 2023年最让人印象深刻的100件中国艺术家新作(四)
第五期艺术家作品及介绍
杨淞
杨淞,《光环》,2023 装置,综合材料,800 × 800 × 450 cm
像《光环》这件装置作品,我更愿称之为一件雕塑作品,自始至终我都在用雕塑的语言呈现着我对物质性的时间和空间的一种真实感受,而光则是我所选择的表达介质。唯有真正在现场看到这件作品时,阳光、灯光与人之间的互动才能感受到某种时空感。当观众在空间中移动、变化物理位置,从不同角度去欣赏这件作品时,目之所及的光不尽相同,感官的体验是非常微妙和丰富的。
——杨淞
杨心广
杨心广 勇士9号 2023,植物、钢筋、水性封闭漆,127 × 72 × 82 cm
现代城市的扩张将植物从绝对的野生驯化成均一化的风景,而在杨心广看来,那些活跃在城市边缘未被认养的野草经历了被排挤的历史,在破土动工的地带展现出顽强的斗志,像游击队一样充满了野性的活力。作为植被中强有力的物种,它们在这块阵地上显得格外英勇。他希望一切不会随春风飘散,于是挑选了几种自己居住城市(北京)中特别典型的杂草,将这些在路旁与街角偶遇的“勇士”以钢筋缠绕,以清漆凝固,让它们不屈的生命力得到表彰──这些“勇士”本身便是其生命力的纪念碑。
叶甫纳
叶甫纳,月宫仙女,布面综合材料拼贴,2023,180 x 130 cm,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叶甫纳利用自己的肖像和中国民间的仙人、瑞兽、花卉图像拼合,并缝制于布面上。该系列作品均由她和母亲共同完成。《红色戏台》反映了她对舞台及平面性的兴趣。三位仙女,两位站立,一位骑着神兽,居于画面上方。飞翔的神鸟占据画面中央,它身量巨大,翅膀宽幅几乎等于三位仙人身量的总和。它脚下的鸳鸯、精灵和肖像以松散的方式布局。叶甫纳用自己的脸部照片取代画中形象的脸孔,让人联想起中国民间年画中程式化脸谱的处理方式。同时,她的作品在探讨自我迷恋背后的游戏心理动力——以个人意愿重新组合和编织现实叙事的脚本。
尹秀珍
尹秀珍《天意》 2021-2023年,玻璃,蚊子 上海玻璃博物馆“涟漪应力”展览现场
偶然在工作室拾得的玻璃碎片、立于玻璃刃上的蚊子尸体,两种残破的“力”,构成了精准稳定的平衡:微渺的生命与外物相互容纳,浑然一体,不辨“器”与“迹”。这是尹秀珍近期创作向精神性和禅意靠拢的直接体现——如至轻至贱的蚊虫高蹈在湛纯似水晶的玻璃片上,一切驳杂、沉重的思虑,最终回到了轻盈而精纯的《天意》中。
张恩利
张恩利《挖土豆的人》 布面油画 210x350cm 2023
“当我看着一面墙,或是一片天空,它总是充满了各种痕迹。我会给这些痕迹起上现实中的人的名字,于是这变得有趣起来,它既是可见的,也是不可见的。”与多数纯然的抽象画作不同——绘画行进过程中,色彩和线条在张恩利心中开始呼应记忆里“一类人,或者一个人,或者从事某个行业的人,甚至是具有某种特质的人”,这让他的画作始终建筑于物质世界的基底之上,如同一个人看不见的能量场域或是刻意隐藏起的表情。
张晓刚
张晓刚,《光16号》,2023 布面油画,160x200cm
我对画一张脸特别有兴趣,脸的表情会随着时间、时代的改变而变化。光在作品中一直都有,但以前的光斑在画面上是起到一种辅助的作用。2023年开始,我想让光斑作为主体出现。光的形状表达非常清晰,也变成了一个物体。它和画面上其他物品的关系也发生了改变,有些被遮掩,有些被保留,光斑的形状成了一个新的画面。这也是双重空间的互动关系,它改变了一个对象原来的物理结构关系,形成了一种新的依附形状和信息。
——张晓刚
张雪瑞
张雪瑞,《静物·箱子 XL1》2023,布面丙烯,240 × 240 cm
箱子这个形象来自于艺术家与家族有关的回忆。记忆在起作用,它把童年朦胧印象中失落的箱子推到了现在,这个回忆沿时间路线的前进,因不断积累的绵延而扩张,画面里的箱子既是过去的也是现在的,显化了时间延伸的连续性。尽管人和物的寿命都终将走向尽头,绘画却可以绵延情感和记忆。
张移北
张移北 《任凭》 2023 行为 吊车,水泥,钢板,钢筋 尺寸可变 由艺术家及BANKMABSOCIETY惠允
一个水泥管和三个同等大小、但材质、密度和塑形方式不同的物体放置在地面上,并被钢索连接。吊车随机吊起其中一个物体,使得余下的物件被拉动,共同悬置于半空中。因为密度和重量的不同,在吊起过程中,它们以一种相互牵动的方式形成了自我组织的形态。物体形态上看似并无差异,但因外界力量的强势干预而彼此拉扯,作品指涉了个体与集体的张力。它暗指了情绪与状态、团结与异见之间的复杂关系。它们在半空中的姿态,传递的是存在于动态和不稳定过程里的坚定力量。
张英楠
张英楠 《棱镜》 2023 布面油画 200×150cm
张英楠的绘画既是写实的,又是超现实的:在绘画手法上,他的作品富有古典主义画作的细腻与典雅,构图严整、简洁;但在内容上,却往往布满了奇巧之思,为熟悉平凡的空间赋予梦境一般的质感,在画布上构建着充满想象的时空关系。
张占占
张占占 《河流》,2023
作品来源于童年张占占的某个生活瞬间:他生长在北方的乡村,山水清澈而干净,一群孩子脱鞋跳进河里玩耍,唯独他犹豫了,因为当时他的袜子破了一个洞。而在30年后,他用他的艺术还原了当时自己光脚在河边的那一刻,弥补自己曾经的遗憾,明白了人不需要太在意外在的眼光,而应该去追寻自己内心真正的渴望。
张子飘
Zhang Zipiao Spider 09, 2023 Oil on canvas 230 x 190 cm Courtesy of the artist, WHITE SPACE, and Pond Society
张子飘全新创作的《蜘蛛》系列绘画扬弃了过往通过直接描绘女性身体的方式,尽管仍将身体作为与他者或自身于外在或内在对抗性的场域,但却以令人感到颤栗的生物“蜘蛛”化为生理、心理、情感、精神状况的投射和隐喻。人们对这一冷血动物的恐惧几乎来源于本能,一如女性在遭遇婚姻、生育、职场等困顿境遇时常常具备的反应与所需进行的抉择。
赵要
赵要,一张从乡下来的床单儿,聚丙烯悬浮式地板,2023,1300 x 700 cm,图片由大田秀则画廊及艺术家提供
赵要从陕西武功县收集手织床单,再以1毫米的色彩点到100毫米的方格的比例,将床单放大成双层米字格塑料地毯。展示《一张从乡下来的床单儿》时,观众被邀请踏上这件置于地面的作品,床单的功能从私人领域转换向公共空间。在云美术馆委任的新作《精臻红RGB》中,作为持续性的项目,赵要使用色彩拾取技术采样了他现有的“精神石头”,将这八百余个石头的颜色数值用既定的色彩转印在墙面。当具有宗教意味的红色被转化成高度理性的数字,现代生活中精神性的表演化趋向被揭示出来。
赵赵
赵赵《中国文物》,布面油画,250 × 1400 cm,2022-2023
古代艺术给赵赵带来了深远、宽阔的感受,因为它将现代艺术不断颠覆和革新的线性叙事取缔了。但古代艺术也给赵赵带来了不安的感受——画中的文物不再是物,也不再是符号,而是由纹路构成的记忆。在学者的视野里,物代表着个体的日常生活,符号代表着生命的、集体的神话,但纹路仅仅代表着某种重复:既有时间上的重复,纹路总是被皇权和文化所驯服;也有空间上的重复,纹路模仿着人类对自然与世界的认知。赵赵的文物画是关于当代的,也是关于此时此地的生活境况的。画中的文物不再是仪式性的或纪念碑式的,它们像消费品,也像时尚单品,更像宠物,或者泡泡玛特(潮玩)。
郑国谷
郑国谷《以肽体的空间传输》390×103.5×103.5cm PLA、钢结构,面上水性油漆 2023 由798CUBE委托创作
郑国谷创作了一件以“以肽体的空间传输”为主题的装置作品,作品用当代的手法诠释殷商时期的面具、人像、器物并以此为主要素材进行创作。以肽传输也是能量传输,像当时的文字一样,通过上传能量来传达我们并没有脱离宇宙社会,来获得一体的复路共用。
郅敏
郅敏 《湘江翠峦》 200×200×310cm 2023年
人与自然,看生夏长,税收冬息,《湘江晕峦》是人们认识自然的方式,也是寄托希望的载体。流动的湘江长河,翠绿的山峦意向,是文化、自然与万物的视觉表达。作品以万千陶瓷颗粒,从中国传統二十四节气的交替变化中寻求创作灵感,作品呈现出一种视觉的张力,以类似竹叶或果实的颗粒为基本单体元素,以序列化的拼贴嵌入为基本组合形式,在介于抽象和具象之间,完成了关于自然和艺术的表达。
钟飙
钟飙 无常,300x195cm布面油画,2018+墙面丙烯,2023
钟飙致力于透过纷呈的世相,探寻现实深处浩瀚的普遍联系和潜行动能,并运用创造性的艺术语言,把现实世界的人生观和能量世界的宇宙观结合起来,在多维时空中建构现世的理想国。
周春芽
周春芽 《临江仙》 纸上丙烯 110 cm × 548 cm 2023
近几年,有了更多空闲时间,周春芽和好友一起寻古访胜,游历江南的名山和古迹。游历山水之后,周春芽的创作也自然而然地和生活联系在一起,在新作《临江仙》中,他将身边的好友画入山水中。“或许也可以说,我在画我的理想国:这是一种文化期待。每个时代,你会有与你声气相通的朋友,你与他们交流的机缘看似偶然,但在历史文化强大的感召之下,这个偶然就是一种必然。”对周春芽来说,自然景观不是单纯的风景,而是和人的心境、想法和生活方式有关。
周力
周力 《夜:光之玫瑰》,250x600cm,布面综合材料,2023
“光之玫瑰”系列作品中,巨大的画布上展现的是生命与时间的复杂纠缠,通过光与色的层次变化,展示了生命的脆弱与坚韧。
““光之玫瑰”系列作品出现了大面积的黑色,因为艺术对我来讲,就像我内心的一个桃花源,它能够让我去面对人世间的悲欢、生而为人的悲欢;它又像我沉溺在水底时,所看到的水底的黑色,以及往上看的时候,所看到的那些波动的光,这是我对艺术的感知。”
曾梵志
曾梵志《闪烁绘画-光 III》 480×400cm(双联)布面油画 2019-2023 ©️ZENG FANZHI 2023
“闪烁绘画”是曾梵志最新系列作品,《闪烁绘画-光III》是这个系列中尺幅最大的作品,在这件480cm×400cm的巨幅作品中,曾梵志将两块油画布组接,上半部分描摹云开日出的壮丽光景,下半部分刻画霞光倒映的潋滟水面,远观是一片优雅明亮的粉紫,近看却能观察到各种丰富多变的色彩和肌理。特有的技法展现出了艺术家对生命与时间的思考。
郑达
光是错的 灯光场域装置 艺术家:郑 达 尺 寸:108cmx76cmx76cm 数 量:1件 材 料:数据控制系统、不锈钢、亚克力、球形射灯 年 份:2023年 合作厂牌:摩登天空MVM 技术支持:低科技艺术实验室
《光是错的》是由低科技艺术实验室与摩登天空视觉艺术厂牌MVM共同合作的灯光场域装置,此作品将在海拔四千米以上唯一的立体坛城建筑上展出,作品启动之时将向天空发射3000米的光柱。作品由光源设备、支撑结构、动态开合三个模块构成。其中,动态开合模块由低科技艺术实验是定制设计,模块通借由传感器感知自然媒介,并将其转换为数字语言,以精确控制机器的开合,光随之产生。
在设计创作过程中,利用数字技术手段,将不同地域的自然数据作为驱动力,辅以多媒介融合的视觉表现,实现机器与自然界的互动、参与者与自然界间的交流。
已有 0 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