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市场监测中心 > 市场观察 > 正文
  • 分享到:
  • 收藏此页 |
  • 打印 |
  • 关闭

雅昌专稿 | 卢彦鹏:凭直觉生存 创作缓慢生长

2023-10-20 08:49:26 作者:江静  来源:雅昌原创专稿 0次浏览


更多图片

【编者按】疫情后面对青年艺术家越来越流行化,同质化的现象,我们重新把视角看向70、80后艺术家群体的时候,正处于创作旺盛期的他(她)正是成熟期,且作品已具备深度的复杂性。那么,他们如何看待自己现在的生活状态?如何看待工作,以及合作伙伴?当前作品的语言方式和工作方法是否有新的期待和思考?希望以系列观察的方式,窥见“四十不惑”的艺术家群体与中国当代艺术现状、未来的之间的关联。

雅昌观察 | 四十不惑:年龄做加法 艺术做减法

​卢彦鹏,1984年出生于福建,自2005年起工作生活于北京,2011年获得荷兰FOAM摄影博物馆Foam paul huf世界100位摄影师的提名,并凭借作品《空•气》斩获第11届平遥国际摄影展最佳摄影师奖,成为历史上获得该奖项最年轻的艺术家。2012年回到老家潮汕,并一直工作、生活至今。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10/57633a3985a55cfd716f30007a31c232.jpg

新工作室

艺术家卢彦鹏习惯从晚上九点开始喝酒、听音乐、考虑创作,凌晨2点左右休息,第二天上午10点-11点起床。喜欢熬夜的他,在孩子上初中后,终于不用再早起送孩子上学。他马上找了一间新的工作室,拥有了自由的创作时间。

“从前我打篮球,两天就会去一次。现在的工作室附近没有篮球场,已经有两三个月的时间没有打了。其实我家附近也有个篮球场,但是我为了保持自己独立的时间,会有一半以上的时间在工作室。”

卢彦鹏每年会有几次外出拍摄,有五六次去暗房放映照片的时间。拍摄是一个缓慢的、类似旅行的过程,而放映是一个集中处理的时间。每一次进入暗房工作会持续5-6天,卢彦鹏会提前把自己的状态调节到最佳,以便在工作的时候一直保持稳定的状态。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10/7f5d3176240ef92d3f48702abf2d3aa3.jpg

卢彦鹏的工作台

卢彦鹏直言自己是一个很松弛的人,没有创作焦虑并依靠自己的直觉,所以并不会特意地想去做一组作品——不会制定计划要做出多少作品,也不会告诉自己必须要有什么样的计划。但是总会有一些突如其来的契机。今年因为和塔可的合作项目,卢彦鹏去浙江拍了很多雁荡山的素材:“我近几年的创作以佛像为主,外出拍摄地点大多安排在云冈石窟、龙门石窟以及其他感兴趣的寺庙。这次浙江之行拍了不少山水,就像是《空-气》系列的延续。”

创作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卢彦鹏目前与多个画廊和机构保持合作,在北京、上海、成都等地都有代理机构,藏家群体稳定。他一直保持着松弛的创作状态,也一如既往地坚持用诗性的语言从事摄影实践,并让自己享受着创作的过程。

“我的创作是一个很缓慢的过程,一直延续着之前的艺术风格。我喜欢把自己的艺术生命放长一点,不会想着要在每次展览有一个非常大的突破,或者要马上跟一个顶级画廊展开合作。所以,我也很少有焦虑。人应该学会慢下来,生命中有很多更有趣的事情值得慢慢去感受,这个很重要。”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10/4fa3400cabde1b4f62a7d22f6378e9c9.jpg

卢彦鹏的创作均与他个人的人生经历有关,拍摄佛像可以追溯到卢彦鹏的童年记忆。

“我的家在村里寺庙的边上,每天在门口坐着就可以看到很多人拿着瓜果糕点来拜,初一、十五的时候人会更多。他们下来时还会分给我们一点。我从小就喜欢去寺庙里玩,进去的时候是黑漆漆的,感觉恐惧又会觉得会有人保佑着。有时候会将神像背后的宝剑打开看一下,然后再插回去。小时候是那种小孩子的好奇,长大了就会从审美的角度去看,会觉得佛像很美。当你懂得越多,观看的方式就不一样。拍佛像就像是自己在修行。”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10/f12907600d4c2c9e25917bbaf54f8d7c.jpg

《石头的记忆》系列作为开启人生新阶段的礼物诞生。

“我和我爱人坐火车去老家结婚,当时她已经怀孕了。其实当时我很焦虑,因为没有收入,感觉自己还是个孩子但是又马上要为人夫、为人父。焦虑中带着一种幸福的期待,这种心情就很复杂。火车路过江西的三清山时,我突然就觉得这个山很美。那座山让我感觉,我跟它有缘。我觉得,我必须要去那里,然后在那里度过最后属于我自己的独处时光。”

婚礼结束的第二天,卢彦鹏就出发了,一路拍了很多照片,最后在爱人的一本长卷中找到了灵感,创作了与那件长卷的同名作品《石头的记忆》,并作为礼物送给了爱人和刚出生的孩子。这个礼物让爱人很满意,也吸引了很多藏家的注意。卢彦鹏决定再做一组送给自己,于是用同一天拍摄的底片创作了新的系列。

卢彦鹏一直保持着自己的诗性审美,希望尽可能地去保持一些美丽的事情:“我已经够幸运了,能靠卖作品去做喜欢的事情,会有人欣赏我的作品,甚至我会觉得慢慢会有更多人喜欢。我已经很知足了。不一定要一下子得到很多东西,要慢慢来。”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10/5d8ab9c2776baa8714e9fb59508c967f.jpg

音乐和诗

不想做事的时候,卢彦鹏就听听音乐、看看电影、发发呆或者散散步。这些快乐的陪伴和养分,也让他能够顺利地进入到一个很愉悦的创作状态。

“在北京就会看到大家都在努力,去很多画廊看展,跟很多艺术家交流,探讨怎么跟画廊合作、最近作品卖得怎么样等等这些问题。但是厦门就没有这些,朋友也不多。我的爱好就是喝酒和听音乐,还有听着音乐散步。走路是一件让我很开心的事情。”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10/acacc5d7b3cedf9509d2d7be9ebb4a1c.jpg

散步中的卢彦鹏

卢彦鹏将创作之余的日子交给了音乐。

“我每天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听音乐。如果我一个人的话,那我一定会带上耳麦。别人看我的作品以为我只听古琴,其实我听的音乐非常丰富,重金属,hip-pop,雷鬼,甚至噪音。现在有很多鄙视链,听古典的人会觉得听摇滚很傻,就像有人觉得摄影就比绘画要低一个等级。我觉得这其实是一个非常愚蠢的偏见。对于我来说,好的东西不分媒介和类型,他们都有一个共性。”

卢彦鹏喜欢和音乐人交朋友,也喜欢和诗人交朋友。大学时期的卢彦鹏痴迷于诗歌,很喜欢波德莱尔,也很喜欢写诗,一个晚上可以写四五首。这些从未公开发表过的诗歌,仅仅在朋友间传阅过。有人说好,有人建议再推敲一下。

“诗是一种很自我的东西。这些别人看来不是很成熟的诗歌,在我看来是绝对美丽的,也记录了我的一种思考的意象。我早期的摄影作品都跟我的诗歌有关。我是用影像和绘画写诗。”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10/08c9873a9718fc2f5fdfbc97c4e1e3f1.jpg

爱人和女儿

卢彦鹏坦言自己不算一个自律的人,做事仅有大概的计划。但是一旦涉及到对自己很重要的人,他就十分理性。

2012年,卢彦鹏因为女儿的出生,离开了生活了7年的北京,回到了老家。因为不放心女儿独自往返、也不放心爱人接送,卢彦鹏在长达9年的时间里一直负责女儿的接送工作,每天骑着电动车往返于学校和家之间,每天八趟。

被分割的时间,加上没有独立的安静空间,卢彦鹏的创作相对很少。并曾经有一段为小孩的教育问题而焦虑的经历。

“因为小孩的母亲担心她考不上高中。我们在教育的理念上发生了一些分歧。后来我们达成了一致,不要管小孩子太多事情,只要她有一个强大的内心世界,哪怕没有上高中,我也觉得没关系。我不太喜欢她太乖,我希望她能去质疑很多事情。” 

课业之外,他们向女儿提出了两点要求:和妈妈学习毛笔字,练字可以让人静心;学习剑道,感受力量的同时学习规矩、信念和尊重。让作为父亲的他非常欣慰的是,女儿一直坚持了下来。

“我们这个年纪有焦虑是正常的,有家庭问题,有小孩的教育问题,也有经济上的问题等等。但是我会很快屏蔽掉这些东西,这也没什么大不了。”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10/49cd1a3bd0310627293d71cf46035287.jpg

卢彦鹏最近半年在为爱人饶凌华整理作品。“她的作品很棒!她是一个非常内敛的人,交际范围也比较宅,跟艺术圈几乎没有任何接触,所以她和她的作品就还很纯粹地保留在她的小世界中。”

饶凌华曾经多次参与卢彦鹏的创作。今年9月,卢彦鹏参展了谢子龙影像艺术馆的群展“制作真实”,展出的“借花献佛”系列是他和爱人饶凌华一起合作的成果。卢彦鹏正在为爱人明年的展览计划做准备。

责任编辑:江静

推荐关键字:卢彦鹏 谢子龙影像艺术馆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网友评论已有 0 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AMMA我们的服务